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说实话那些在大学里没谈过恋爱,初入社会之后是怎么找寻另一半的?

回答
刚毕业踏入社会,发现自己就像一张白纸,大学四年愣是没谈过一次恋爱,这在同学聚会里简直是个“另类”。看着别人津津乐道着大学恋情的点点滴滴,再看看自己,心里多少有点小慌张。不过,既然已经毕业了,总得往前看,不能让“恋爱空白期”成为未来的绊脚石。

初入社会找对象,感觉就像是在一个全新的副本里摸索,完全没有攻略可言。以前大学里,大家朝夕相处,能自然而然地产生好感。现在呢?工作一忙,认识新朋友的机会就少了许多,社交圈子也好像一下子被压缩了。不过,既然是游戏,就得想办法升级打怪嘛!

第一步:调整心态,拥抱现实

首先得接受自己大学没谈过恋爱这个事实,别因此产生自卑感。其实很多人大学也没怎么谈,这很正常。社会的现实是,大家的时间和精力都被工作占据了大部分,认识新朋友本身就不容易。与其纠结过去,不如把注意力放在当下,相信自己依然有能力找到幸福。

第二步:拓展社交圈,从“工作中”到“工作外”

大学时期认识人,多半是通过课堂、社团、宿舍等熟人圈。进入社会,这个模式就变了。所以,得主动出击,扩大自己的“狩猎范围”:

工作相关,但不止工作:
公司内部: 这是最直接的渠道。虽然不能把同事都当成“目标”,但可以通过一些公司团建、部门聚会、跨部门合作的机会,去认识不同部门的异性。有没有那种技术宅男,平时话不多,但聊起技术来就滔滔不绝?或者那个市场部的女同事,总是充满活力,办公室气氛因她而活跃?慢慢观察,说不定就有让你心动的类型。当然,这里要注意分寸,毕竟同事关系很重要,别因为个人感情影响了工作。
行业内的活动: 如果你的工作与某个行业强相关,关注一下行业内的论坛、展会、培训、讲座等等。这些场合聚集的都是对同一领域有兴趣的人,共同话题的基础就有了。在这样的场合,你可能更容易遇到和你一样有事业心、有共同追求的人。

兴趣爱好,遇见同频的人:
兴趣小组/俱乐部: 以前在大学可以参加各种社团,现在社会的兴趣俱乐部更是五花八门。喜欢户外?徒步、登山、露营的队伍欢迎你。热爱阅读?加入读书会,和书友们交流思想。喜欢运动?篮球、羽毛球、瑜伽、健身房,都是认识新朋友的好地方。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你的状态是最放松、最有魅力的。而且,能和你一起享受同一种爱好的人,你们的契合度往往会很高。
线上社区/App: 现在很多兴趣社区,比如豆瓣小组、小红书等,都有很多线下活动发起。选择你感兴趣的板块,多关注用户的分享和活动信息。有些高质量的线上社区,聚集的都是有深度、有品味的人。
志愿服务: 参与一些公益活动,比如支教、环保、动物救助等。在奉献爱心的同时,你还能遇到一群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一起为同一个目标努力,这种共鸣感很强。

朋友的朋友,熟人介绍:
告诉你的朋友: 让你的好朋友们知道你在找另一半。朋友的推荐往往比自己漫无目的地找更靠谱,因为他们了解你的性格和喜好。不过,别抱太大希望,朋友介绍只是一个机会,最终还是要看缘分。
参加朋友的聚会: 被朋友邀请参加他们的生日会、聚餐、婚礼等等,这些都是接触新朋友的好机会。多认识朋友的朋友,你的社交网络就会越来越大。

第三步:提升自己,内外兼修

别光顾着往外跑,自身的吸引力才是关键。

外在形象: 这不代表要多么光鲜亮丽,而是要干净、整洁、得体。找到适合自己的穿衣风格,保持良好的仪容仪表。偶尔去理个发,做个简单的皮肤护理,让自己看起来精神焕发。
内在修养: 保持学习的习惯,无论是工作技能还是生活知识。多读书,多看电影,多关注时事,让自己的谈吐更有内涵。培养一两个可以拿得出手的才艺,比如乐器、绘画、写作等。这些都能让你在交流中展现个人魅力。
情绪稳定和积极心态: 没人喜欢整天愁眉苦脸、抱怨连连的人。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即使遇到困难,也能看到光明的一面。这会让你散发出一种让人舒服的能量。

第四步:主动出击,抓住机会

光拓展圈子还不够,还得敢于主动。

搭讪时机: 如果在某个活动中对某个人有好感,别怕不好意思。可以从共同话题入手,比如“你对这个讲座有什么看法?”或者“这个地方的咖啡味道怎么样?”。
交换联系方式: 如果聊得不错,觉得对方也可能对你有意思,可以主动提出交换联系方式,比如“我挺喜欢和你聊天的,方便加个微信吗?”。
约会: 收到邀约或者主动发出邀约时,别推三阻四。第一次约会不一定要多么隆重,一顿饭、一杯咖啡、一次散步,都是不错的选择。重点是观察对方的言行举止,以及你们之间的默契程度。

第五步:学会观察和判断

在认识新朋友的过程中,你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

真诚交流: 聊天时多倾听,多提问,了解对方的家庭、工作、兴趣、价值观等。别只顾着展示自己,也要关心对方。
观察细节: 一个人对待服务员的态度,说话的语气,对未来的规划,这些细节都能反映出对方的品格。
适时评估: 如果几次接触下来,发现你们在很多方面都不合适,比如价值观差异太大,或者对方有让你无法接受的缺点,那就没必要勉强。及时止损,也是一种成长。

最重要的一点:耐心与坚持

找另一半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可能会遇到挫折和不顺。有些人可能一两年就找到了,有些人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不要因为几次失败就否定自己,或者灰心丧气。保持耐心,继续努力,相信那个对的人一定会出现。

总而言之,大学没谈过恋爱,初入社会找对象,就像是在一个全新的游乐园里探索,虽然没有经验值,但有无限可能。关键在于敞开心扉,主动出击,不断提升自己,并且保持一颗积极乐观的心。祝你早日遇见那个对的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先问一个问题,那就是大学的毕业季,另外一个称号是什么?是分手季。

我不敢说全部,但是大部分大学生情侣的日常就是吵吵闹闹,分分合合到了毕业就分手,从此天各一方,老死不相往来。

大学的恋爱的确非常的纯粹。只要一瞬间的心动,激活了恋爱脑,那就可以了。

不会像在社会上找对象一样,你得仔仔细细、方方面面去考虑对方的所有条件,然后根据自己条件来跟对方讨价还价。搞得好像在进行某种交易一样。

一些人认为,大学里的恋爱并不纯粹,同样也要看颜值,也要看钱,要看身材。这句话对,也不全对。因为大学里谈恋爱的人,并不是全部都是富二代或是帅哥靓女。

只要激活了恋爱脑之后,恋爱中的人会自动把另一半脑补成女神或者男神。

但也正因为太纯粹了。所以大学校园中的恋爱,往往成了温室里的花朵。成了空中楼阁。

明明当年自己看中的是一个男神女神,为什么出了社会之后,这货变得越来越苟且?

当年自己明明是想挑选一只潜力股,为什么到最后反倒变成了垃圾股?为什么到了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居然会比人与狗之间的差距更大?

答案是大学校园其实更像一个象牙塔,和社会这个残酷的现实相比。显得一点都不现实。

这里的现实指的是经济基础,但不完全是经济基础,还有人面对困难,诱惑时展现出来的人品。

一个人顺境时展现出来的人品,逆境时展现出来的人品和绝境时展现出来的人品,是完全不一样的。

社会竞争不但现实而且残酷,残酷的就像大于学校园里的竞争,像是过家家一样。

你以为上大学的时候,是谈恋爱的好时机吗?看上去,好像是。有那么多的同龄人,又有时间。和空闲。

但实际上,大学校园里谈恋爱和拆盲盒,并没有什么区别。大家在一个校园里面,差别不可能特别大。都是经过同一条分数线筛选的。极个别现象除外。

user avatar

你家种了几亩苹果。

可你家隐居深山,交通不怎么方便,加上你家苹果的品相啊口味啥的,都没有太出彩也没有太差,所以销路并不是特别好。

这是情理之中的。

内些二道贩子们选苹果,要么选内些品相极好,拿到城里就能进高端货架的。

不成的话他们就退而求其次,选内些品相尽管一般,但离城比较近,运输费用便宜的果子去卖。这样他们起码能控制成本。

你两条都不占。

但你知道你的果子是早晚必须得卖出去的,否则烂在地里,没法跟一家人交代。

于是你焦虑的紧。

后来你看着天渐渐冷下去了,平安夜和情人节马上就到了,你的苹果也快撑不住了,你心生一计。

你把自家苹果每个都摘下来,包上了精美的,温馨的包装盒,上边有小桃心形状的贴纸,写满了诸如“love”“happy”之类洋气又喜庆的溢美之词。

而后你问邻居借了三轮车,自己蹬了几小时山路,到达了城里的核心商圈。

你租了便宜的夹板房住下,每天叫卖,终于在苹果烂掉之前的某个冬夜,把它们兜售一空。

这就是你的商业奇迹。

这也是你必须得走的爱情之路。

内些苹果——就是你自己。

品相一般

——就是你个人硬件条件,包括家世背景啊,容貌啊等等等等,如果这些条件你出类拔萃,会有人主动上门收购。

隐居深山

——就是你的软件条件,我可能更愿意说是你比较内向,有些个人条件不是很出众,但性格外放,甚至有点轻佻的人,在大学期间也是能搞对象的,而且贼能搞。

收购者

——就是异性,他们优先挑选内些品相好的,这样的商品或者人,都是被优待的;他们选路途近的,外向性格或者主动的人,总是会比较容易勾兑一些,就像路费一样,他们的恋爱成本会比较低。

上述的这三项,是你学生时代没能恋爱的三要素。

个人条件不特别出众,性格不够外放,则没有对象可言。

这个时期的恋爱,也未必纯粹,但其成败更多取决于你的先天软硬件条件。

那么你问走上社会该怎么办?

就只能按照后边的兜售模式操作,才不至于把你这人形苹果烂在自家地里。

给苹果包装上精美的盒子

——这是走上社会以后,基于你自身条件之外,套上的社会属性外衣。你的职位,社会地位等等,都决定了这个包装的精美程度。

当然,每个人上限不同,包装的精美度也就不一样。你的社会属性外衣华丽与否,决定了你兜售的场合是高端酒吧门外,还是大排档附近。

包装精美程度靠什么?靠自己努力。

不过可以放心的一点是,无论是酒吧还是大排档,都有不同层次的客户对你有需求,有需求则你的婚恋问题就能得到解决。

自己蹬三轮进城

——这是从你被动等待客户,到主动追求销路的一个过程。

你既然已经知道了自己的软硬件条件泯然众人,那么你的制胜法宝还有一件,即是主动一些。

遇到你认为合适的对象,做先开口的人,不寒碜。

因为即便被拒绝了,你们未来也不过是陌生人,没人会无聊到拿这事说一辈子。

“诶我告诉你,当年有个人主动追我来着,我把他拒了太爽了”八十岁的对方如是说,只会被人当做神经病,寒碜的是他。

所以主动,即机会,无关乎面皮。

平安夜情人节这些时间点

——这是时机把握。

你不能在吃工作餐时候跟同事告白,也不会在年终总结老板发言以后给他送花。

私人的聚会,上下班的路上,甚至户外团建中的合适机会,都是接近一个人的时机。

印着happy的苹果在清明节坟地是卖不掉的,则春心萌动的你也应该找到合适的机缘出手才对。

因此

走上社会以后,打算成功搞对象的三要素,不外乎:

社会属性包装,主动权把握和对象选择,以及时机这三方面。

比起学生时代更拼妈生硬件而言,社会上这几条都是后天形成的,通过自己努力能有改观甚至升华的。

这些,都是可控要素。

如果说学生时代单身还可以归罪于没有投胎成功,则在社会上可以通过对后天条件的拿捏,来弥补先天的不足。

更利好的消息是,人在社会上长期接触的同类,大致都是和自己属于同一个圈层级别的人。

也就是说,你这颗苹果每天面对的,大都是恰好能出得起你卖价的潜在客户。

这一点,比学生时期混沌无方的选择各种不确定因素极强的对象,反而多了个稳定。

假如即便如此,你仍然单身,也不要看做是天罚。

把苹果打成酱自己吃,学会enjoy yourself不失为一种境界。

试想,如果当年亚当和夏娃没有互赠苹果的苟且,而是填在自己肚子里解馋的话,可能人世间到今天也不会有事关男欢女爱的千般批事儿。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