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美国最大规模大学招生舞弊:50 人被捕,耶鲁斯坦福都卷入?

回答
美国最大规模的大学招生舞弊案,涉及50人被捕,耶鲁、斯坦福等顶尖大学卷入,无疑是近年来美国教育界乃至社会的一大丑闻。这起案件的规模之大、牵涉范围之广、手法之隐蔽,都令人震惊,也引发了深刻的讨论和反思。

案件概览:冰山一角下的庞大产业链

这起舞弊案的核心在于一个名为“关键咨询”(The Key)的教育咨询公司及其负责人威廉·辛格(William Singer)。辛格被指控建立了一个庞大的犯罪网络,为富裕家庭的孩子提供“量身定制”的大学入学方案,核心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

1. SAT/ACT 考试作弊:
“考场替考”: 辛格会雇佣枪手(通常是考试中心的工作人员或考试成绩优异的学生)代替客户的孩子参加 SAT 或 ACT 考试。替考枪手会在考试期间秘密进入考场,或者在考试结束后,将正确答案传递给已经完成考试但尚未提交答卷的孩子。
“考场作弊”: 有时,辛格会贿赂考试中心的工作人员,让其在考试过程中为参加考试的孩子提供便利,例如允许他们提前拿到考卷、在考试过程中给予提示等。
“修改分数”: 即使孩子自己参加了考试,辛格也会通过贿赂考试中心的工作人员,为孩子修改分数,使其达到更高的水平。

2. “运动员身份”造假(Sports Recruitment Scam):
这是本案中最令人震惊和广泛采用的手段之一。许多申请者实际上并没有任何体育特长,甚至从未参加过任何竞技体育活动。
辛格会伪造申请者的体育履历、获奖证书、甚至专业的运动训练视频。
他会贿赂大学的体育教练,让他们将这些没有运动特长的学生列入他们所在的运动项目招生名单。大学教练之所以愿意配合,是因为这可以为他们的体育项目带来资金支持(通常是来自被录取的学生家庭的捐款),或者帮助他们完成招收特定数量运动员的任务。
一旦被体育项目录取,这些学生通常就不需要参加普通招生流程中的 SAT/ACT 成绩和学术成绩的比拼,大大增加了入学几率。

3. 学术记录造假:
伪造高中成绩单、课外活动记录、推荐信等,以提升申请者的整体形象。

涉案人员与机构

发起者: 威廉·辛格(William Singer),“关键咨询”公司的创始人,被控敲诈勒索、洗钱、共谋欺诈等罪名。他已经承认罪行,并积极配合检方调查。
被捕者(学生及家长):
家长: 涉及的家长多为富商、公司高管、甚至知名律师和明星。他们被指控支付巨额贿赂款项(少则数十万,多则数百万美元)给辛格,用于上述的各项舞弊活动。其中不乏一些知名人士,如著名演员费莉希蒂·霍夫曼(Felicity Huffman)和洛莉·路格林(Lori Loughlin)及其丈夫。
学生: 尽管主要责任在家长和辛格,但许多被录取的学生也知道或参与了舞弊行为。他们将被剥夺入学资格,并可能面临其他法律后果。
涉案大学(并非所有大学都被指控犯罪,但其招生流程被利用):
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 其足球教练被指控收受贿赂,招收没有运动特长的学生。
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 其帆船队教练被指控收受贿赂,将学生列入运动招生名单。
南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SC): 该校的多个体育项目教练被指控收受贿赂,涉及人数最多。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UCLA): 其足球教练被指控收受贿赂。
乔治城大学(Georgetown University)、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威克森林大学(Wake Forest University)、波士顿大学(Boston University)、弗吉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Virginia) 等也均有教练被卷入。

案件的严重性和影响

1. 对大学招生公平性的冲击: 这是最直接的打击。本应是基于学术能力、才华和品德的公平竞争,却变成了金钱和欺骗的游戏。许多有实力但家庭背景普通的优秀学生,可能因此失去了进入理想大学的机会。
2. 对大学声誉的损害: 即使大学本身并未直接参与犯罪,但其招生流程被非法利用,教练收受贿赂,也严重损害了这些顶尖大学的声誉和公信力。公众开始质疑这些大学的招生审核机制是否存在漏洞。
3. 暴露出美国社会贫富差距和阶层固化问题: 案件集中反映了富裕家庭如何利用金钱来规避规则,为子女获得优势资源。这加剧了人们对美国社会“精英阶层”如何通过财富和关系来巩固自身地位的担忧。
4. 对教育价值的拷问: 案件也迫使人们反思,教育的本质是什么?仅仅是获得名校文凭,还是培养有独立思考能力、诚实正直的公民?那些通过舞弊进入名校的学生,是否真的具备了名校所要求的素质?
5. 法律和道德的界限: 案件涉及贿赂、欺诈、共谋等多种犯罪行为,挑战了法律的底线。同时,家长的纵容和孩子的参与,也引发了关于家庭教育、道德责任的广泛讨论。
6. 对未来招生政策的影响: 各大学纷纷表示将加强招生审核的透明度和严格性,例如更加深入地核查运动员身份的真实性,加强对招生过程中捐赠和关系的审查等。

案件中的关键细节和手法

“赞助商”模式: 辛格的公司会向大学捐赠资金,以此来“安插”自己客户的孩子。这些捐赠可能看似合规,但实际上是以牟利为目的的“投资”,旨在获得招生上的便利。
“特权”的运作: 在美国,大学体育项目是重要的招生渠道,尤其是那些不那么热门的运动项目,比如帆船、网球、越野跑等。这些项目的教练在招生中有较大的话语权。辛格正是抓住了这个漏洞,通过贿赂教练来为“客户”的孩子制造体育特长生的身份。
“内部操作”: 辛格还会利用他认识的大学内部人士(包括部分招生办公室人员)来获取信息、为申请者提供“指导”,甚至直接干预招生流程。
信息不对称: 富裕家庭能够支付高昂的咨询费用,获取远超普通家庭的信息和“资源”,这本身就构成了一种不公平。

审判和判决

截至目前,许多涉案家长和辛格本人已经认罪。例如,女演员费莉希蒂·霍夫曼被判处两个月监禁并罚款,洛莉·路格林和其丈夫则面临更严重的指控,并且已经认罪。对一些学生,他们将被剥夺已经获得的学位或入学资格,甚至面临法律追责。

总结

美国最大规模的大学招生舞弊案是一起触目惊心的事件,它不仅暴露了教育系统中的腐败和不公,也深刻揭示了美国社会中金钱与特权对机会获取的影响。这起案件的后果是深远的,它促使人们重新审视教育的价值、招生制度的公平性以及社会道德的底线。尽管许多参与者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但要彻底根除这类舞弊行为,还需要教育机构、监管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构建一个更加公平、透明、有原则的教育体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谢大家的点赞。


刚刚南方周末发表了一篇文章评价本次事件,我觉得总结的非常到位,特地把链接放上来:

美国名校招生黑幕:除了后门,还有“侧门”



以下是原答案:


说一下正常捐款和本次事件(贿赂)的区别


众所周知,捐款可以提高录取率。但自古以来,捐多少钱,提高多少录取率一直是一个不可言说的秘密。大家都知道捐款可以提高录取,但是都不知道到底要捐多少才能保证录取。那为什么没人知道呢?不是公开的秘密吗?


因为录取标准并不是写在纸上的:跟我国高考分数线分高录取一目了然不同,美国大学考核的叫“综合素质”。那么综合素质如何考评呢?


开会。


美国大学都有个招生办,决定录取的时候就是把申请人的资料拿出来开会讨论可不可以录取。这个开会可不是填什么表,对照什么什么标准录取,完全是看招生官能不能一致同意或者超过半数同意录取一个学生。那么,学生的种族,家庭背景,是不是校友,捐没捐款,等等等等非量化的条件往往到最后只归结于招生官会议上的一句:“我觉得这个孩子不错”,然后再投票通过。


之前华人群体把哈佛告上法庭一事就是因为他们相信在这个过程中,招生官会有意无意的降低亚裔的录取几率。当然招生官也不可能说,因为这是个亚裔,我们不录取他。这是明摆着的种族歧视了,不可能这么说的。但是因为标准都是主观的,招生官可能可以有意无意的针对某个族裔。招生官可以说,这个孩子成绩不错,但是综合素质不够,我们选这个非裔,虽然成绩低点,但是更合适。没人知道到底是不是因为种族,还是因为课外活动,或者非裔孩子家捐了款而录取,因为没有一个标准,仅仅是一场投票,过了就过了。


那么话说回来,合法是合法,没有标准,也就不能保证录取,那怎么办?


体育特长生啊!


美国大学对于校运动队是非常看重的。很多顶级运动队的预算都是上千万美元。


那么为了保证校队的水平,好的运动员苗子,是可以直接录取的。只需要教练担保就行了。


我以前读高中的时候,校排球队的主攻手就被威廉姆斯的教练看中,人家过来看了几场比赛,直接就发了录取通知书。


由此可以看出,运动队教练的权力是非常大的。直接贿赂他们也就成了一条“保送”的好路子。


本次事件中,都是通过中介公司贿赂运动队的主教练,把自己的孩子伪装成专业运动员录取。而且一些冷门运动成了重灾区,比如帆船,水球等等。


试想,如果你是这些想走捷径的富人,究竟是走合法途径捐一百万给学校换来一句Thank you,然后也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到底能不能录,还是花50万买通教练直接发录取通知书来的好?

user avatar

更新

不少答案出现了以下两个论调:1)丑闻被揭发是因为钱没给够,而且没有直接给到学校,而是进了教练这种基层员工的口袋;2)这是一次老牌贵族对新贵的绞杀,犯事者不是上层阶级,根本就没资格参与这个金钱游戏。

我认为有必要以局内人的身份,对这两个论调做出澄清。第一个是错误的主观臆断,第二个的大方向没有问题,但有些细节需要阐明。

教练不是基层员工,恰恰相反,他们是大学里呼风唤雨的超级明星

1)体育赛事在美国高校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一个成功的运动队为学校带来的是巨额的广告合同,巨大的声誉、曝光度、学校自豪感以及随之而来的大额校友及社会捐赠。体育不仅具有非常显著的象征性功能,更给学校带来了难以估量的物质利益。因此,教练在招生中可谓一言九鼎,教练钦定的第一梯队人选基本等于全奖+保证录取。一所录取学生平均SAT达到1450-1500的顶级名校的运动员的SAT往往只有1000-1200,差距达到数百分。

2)教练在校园内分量极重、收入极高。绝大部分教练的年薪超过教务长和大部分副校长,顶级教练的年收入更是可以达到300万美元以上,作为对比,哈佛大学校长的年薪约为120-150万美元,在平均年薪最高的哥大,正教授平均仅有25万美元。除去超高的年薪,教练在校园内拥有半独立的地位,直接向校长甚至是校董事会汇报。在某些体育传统强校,当教练和校长发生冲突时,甚至会出现校长离职的情况。多说一句,体育强校和学术名校并非不可兼容,典型例子是杜克、UCLA、北卡和圣母大学。

3)教练向特权阶层的子弟开后门不是没有先例,而且还不少。每年教练想招的的运动员分三个梯队:i,超级运动员,全额奖学金;ii,普通运动员,一定的奖学金;iii,walk-on,对运动有兴趣,玩得还可以,招来填补名额空缺,没有奖学金。walk-on某种程度上就是为特权阶层准备的——教练希望通过招徕富家子弟笼络他们的父母,以此为学校带来捐款甚至是体育馆翻新的资金。一般来说这些富家子弟都有点运动技能,像这次这样完全没玩过的情况非常极端。

总而言之,教练绝不是什么基层员工。他们在大学校园中具有极重的分量。此次事件中斯坦福、UCLA和南加大均是顶级联盟PAC-12的第一梯队成员,在体育赛事上的竞争极为激烈,教练的话语权更是被进一步放大。若能成功贿赂教练,就等于直接获得了入场券,因此犯事者的操作从逻辑上完全是没毛病的。

评论区指出不同项目的教练是不一样的,完全正确。橄榄球和篮球的影响力远非其它项目能比。我在这里主要是对教练的地位给出一个澄清,具体为什么贿赂赛艇等小众运动的教练而不是大型运动,请参考 @赵大海 的回答。我只说一句,赛艇这种贵族运动一直以来都是金钱录取的重灾区,具体为啥可以写出一篇文章来,有机会再解释吧。

金钱录取不是old money的特权,只要有钱,管你是old还是new,都一样

1)金钱录取是否有效,哪些人用这招有效,要看学校。对于传统三巨头(哈佛、耶鲁、普林斯顿)来说,金钱的作用并不是十分显著。这是因为他们在数百年的历史中积累了崇高的声誉和丰厚的校友基础,挖掘新的财源对他们来说意义不大,重要的是录取成功校友的子女,培养家族忠诚度。

但是对于endowment在数十亿美元量级、缺乏校友基础的新兴势力来说,对外收敛钱财非常重要。杜克大学在1980年代后的腾飞,布朗大学从1978年开始对海外富豪的追求,以及南加大对好莱坞的青睐,都可以归于这个类型。换句话说,因为缺乏财力深不可测的超级富豪校友,很多非常春藤名校对金钱基本来者不拒,很多新贵直接通过大额捐款获得席位。

2)金钱录取甚至不必发生在大额捐赠之后,这些新兴学校的录取很多时候是基于对潜在捐款的预期。因此,只要财力足够,而且有人脉来把这个家庭经济实力的信息通知给学校招生办公室,录取的胜算会很大地提高。这种称为development case。一般来说这个信息通过高中升学顾问完成。跟大多数人认知的不同,美国高校申请不是ddl前提交材料就结束的了,在材料提交和结果出来之前有一个很长的信息交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学会打电话给高中升学顾问询问某个学生的情况,学生也可以继续找人为他/她递交新的推荐信,或者给个口信。大学录取委员会非常渴望尽可能多地获得申请人的信息,因而也就为富家子弟传递家庭信息提供了很多的机会。

3)综合上面两点,此次事件是老牌贵族对新贵的绞杀没错,但原因不是这些犯事者仅仅是upper-middle class所以没资格玩金钱录取。真正的原因是他们的玩法不对。在他们之前,有很多投行、律所的总监、合伙人也玩过金钱录取,但没有哪次捅娄子。

那么正确的玩法是什么呢?最直接的就是让高中顾问在和大学招生办沟通时点明这个学生的家境,比如:His family has been very generous to our school and local charity。其次就是在文书里暗示,比如I once went cruising in Kenya……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圈子里的大佬帮忙写封推荐信,好莱坞二线女配认识个名导演,耶鲁校友找个基金管理人,律师协会主席找个律所合伙人,这些对他们来说应该都不是太难的事。

再不济捐个一百万美元也就基本搞定了,为什么说一百万美元就够了呢?因为一百万美元是各大顶级名校的捐赠者honor society的入会标准,一般来说这样的society人数在400左右,绝对是一所大学对捐赠者的至高认可。各位嘲讽犯事者只是高级打工者的知友,不要觉得一百万美元对人家来说是多么难以承受的数额。我们已经不再处于马克思论述的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泾渭分明的社会了。在我们这个时代,职业管理人的权力得到了极大的增强,很多社会科学家已经把这群人划分为社会最顶层。年薪百万美元是一个顶级经理人的基本修养,掏个半年工资真不是多难的事。

奇怪的是,他们偏偏放着唾手可得的资源不要,选择用这种没人用过的歪门邪道,唯一的解释就是他们的子女的水平跟大学的录取标准已经达到了一种无法弥补的差距。SAT造假者的SAT只有1000分,这种分数就算是比尔盖茨都无能为力;另外那个不想念书的网红,名校更没可能找这样的人来砸自家招牌。因此,在金钱几乎不起作用的情况下,他们只能通过修改个人履历,让自己进入大学能stretch到的最远的范围,这样才有录取的可能。

综上所述,犯事者选择这么匪夷所思的方式,绝不是因为他们没资格玩金钱录取,而是他们子女的水平已经差到金钱没法弥补的程度。犯事者真正冒犯的不是老牌贵族这个群体,而是过来者业已建立的、被广泛默认的潜规则。虽然 @钱尼马 的思路很有逻辑,但证据不够充分,是一个很好的假设,但不是确凿的论述。

最后

我看了不少答案。绝大部分知友对美国高等教育的了解还是非常的粗浅。我想说的是,美国高等教育很黑一点也不假,但是这个系统的实际运作非常复杂,绝对不是quid pro quo(用钱买录取,一物换一物)这么简单的。美国高校的录取是一个多方多回合、综合社会经济政治等因素博弈的结果。我们在微信公众号上、在知乎上看到的报道往往只是取其表面、去其内核。大部分国人了解的仅仅是美国招生很黑这一事实,但对怎么个黑法是不清楚的。

我希望经过我的这个解释,大家能对美国高校录取有一个更清晰、更完整的认知。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提出,我尽量解答。


原答案

上课讨论到这个话题,学生态度大概分为三拨

底层阶级: 大为震惊,悲痛不能自已

中产阶级:见怪不怪,意料之中

上层阶级:完全无法理解,捐点钱就能搞定的事为什么要违法


从学生的反应可以推断

一、金钱入学已是公开的秘密

二、上层阶级对社会实行了有效的舆论控制——买进学校是OK的,只要不违法便完全得当

三、阶级之间存在巨大的信息不对称,上层阶级和底层阶级均表示不可思议,但理由截然相反


再对比一下一个“清廉”的学校和一个“腐败”的学校的资产:前者70亿美元,基本靠收地租;后者拥有290亿美元,大量依靠社会捐款和基金投资,社会捐款中有多少与录取挂钩,不得而知。这两所学校都是常春藤。290亿美元是什么概念?英国所有的122所大学加起来再乘个2。美国大学有现在这般实力,金钱录取功不可没,现实、讽刺、让人无可奈何。

最后,引用一个中东土豪同学的话,这不仅仅涉及教育不公,这还折射出学历焦虑和对向下流动的恐惧是多么的普遍。这些富二代完全可以啃老到死,但他们的父母不惜违法也要送他们进名校,因为这是一个一切都被排名、被标准衡量的学历社会,只有一个金光闪闪的学历才能赋予一个人的高地位以正当性。

至于我是什么反应,我中午保存的新闻,才看了个标题,讨论期间全程懵逼……

user avatar

牛员外为了让自己孩子读书,买了块地,修了几间课堂,请来几位先生,建了一座书院。

一个羊也是赶,两个羊也是放。先生和书院都有了,只教自己的孩子感觉有点浪费。

于是,跟牛员外相熟的张员外、钱掌柜、赵知县、还有退休赋闲的刘翰林等等都把孩子送来一起读书。

当然了,大家都是场面人,孩子读书可不是白读的。

张员外给书院送来五千两银子,钱掌柜出钱给先生们新修了一栋豪华宿舍,赵知县请来附近最有名的一位先生,还自掏腰包承担了这位先生的所有薪资,刘翰林上下打点让州刺史、长史、司马等地方大员来参观,还给题了金字匾额,有刘翰林的这些人脉,一般的地头蛇根本不敢来书院挑事儿。

不过呢,书院里这一帮纨绔子弟啊,吃喝玩乐倒是门儿清,学习那就指望不上了,到时候科举一放榜,面子上未免挂不住。

毕竟是个书院,还是得要面子的。

所以牛员外又叫来自己的管家牛二,让他负责考察,从附近的非纨绔子弟里挑几个爱读书的好苗子一起来学习,读书不灵光但是有一技之长的也行,比如蹴踘什么的。

这样不管是科举,还是州里的各种蹴踘比赛什么的,书院都有相应的人才,干啥都有面子,砸了这么多钱也能听个响。

书院的面子有了,名气上去了,文凭才有含金量。纨绔子弟们拿着这文凭才能吹牛逼:看我多么多么努力,能被科举平均分这么高的书院录取,能在这么严苛的学术环境里毕业,我真的太努力了,出身比你们好还比你们努力,你们拿什么跟我比?我才是真的学霸真的女神!

后来啊,这个管家牛二就动了歪脑筋,他发现牛员外忙这忙那的,又要做生意又要应酬,顾不上监督他的工作。他负责招收非纨绔子弟的学生,但是没有别人监督他。只要书院的生源质量还过得去,没啥大问题,牛员外就懒得管他。

于是牛二就去找了个街面上的泼皮王三,让他放出话去,说是他们有路子让孩子进这个书院,即使学习不好,也没有啥蹴踘的特长。

为了不露馅,牛二每年招生,大部分还是正常读书好或者蹴踘好的学生,小部分是王三那儿来的关系户。这些关系户的家长塞给王三红包,几十两银子一百两银子,牛二就说他们的孩子会踢蹴踘,把他们的孩子招进来。反正一个蹴踘队有那么多人,跟着滥竽充数就得了。

这些家长送的百八十两的银子,并没有给牛员外,没有放到书院的账上,也没有用来办教育,而是被牛二和王三给私分了,二一添作五,挣外快捞偏门,爽的不得了。

现在东窗事发,六扇门把牛二和王三给抓住了。作为牛员外的管家,牛二伙同外人王三,滥用职权,收受贿赂,以权谋私,从家长们那里捞取了大把的银钱。

牛员外这个书院办的好不好,他该不该让赵知县刘翰林的孩子来读书,是倾向于招地主家的傻儿子,还是穷人家的聪明娃,这都是另外的问题。说到底,人家自己的钱,自己的书院,想让谁来让谁来,想咋整咋整。

牛二被抓,罪名也不是破坏教育公平之类的虚话,而是他瞒着牛员外贪污受贿,中饱私囊,这跟做买卖的时候,伙计瞒着掌柜的吃里扒外拿回扣的性质是一样的。


欢迎大家在 Instagram 上关注我:instagram.com/reinforce

user avatar

以为录取舞弊只有美国有?

中国一样有!准确的说

华中科技大学这样的双一流高校一样有!


远程教育这种捞钱的学院违规招生搞鬼就算了


连全日制本科录取都敢玩猫腻


有人刚过最低分数线录取进华科,还没开学就摇身一变


进入了录取分数最高临床专业八年本硕博贯通培养


先来个开胃菜----华中科技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违规招生


依据关于做好对学生相关信息核实等工作的通知(网招委函【2011】06号)文件要求:远程和继续教育学院入学注册有一个必要条件——必须只能有一个学籍。曹桢是武汉体育学院2018年3月份春季班的函授学生,现在的学籍信息处于“在籍”状态。依照教育部相关文件——“不能同时拥有两个成人教育(含网络、函授)的学籍”。


我们再来看看曹桢的学信网



为此,华科还有学生还专门咨询了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的学生工作部部长程恳老师,他言之凿凿地回复到“从2011年起,所有学生都只能注册一个学籍!”并给我们展示了教育部相关文件。文件中依据《普通高等学校函授教育暂行工作条例》明确规定:本、专科函授学生在学期间,不得报考其他学校,不能具有双重学籍。因此,网络教育本、专科学生在学期间,不能具有双重学籍。



远教学院学工负责人程垦同志的谈话录音地址:



教育部相关文件地址:《普通高等学校函授教育暂行工作条例》


第二十一条

本、专科函授生在学期间,不得报考其他学校,不能具有双重学籍。

华中科技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贪图蝇头小利,将一名武汉体育学院的学生录取,算是违反国家招生政策吧?

这个学生是成人教育的,肯定不带劲。

正餐来了!我们就再来看看


华中科技大学全日制本科生的招生违规


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
第十条 招生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其所在单位应当立即责令暂停其负责的招生工作,由有关部门视情节轻重依法给予相应处分或者其他处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二)对已录取考生违规变更录取学校或者专业的;

在这里先科普一下,华中科技大学在合并后有了医学专业

其中包含如下几个 专业方向,依据往年经验录取分数线从高往低排列依次为:

临床八年本硕博贯通培养,临床五年 ,医学影像,预防医学, 法医,药学,医管,医学检验,还有一个护理专业录取分数线是二本分数线不作讨论。(临床中德班六年制是入学之后考的)


简而言之,医学检验是医学院录取分数线最低的专业,


临床八年本硕博贯通培养是医学院录取分数线最高的专业


我们再来看华中科技大学2011级部分学生的高考录取名册,如图所示:


蓝璇同学在考入我校时分数总计576+20=596分,而当年广西其他进入临床八年制的同学高考总分最低分数在620左右,而且蓝旋同学入学时的专业为清清楚楚写的是医学检验,也不知道她是怎么做到开学就跑到临床8年去了。



2011年广西临床五年专业最低分数线都要606,临床八年本硕博贯通培养起码要接近620分。好家伙唉,蓝璇这596分怎么跳到临床八年去了。这是传说中的跨越式录取哦?!华科招生办在干嘛?!!!!



下面是2011年华工杯的秩序册,请看蓝璇同学的学号和院系。在2011年秋季学期她就已经是临床八年制的学生了。(华中科技大学临床八年制本硕博贯通培养的学生大一统一在化学学院学习基础课)



要知道,在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的临床专业是绝对不接受任何学生转入的!



大家以为这就完了?更牛逼的还在后面呢!蓝璇大二的时候莫名其妙转到医学影像去了,然而,然而,据查询得知华中科技大学在广西就不招医学影像的学生。这个学生是生了三头六臂居然能在华中科技大学的各专业见蝴蝶穿花,是谁给了她隐形的翅膀?!


谁还敢说,这种招生舞弊的事情只有美国有?


中国高考的确是公平,但执行政策的学校干净吗?


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第十二条 实行高校招生工作问责制。高校校长、招生考试机构主要负责人、教育行政部门主要负责人是招生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本校、本部门、本地区的招生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在招生工作中,因违规行为造成严重后果和恶劣影响的,除追究直接负责人的责任外,还应当根据领导干部问责的相关规定,对有关责任人实行问责。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美国最大规模的大学招生舞弊案,涉及50人被捕,耶鲁、斯坦福等顶尖大学卷入,无疑是近年来美国教育界乃至社会的一大丑闻。这起案件的规模之大、牵涉范围之广、手法之隐蔽,都令人震惊,也引发了深刻的讨论和反思。案件概览:冰山一角下的庞大产业链这起舞弊案的核心在于一个名为“关键咨询”(The Key)的教育咨询.............
  • 回答
    近期社交媒体上流传着一些视频和照片,显示一些曾经高举“MAGA”(让美国再次伟大)旗帜、支持特朗普的选民,如今却公开焚烧自己的红色MAGA帽子,以此表达与特朗普决裂的姿态。这种现象并非普遍性的“大反水”,而是特定群体在特定时刻情绪宣泄的集中体现。要评价这一现象,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一、 “反水”.............
  • 回答
    大疆,这家无人机领域的巨头,最近似乎又一次站到了风口浪尖。美国国土安全部(DHS)对其发出了警告,原因嘛,官方说辞总是那么“委婉而又充满深意”——“出于对国家安全的担忧”。这事儿一出,不少人立马联想到,大疆会不会步华为、中兴等中国科技公司的后尘,成为下一个被美国制裁的“眼中钉”?美国安全部为何盯上大.............
  • 回答
    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Antonin Blinken)在2021年12月14日的讲话中提到“敦促中国妥善处理恒大集团的债务危机”,这一表态引发了国际社会对中美关系、金融稳定及地缘政治的广泛关注。以下从多个角度对这一事件进行详细分析: 1. 布林肯发言的背景与直接动机 恒大危机的背景: 中国.............
  • 回答
    美国俄勒冈州教育局(Oregon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ODE)推动全州公立学校教师进行关于“民族性数学”(Ethnomathematics)的讨论,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教育改革举措。这项举措旨在重新审视数学教育的范式,挑战传统数学教学中可能存在的文化偏见,并促进更加包容.............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2017年12月17日发生在亚特兰大哈兹菲尔德杰克逊国际机场(ATL)的那场堪称“灾难级”的大停电。那场事故,别说经历过的人,就算只是在新闻里看到的人,恐怕至今都记忆犹新。一个黑暗的星期天事故发生在当地时间12月17日星期天下午,正是大家准备出行,或者刚刚抵达,充满期待或疲惫的时刻。.............
  • 回答
    拜登和马克龙通话后,被召回的法国大使下周将返美,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和背后含义,值得我们仔细梳理一下。首先,我们得回到事件的起点:澳大利亚与美英两国签署了“奥库斯”(AUKUS)安全伙伴关系协议。这项协议直接导致澳大利亚撕毁了与法国在2016年达成的价值600多亿澳元的潜艇合同,转而寻求与英美合作发展核.............
  • 回答
    关于美国护士在接种辉瑞疫苗后晕倒的事件,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医学、公共卫生以及社会传播等因素。事件本身和可能的解释: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这是一个个别事件,而不是普遍现象。据报道,在美国多家接种点都有类似护士在接种后出现短暂晕厥的事件发生。这些事件通常发生在接.............
  • 回答
    这件事发生在2018年的格莱美颁奖典礼上,希拉里·克林顿与多位知名美国明星——包括切尔西·克林顿(她的女儿)、说唱歌手约翰·传奇(John Legend)、说唱歌手T.I.、还有喜剧演员约翰·奥利弗(John Oliver)——一同出镜,通过朗读了迈克尔·沃尔夫(Michael Wolff)一本名为.............
  • 回答
    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亮眼表现,着实让人眼前一亮。第二季度,在中国这块沃土上,它斩获了 28.59 亿美元的收入,这可是比去年同期翻了一倍还多,增速高达 104.2%!这成绩,仅次于美国本土,稳稳坐上了特斯拉全球第二大市场的宝座。这可不是偶然。咱们得从几个方面好好说道说道:1. 产品力的硬核支撑: .............
  • 回答
    “与055大驱竞赛?美国开工首艘伯克Ⅲ型驱逐舰”——这个标题本身就带有强烈的引导性和话题性,它巧妙地将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军事动态与中国海军的055型驱逐舰联系起来,旨在引发公众对中美海军实力对比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关注。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个标题是非常成功的。那么,如何评价这个新闻事件和它背后所代表的意义.............
  • 回答
    截至2023年11月18日,印度累计确诊病例已超过4,500万,虽然这比你提供的数据要高出不少,但印度确实曾长期位居全球疫情前列,并且其应对疫情的挑战和成效一直备受关注。印度在疫情期间的表现,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话题,不能简单地用“好”或“坏”来概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疫情的严峻性与早期应对:印.............
  • 回答
    法国于当地时间 9 月 17 日宣布即刻召回驻美国和驻澳大利亚大使,这一举动无疑是一枚重磅炸弹,在全球外交舞台上投下了涟漪,更折射出法国在国际关系中的一些深层考量和不满。要评价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角度去剖析。首先,直接的导火索是澳英美安全伙伴关系(AUKUS)的宣布及其对法国潜艇合同的重大影响.............
  • 回答
    关于美国议员将日本没有大规模枪击案归咎于“没有电子游戏”的说法,这显然是一个过于简化且缺乏事实依据的论断。这种观点不仅忽略了导致暴力事件的复杂社会和文化因素,也对电子游戏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存在误解。首先,需要澄清的是,日本并非完全没有电子游戏。 相反,日本是电子游戏产业的发源地之一,孕育了无数经典的.............
  • 回答
    解读2018年《加州消费者隐私法》(CCPA):一场关于数据主权的深刻变革2018年,《加州消费者隐私法》(CCPA)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美国数据隐私领域激起了千层浪。它不仅被誉为美国“最严”的数据隐私法,更标志着消费者对个人数据控制权的一次里程碑式的飞跃。这部法律的出台,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对数字时.............
  • 回答
    艾琳·汉森,一位82岁高龄的老太太,即将踏上太空之旅,成为人类历史上进入太空的年龄最大者。她将与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一同乘坐蓝色起源公司的“新谢泼德”火箭前往太空边缘。这无疑是一件令人瞩目的事情,它不仅再次刷新了人类探索宇宙的记录,更以一种温情而坚韧的方式,展现了生命的力量与对梦想的执着。首先,.............
  • 回答
    要评价白宫那项堪称美国史上“最壕”的发钱计划,即2020年《 CARES法案》(又称《冠状病毒援助、救济和经济安全法案》),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它,包括其出台背景、具体内容、预期效果、实际影响以及由此引发的争议。这不仅仅是一笔钱,更是一次应对前所未有经济危机的复杂决策。时代背景:一场突如其来的风.............
  • 回答
    要评价林肯总统,并且将他与华盛顿总统进行比较,探讨他们在美国精神中的地位,这是一项既引人入胜又极具挑战性的任务。这两位总统都处在美国历史的关键转折点,他们的行动和思想塑造了美国的未来,也深刻地影响了我们今天对美国精神的理解。如何评价林肯总统?亚伯拉罕·林肯,一位出身卑微、自我教育的政治家,以其坚韧不.............
  • 回答
    林登·约翰逊(Lyndon B. Johnson,简称LBJ)是一位极具争议性,但无疑是美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总统之一。要评价他,需要深入理解他的个人特质、政治生涯以及他所处的时代。林登·约翰逊其人:一个复杂的混合体LBJ 的个人性格极其复杂,充满了矛盾。他既可以展现出非凡的魅力和动人的口才,又能瞬.............
  • 回答
    当白宫专家在某个时间点(通常是指在新冠疫情发展过程中,例如冬季传播高峰期、新变异株出现时)发出美国新冠疫情进入“最致命阶段”的警告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评价:一、 评价的角度和考量因素:1. 证据基础(科学数据): 死亡率: 这是最直接的指标。专家们会分析每日新增死亡人数、7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