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问一个问题,那就是大学的毕业季,另外一个称号是什么?是分手季。
我不敢说全部,但是大部分大学生情侣的日常就是吵吵闹闹,分分合合到了毕业就分手,从此天各一方,老死不相往来。
大学的恋爱的确非常的纯粹。只要一瞬间的心动,激活了恋爱脑,那就可以了。
不会像在社会上找对象一样,你得仔仔细细、方方面面去考虑对方的所有条件,然后根据自己条件来跟对方讨价还价。搞得好像在进行某种交易一样。
一些人认为,大学里的恋爱并不纯粹,同样也要看颜值,也要看钱,要看身材。这句话对,也不全对。因为大学里谈恋爱的人,并不是全部都是富二代或是帅哥靓女。
只要激活了恋爱脑之后,恋爱中的人会自动把另一半脑补成女神或者男神。
但也正因为太纯粹了。所以大学校园中的恋爱,往往成了温室里的花朵。成了空中楼阁。
明明当年自己看中的是一个男神女神,为什么出了社会之后,这货变得越来越苟且?
当年自己明明是想挑选一只潜力股,为什么到最后反倒变成了垃圾股?为什么到了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居然会比人与狗之间的差距更大?
答案是大学校园其实更像一个象牙塔,和社会这个残酷的现实相比。显得一点都不现实。
这里的现实指的是经济基础,但不完全是经济基础,还有人面对困难,诱惑时展现出来的人品。
一个人顺境时展现出来的人品,逆境时展现出来的人品和绝境时展现出来的人品,是完全不一样的。
社会竞争不但现实而且残酷,残酷的就像大于学校园里的竞争,像是过家家一样。
你以为上大学的时候,是谈恋爱的好时机吗?看上去,好像是。有那么多的同龄人,又有时间。和空闲。
但实际上,大学校园里谈恋爱和拆盲盒,并没有什么区别。大家在一个校园里面,差别不可能特别大。都是经过同一条分数线筛选的。极个别现象除外。
你家种了几亩苹果。
可你家隐居深山,交通不怎么方便,加上你家苹果的品相啊口味啥的,都没有太出彩也没有太差,所以销路并不是特别好。
这是情理之中的。
内些二道贩子们选苹果,要么选内些品相极好,拿到城里就能进高端货架的。
不成的话他们就退而求其次,选内些品相尽管一般,但离城比较近,运输费用便宜的果子去卖。这样他们起码能控制成本。
你两条都不占。
但你知道你的果子是早晚必须得卖出去的,否则烂在地里,没法跟一家人交代。
于是你焦虑的紧。
后来你看着天渐渐冷下去了,平安夜和情人节马上就到了,你的苹果也快撑不住了,你心生一计。
你把自家苹果每个都摘下来,包上了精美的,温馨的包装盒,上边有小桃心形状的贴纸,写满了诸如“love”“happy”之类洋气又喜庆的溢美之词。
而后你问邻居借了三轮车,自己蹬了几小时山路,到达了城里的核心商圈。
你租了便宜的夹板房住下,每天叫卖,终于在苹果烂掉之前的某个冬夜,把它们兜售一空。
这就是你的商业奇迹。
这也是你必须得走的爱情之路。
内些苹果——就是你自己。
品相一般
——就是你个人硬件条件,包括家世背景啊,容貌啊等等等等,如果这些条件你出类拔萃,会有人主动上门收购。
隐居深山
——就是你的软件条件,我可能更愿意说是你比较内向,有些个人条件不是很出众,但性格外放,甚至有点轻佻的人,在大学期间也是能搞对象的,而且贼能搞。
收购者
——就是异性,他们优先挑选内些品相好的,这样的商品或者人,都是被优待的;他们选路途近的,外向性格或者主动的人,总是会比较容易勾兑一些,就像路费一样,他们的恋爱成本会比较低。
上述的这三项,是你学生时代没能恋爱的三要素。
个人条件不特别出众,性格不够外放,则没有对象可言。
这个时期的恋爱,也未必纯粹,但其成败更多取决于你的先天软硬件条件。
那么你问走上社会该怎么办?
就只能按照后边的兜售模式操作,才不至于把你这人形苹果烂在自家地里。
给苹果包装上精美的盒子
——这是走上社会以后,基于你自身条件之外,套上的社会属性外衣。你的职位,社会地位等等,都决定了这个包装的精美程度。
当然,每个人上限不同,包装的精美度也就不一样。你的社会属性外衣华丽与否,决定了你兜售的场合是高端酒吧门外,还是大排档附近。
包装精美程度靠什么?靠自己努力。
不过可以放心的一点是,无论是酒吧还是大排档,都有不同层次的客户对你有需求,有需求则你的婚恋问题就能得到解决。
自己蹬三轮进城
——这是从你被动等待客户,到主动追求销路的一个过程。
你既然已经知道了自己的软硬件条件泯然众人,那么你的制胜法宝还有一件,即是主动一些。
遇到你认为合适的对象,做先开口的人,不寒碜。
因为即便被拒绝了,你们未来也不过是陌生人,没人会无聊到拿这事说一辈子。
“诶我告诉你,当年有个人主动追我来着,我把他拒了太爽了”八十岁的对方如是说,只会被人当做神经病,寒碜的是他。
所以主动,即机会,无关乎面皮。
平安夜情人节这些时间点
——这是时机把握。
你不能在吃工作餐时候跟同事告白,也不会在年终总结老板发言以后给他送花。
私人的聚会,上下班的路上,甚至户外团建中的合适机会,都是接近一个人的时机。
印着happy的苹果在清明节坟地是卖不掉的,则春心萌动的你也应该找到合适的机缘出手才对。
因此
走上社会以后,打算成功搞对象的三要素,不外乎:
社会属性包装,主动权把握和对象选择,以及时机这三方面。
比起学生时代更拼妈生硬件而言,社会上这几条都是后天形成的,通过自己努力能有改观甚至升华的。
这些,都是可控要素。
如果说学生时代单身还可以归罪于没有投胎成功,则在社会上可以通过对后天条件的拿捏,来弥补先天的不足。
更利好的消息是,人在社会上长期接触的同类,大致都是和自己属于同一个圈层级别的人。
也就是说,你这颗苹果每天面对的,大都是恰好能出得起你卖价的潜在客户。
这一点,比学生时期混沌无方的选择各种不确定因素极强的对象,反而多了个稳定。
假如即便如此,你仍然单身,也不要看做是天罚。
把苹果打成酱自己吃,学会enjoy yourself不失为一种境界。
试想,如果当年亚当和夏娃没有互赠苹果的苟且,而是填在自己肚子里解馋的话,可能人世间到今天也不会有事关男欢女爱的千般批事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