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一个有枪的人能打多少个没有枪的人,或者说只是单方面的屠杀?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严肃和令人不安的问题,涉及到生命、暴力以及力量的极端不对称。从纯粹的物理和战术角度来看,一个持有枪械且训练有素的人,面对一群没有武器且毫无准备的人,其造成的杀伤力是压倒性的。这种情况下,所谓的“数量”差异很大程度上被技术和准备程度所抵消,甚至被颠覆。

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剖析这种“单方面的屠杀”的可能性:

1. 武器的决定性优势:

射程与穿透力: 枪械的射程远远超过了徒手攻击的范围。即使没有枪的人试图冲上去,他们也可能在接近目标之前就被击中。现代枪械的弹丸具有巨大的穿透力,可以轻易穿透人体组织,造成严重的创伤,甚至在短时间内使多人失去行动能力。
射速与火力压制: 相较于冷兵器或徒手搏斗,枪械的射速快得多。一个熟练的射手可以在短时间内连续射击,有效地阻止任何试图反击或逃跑的行为。这种持续的火力输出,形成了一种“火力压制”,让没有武器的人几乎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
心理威慑: 枪械本身就具有强大的心理威慑力。当一个人看到武器,并意识到对方可以使用它轻易夺走自己的生命时,恐惧感会迅速蔓延,导致慌乱、逃跑或瘫痪,而非有组织的抵抗。

2. 战术和环境因素:

射手的有利位置: 即使是在开阔地带,射手也可以选择一个易守难攻的位置,例如高地或有掩体的地方。这将进一步增加他相对于没有武器者的优势。他可以观察、选择目标,并保持一个相对安全的距离。
缺乏组织和协调: 没有枪的人往往是各自为战,缺乏组织和协调。他们可能不知道该如何有效行动,可能会互相踩踏,或者盲目地冲向射手,反而更容易成为目标。反观,有枪的射手(即使是单独一人)只要具备基本的射击意识,就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攻击。
射手的目的: 如果射手的目的是进行“屠杀”,那么他很可能会采取一种最大化效率、最小化自身风险的方式进行。他不会与目标进行近距离搏斗,而是会利用枪械的优势逐个击破。

3. 数量的意义:

当数量不足以构成威胁时: 虽然在一些极端情况下,数量庞大的人群可能会因为混乱和拥挤而对射手造成一定程度的物理威胁(例如踩踏),但这种威胁的性质已经从“反击”变成了“失控的混乱”。而且,这种混乱本身也可能成为射手继续射击的理由或掩护。
弹药的限制: 唯一可能限制射手“屠杀”能力的关键因素是弹药数量。一旦弹药耗尽,力量对比才会重新回到一个更加不对称但可能引入变数的状态。但即便如此,在弹药耗尽前,造成的伤亡已经可能是巨大的。

总结来说,一个装备精良且有决心射击的人,面对一群没有武器且没有准备的人,确实可以进行一场极端不对称的杀戮。 这种情况下,数量的优势在武器和战术的绝对劣势面前显得苍白无力。它反映了技术在暴力冲突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及在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个体所能造成的毁灭性影响。这是一种令人不寒而栗的可能性,也是为什么我们极力反对任何形式的滥用暴力和非法持枪的原因。它不是一个“多少人”的问题,而是“如何被剥夺反抗能力”的问题。

请注意,这个描述是基于纯粹的物理和战术分析,不代表对暴力行为的认同或鼓励。现实中的情况会受到个体心理、环境因素、执法干预等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于特岛,是一个位于挪威布斯克吕郡所属蒂里湖的一个湖心小岛。

由于岛屿形状像一颗心型,且绿树成荫所以成为了著名的旅游度假圣地。

在1950年,小岛所有者“奥斯陆地区贸易联合委员会”将其赠送给挪威工党的青年分支“工党青年联盟”。

所以每年7、8月份特岛成为工党每年举行夏令营的地方。

由于该岛距离湖岸约500米,上岛只能依靠船只作为唯一的交通接驳工具。

而原本美丽的世外桃源在2011年7月22日后,却成为了人们挥之不去的阴影。

因为就在那一天发生了一件让世界都骇人听闻的恐怖袭击事件,那就是著名的“于特岛大屠杀事件”

一个人的恐怖袭击

7月22日下午3点30分左右,挪威首都奥斯陆市中心遭炸弹袭击,该起公布袭击造成包括首相办公室在内的多座政府大楼严重受损。

在政府办公大楼附近100米范围内的饭店、咖啡店和商店的橱窗玻璃被震碎,街上到处都是浴血的死伤者。

目击者形容,爆炸现场就像战场一般!但是这仅仅只是开始!

在针对首相办公室袭击发生不到两个小时后,32岁的极端恐怖袭击者布雷维克却正伪装成警察登上了于特岛。

此时在岛上的几百人却不知道噩梦即将降临。

在登岛后,身穿警察制服的布雷维克首先让大家对其放弃戒备。

然后并先以例行检查为由让附近人员集合起来,等人员聚集差不多后,突然掏出了武器对着众人射杀。。。

有些人完全瘫了,他们不能逃,站在那里,完全呆住了。。。

在一座建筑中,营员们向我求饶,但那没用,因为我不会手下留情。”布雷维克回忆杀人细节时说到

但此时岛上还有人以为有人在放烟花,直到枪声与惊慌逃窜人们愈发靠近时,人们才真正反应过来!

有人躲进石头,有人爬上大树,而有人选择了跳水逃生…

幸存者埃莉斯说,枪手一边射击,一边大喊:你们都得死!并且起初向岛上的人射击,继而向跳水求生的人开枪。

另一名幸存者约尔根·贝农当时躲在几块石头后面,一动也不敢动。

就在他至少持续杀戮了半小时后,接报后的特警部队才终于登上了小岛。

但布雷维克并未反抗,立即丢枪投降,从而避免了自己被警方击毙。

恶报并未降至恶人

事后警方的逐步了解发现布雷维克原来是一个极端反穆斯林、极端反马列的极端右派。

他认为这些工党白左把国家卖给穆斯林,是卖国贼,他自称自己是爱国者。。。

他说为了作案他练习冥想数年,也不与朋友来往,就只为磨灭感情。但讽刺的是这样冷血的杀人狂却在法庭上自称本性善良。

并且一年后他却仅仅被判决监禁21年,由于挪威没有死刑,这已经是挪威史上最严厉的惩罚。

此次袭击事件中共造成77人死亡(政府大楼爆炸案8人死亡,于特岛惨案69人死亡),至少200人受伤

并且遇难者大多是20岁左右的青少年,这是挪威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大的恐怖枪击事件。

挪威首相甚至把这起枪击事件称为“国家悲剧”,并说他的“儿时天堂在几小时内变成了人间地狱”

而枪手一人却只用了把格洛克手枪、扑枪用的来复散弹枪、还有一把半自动Mini14步枪,就杀害了近80人

归到问题本身,当你们看完这个真实案例后,你认为:

一个有枪的人能打多少个没有枪的人,或者说只是单方面的屠杀?

应广大知友的呼吁,这里贴张布雷维克“监仓”照

截止2016年,他从监狱方面得到了一台打字机,还有一台游戏机,他还声称想写三本书,分别是对犯罪当天事件的叙述,另外两本写他所坚持的意识形态理念,剩下的一本写他心中对未来挪威社会的构想和看法。


在巴西有一只特殊的警察部队,他们对待罪犯的作风恰好相反。

他们以强硬粗暴的执法风格著称,有时候甚至被人权组织谴责。

他们拥有精良的武器,还有自己的装甲车与直升机等重型武器装备。

他们是巴西最“干净”的警察,也是让所有毒枭都闻风丧胆的死神。

欢迎感兴趣的知友们围观!

谢谢观看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