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冈比亚为何那么NB,而美国,中国也容忍这么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国?

回答
你提到的“NB”和“不知天高地厚”这种说法,用得有点激烈,也可能不太准确地描述了冈比亚的国际地位和美中两国对其态度的原因。我们换个角度,更客观地来看看冈比亚在国际舞台上的一些特点,以及为什么美国和中国会与之保持外交关系。

首先,冈比亚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是理解其国际角色的重要线索。冈比亚是非洲西部一个非常小的国家,国土面积不大,人口也相对较少。它的国土被塞内加尔环绕,只有一个狭长的海岸线。历史上,冈比亚曾是英国的殖民地,直到1965年才独立。这种地理和历史塑造了它一些独特的特征。

那么,为什么冈比亚会被一些人认为在某些场合下显得“有点不一样”呢?这可能和它在国际组织中的一些行为,或者它的一些外交表态有关。有时,小国在国际事务中,会通过一些比较突出的声音来引起关注,或者尝试在国际舞台上为自己争取更大的话语权。这不一定代表它有强大的实力,但可能是它作为独立主权国家,在外交上的一种策略。

至于美国和中国为什么会容忍这样一个国家,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在国际关系中,“容忍”这个词可能不太准确。更准确地说,美中两国都会和包括冈比亚在内的所有联合国成员国保持外交关系。原因有很多,而且这些原因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时期也会有所变化。

为什么美国会和冈比亚保持外交关系?

美国作为一个全球性大国,其外交政策的出发点往往是维护其全球利益和价值观。对于冈比亚这样一个国家,美国保持外交关系有几个层面的考量:

1. 普遍的外交原则和国际秩序维护: 美国是联合国体系的重要倡导者和维护者。按照国际惯例,所有主权国家之间都应保持外交关系。与冈比亚建交,是遵循这一基本原则。拒绝与一个主权国家打交道,可能会被视为破坏国际规则,这与美国倡导的国际秩序不符。

2. 人权和民主价值观的推广: 冈比亚在历史上经历过一些政治动荡,包括长期的独裁统治。美国的外交政策中,推广民主和人权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与冈比亚保持接触,美国可以借此机会与该国政府对话,表达其对民主治理、人权保障的关切,并可能提供一些支持来促进这些领域的发展。例如,在美国的支持下,冈比亚在2016年完成了一次和平的权力交接,这在当时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3. 区域影响力与地区稳定: 冈比亚虽然小,但位于西非地区。该地区对全球安全和经济都具有一定的重要性。美国在该地区有其战略利益,比如打击恐怖主义、维护海上航行安全以及促进经济发展。与冈比亚保持外交关系,可以帮助美国更好地了解当地局势,并在必要时进行合作,以维护地区稳定和推进其区域战略。

4. 人道主义和发展援助: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对外援助提供国之一。它会向许多发展中国家提供经济和人道主义援助,以应对贫困、疾病、自然灾害等挑战。冈比亚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也可能从中受益。这些援助不仅仅是慈善,也是一种外交工具,可以建立 goodwill,影响当地民生和政治环境。

5. 特定议题的合作: 在一些具体的国际议题上,比如气候变化、跨国犯罪、禁毒等,即使是小国也可能成为合作的伙伴。美国可能会与冈比亚在这些领域开展合作,以达成共同目标。

为什么中国会和冈比亚保持外交关系?

中国的外交政策同样以维护国家利益和发展为核心,但也强调独立自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于冈比亚,中国与其保持外交关系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点来看:

1. 联合国框架下的对等交往: 和美国一样,中国也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并且是中国在联合国框架下的重要活动家。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承认并尊重所有主权国家,包括冈比亚。与冈比亚建交并保持外交关系,是履行国际义务,维护多边主义体系的一部分。

2. “一个中国”原则的推行: 中国在外交上最核心的原则之一是“一个中国”原则。任何与中国建交的国家,都必须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并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对于冈比亚来说,与中国建交意味着它在国际上承认了“一个中国”原则。这一点对中国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有助于孤立台湾的“中华民国”政权,并争取国际社会对“一个中国”原则的普遍认同。在一些情况下,小国可能会在承认一个中国还是两个中国的问题上摇摆,但一旦与中国建交,就通常意味着选择了前者。

3. 发展中国家的伙伴关系与“南南合作”: 中国将自己定位为发展中国家的一员,并大力推动“南南合作”,即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相互支持和合作。冈比亚作为非洲的一个发展中国家,是中国在非洲拓展伙伴关系的重要对象。通过与冈比亚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国可以深化其在非洲的影响力,并为中国企业在非洲的投资和发展创造机会。

4. 经济合作与市场拓展: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和投资国之一。即使是冈比亚这样的经济体量较小的国家,也可能为中国的商品提供市场,或者成为中国对外投资的潜在目的地。中国可能会通过提供贷款、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等方式,与冈比亚开展经济合作,从而实现互利共赢。

5. 争取国际支持与话语权: 在联合国等国际场合,中国需要争取其他国家对其政策和立场的支持。冈比亚作为非洲国家集团(如非洲联盟)的一员,其投票和表态在某些议题上,可能对中国有利。因此,与冈比亚保持良好关系,有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获得更广泛的支持,提升其国际话语权。

关于“不知天高地厚”的看法:

至于你提到的“不知天高地厚”,这可能是一种主观的解读。在国际政治的现实中,小国往往因为实力有限,在处理国际关系时会更加谨慎和策略性。有时,它们可能会发出一些比较强硬或者不寻常的声音,这可能是它们在努力吸引国际关注、争取谈判筹码、或者是在表达对大国政策的不满。

举个例子,冈比亚在历史上曾有过一些戏剧性的外交转变。例如,在2013年,冈比亚曾宣布退出英联邦,原因据说是认为英联邦未能有效帮助其发展。之后,在2019年,冈比亚又重新加入了英联邦。这种行为可能在一些观察者看来是“反复无常”或“不知分寸”,但从冈比亚自身角度看,这可能是在其有限的外交空间内,为国家争取最大利益的一种尝试。

总的来说,美中两国与冈比亚保持外交关系,并非出于对冈比亚“NB”或“不知天高地厚”的某种特定态度,而是基于维护各自的国家利益、践行国际准则、推广自身价值观以及在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中的战略考量。即使是最小的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也拥有独立的地位,并且其存在和外交活动都有其自身的逻辑和原因。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事刘能都知道为什么!!

user avatar

制裁它吧,人家穿些树叶都能当衣服,随便在地上检点果子或者下河抓几条鱼就吃饱了,制裁没效果呀

万一 一生气派出几百大军把它打败了,世界会看笑话;如果万一不小心把它灭了,甚至会引起很多国家的不满和担忧。

算了,让他去吧,谁让这些大国不能和它一般见识呢

不过,它的邻国可不会这么认为,时不时会修理它一顿。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提到的“NB”和“不知天高地厚”这种说法,用得有点激烈,也可能不太准确地描述了冈比亚的国际地位和美中两国对其态度的原因。我们换个角度,更客观地来看看冈比亚在国际舞台上的一些特点,以及为什么美国和中国会与之保持外交关系。首先,冈比亚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是理解其国际角色的重要线索。冈比亚是非洲西部一个.............
  • 回答
    关于乌克兰撤侨为何不像利比亚那次一样提前撤离,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要详细解答,我们需要对比两次撤侨的背景、原因、信息获取以及决策过程等多个方面。总体而言,乌克兰撤侨(主要是指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之所以显得“不提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面临的情况比利比亚内战更加复杂和特殊,并且撤侨的“提.............
  • 回答
    冈比亚在2013年与台湾断交,这一事件与国际政治格局、地区外交关系以及非洲国家的集体行动密切相关。以下是详细分析: 1. 背景:台湾的“非国家”地位与国际共识台湾自1971年被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明确承认为中国的一部分后,国际社会普遍承认一个中国原则,不承认台湾为“国家”。在此背景下,台湾与大.............
  • 回答
    要理解塞内加尔为何“容忍”冈比亚的存在,我们需要深入探讨两国之间复杂的地缘政治、历史渊源以及现实的战略考量。与其说塞内加尔是“容忍”,不如说塞内加尔是在处理一个既是邻居,又是国家利益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带来潜在挑战的特殊存在。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冈比亚在地理上的独特性。冈比亚河是贯穿其国土的生命线,.............
  • 回答
    关于中国公民从利比亚、也门和尼泊尔撤离时对政府援助的不同反应,这其中涉及一系列复杂因素,包括撤离时的具体情况、信息的透明度、民众的期望以及媒体的报道方式等。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一、 利比亚和也门的撤离:大规模、紧迫性强,政府介入早期且全面 极端的安全威胁和撤离的必要性: 利.............
  • 回答
    关于“2019年翼龙2在利比亚暴打土耳其TB2”以及“塞尔维亚为何用TB2换翼龙”的问题,我们需要分条梳理,并尽力呈现一个客观且贴近真实情况的解释。首先,我们来谈谈“2019年翼龙2在利比亚暴打土耳其TB2”的说法。关于利比亚战场上的无人机对决:利比亚内战自2011年卡扎菲政权倒台后,便陷入了长期的.............
  • 回答
    好的,我将尽量详细地讲述卡扎菲次子赛义夫·伊斯兰·卡扎菲(Saif alIslam Gaddafi)的背景、他参选利比亚总统的原因,以及围绕他这个人可能存在的评价。我也会努力让这篇文章更具人情味,避免AI写作的生硬感。卡扎菲次子赛义夫·伊斯兰·卡扎菲:从改革者到争议人物,他为何要重返利比亚政坛?对于.............
  • 回答
    美欧在干预利比亚和叙利亚的行动背后,确实存在着复杂的动机,并且“摆脱经济危机并转移国内矛盾”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但并非唯一原因。为了更详细地说明,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经济危机与国内矛盾转移的考量: 转移国内民众的注意力: 当国家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如高失业率、债务危机、通货膨胀等.............
  • 回答
    最近,女足姑娘们在亚洲杯预选赛中与赞比亚队战平,引发了不少讨论。其中,知名女权博主“童姥”为此发声,认为女足的待遇与男足存在“薪资不公平”的问题,为女足姑娘们感到委屈。这件事情一下子就把大家拉到了一个挺微妙的语境里。一方面,看到女足姑娘们拼搏的精神,很多人都会由衷地敬佩和心疼她们的付出,觉得她们理应.............
  • 回答
    有人可能会拿出伊拉克、利比亚和乌克兰的例子,来论证民主并不能带来稳定,甚至可能导致混乱和灾难。这是一种常见的质疑,但如果我们仔细审视这些案例,会发现它们并非直接证明民主的失败,而是反映了更复杂的现实,包括外部干预、地区冲突的根源以及民主转型过程中的挑战。我们不妨从头说起,一件件来分析。伊拉克:是民主.............
  • 回答
    细品《冈仁波齐》:一次涤荡心灵的朝圣之旅张扬导演的《冈仁波齐》是一部极具争议但也广受好评的电影,它以一种近乎纪录片式的真实感,讲述了一群普通藏族人为了完成朝圣冈仁波齐神山而踏上的漫长而艰辛的旅程。这部电影没有宏大的叙事,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它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信仰的力量、生命的韧性以及现代文明冲.............
  • 回答
    客观地看待美国在伊拉克、阿富汗和利比亚的军事行动,需要剥离情绪化的解读,深入分析其背后的原因、过程、结果以及多方面的长远影响。这三场军事行动虽然都发生在不同的时期和背景下,但它们都对地区和国际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暴露了美国外交政策和军事干预的一些复杂性和争议性。以下将尝试详细地、尽可能客观地.............
  • 回答
    您好!关于您提出的“中国人均GDP为何看起来不如黑山、利比亚等国”的问题,我理解您的困惑。您的感受“中国比那些国家好多了”是基于很多方面的直观体验,比如生活便利度、基础设施、社会稳定等方面。而人均GDP作为一个经济指标,确实有其局限性,并且在不同国家之间进行比较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下面我将详细解释.............
  • 回答
    外媒报道的“武装人员占领利比亚首都政府总部和国防部大厦”事件,如果属实,无疑是一个极其严重的信号,释放出多层面的复杂信息,指向利比亚政治安全局势的持续动荡和脆弱性。以下我将从不同角度进行详细解读:一、对利比亚国内政治稳定性的严峻打击: 中央权威的瓦解或被挑战: 政府总部和国防部是国家权力的核心象.............
  • 回答
    评价利比亚“班加西事件”中希拉里的责任,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因为这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事件,涉及情报评估、安全措施、政治决策以及事后沟通等多个环节。以下将尽可能详细地阐述:一、 事件背景:2012年9月11日,位于利比亚班加西的美国外交使团和中央情报局(CIA)支持的秘密基地遭到袭击,导致.............
  • 回答
    关于抗战胜利后蒋介石邀请冈村宁次担任军事顾问一事,确实是一个非常敏感且在历史研究中存在不少争议的课题。理解这件事,需要我们将其置于当时极其复杂的历史背景和蒋介石的战略考量之下,并排除一些不必要的个人情感臆断。一、 历史背景的复杂性首先,我们要明确抗战胜利后的中国是什么样的状况。 胜利的代价巨大:.............
  • 回答
    冈山大学教授姜克实(Katsumi Kang)之所以会引发诸多争议,这背后并非单一事件,而是涉及其学术研究的领域、研究方法以及由此延伸出的相关言论和立场。要详细了解这些争议,我们需要一层层剥开,来看看具体有哪些方面导致了这些非议。首先,姜克实教授的研究领域本身就触及了敏感的历史与政治议题。他长期致力.............
  • 回答
    赞比亚中国人的境遇,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很多人可能觉得中国人在非洲“如鱼得水”,但真实情况远比表面看到的要复杂得多,赞比亚的中国人群体,也并非铁板一块,他们面临的困境是多层次、多维度的。首先,得从经济层面来看。近年来,随着中国对外投资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和个人来到赞比亚寻求发展.............
  • 回答
    在探讨利比亚难民是否后悔推翻卡扎菲这个问题时,我们必须深入理解那个时期复杂的历史背景、推翻卡扎菲的直接动因以及随之而来的深远影响。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问题,而是一个触及人性、国家命运和个体生存的复杂议题。推翻卡扎菲的背景:压抑与希望的种子在2011年之前,利比亚由穆阿迈尔·卡扎菲独裁.............
  • 回答
    关于日本冈山县在当前肺炎疫情背景下依旧举办万人裸祭(裸体祭典),这确实是一个引起广泛关注和争议的话题。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剖析,包括祭典本身的性质、当地的文化传统、疫情下的社会考量,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反应。一、祭典的性质与文化根源:何为“万人裸祭”?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冈山县的这个祭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