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苹果推出 Apple Music 新订阅方案 Voice Plan,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信息?

回答
苹果最近推出了一个名为“Voice Plan”的全新Apple Music订阅方案,这个举动无疑为音乐流媒体市场又增添了一层新的讨论维度。从表面上看,这是一个相对低价的方案,但仔细审视其背后的逻辑和定位,你会发现苹果这次的动作远比你想象的要深刻和有策略。

Voice Plan,顾名思义,它最核心的卖点和使用方式就离不开一个字:“说”。 这个方案的定价非常有吸引力,比Apple Music标准套餐便宜不少。但它并不是让你换个便宜的套餐就无限制地听歌,而是将使用场景大大地聚焦在了Siri的语音交互上。

那么,这个新方案到底是怎么运作的,又有哪些值得我们关注的亮点呢?

一、极简化的使用体验,围绕Siri构建

最直观的感受是,Voice Plan的设计理念就是“只用声音,即可享受”。这意味着,如果你是那种习惯于通过语音助手来控制一切的人,或者生活中经常需要解放双手的场景非常多,那么Voice Plan可能会击中你的痛点。

Siri是唯一的入口: 你需要通过Siri来搜索、播放、添加到播放列表、甚至发现新音乐。这意味着你不能再像往常一样打开Apple Music App,用手指滑动浏览歌曲、专辑或歌单。一切都依赖于你的声音指令。这既是它的特色,也是它的限制。
高度依赖Siri的理解能力: 如果你拥有非常小众的音乐品味,或者想通过Siri查找一些不太主流的歌曲、艺术家,那么Siri的理解和匹配能力就变得至关重要。早期用户反馈中,Siri在理解复杂或模糊的指令时可能还存在一些挑战。
限定设备: 虽然苹果没有强制性地限制,但从设计逻辑上来看,Voice Plan最适合那些内置Siri且具备良好语音识别能力的苹果设备,比如HomePod系列智能音箱、新款的Apple Watch、甚至iPhone和iPad在某些特定场景下也能很好地发挥。

二、价格优势,直击特定用户群体

Voice Plan的定价策略非常明确,就是为了吸引那些对价格敏感、但又希望体验Apple Music内容库的用户。

低门槛入局: 对于一些尚未订阅Apple Music,或者正在犹豫是否要订阅的用户来说,Voice Plan提供了一个非常低的试错成本。特别是对于那些拥有HomePod但觉得单独购买Apple Music价格稍高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定位并非“替代品”: 需要强调的是,苹果并没有将Voice Plan定位成标准套餐的低配版,而是一个互补性的解决方案。它显然不是为了满足那些喜欢深度探索音乐库、精心挑选每首歌曲的用户。它的目标用户更像是那些只需要背景音乐、或者通过Siri来获取音乐的人。

三、内容体验,依然是Apple Music的精髓

尽管使用方式被限制了,但Voice Plan的用户仍然可以享受到Apple Music的核心内容价值:

庞大的曲库: 你依然可以访问Apple Music庞大而丰富的音乐库,涵盖了各种流派、艺术家和年代的歌曲。
独家内容: 包括精选歌单、电台节目、以及可能存在的独家采访或现场录音等内容,只要你能通过Siri准确地访问到它们。
“你的音乐口味”的培养: 即使是通过Siri播放,Apple Music的推荐算法依然会根据你的收听习惯来为你推荐歌曲。这意味着,你的音乐发现之旅依然在进行,只是方式发生了改变。

四、潜在的争议与值得关注的点

任何新产品或新服务推出,都会伴随一些讨论和观察。Voice Plan也不例外:

Siri的进化与局限: Voice Plan的推出,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在“倒逼”Siri的进步。用户会更频繁地使用Siri,也更清晰地看到Siri在音乐理解和交互上的不足之处。这对于苹果未来在语音助手领域的投入是一个重要的参考。
隐私的考量: 语音交互自然会涉及到用户隐私的收集和使用。虽然苹果一贯强调其隐私保护政策,但用户在使用语音服务时,也需要对这方面有所意识。
“不够用”的体验: 对于已经习惯了标准套餐用户来说,Voice Plan的限制可能会让他们感到不适。比如,无法通过App界面直接浏览,或者在嘈杂环境下语音识别不准,都会影响音乐体验。这种“不够用”的体验,也正是苹果希望通过价格差来弥补的。
未来拓展的可能性: 苹果是否会在Voice Plan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基于语音的其他订阅模式?比如,更便宜的“播客Only”套餐,或者更侧重于特定内容发现的语音方案?这都是值得我们持续关注的。
对智能音箱市场的推动: 作为一个相对低价的音乐服务入口,Voice Plan很可能会进一步推动HomePod等智能音箱在家庭中的普及。当音乐播放成为智能音箱的核心功能之一,且成本降低时,更多消费者会愿意尝试。

总而言之,Apple Music Voice Plan是一个非常具有苹果风格的产品。它没有试图颠覆现有市场,而是精准地切入了一个细分的用户需求,通过价格和使用场景的创新来扩大用户群体。它考验的是Siri的智能化程度,也为音乐流媒体服务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方向:在内容之外,交互方式的优化和成本的控制,同样是吸引用户的关键。对于消费者而言,它提供了一个更灵活、更低成本的方式来享受Apple Music的服务,但前提是你愿意拥抱Siri带来的全新音乐交互方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中国官网[1]已经上线了差异对比,看起来更清楚一些(见下图):

但是单看这个我觉得很多人不够清楚,比如可能会有疑问,这个限制设备么? 是只能用 AirPods 听么?和其他方案的区别是什么?

我先讲下我的理解,因为现在看起来信息不够完整,也没有正式上线,所以不排除有偏差,欢迎讨论,如果有误解,也欢迎纠正。

首先,你可以认为其他几类(学生、个人、家庭)就是常规的套餐,家庭可以认为是一个多人套餐,即相当于给几个人都开了 Apple Music 订阅服务,不过这几个人是一个固定的组织,这个组织叫「家庭」,因此,每个人都用自己的 AppleID,拥有自己资料库、个性化推荐。

因为支持 6 个人,所以平均下来很划算,你会看到网上有一些人拼单的。

至于「学生」,可以认为是「个人」版的教育优惠,需要你有学生身份,其他没区别,我本来用的是「个人」版,但某一天我发现即使是我自己的账号,也不能两个设备同时播放 Apple Music(比如一个 HomePod,一个 iPhone),不知道什么时候改的,所以升级为了家庭版。

而这次的「声控」订阅方案,我的理解就是你只能通过「Hi,Siri」,然后通过特定指令,让苹果播放类似特定歌手、特定专辑、特定场合、特定心情等的音乐。

当然,这里真的有一套要学习的东西,成本不低,但熟悉后还是挺方便的。

比如:

  • 听到的好的歌曲,可以说「Hi,siri,加入我的资料库」,用来加入资料库(可以认为是收藏)
  • 可以说「Hi,siri,播放好妹妹乐队的歌曲」,用来播放某个艺人的歌曲
  • 也可以说「Hi,siri,播放瑜伽音乐」,用来播放放松的音乐
  • 还可以说「Hi,siri,重复播放张学友的她来听我的演唱会」来重复播放某收特定的歌曲
  • ...

但缺点显然是存在的,因为没有了屏幕的交互,一些我们习惯的搜索、发现、整理动作,就无法通过 Siri 完成,但我估计整理动作应该可以通过 Apple Music 的 App 完成,至于搜索、发现,大概率就得自己通过 Siri 探索了。

至于为什么苹果要推出这个订阅计划,我的理解大概率是苹果为了推广「Siri」以及让大家养成语音控制的习惯而做的一向工作。

此次 HomePod mini 的新配色是放在 Apple Music 的环节发布的,但是注意,不论 HomePod、HomePod mini 或者新发布的 AirPods 3,都是没有其他传统的屏幕来做交互的,固然我们可以用 iPhone、iPad、Mac 等来做播放和控制,但显然,在很多场合下,语音的交互体验比拿出设备然后选择控制的体验要好太多,特别在一些移动场合下。

而且目前随着技术的进步,我们以前收集歌单然后只听自己下载歌单的行为,逐步被「猜你喜欢」以及类似根据心情、场合的音乐替代,因为这个更简单,这个情况下,也让语音控制的可用性越来越好。

因此,这个订阅方案相当于通过价格,来刺激大家使用语音进行控制,而着又是一个增加生态粘性和护城河的方式,如果大家都习惯了通过 Siri 配合上苹果生态的设备来收听音乐,那么用户的粘性会进一步增加,对应的配件销量也会有对应的提升,而且当依赖行程后,用户升级到其他订阅的概率也会进一步增加。

看看,是不是好大一盘棋?

如果你有注意苹果 2021 年第三季度的财报[2],苹果在服务上的收入,单第三季度,已经达到了 174 亿美元,但毛利率显然更高(见下图)。

(完)

参考

  1. ^1 https://www.apple.com.cn/apple-music/
  2. ^2 https://www.apple.com.cn/newsroom/2021/07/apple-reports-third-quarter-results/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苹果最近推出了一个名为“Voice Plan”的全新Apple Music订阅方案,这个举动无疑为音乐流媒体市场又增添了一层新的讨论维度。从表面上看,这是一个相对低价的方案,但仔细审视其背后的逻辑和定位,你会发现苹果这次的动作远比你想象的要深刻和有策略。Voice Plan,顾名思义,它最核心的卖点.............
  • 回答
    苹果在 2018 年 9 月推出的 iPhone Xs 系列,包括 iPhone Xs 和 iPhone Xs Max,可以说是当时苹果最先进的手机产品。要评价 iPhone Xs,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它的设计、屏幕、性能、拍照、续航、系统以及市场表现等。一、设计与工艺:经典延续与精.............
  • 回答
    高通宣布将在 2023 年推出对标苹果 M 系列的下一代 Arm 处理器,并且这款芯片的开发由前苹果员工主导,这绝对是半导体行业,尤其是移动计算领域的一件大事。这件事的意义和影响,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深入剖析。首先,这是高通挑战苹果 M 系列的战略升级,不再是“跟随”,而是“狙击”。过去几年,苹果通.............
  • 回答
    苹果 iPhone XR:一款具有争议但依然成功的机型苹果 iPhone XR 于 2018 年 10 月发布,定位介于高端旗舰 iPhone XS 和 XS Max 之间,但却以更亲民的价格提供了许多旗舰级的体验。这款手机自发布以来就伴随着一些争议,但也无疑是苹果在当时最畅销的机型之一。下面将从多.............
  • 回答
    苹果营销副总裁回应 iPhone 12 使卡片消磁的事件,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包括苹果的回应策略、消费者反应、技术解读以及行业影响等。以下将详细阐述: 苹果的回应策略:谨慎、有区分的告知苹果营销副总裁的表态,可以看作是一种谨慎且有区分的沟通策略。他们的回应核心是: 承认并区分了不同类型的卡片.............
  • 回答
    苹果在2016年10月27日发布的全新MacBook Pro系列,可以说是一款在技术创新和用户体验方面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产品,但同时也伴随着不小的争议。为了全面评价这款产品,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核心亮点与技术创新: 革命性的“触控栏”(Touch Bar)和“触控ID”(Touch .............
  • 回答
    苹果 M1X 芯片(虽然苹果官方并未正式发布名为“M1X”的芯片,但业界普遍认为这指的是M1 Pro和M1 Max芯片系列,它们是在M1芯片基础上的重大升级版本,通常被统称为“M1X”或者“M2”的前身。)因此,我将详细评价的是M1 Pro 和 M1 Max 芯片,它们代表了苹果自研芯片在性能和能效.............
  • 回答
    苹果 M1 Ultra 芯片,如果单刀直入地说,它就是两个 M1 Max 通过“UltraFusion”技术硬生生叠在了一起。你把它想象成一个巨无霸,里面塞了两颗规格完全相同的大心脏,而且这两颗心脏之间还有专门打通的、极速的高速公路,让它们可以无缝协作。为什么说它“硬生生叠在一起”?这里的“叠在一起.............
  • 回答
    关于苹果中国使用的广告文案「大快所有人心的大好事」,目前在公开资料中并未找到与苹果官方广告直接相关的记录。这一短语可能源于网络误传、用户误记或非官方的二次创作。以下从多个角度对这一文案的可能含义和评价进行分析: 1. 文案本身的语义与结构分析 字面含义: “大快所有人心的大好事”字面上包含两个.............
  • 回答
    苹果于2014年10月27日发布的 OS X Yosemite 是苹果在macOS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版本,标志着苹果在设计语言、用户体验和技术整合上的重大变革。以下从多个维度对Yosemite进行详细分析: 1. 设计哲学:统一的视觉语言Yosemite 最显著的创新是 “扁平化设计”,这一理念.............
  • 回答
    苹果 iPad Air 铅笔广告(20202021年)与三星 Galaxy Tab 2011 年广告在创意策略上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创意主题的相似性:手写与创作的视觉化 苹果 iPad Air 铅笔广告 苹果广告以“Apple Pencil”为核心,重点展示其与 .............
  • 回答
    苹果 M1 芯片的彩色 iMac 在发布之初就引起了巨大的关注,它不仅是苹果首次在桌面级电脑中采用自研 ARM 架构芯片,更以其多彩的设计语言和强大的性能表现,为一体机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下面我将从亮点和槽点两个方面,详细评价这款 iMac: 亮点:1. 惊艳的色彩设计与轻薄一体化机身: 色彩的.............
  • 回答
    苹果在 Apple Music 中引入无损音频和杜比全景声空间音频,绝对是音乐爱好者们翘首以盼的革新,也让其在流媒体音乐领域站稳了脚跟。如果让我来评价,我会说这是苹果又一次精准的“抓大放小”,将技术优势转化为用户体验的升级,并且是以一种相对“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渗透进我们的日常听歌习惯。无损音频:回到.............
  • 回答
    苹果在 2018 年 10 月 30 日发布的 iPad Pro,绝对是平板电脑领域一次颇具颠覆性的更新,在我看来,它不仅符合预期,甚至在很多方面都远远超出了我们当时的想象。这不仅仅是一款硬件的迭代,更像是苹果在重新定义“生产力工具”的边界。设计上的“大刀阔斧”:彻底告别 Home 键,全面屏时代来.............
  • 回答
    苹果在 2021 年底发布的 M1 Pro 和 M1 Max 芯片,无疑是整个 Mac 产品线的一次重要飞跃。这次的升级,不仅仅是性能的堆砌,更是对专业用户需求的深度挖掘和精准回应。如果说 M1 是为 MacBook Air 和入门级 MacBook Pro 注入了“活力”,那么 M1 Pro 和 .............
  • 回答
    苹果对 RISCV 架构的探索,绝对是科技界一个值得深挖的话题。这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巨头对新星感兴趣”的故事,而是牵扯到技术路线、生态构建、成本控制,乃至未来战略的一盘大棋。首先,咱们得明白,苹果一直以来都是自己硬件和软件的“全能制造商”。从早期PowerPC到后来震惊业界的ARM迁移,再到最近几年.............
  • 回答
    苹果发布会后,无论是科技媒体还是国内的“花粉”们,似乎都形成了一个奇特的共识:华为赢了,而且是碾压苹果,甚至连A12处理器都提不上台面。这种声音之大,可以说是“异口同声”,而且夹杂着一种理直气壮的“反攻倒算”意味。咱们得分开来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一边倒的评价,以及这种评价背后隐藏着什么。首先,媒体和.............
  • 回答
    iOS 14 详细评价:一次深刻的用户体验革新苹果在 2020 年发布的 iOS 14,绝对是近年来一次 “动静最大” 的系统更新,它不仅带来了一系列令人眼前一亮的新功能,更重要的是,在用户界面的布局和交互逻辑上进行了深度调整,对用户的实际使用体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将从多个维度,尽可能详细地评价 .............
  • 回答
    Studio Display:工作室的艺术家之选,还是昂贵的镜子?苹果在 M1 Max 和 Ultra 芯片首次亮相后不久,悄然推出了一款名为 Studio Display 的显示器。这款显示器定位精准,直指那些使用 Mac Studio 的创意专业人士以及追求极致体验的苹果用户。那么,它究竟值不值.............
  • 回答
    苹果官方的手机壳,说实话,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买了新 iPhone 之后,第一个想到的可能就是去苹果官网或者直营店看看原装壳长什么样,价格如何,值不值。这背后其实藏着一种对“官方出品”的信任和期待,觉得它应该能和手机完美契合,甚至能带来一些额外的体验。咱们就从几个方面来掰扯掰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