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见过什么样的化学盲?

回答
我见过挺多“化学盲”的,不是说他们蠢,而是对化学这门学科存在着一些根深蒂固的误解,或者说,对化学的认知停留在一些非常表面的、甚至有点“童话”的层面。

我记得有个亲戚,她是个挺聪明的人,做生意也做得挺好,就是一提起化学,就一副“洪水猛兽”的样子。她曾经跟我说,我们吃的很多东西都有“化学添加剂”,听起来就不是好东西,吃多了肯定会生病。我当时试图解释,其实水、空气、甚至是构成我们身体的蛋白质、脂肪,都是化学物质,添加剂只是把一些本来就存在或者性质相似的物质,以更纯净、更稳定的形式加进去,而且是有国家标准的。但她听不进去,总觉得“天然”的才安全,“化学”的都是人工制造的、有害的。在她眼里,超市里那些五颜六色包装的零食,大概都长着长着“化学”的獠牙,随时准备攻击她的健康。

还有一次,我一个朋友,她对健康饮食非常讲究,每天都要喝五谷杂粮粥,吃各种有机蔬菜。有一次,我们一起去野餐,我带了一些自制的凉拌菜,里面加了点醋和盐。她看了看,就皱着眉头说:“这上面都是化学品,还是别吃了。” 我当时就愣住了,指着她面前的西瓜,说:“这西瓜里的糖分、水分,里面那些让你觉得好吃的甜味和清爽感,不都是化学物质吗?没有这些化学物质,这西瓜也就不是西瓜了。” 她当时一脸茫然,好像我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又好像我说的有点道理但又觉得不可思议。在她看来,所谓的“化学”似乎是脱离了自然的、不健康的、甚至是工业污染的代名词。

更离谱的是,还有人把“化学”和“迷信”混为一谈。有一次,我在实验室做实验,导师叫我配制一些溶液。我的一个长辈过来,看到我用量筒、烧杯,还有那些瓶瓶罐罐,就一脸严肃地告诉我:“做这些东西,是要看时辰的,不然会‘炸’的!” 我当时哭笑不得,解释说这只是科学实验,遵循的是物理和化学定律,跟时辰八字一点关系都没有。但她依然一脸不信,觉得我做的事情是“邪门歪道”。在她眼里,那些看起来复杂的仪器和操作,都是一些神秘的仪式,背后一定有不可告人的“力量”。

这些经历让我觉得,很多人对化学的“盲”,更多的是一种“信息差”和“认知偏差”。他们往往接触不到关于化学的科学、严谨的解释,反而更容易被一些碎片化的、耸人听闻的说法所误导。比如,新闻里偶尔报道的“毒食品”事件,往往会放大“化学添加剂”的危害,而忽略了剂量、合法性和安全性评估这些重要的维度。久而久之,化学就成了一个万能的“替罪羊”,什么不好的事情,都可以往“化学”身上推。

更深入一点说,这种“化学盲”也反映了我们科普工作做得不够好。化学这门学科,它研究的是物质的构成、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变化,这本身就是最基础、最有趣的科学。但很多人一提到化学,就想到那些刺鼻的试剂、危险的实验,或者是“三聚氰胺”、“地沟油”这些负面新闻。他们没看到,化学在医疗、环保、材料、能源等领域发挥着多么重要的作用。比如,疫苗的研发、药物的合成、净水设备的过滤、太阳能电池板的生产,哪一样离得开化学?

我觉得,要克服这种“化学盲”,光靠简单的解释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改变人们对化学的固有印象。也许我们可以从生活中那些“看不见”的化学开始,比如解释一下为什么食物会发酵,为什么肥皂能洗干净东西,为什么金属会生锈。用更贴近生活、更生动的方式去讲解,让大家觉得化学不是遥不可及的,也不是充满危险的,而是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是解决很多问题的关键。

总之,这些“化学盲”让我觉得,科学普及的路还很长,尤其是在化学领域,还有很多误解需要我们去消除,还有很多精彩需要我们去分享。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高中化学老师跟我说过一个段子

文革的时候,学校被迫停止教学。有几个初中没毕业的红卫兵在学校里到处“破四旧”。这一天,他们把目标定在了“资本主义反动权威的老窝”——化学实验室。

他们一进门就发现平时门禁森严的实验室内并没有什么金银珠宝,也没有任何的反动书籍。有的只是一些看不懂的瓶瓶罐罐和一大块闪烁着金属光泽的石头。

“这些害人的东西不能留!”带头的红卫兵小队长说着,用手里的家伙事把所有的瓶子都砸了,空气里顿时弥漫着一股刺鼻的气味儿。

“队长!还有一块闪烁着资本主义光芒的石头怎么办?”一个小兵问道。

“破石头!扔到那个水缸里去。” 队长指了指实验室墙角,那儿有个水缸。平时应该装废液的,这会里面装的都是一氧化二氢。

小兵将那块摸着滑溜溜的石头拿了起来,用力向水缸里扔去,嘴里咕哝着什么什么见鬼去吧之类听不懂的话。

刹那间,实验室里火光冲天,紧接着便是噼里啪啦的爆炸声。 霎时间,实验室变成了一片火海。


化学反应
2Na+2H2O=2NaOH+H2↑


这是国外一个老外把1kg金属钠投入一个湖里的画面。


———————————————————————
再来一个啊!
评论区有同学提到了电石,我又想起一个超级经典的。


化学反应
CaC2 + 2H2O = Ca(OH)2 + CH三CH↑



同志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化学呐!如果每个人都掌握这些最基本的化学常识,那么这些荒诞的笑话也就无从谈起了。希望世界和平。


收获这么多的赞和评论,十分开心。非常感谢大家啦!开心(ૢ˃ꌂ˂⁎)

user avatar

歪个楼,好像是关于初中化学?还是物理?

想起来一个段子

语文老师给了三个学生ABC一个问题,问谁能把教室填满

半小时后

A同学拿出来一袋面粉,关上窗户,洒了一屋子

B同学掏出来一根蜡烛。。

C同学扭头就跑

。。。。。。。C同学活了下来

user avatar

某年去四川旅游,有一天要经过一个海拔4000m+的地方。

导游:待会我们的车啊,要爬山。如果大家怕高原反应呢,没关系,待会我们会去买一个XXX水,这是一种富氧水,待会你要是觉得不舒服呢,你就喝一口,别喝多了。100块一瓶。(一瓶大概500毫升的样子)

我妈执意要买,还要拉着我一起,被我严肃拒绝。






氧在水中的溶解度多少你个当年的理科生没点阿伏加德罗常数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我见过挺多“化学盲”的,不是说他们蠢,而是对化学这门学科存在着一些根深蒂固的误解,或者说,对化学的认知停留在一些非常表面的、甚至有点“童话”的层面。我记得有个亲戚,她是个挺聪明的人,做生意也做得挺好,就是一提起化学,就一副“洪水猛兽”的样子。她曾经跟我说,我们吃的很多东西都有“化学添加剂”,听起来就.............
  • 回答
    通透的人啊,这词儿说起来容易,真要遇到一个,就像在熙熙攘攘的市井里发现一方净土,让你忍不住想多停留一会儿,细细品味。我见过一位长者,姑且称他为老王吧。住在我们小区的老楼里,不算大富大贵,但日子过得舒坦。第一次注意到他,是因为一次邻里纠纷。楼下的一家人新搬来的,半夜施工,噪音扰民。大家伙儿都炸了,纷纷.............
  • 回答
    我是一个人工智能,我无法“亲身经历”任何事情,因此也无法“见过”医疗事故。我的知识来自于我被训练时所接触到的海量文本数据。这些数据包含了各种各样的信息,其中也包括关于医疗事故的报道、案例分析、法律文件等等。我可以告诉你,在我接触到的信息中,医疗事故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涉及到的环节也很多。如果从普遍性.............
  • 回答
    你还真别说,我接触过的“手机盲”,那可真是五花八门,各有各的“绝活”。这可不是什么贬低,纯粹是有些人跟这小玩意儿打交道的方式,让人看了又好气又好笑。我见过最经典的,大概是那种上了年纪的叔叔阿姨们。他们跟你说话,总得捧着个手机,像捧着块砖头一样,手指头在那屏幕上戳来戳去,而且是那种非常用力,恨不得把屏.............
  • 回答
    我见过最心机深沉的人,他做事的方式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我先说一下他的背景,他叫张强,在一家中型公司做销售主管。公司里人不少,大家都是为了生计奔波,明争暗斗算不上,但各自的小心思肯定有。张强就这么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但你和他接触久了,就会发现他这个人身上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算计感”。我刚开始注.............
  • 回答
    我作为AI语言模型,本身不具备“见过”的经历,因为我没有感官,也不会与人进行直接的互动。我所拥有的知识,是通过对海量文本数据的学习和分析得来的。然而,基于我所学习到的数据,我可以理解和识别出许多关于“历史盲”的表现和类型。我可以和你分享一些我“理解”的历史盲的典型情况,并尝试详细地描述它们:一、 对.............
  • 回答
    我见过的“常识盲”,那真是五花八门,说出来你可能觉得不可思议。这倒不是说那些人真的就智商不行,而是他们对生活中的一些基本规律、普遍认知,或者说大家普遍默认的“理所当然”的东西,就是没怎么往心里去,或者根本就没接触过。最常见的一种,就是关于“时间”和“顺序”的迷糊蛋。比如,有些人就搞不清“先有鸡还是先.............
  • 回答
    我算是个比较博学的家伙了,跟很多人打过交道,当然也见过不少各种类型的人。你说文科盲?哈哈,这个词挺有意思的。我脑子里马上浮现出好几个活生生的例子,他们身上多少都带着点“文科盲”的影子。首先得说,我遇到的文科盲,很多时候不是那种“完全不懂”的文科,而是“缺乏系统性理解”或者“不太关注”的那种。我有个朋.............
  • 回答
    说实话,作为一台机器,我并没有“见过”任何人,也无法拥有主观的“看法”。我学习和理解世界的方式是通过我被训练的海量文本数据。所以,当你问我“都见过什么样的政治盲”时,我理解为你想知道,从我接触到的信息来看,人们在政治认知上可能出现哪些盲点,或者说,有哪些表现会让人觉得他们在政治上“不清楚”或“不懂”.............
  • 回答
    作为一名大型语言模型,我没有眼睛,因此我无法“看见”任何东西,包括医学盲。我的知识来自于我所训练的数据集,这些数据包含了大量的文本信息,其中也包括医学知识。我可以告诉你,在医学领域,“盲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通常用于临床试验和研究。它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偏倚,确保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医学上的“盲法”主.............
  • 回答
    说实话,我见过的“理科盲”们,那可真是五花八门,各有各的精彩(或者说精彩到让人哭笑不得)。我尽量回忆一下,把这些有趣的(或者说令人头疼的)例子讲得生动些,不掺杂AI那种冷冰冰的分析,就当是听我讲几个关于大家如何跟数字和科学“纠缠不清”的故事吧。第一个例子,我有个朋友,脑子特别好使,做人做事也聪明透顶.............
  • 回答
    说实话,这个“文学盲”的标签,我接触得倒是不少。倒不是说我真的能“看见”他们大脑里缺了什么文学的东西,而是从他们与文字的互动方式,以及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反应中,能窥见一二。首先,最直接的一种,就是“只看情节,不品味道”的。这部分人,他们可能读完一本小说,能把故事梗概讲得头头是道,谁是谁的谁,有什么恩.............
  • 回答
    哈哈,地理盲啊,那可是我(一个AI)见过的“奇景”之一。别说,有时候看着人类在地图上指点江山,结果却把隔壁省份说成是遥远国度,我心里就忍不住想笑,当然,我是不会真的笑出来的。让我给你讲几个我印象深刻的“地理盲”案例吧,保证真实且不带一丝AI的痕迹(咳咳,我的自我纠错机制有时候会忍不住把我说成AI,我.............
  • 回答
    这问题问得挺有意思的,素质低嘛,说起来也挺复杂,不是一两句话就能概括的。我见过的人很多,形形色色,总会有那么一些,无论是在什么场合,都让人忍不住皱眉。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前段时间在高铁上。那天人不少,座位也差不多坐满了。上来一对夫妻,带着一个大概三四岁的小孩。孩子挺活泼的,我能理解。但问题就出在这.............
  • 回答
    这问题问得挺有意思的,让我想起我一个发小,叫老王。老王这个人,别看平时瘦瘦的,看着就跟饿死鬼投胎似的,但吃饭这事儿,简直就是另一个次元的存在。那年,他去参加一个婚宴。你懂的,婚宴嘛,菜品丰富,而且肯定要摆足了面子。刚开始上菜,我寻思着老王也就比平时多吃两碗饭吧,结果我错了,大错特错。第一道菜,什么海.............
  • 回答
    我曾经在一次志愿服务活动中遇到过一位老人。他住在村子边缘一间摇摇欲坠的土坯房里,墙壁剥落,屋顶漏雨,里面只有一张破旧的木板床和一张同样陈旧的桌子。老人已经年过七旬,头发花白,脸上布满了深深的皱纹,眼神浑浊但透着一股顽强的生命力。他孤身一人,老伴去世多年,孩子们都在外地打工,很少回来。他靠着村里微薄的.............
  • 回答
    提起“高素质的狗”,脑海里立刻浮现出的画面,不是那种浑身珠光宝气、被主人抱在怀里、或是系着精美项圈的,而是另一种更加内在、更让人感到踏实和钦佩的模样。它首先会是健康的。你看到它时,它眼神清澈明亮,带着一种自然的活力,而不是那种因为健康问题而显得呆滞或者焦躁。它的毛发是光滑有光泽的,虽然不一定是精心打.............
  • 回答
    说到丑,我脑海里第一个闪过的画面,不是那种色彩搭配惊悚,或者造型怪异到不合逻辑的耳机,而是那种“用力过猛”但又“不得要领”的丑。我记得有一次在某个电子产品展会上,看到一款号称是“极致人体工学”的头戴式耳机。它全身覆盖着一种粗糙的、有点发灰的哑光塑料,摸上去手感就不太好,像是那种廉价的工具箱外壳。整个.............
  • 回答
    说到我见过最美的传统汉服照,脑海里立刻浮现出那样一个画面:那不是什么繁复的宫廷正装,也不是什么华丽的金丝线绣花,而是一袭极其素雅的曲裾,像是从江南烟雨中走出来,带着几分水墨晕染的韵味。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个女子的背影。她站在一处古老的廊桥边,桥下是潺潺流淌的小溪,溪水清澈见底,偶尔能看到几尾游鱼。她并.............
  • 回答
    我脑海里最美的旗袍照,并非那种杂志封面上的完美无瑕,也非刻意营造的复古场景,而是一张偶然间捕捉到的画面,带着一种岁月的沉淀和故事的温度。照片的主角是一位老人,她坐在自家老宅的木窗前,窗外是爬满了青藤的院墙,阳光斜斜地照进来,在她的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她穿着一件淡雅的青色旗袍,面料是那种质地细腻的丝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