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苹果推出 Apple Music 新订阅方案 Voice Plan,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信息?

回答
苹果最近推出了一个名为“Voice Plan”的全新Apple Music订阅方案,这个举动无疑为音乐流媒体市场又增添了一层新的讨论维度。从表面上看,这是一个相对低价的方案,但仔细审视其背后的逻辑和定位,你会发现苹果这次的动作远比你想象的要深刻和有策略。

Voice Plan,顾名思义,它最核心的卖点和使用方式就离不开一个字:“说”。 这个方案的定价非常有吸引力,比Apple Music标准套餐便宜不少。但它并不是让你换个便宜的套餐就无限制地听歌,而是将使用场景大大地聚焦在了Siri的语音交互上。

那么,这个新方案到底是怎么运作的,又有哪些值得我们关注的亮点呢?

一、极简化的使用体验,围绕Siri构建

最直观的感受是,Voice Plan的设计理念就是“只用声音,即可享受”。这意味着,如果你是那种习惯于通过语音助手来控制一切的人,或者生活中经常需要解放双手的场景非常多,那么Voice Plan可能会击中你的痛点。

Siri是唯一的入口: 你需要通过Siri来搜索、播放、添加到播放列表、甚至发现新音乐。这意味着你不能再像往常一样打开Apple Music App,用手指滑动浏览歌曲、专辑或歌单。一切都依赖于你的声音指令。这既是它的特色,也是它的限制。
高度依赖Siri的理解能力: 如果你拥有非常小众的音乐品味,或者想通过Siri查找一些不太主流的歌曲、艺术家,那么Siri的理解和匹配能力就变得至关重要。早期用户反馈中,Siri在理解复杂或模糊的指令时可能还存在一些挑战。
限定设备: 虽然苹果没有强制性地限制,但从设计逻辑上来看,Voice Plan最适合那些内置Siri且具备良好语音识别能力的苹果设备,比如HomePod系列智能音箱、新款的Apple Watch、甚至iPhone和iPad在某些特定场景下也能很好地发挥。

二、价格优势,直击特定用户群体

Voice Plan的定价策略非常明确,就是为了吸引那些对价格敏感、但又希望体验Apple Music内容库的用户。

低门槛入局: 对于一些尚未订阅Apple Music,或者正在犹豫是否要订阅的用户来说,Voice Plan提供了一个非常低的试错成本。特别是对于那些拥有HomePod但觉得单独购买Apple Music价格稍高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定位并非“替代品”: 需要强调的是,苹果并没有将Voice Plan定位成标准套餐的低配版,而是一个互补性的解决方案。它显然不是为了满足那些喜欢深度探索音乐库、精心挑选每首歌曲的用户。它的目标用户更像是那些只需要背景音乐、或者通过Siri来获取音乐的人。

三、内容体验,依然是Apple Music的精髓

尽管使用方式被限制了,但Voice Plan的用户仍然可以享受到Apple Music的核心内容价值:

庞大的曲库: 你依然可以访问Apple Music庞大而丰富的音乐库,涵盖了各种流派、艺术家和年代的歌曲。
独家内容: 包括精选歌单、电台节目、以及可能存在的独家采访或现场录音等内容,只要你能通过Siri准确地访问到它们。
“你的音乐口味”的培养: 即使是通过Siri播放,Apple Music的推荐算法依然会根据你的收听习惯来为你推荐歌曲。这意味着,你的音乐发现之旅依然在进行,只是方式发生了改变。

四、潜在的争议与值得关注的点

任何新产品或新服务推出,都会伴随一些讨论和观察。Voice Plan也不例外:

Siri的进化与局限: Voice Plan的推出,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在“倒逼”Siri的进步。用户会更频繁地使用Siri,也更清晰地看到Siri在音乐理解和交互上的不足之处。这对于苹果未来在语音助手领域的投入是一个重要的参考。
隐私的考量: 语音交互自然会涉及到用户隐私的收集和使用。虽然苹果一贯强调其隐私保护政策,但用户在使用语音服务时,也需要对这方面有所意识。
“不够用”的体验: 对于已经习惯了标准套餐用户来说,Voice Plan的限制可能会让他们感到不适。比如,无法通过App界面直接浏览,或者在嘈杂环境下语音识别不准,都会影响音乐体验。这种“不够用”的体验,也正是苹果希望通过价格差来弥补的。
未来拓展的可能性: 苹果是否会在Voice Plan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基于语音的其他订阅模式?比如,更便宜的“播客Only”套餐,或者更侧重于特定内容发现的语音方案?这都是值得我们持续关注的。
对智能音箱市场的推动: 作为一个相对低价的音乐服务入口,Voice Plan很可能会进一步推动HomePod等智能音箱在家庭中的普及。当音乐播放成为智能音箱的核心功能之一,且成本降低时,更多消费者会愿意尝试。

总而言之,Apple Music Voice Plan是一个非常具有苹果风格的产品。它没有试图颠覆现有市场,而是精准地切入了一个细分的用户需求,通过价格和使用场景的创新来扩大用户群体。它考验的是Siri的智能化程度,也为音乐流媒体服务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方向:在内容之外,交互方式的优化和成本的控制,同样是吸引用户的关键。对于消费者而言,它提供了一个更灵活、更低成本的方式来享受Apple Music的服务,但前提是你愿意拥抱Siri带来的全新音乐交互方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中国官网[1]已经上线了差异对比,看起来更清楚一些(见下图):

但是单看这个我觉得很多人不够清楚,比如可能会有疑问,这个限制设备么? 是只能用 AirPods 听么?和其他方案的区别是什么?

我先讲下我的理解,因为现在看起来信息不够完整,也没有正式上线,所以不排除有偏差,欢迎讨论,如果有误解,也欢迎纠正。

首先,你可以认为其他几类(学生、个人、家庭)就是常规的套餐,家庭可以认为是一个多人套餐,即相当于给几个人都开了 Apple Music 订阅服务,不过这几个人是一个固定的组织,这个组织叫「家庭」,因此,每个人都用自己的 AppleID,拥有自己资料库、个性化推荐。

因为支持 6 个人,所以平均下来很划算,你会看到网上有一些人拼单的。

至于「学生」,可以认为是「个人」版的教育优惠,需要你有学生身份,其他没区别,我本来用的是「个人」版,但某一天我发现即使是我自己的账号,也不能两个设备同时播放 Apple Music(比如一个 HomePod,一个 iPhone),不知道什么时候改的,所以升级为了家庭版。

而这次的「声控」订阅方案,我的理解就是你只能通过「Hi,Siri」,然后通过特定指令,让苹果播放类似特定歌手、特定专辑、特定场合、特定心情等的音乐。

当然,这里真的有一套要学习的东西,成本不低,但熟悉后还是挺方便的。

比如:

  • 听到的好的歌曲,可以说「Hi,siri,加入我的资料库」,用来加入资料库(可以认为是收藏)
  • 可以说「Hi,siri,播放好妹妹乐队的歌曲」,用来播放某个艺人的歌曲
  • 也可以说「Hi,siri,播放瑜伽音乐」,用来播放放松的音乐
  • 还可以说「Hi,siri,重复播放张学友的她来听我的演唱会」来重复播放某收特定的歌曲
  • ...

但缺点显然是存在的,因为没有了屏幕的交互,一些我们习惯的搜索、发现、整理动作,就无法通过 Siri 完成,但我估计整理动作应该可以通过 Apple Music 的 App 完成,至于搜索、发现,大概率就得自己通过 Siri 探索了。

至于为什么苹果要推出这个订阅计划,我的理解大概率是苹果为了推广「Siri」以及让大家养成语音控制的习惯而做的一向工作。

此次 HomePod mini 的新配色是放在 Apple Music 的环节发布的,但是注意,不论 HomePod、HomePod mini 或者新发布的 AirPods 3,都是没有其他传统的屏幕来做交互的,固然我们可以用 iPhone、iPad、Mac 等来做播放和控制,但显然,在很多场合下,语音的交互体验比拿出设备然后选择控制的体验要好太多,特别在一些移动场合下。

而且目前随着技术的进步,我们以前收集歌单然后只听自己下载歌单的行为,逐步被「猜你喜欢」以及类似根据心情、场合的音乐替代,因为这个更简单,这个情况下,也让语音控制的可用性越来越好。

因此,这个订阅方案相当于通过价格,来刺激大家使用语音进行控制,而着又是一个增加生态粘性和护城河的方式,如果大家都习惯了通过 Siri 配合上苹果生态的设备来收听音乐,那么用户的粘性会进一步增加,对应的配件销量也会有对应的提升,而且当依赖行程后,用户升级到其他订阅的概率也会进一步增加。

看看,是不是好大一盘棋?

如果你有注意苹果 2021 年第三季度的财报[2],苹果在服务上的收入,单第三季度,已经达到了 174 亿美元,但毛利率显然更高(见下图)。

(完)

参考

  1. ^1 https://www.apple.com.cn/apple-music/
  2. ^2 https://www.apple.com.cn/newsroom/2021/07/apple-reports-third-quarter-results/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