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两小时,工作十分钟——极度嗜睡,精力匮乏。
失眠——无药物帮助,两三点入睡是常态,四五点睡着也正常。不管多晚睡,七八点就会醒,无法进入深度睡眠。
腹泻——长时间腹泻,吃什么都拉肚子,无征兆,不可控的腹泻。
呕吐——晚上必然呕吐,吃啥吐啥。
体重持续下跌——不到半年体重暴跌二十斤,家里所有的西装都不合身了,裤腰勒上皮带都能塞下一个拳头。
咳嗽——神经性的咳嗽。
迟钝——动作变得缓慢,反应变得迟钝,思维不连贯。
语言障碍——以前一个月可以受邀讲四五场大型演讲活动,现在正常交流都会出现词穷,卡顿,语句重复(虽然别人不一定能够看出来)。
记忆下降——很多东西转头就忘,交流的时候,可能会忘记自己刚刚说过的话。上一刻的事情,下一刻可能就不记得了。
手抖——剧烈手抖。有一次聚会,抽烟,自己没带火机,一位大领导顺手就给我把火点上了,结果我的手夹着烟剧烈抖动,被大家笑我太年轻,这都紧张。
腿抖——严重时下楼跟蹦迪似的。
胸闷、胸痛,背痛——少见,但来反应的时候,抬手都疼。
肌肉酸、麻、涨——睡觉时比较常见,什么姿势都不舒服。
视力模糊——本来就视力不好,可现在戴上眼镜,只要光线差一点,就看不清,不是近视的那种看不清。
心悸——最难受的感觉!!!仿佛整颗心脏都要被揪出来。那种感觉像什么?就像便秘,拉不出屎来,粑粑堵在直肠那里的时候,心脏被揪着的感觉再放大一百倍。
呆滞——就是发呆那种样子,但眼睛是没有神色的,人是没有精神的。
食欲丧失——是丧失,也就是根本没有了。进食就像受刑一样,吞咽都感觉极度痛苦。所以犯病的时候,连续两三天都不怎么吃东西,也不怎么感觉饿,饿了也没有食欲。
悲伤——不自觉的哀伤流泪(虽然自己本来就很多愁善感)。
焦虑——原来不抽烟,现在一天两包,一边抽烟,一边在客厅踱步。
兴趣丧失——不想看书,不想工作,连游戏都不想玩了。医生建议我适当玩一下游戏,调节下心情,可是病情严重的时候,打开电脑都感觉很难受。更重要的是,连美女都不能勾起我的兴趣。现在稳定下来后,一犯病就逼着自己打打游戏,写写知乎,做做菜,慢慢恢复兴趣。
决策能力丧失——脑子一片浆糊,决策事物很挣扎。
动力丧失——比如说工作,不想管理,不想争执,不想思考,不想决策,不想应酬,微信不想回,电话不想接。比如说生活,不想洗澡,不想剪头,不想刷牙,不想去公司,不想听汇报。
以上两点,搞得我公司都要崩了。
自杀倾向——脑海里经常有“救救我”的声音,不断浮现自己自杀的各种情景。
差不多就这些了。
抑郁症的躯体化症状可以大致归纳为以下几个表现:
对于躯体症状,患者应当积极配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
除了药物治疗,还可以考虑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理解躯体化症状: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抑郁症患者可能会呈现出不同的症状特征,受教育程度较高或者能够更加主动表述自己情绪状态的患者更多地会表现为情绪上的低落,反之,受教育程度较低或者无法清晰表述自我感受的患者则会表现出更多的躯体症状,比如头晕、头痛、心慌、胸闷等。
后面这种情况被称为躯体化(somatization),是指的一个人本来有情绪或心理问题,但却没有以心理症状表现出来,而转换为各种躯体症状。
造成躯体化的原因:一是患者无法准确描述自身情绪感受,被压抑的情绪不会凭空消失,而会以躯体症状表现出来;二是患者不愿意承认自己有心理问题,这与其所处的文化背景可能相关,社会文化不够包容,个人无法轻松表达意愿或感受,否则可能受到指责,因为心理疾病长期以来不被认为是一种疾病,表达负面情绪被认为是软弱的表现;三是患者可能从躯体化中继发获益,不少人都经历过通过“生病”来达到不用上学、不用上班的目的,因为大众对于躯体疾病更容易理解并接受,所以患者发明创造了大量的“躯体化症状”来达到继发性获益。
医生应当引导患者暴露出生物、心理或社会环境等因素,让其理解表达情绪的重要性,并且给患者呈现出“躯体化→继发性获益→负性强化”的逻辑闭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