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相比离岸人民币下跌,更值得关注的是20203、4两月人民币国际使用量的暴跌以及美元使用量的强势增长。
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4月,在基于金额统计的全球支付货币排名中,人民币下降为全球第六大最活跃货币,占比1.66%。
第一名的美元则占比40%,另一个数据更可怕,美元占全球所有外汇交易的近90%。
与2020年3月相比,人民币支付金额总体减少了25.09%,与此同时,全球所有货币支付金额总体减少16.56%。
也就是说人民币支付金额的减少比全球所有货币总体减少还多了10%左右。
在2个月的时间里,全球范围内人民币的支付金额就少了1/4,或者说,有1/4原来用人民币结算的交易不再使用人民币。
这和疫情之后美元在国际市场的强势形成鲜明对比:
美东时间3月19日,美联储宣布与澳大利亚、巴西、丹麦、韩国等9个国家的央行达成临时流动性互换协议,为这些国家提供300或600亿美元的流动性互换额度。
这个互换协议的目的,是为了缓解“美元荒”。
此外,美联储与加拿大央行、英国央行、日本央行、欧洲央行和瑞士央行等世界主要央行拥有常备互换安排。
同时,美联储联合上述全球五大央行宣布采取协调行动,将利用现有货币互换额度为美元流动性提供支持。各央行一致同意将货币互换协议价格下调25个基点。
这也是为什么美联储“疯狂”放水,但美元指数却一路走高的原因:需求实在太大。疫情期间,美元的地位其实被得到了加强。
以上数据和信息源自水浒商学院相关专业文章。
人民币贬值,意味着从国外进口东西贵了。岂不是输入性通胀?
等等。。。。我国是世界第一工业国,随着疫情,国外工业产能将会进一步下降哦。
我国生产产品要进口原材料涨价怎么办?但是疫情期间,是买家市场哦。而且,几大原材料输出国,要么疫情刚开始,要么疫情已经重创经济。
我国买欧美高端产品也贵了啊。
咦。。。。美国对中国最大的顺差项是服务业。比如文化产业,而疫情不但让好莱坞,NBA停摆。而且近期国人对美国文化产品的反感与日俱增。
至于贸易服务,随着国际贸易减少,貌似已经大幅减少了需求哦。
而且,最重要的是,一揽子货币看,人民币坚挺。如果只是针对货币参考物的美元发生了变化。其意义又是什么呢?似乎没答案提到。
我不是说没坏处。但似乎看了一大堆答案。全都刻舟求剑。
截至答题时间 5月31日上午,人民币汇率再起波澜,一度狂升500点。已于周五晚间收盘收复失地报收7.1332。
背后就告诉你两件事。
1、知乎的这个V那个V呢都是看图说话,一顿分析猛如虎,涨跌全看特朗普。
我关注这个问题好几天了,看了一堆答案,里面交易过外汇或者真的懂外汇的怕是不到10%。人民币现在一天正常波动就2-300个点,这种上下500点的行情就是一周的正常波动。全看情绪、新闻和flow,我反正是没搞懂一堆人又是进出口又是货币政策的分析,只能暗自佩服。
2、焦虑的舆论和浮躁的社区已经在淹没真正有价值的信息。
你知道央行重启逆回购了么?你知道重启逆回购债券还跌了么?你知道香港乱糟糟的但是港币一直在区间强侧徘徊么?你看着人民币贬值了但你知道美元指数其实没有动吗?老是问这种标题党的问题。让一堆有水平的金融从业者被一帮看图说话的媒体小编吊打,搞得本来一些有水平的金融从业者要么弃坑要么学着公众号或者媒体号写东西。我这周已经看到三个我关注的人金融圈大佬弃坑了,好多之前喜欢分享干货的大佬也基本处于停更状态,呵呵。
==================更新=================================
好吧,为了证明我不是一个不懂外汇的死胖子,我正面回答一下。
外汇的长期逻辑可以看我专栏的周更,两周之前我就一直强调地缘政治地缘政治,入场和出场点也都给了,就差没按着你们的手去做了。
针对这个问题,不再重复长期逻辑,重点说这500个点的快上快下,还是我上面说的,跟长期逻辑关系不大,更多的是短期交易盘的博弈。
第一,不是流动性因素。现券、IRS、掉期收益率全都是上行,人民币美元利差一直在走阔。这一周人民币流动性紧的很,要不央妈也不会开始逆回购。
第二,不是情绪和投机。虽然地缘政治看上去紧张,但是不足以把人民币这样一推冲天。这里有几个重要的观测指标,首先CNH-CNY basis相对稳定,一直在150-200个点,通常投机盘会把把这个basis推得很宽,另外看CNH VOL没有出现大幅攀升,债券和股票的跨境都是净流入,所以投机和情绪面有一定影响,但肯定不是主力。
第三,不是基本面。首先经济层面中国的宽松程度不如海外,货币定力很强。需求也在率先回升,看北向通的净流入就知道风险偏好正向中国倾斜。能打飞人民币的只有新的关税或者撕毁第一阶段的贸易协定。但是就像我上面文章里说的,川建国视第一阶段贸易协定为一项重要的政治胜利,于情于理都不会主动撕毁。
所以人民币短期的冲高和回落主要源于交易盘,也就是我经常说的“买的人比卖的人多/少”。
先说说买的人来自哪里吧。第一,一季度是结汇旺季、二季度是购汇旺季,这是一直以来的季节性因素,比如上市的巨无霸们要付股息了,月末油盘也要购汇,最近几个月是趁商品价格低增加战略储备的窗口期。第二,中国现在是领先周期的需求复苏,季节错位更明显,人民币还是美金的需求都在回升,所以看到人民币(利率)和美金(汇率)同升的现象(题外话:所以我说六月肯定要降准对冲实体需求)。
通常这种短期的需求扰动是可以很好的被供给消化的,但是一些事件性的影响可能会让供给卡壳,一下子出不来,从而汇率偏短暂的偏离中枢。比如这次的主要原因有第一阶段贸易协定后央行对中间价的干预明显减少,也就意味着央行直接干预市场的情况明显减少,所以市场很容易解读成央行有意引导汇率贬值,在中间价创新高后人民币多头表现得很犹豫。另外,香港问题和特朗普的新闻发布会卡了个很好的时间点,可能很多人都觉得外汇有些over done了,但是忌惮于他的讲话,不敢做反向交易(比如说我在7.15上方有序撤退后就不敢反向操作),所以即使他讲话内容基本符合市场预期,还是引起了市场的大幅回调,就是这一部分头寸在靴子落地后快速回补。
以上。
=======================================================
影响外汇的因素太多,要看图说话太简单,最后总能找到解释现象的理由。但是外汇市场想真正赚钱却又特别难,因为要在复杂的体系中抽丝剥茧的把握主线逻辑很难,什么是影响趋势的关键,哪些事件又只是短期的波动,我以前在专栏和问答里也经常写,后来发现我水平也有限,想科普清楚也特别难,所以干脆就少聊外汇。好不容易看到一个关心汇率的问题还是个标题党,反正又气又无奈,看热闹的人多了,看图说话的人也多,我是觉得挺影响想学习/分享干货的朋友的,叹气。
还没动外汇,慌啥?
控制好金融,控制好游资,没什么大事的。
逃? 能去哪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