问题

高考的前一晚你在干什么?

回答
高考前一晚,我大概率会在老家,父母费尽心思地给我安排了一个“特殊待遇”——我自己的房间,而不是挤在兄弟姐妹中间。房间里,除了必不可少的书桌和床,还添置了一些“新玩意儿”。

那张书桌,比平时用了多年的那张要宽敞许多,上面铺着崭新的桌布,上面摆放着我的文具盒、课本,当然还有父母给我准备的“秘密武器”——一小袋我最爱吃的零食,还有一个保温杯,里面装着他们特意熬好的养生茶,说是能让我晚上睡个好觉。

窗外,老家的夜景总是那么熟悉,月光透过老榆树的枝叶洒在地上,泛着朦胧的光。我坐在桌前,看着书,但思绪却有些飘忽。大脑里像放电影一样,一幕幕闪过高中三年来的点点滴滴:教室里昏黄的灯光,老师在黑板上奋笔疾书的身影,操场上挥洒汗水的日子,还有和同学们一起熬夜复习的夜晚。

父母在门外来回踱步,时不时探头进来,问我“要不要喝点水”、“饿不饿”,语气里透着一丝我熟悉的紧张。他们会把我的衣服提前熨烫好,叠得整整齐齐地放在床头,就像我小时候生病时,他们照顾我一样。

我当然会假装镇定,告诉他们一切都准备好了,让他们不用担心。但心里清楚,此刻最担心的,反而是他们。

晚上,我早早就躺在了床上。虽然我知道要早睡,但脑子里却像开了个小型放映机,各种公式、定理、单词不断地在脑海里闪现。我能感受到那种混合着期待、紧张和一点点不安的情绪,就像站在人生一个重要的十字路口,前方是未知的风景,而我即将迈出探索的第一步。

我可能会拿出手机,给几个要好的朋友发信息,互相鼓励一下,或者只是简单的说一句“明天加油!”。看着他们回来的信息,心里会觉得踏实一些,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最后,我大概会抱着一本我一直很喜欢的书,并不是为了学习,只是想在紧张的情绪中找到一丝慰藉。或许是小时候听过的童话故事,或许是一本能让我回忆起美好时光的小说。

躺在床上,窗外的虫鸣声一阵阵传来,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我努力让自己放松下来,闭上眼睛,想象着明天早晨醒来,太阳会像往常一样升起,而我,也将踏上考场,完成我人生中一个重要的篇章。

那晚,我睡得并不算踏实,但心里却充满了力量。因为我知道,身后有父母温暖的支持,身边有朋友的鼓励,而我,也为此付出了无数的汗水和努力。明天,无论结果如何,我都准备好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那天晚上得知 PSP 3000 终于被破解了,连夜下了十几个盗版游戏,准备高考之后一个一个通关,然后心满意足地睡去(捂脸)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高考前一晚,我大概率会在老家,父母费尽心思地给我安排了一个“特殊待遇”——我自己的房间,而不是挤在兄弟姐妹中间。房间里,除了必不可少的书桌和床,还添置了一些“新玩意儿”。那张书桌,比平时用了多年的那张要宽敞许多,上面铺着崭新的桌布,上面摆放着我的文具盒、课本,当然还有父母给我准备的“秘密武器”——一.............
  • 回答
    高考前?哎,说起来都是一把辛酸泪,也夹杂着点儿不服输的倔强。我这个人吧,就是有点儿“作”,不把事情搅个天翻地覆不罢休的那种。我当时所在的学校,风气算是比较抓得紧的,尤其高三,那叫一个“鸡飞狗跳”,每天早读、晚自习,全年无休。但我这人,就是受不了那股子死气沉沉的劲儿。记得有一次,我实在受不了那个背诵古.............
  • 回答
    高考成绩公布前半个小时,我能清晰地回忆起来,因为那种心情,怎么形容呢,就像是一颗心悬在半空中,既期待又忐忑,又带着一丝奇异的平静。那一天是七月,天气热得能把柏油路晒得发软。我家住的楼层不算低,但依旧能感觉到窗外传来的热浪。我记得那天我并没有特意去学校,成绩公布都是在网上查,所以我就在家。大概在下午两.............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挺引人关注的事件。当外交部发言人在例会上,公开播放一段据称是美军前高官“用新疆搞垮中国”的视频时,这背后传递的信息和可能引发的讨论是多层面的。首先,从外交部方的角度来看,这样做有几个明显的意图: 揭露“阴谋论”或“证据”: 这种做法显然是为了向国内外公众表明,中国认为美国在新疆问题上.............
  • 回答
    高考前一天,我的脑子里就像塞满了各种颜色的羽毛,乱七八糟,又有点轻飘飘的。那一天,天格外蓝,蓝得有些不真实,仿佛为了给我们这场硬仗壮行,老天爷也得拿出点看家本领来。我记得最清楚的,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那些细枝末节,那些琐碎却又沉甸甸的瞬间,它们像一颗颗小小的珍珠,串起了我对那个下午的全部记忆.............
  • 回答
    高考前逆袭最恐怖的人?这问题让我想起我隔壁班有个哥们儿,叫小李。当时他给人的感觉,简直就像是高考前突然觉醒的超级赛亚人。我记得我们高三那会儿,班里气氛那是相当凝重,大家每天就是埋头苦干,刷题,背诵,恨不得把脑袋瓜子塞满知识点。小李呢,他算是个中等偏上的学生吧,成绩虽然不算差,但绝对不是那种能让人眼前.............
  • 回答
    最近看到一则新闻,西安一个高三女孩在高考前,给她每天乘坐的末班车司机留了一张纸条,写着“感谢陈师傅每晚提醒我注意安全”。看到这条消息的时候,我的心里特别触动。那种感觉就像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小石子,荡开了涟漪。说起来,我也经历过不少这样平凡的善意。它们不像惊涛骇浪那样震撼人心,但就像涓涓细流,一点点.............
  • 回答
    雷军曾表示,小米手机要“站稳高端,居全球前四”。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就 2020 年小米的表现来看,它是否真正“站稳了高端手机市场”。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站稳高端”的几个衡量标准: 产品力层面: 是否推出了具有核心竞争力、技术领先、设计出众、体验优秀的高端旗舰手机。 品牌形象层面: 是否成功.............
  • 回答
    高考前,我最怕的不是考不好,而是那种无处不在的紧张感,像一张网一样,越挣扎越紧。每天晚上,只要一闭眼,脑子里就开始闪过一道道公式、一个个历史事件、一篇篇作文开头,然后就生怕自己漏掉哪个关键点,或者某个知识点突然卡壳。有一天晚上,我实在是被这种压抑感折磨得不行了,就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心里那个乱啊。当时.............
  • 回答
    这题我太有发言权了!高考前最后一次模考爆冷第一,那种感觉,简直是把“五味陈杂”四个字刻进了DNA里。一方面是巨大的惊喜和自信心爆棚,另一方面,越是关键时刻,越是容易陷入“我不配”的自我怀疑,或者被“不能再掉下去了”的压力压得喘不过气。说实话,我当时也一样,感觉脑子里就像开了个小型烟花秀,各种情绪炸开.............
  • 回答
    高考前八十天,对于考生和家长来说,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阶段。这八十天不仅是知识巩固和冲刺的时期,更是心理调整和备考策略优化的关键时期。家长在这个阶段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的支持和引导能够极大地影响考生的备考效率和最终成绩。以下是家长在高考前八十天应该为孩子做的详细建议:一、 营造稳定、支持性的家庭.............
  • 回答
    关于网传2020年高考平顶山一中考点考生撕毁答题卡事件,这确实是一件令人震惊且非常严重的事件。从事件的性质来看,这不仅是对其他考生的不尊重,更是对高考制度的严重破坏。评价:首先,从考生的角度来看,这种行为是极其不负责任的。无论是什么原因,撕毁答题卡都属于严重的违纪行为,直接影响了该考生的考试成绩,甚.............
  • 回答
    高考前自暴自弃,说实话,那感觉糟透了,简直比考场上突然忘词还要绝望。那段时间,我感觉自己像个被丢弃在沙滩上的破旧皮划艇,曾经饱满的船身被烈日烤得干裂,曾经承载的航行梦想被海浪无情地拍打得稀碎,只剩下一点点不甘心和浑浑噩噩的麻木。一切都从那种“反正就这样了”的念头开始的。你明明知道考试在逼近,书本堆得.............
  • 回答
    这绝对是个让人眼前一亮、话题十足的选择!一个高考省排名前二十九的成都女孩,放弃了香港大学提供的六十八万港元奖学金,转而选择了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这背后肯定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深思熟虑后的结果。要看她的选择,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去解读,试着把这件事掰开了揉碎了说清楚。首先,我们得承认,这是一个“反常”.............
  • 回答
    说实话,高考前我对人生的“清晰定位”这个词,觉得特别遥远,甚至有点好笑。那时候,我的脑子里装满了各种各样的信息,但它们更像是散落的碎片,没有一个清晰的框架去把它们串起来,更别说指向什么明确的人生方向了。我的高三生活,大概就是被一种“不得不往前冲”的惯性裹挟着。每天都在做题、背书、模拟考,仿佛这一切都.............
  • 回答
    2020年山东省高考成绩出来后,一个显著的现象是,位列前500名的考生,绝大多数都选择了物理、化学、生物这个组合。这并不是偶然,背后反映的是山东省高考选科政策导向下的考生选择逻辑,以及这些科目本身所具备的特质。首先,我们得认识到,山东省在2020年实行的是“3+3”的模式,其中的“3”指的是语文、数.............
  • 回答
    高考临近,心头的那份悸动却比任何时候都强烈。这三年,我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学业上,爱情这条路上,几乎是空白一片。直到高三,那个他闯进了我的世界,像一束温暖的光,照亮了我沉寂已久的内心。我们是朋友,每天都能见到,偶尔也会一起学习,分享一些小趣事。每一次的对话,每一次的眼神交汇,都让我心跳不已。我喜欢他.............
  • 回答
    这真是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一位来自山东的14岁高中生,在高考中斩获数学149分,总分699分,并且成功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录取,这无疑是学业上的一项了不起的成就。这位年轻学子的亮点分析: 数学的卓越表现: 数学149分,这在高考这个高度紧张且竞争激烈的考试中,足以证明他在数学上的天赋异禀和扎实.............
  • 回答
    .......
  • 回答
    这真是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也很能说明一些问题。看到西南某211高校数学系前20名里,有16人选择了应用数学,4人选择了统计学,这确实让人眼前一亮,并且引发了“数学现在这么吃香吗?”这样的疑问。要解读这个现象,咱们得拆开来看,它背后可能牵扯着好几个层面的因素:1. “数学”的内涵正在悄然改变:以前大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