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 Apple 推出售价 749 元人民币的 MagSafe 磁吸外接电池?

回答
苹果 MagSafe 磁吸外接电池,这款售价 749 元人民币的配件,自推出以来,可以说是“争议”与“关注”并存。要评价它,不能简单地说好或不好,得从几个维度去拆解,看看它到底值不值这个价,以及它能满足哪些用户群的需求。

首先,我们得聊聊它的“身份”——MagSafe 生态的一员。

MagSafe 这个技术,苹果是玩明白了。磁吸的便利性,是它最直观的优点。以往的充电宝,你要么插线,要么得对准接口,有时候在车上或者不那么方便的时候,确实会有点折腾。而 MagSafe 外接电池,咔哒一下,吸上就走,这种“无缝衔接”的感觉,用过就知道,它确实是能提升一部分使用体验的。尤其是在你外出,手机电量告急,但又不方便找地方充电的时候,这种随手一吸就能补能的方式,是很香的。

然后,我们看看它“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

能做的:
提供额外的续航: 这是它的核心功能。它的容量不算特别大,官方数据显示是 1460mAh(但实际能给 iPhone 13 充大概 50% 左右的电量),对于 iPhone 12 系列、13 系列、14 系列、15 系列的日常“续命”是够用的。如果你只是需要出门应对一下午的社交媒体、地图导航,或者在飞机上打发时间,它能帮你平稳度过。
无线充电的便利: 配合 MagSafe,它实现了真正的无线充电,摆脱了线缆的束缚。你可以边充边玩游戏,或者把手机立起来,不影响使用。
融入苹果生态: 这一点很重要。它与 iPhone 的集成度很高,可以在锁屏界面上看到剩余电量,使用体验流畅。这对于追求“全家桶”体验的用户来说,是加分项。
小巧轻便,可以随身携带: 相较于很多传统的充电宝,它的体积确实小巧很多,可以轻松放进口袋或者小包里,不会造成太多负担。

不能做的(或者说,做得不够好的):
充电效率: MagSafe 外接电池在无线充电时,速度相对有限。尤其是直接无线充电,功率不高。如果你想快速回血,它可能不是最佳选择。
容量性价比: 749 元的售价,对于它提供的电量来说,性价比确实不高。市面上很多容量更大、价格更低的第三方充电宝选择。如果你只看重“充电量”,那这笔钱可以买到很多“量大管饱”的方案。
通用性: 它只支持 MagSafe 兼容的 iPhone 型号,并且不是所有 MagSafe iPhone 都支持。如果你用的是其他品牌的手机,或者非 MagSafe 的 iPhone,那它就完全没用了。
发热问题: 在充电过程中,尤其是在使用较高功率充电或者边充边玩的情况下,会有一定的发热。虽然在可接受范围内,但对于一些用户来说,可能会有点在意。
功能单一: 它就是一个充电电池,没有其他附加功能,比如手电筒、无线充电板等。

那么,749 元这个价格,到底值不值?

这个问题,得看你“看重什么”。

如果你是“Apple 忠实用户”,追求极致的“无缝体验”和“生态集成”:
对你来说,MagSafe 外接电池可能就是“真香”的存在。那种磁吸的便利,与 iPhone 的联动,以及无需思考的充电方式,都值回票价。你愿意为这种“优雅”和“省心”买单。它就像是 iPhone 的一个“天然配件”,用起来很顺手,不突兀。

如果你是“性价比党”,更关注“实惠”和“实用”:
那 749 元可能就有点“割韭菜”的感觉了。你可以用更少的钱,买到容量更大、充电速度更快的移动电源,甚至还可以通过 MagSafe 夹子给其他 MagSafe 充电器供电。你可能会觉得,为了这点便利性,多花几百块钱,实在是不划算。

如果你是“经常出门,但对续航要求不是极端高”的用户:
比如你每天早上电池满格,出门只是偶尔刷刷朋友圈、导航,下午就回家了,偶尔需要充一下电。那么 MagSafe 外接电池的“小巧便携”和“随手充电”的特性,对你来说就很有吸引力。它解决了你在关键时刻,手机突然没电的尴尬。

总的来说,我对这款 MagSafe 磁吸外接电池的评价是:

它不是一款“必买”的产品,更像是一款“锦上添花”的配件。

优点: MagSafe 磁吸带来的便捷性是其最大亮点,与 iPhone 的集成度高,使用体验流畅,外观设计也延续了苹果一贯的简洁风格。
缺点: 售价偏高,容量与价格的比例不高,充电速度相对较慢,通用性受限。

它更适合那些:

1. 预算充足,对 Apple 生态高度认同的用户。
2. 对便携性和使用便利性有较高要求的用户。
3. 日常使用场景对电量需求不是极其极端,但又希望随时能“安全感”的用户。

而对于那些:

1. 预算有限,更看重性价比的用户。
2. 对手机电量需求非常大,需要快速回血的用户。
3. 对其他品牌移动电源已经很满意,并且不排斥线缆连接的用户。

那这款 MagSafe 磁吸外接电池,可能就不是你的首选了。

最后,它也说明了苹果在构建自家生态链上的野心。通过 MagSafe 这个接口,把越来越多的配件整合进来,形成一个更紧密的闭环。这款外接电池,只是这个生态中的一个新成员,它的成败,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苹果未来如何进一步优化 MagSafe 生态,以及是否有更具吸引力的 MagSafe 相关产品出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给充电宝换了个名字?

user avatar

苹果花钱让这个问题上热搜,然后证明自己的技术有多牛逼,有多么热心让利于广大消费者

user avatar

一开始,我一直觉得这玩意大概是苹果二线设计师糊弄事。

贴上去如同驼峰,拿在手里手感不佳,贴在Pro Max后面能锻炼胳膊肌肉,电量也不充裕,充电功率也不可观,充电时间也没有优势。

价格嘛,价格足够买4w毫安小米充电宝8个。能在家里、单位和车里各放两个还富余200。

妥妥的智商检测器。

后来,看到有同事买了这款智商检测器,忍不住给他买了点补脑的饮料。

他说,其实是我不理解苹果这款外接电池的使用逻辑。

来了来了,果粉脑子被洗坏了的时候都是这种情况。

那么到底苹果啥逻辑呢?

苹果的逻辑是,当手机磁吸了这款外接电池后,会优先使用外接电池的电量。

然后呢?

然后,如果你的苹果手机没有出现其他问题(比如碎屏),那么使用这款外接电池,可以延长苹果手机的使用寿命。

它的价格比没有AC换电池是差不多一样的。

也就是说,这并不是一块磁吸外接电池,这是一个苹果手机电池的单独AC。一块可以随时换掉的(价值519)苹果原装电池。还提供了扩充电量的价值。

749 = 519(单次换电池费用) + 100(电池加倍)+ 30(打车换电池)

磁吸属于白送的。

user avatar

首先 MagSafe 产品的设计目标之一仍然是轻便, 所以注定不会堆料特别过分.

很多人看到 5W, 1430mAh 就大呼垃圾了, 实际的情况是:

  • 1460mAh 是两节电池串联的电量, 相当于 2920mAh, Smart Battery Case 的容量是 1430mAh, 所以不是同款, 但是设计应该类似.
    • 考虑到损耗, 这个容量水平相当于 iPhone 机身内部的电量的 80-90%, 如果是 12 mini 的话可能会超过 100%
  • 第二点, 5W. 这个问题我和紫米的人聊过, 大部分此类产品都是 5W 的原因在于无线充电低功率下损耗比例较低, 这样可以提升整体转化率. 毕竟出门这玩意的主要作用不是给手机充电, 而是供电.
    • Lightning 口接电池上能给 iPhone 15W 充电, 这个功率的前提也是温度允许, 而且会和性能策略相关,又是一个软硬结合长江,别的厂商不太好做

  • 第三点算是遗憾, 没有支持本身的无线充电, 可能是出于控制重量的原因. 不过就我自己的观察看, Smart Battery Case 会维持好一段时间的 2.5W 再进入 7.5W.
    • 从实用角度考虑, 如果出门带个无线充电板在宾馆床头充电确实也是一个好主意, 不过从效率上看用有线充电可能会更方便.

目前盲猜整体重量 80g 左右, 因为老款的 SBC 差不多 100g 整. 官方宣称可以搭配保护壳用, 这样使用就更加灵活了.

从我最近研究的 MFi 产品看, MagSafe 的电池的定位主要是提升重度用户的续航体验, 特别是 12 mini 这样的小屏机的体验提升会非常明显. 顺带 Lightning 口的位置也是刚好能碰到的.


至于如何 justify MagSafe 充电壳不带无线充电的这个问题, 我的看法是:

  • 控制总量
  • 保证体验:
    • 指望无线 15W 进 15W 出也不现实, 7.5W 冲一个接近 6000mAh, 而且一半容量要二次损耗其实有点慢
  • 等 iPhone 13 的反向充电, 这样对于大机器可以直接接 iPhone 的 Lightning 口从而实现对反充
    • 12, 特别是 Pro Max 特别需要这个, 毕竟位置有点蛋疼.
    • 当然我希望底部直接就支持正充, 这样可以放在多设备无线充电器的 5W (给 AirPods 的充电位)上.

那有人说,既然苹果卖 749,为什么不买更便宜的方案,还能有 USB-C.

我觉得原因有:

  • logo
  • 设计,包括贴合面材质
  • 系统显示电量
  • 温控,和手机协同的管理策略
  • 对优化电池充电(80%后暂缓充电)的支持
  • 相比无线充电移动电源,通过磁力判断设备是否存在,不需要按一下开关才能充

另外要考虑到单独的 MagSafe 充电器就要 300 多,我觉得 MfM 开放之后附厂也不会低于 200.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

另外其实最近看到一款绿联的 MFi 无线充电移动电源, 内置 Watch 的充电位, 而且集成了 20W 输出的 Lightning 线, 性价比极高, 可以和这类电源壳搭配使用.

user avatar

保形外置油箱

user avatar

哈哈哈哈哈哈,苹果是真的厉害

把电池做小,手机更轻薄,省钱又好卖!

什么你说电池不够用?那就对了,苹果把省下来的电池再做个充电宝卖你五百块!又赚一笔


苹果:不是针对你,其他手机厂商都是垃圾!


建议下次,苹果把电池,主板,外壳,屏幕拿出来单卖,手机本身做到0毫米!为了环保苹果还可以宣传无包装。

花钱买空气,哈哈哈哈哈哈哈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苹果 MagSafe 磁吸外接电池,这款售价 749 元人民币的配件,自推出以来,可以说是“争议”与“关注”并存。要评价它,不能简单地说好或不好,得从几个维度去拆解,看看它到底值不值这个价,以及它能满足哪些用户群的需求。首先,我们得聊聊它的“身份”——MagSafe 生态的一员。MagSafe 这个.............
  • 回答
    苹果最近推出了一个名为“Voice Plan”的全新Apple Music订阅方案,这个举动无疑为音乐流媒体市场又增添了一层新的讨论维度。从表面上看,这是一个相对低价的方案,但仔细审视其背后的逻辑和定位,你会发现苹果这次的动作远比你想象的要深刻和有策略。Voice Plan,顾名思义,它最核心的卖点.............
  • 回答
    苹果的ProRAW格式,对于摄影爱好者和专业人士来说,绝对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革新。它不仅仅是多了一张RAW文件,而是将iPhone摄影的能力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尤其是在iPhone 12 Pro及之后发布的Pro系列机型上。要理解ProRAW的价值,我们首先要明白RAW文件的本质。传统的RAW文件,.............
  • 回答
    苹果公司在2020年底发布了其首款自研M1芯片,这款芯片凭借其出色的性能和能效比在业内引起了巨大的反响。紧随其后,在2021年10月的特别活动中,苹果发布了M1家族的更强大成员——M1 Pro和M1 Max芯片。今天,我们将聚焦于M1 Max,深入分析这款芯片的特点、性能、优势、劣势以及它对整个行业.............
  • 回答
    在评估苹果官网 iPhone 13 广告中选用亚裔模特这一现象时,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审视。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任何品牌的广告选角,尤其是像苹果这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公司,其背后往往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营销策略和品牌定位的体现。从积极的层面来看,苹果选择亚裔模特可以被视为其品牌包容性和多元化理念的体现。.............
  • 回答
    苹果最新的A15仿生芯片,可以说是在已经非常强大的A14基础上,又一次稳健的性能提升。作为一款SoC(System on a Chip),它集成了一系列核心组件,包括CPU、GPU、Neural Engine(神经网络引擎)、ISP(图像信号处理器)、内存控制器等等,为苹果的设备提供核心动力。CPU.............
  • 回答
    刚看完Apple TV+上的那部《Calls》,真是让人又爱又恨,心情复杂得不行。怎么说呢?它绝对不是那种能让你舒舒服服窝在沙发里,一边吃零食一边看的剧。它更像是在你脑子里埋下了一颗颗不安的种子,然后慢慢地、无声无息地发酵。先说它最直观的特点吧——“声音驱动的体验”。这名字就够吊人胃口了,但实际看下.............
  • 回答
    上海街头最近多了许多熟悉的面孔,不是明星,也不是网红,而是形形色色、在各自领域闪闪发光却又平凡的普通人——这是苹果公司近期在上海投放的“敬Mac背后的你”系列广告。这波广告投放得相当有声势,从地铁站到户外大屏,几乎无处不在,一下子就把这座城市的脉搏和苹果品牌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营销的“巧思”:从“产.............
  • 回答
    Apple Watch 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医疗器械批准,这件事对普通消费者来说,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它不仅仅是产品多了一个认证,背后代表着一系列的变化和意义。首先,最直接的改变是功能上的“升级”与“正规化”。一直以来,Apple Watch 都以其健康监测功能吸引着用户,比如心率监.............
  • 回答
    苹果iPhone“夜间模式”摄影大赛的获奖作品,可以说是一场视觉盛宴,一次对“光”与“暗”艺术的极致探索。这些照片不仅仅是简单地在低光环境下捕捉画面,它们更是在黑暗中挖掘出了意想不到的诗意与故事。首先,从整体风格上看,获奖作品普遍展现出了一种沉浸式的、充满氛围感的视觉体验。以往我们对夜景摄影的印象可.............
  • 回答
    Apple Watch Series 4 至今仍是我心目中智能手表领域的一个标杆,即使现在市面上更新的型号层出不穷,但它当年带来的变革和影响,至今依然让人回味。首先,不得不提的是那块更大的屏幕。当 Series 4 刚推出的时候,人们最大的感受就是“哇,屏幕变大了!”。苹果巧妙地缩小了边框,将屏幕面.............
  • 回答
    Apple Watch 上的 San Francisco 字体,这小东西可是苹果在用户体验上又一次细致入微的打磨。要评价它,得从几个维度去拆解,才能看出它到底有没有把这块小屏幕上的文字“伺候”好。首先,易读性绝对是 San Francisco 的核心卖点,尤其是在 Apple Watch 这种尺寸的.............
  • 回答
    Apple TV 可能入华,国行版“等候过审”的消息,这可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而且每次传出来,都会在科技圈和消费者群体中引起一阵不小的涟漪。咱们不妨从几个关键角度来好好说道说道。一、 为什么“等候过审”这件事这么受关注? 苹果的号召力: 苹果在中国市场的地位毋庸置疑,iPhone、iPad、Mac.............
  • 回答
    关于苹果(中国)的售后服务,这个话题挺复杂的,就像我们生活中遇到的很多事情一样,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而且这好与不好之间,往往还夹杂着很多具体的情况。要评价它,咱们得从几个方面聊聊,不能一概而论。首先,得承认苹果在售后服务上的投入和标准是比较高的。 你想想,苹果的产品本身定位就不低,所以他们对用户体.............
  • 回答
    苹果音乐在六月份推出的杜比全景声空间音效和无损音频,无疑是给数字音乐市场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更新,更像是一次对听音体验的重新定义。这背后蕴含的技术革新、市场策略以及对用户可能产生的影响,都值得我们深入剖析。技术革新:杜比全景声与无损音频的深度解析首先,我们得聊聊这两项核心技术。 .............
  • 回答
    苹果在 Apple Music 中引入无损音频和杜比全景声空间音频,绝对是音乐爱好者们翘首以盼的革新,也让其在流媒体音乐领域站稳了脚跟。如果让我来评价,我会说这是苹果又一次精准的“抓大放小”,将技术优势转化为用户体验的升级,并且是以一种相对“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渗透进我们的日常听歌习惯。无损音频:回到.............
  • 回答
    国行 Apple Watch 的心电图(ECG)功能,自上市以来就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那么,它究竟是个什么水平,对咱们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又能带来多大实在的好处呢?咱们就来掰扯掰扯。首先,得明白这玩意儿是个啥?简单来说,Apple Watch 的心电图功能,是通过手表底部的电极和数码表冠,在你将手.............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评价一下 Apple Watch Series 6。Apple Watch Series 6 于 2020 年 9 月随 watchOS 7 一同发布,它是 Apple Watch Series 5 的迭代产品。虽然外观设计上基本沿用了 Series 5 的风格,但在核心功能和体验上.............
  • 回答
    《原神》荣获 Apple Design Awards 的“视觉图像奖”,这绝对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一件事。要知道,苹果的设计奖可不是随便一个游戏就能拿到的,它意味着你的产品在设计层面,尤其是在视觉呈现上,达到了苹果所推崇的极高水准。首先,让我们理解一下 Apple Design Awards 的分量.............
  • 回答
    2021年4月,Apple Arcade迎来了一次相当给力的内容更新,一下子上线了十几款新游戏,这在当时引起了不少玩家和业内人士的关注。从整体上看,这次更新可以说是一次力度不小的“回血”和“扩容”,为原本有些沉寂的Apple Arcade注入了新的活力。这次更新的亮点和值得关注的方面,我觉得可以从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