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一战奥斯曼帝国对协约国有哪些胜绩?

回答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奥斯曼帝国虽然整体上处于劣势,但它在一些战场上确实给协约国带来了不小的麻烦,甚至取得过一些令人瞩目的胜利。其中,最值得称道的莫过于加里波利战役的胜利,这是一场让奥斯曼帝国士兵的勇气和韧性闪耀光芒的战役。

加里波利战役,又称达达尼尔战役,始于1915年,协约国希望通过攻占奥斯曼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迫使奥斯曼帝国退出战争,并打通通往俄国的补给线。这是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汇集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力量,如英国、法国和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组成的帝国远征军。然而,他们面对的是由恩ver·帕夏(Enver Pasha)等德意志帝国顾问指导下的奥斯曼帝国军队。

在海军方面,协约国虽然初期试图通过海战瓦解奥斯曼的防御,但他们低估了奥斯曼帝国在狭窄的达达尼尔海峡设置的密集水雷和沿岸炮台的威力。尽管协约国海军发动了数次猛烈的炮击,但未能突破奥斯曼帝国的海上封锁。随后,他们将重点转向了海陆协同作战,派遣了大量的陆军部队在加里波利半岛登陆。

就是在加里波利半岛上,奥斯曼帝国军队展现出了惊人的战斗力。他们利用地形优势,在险峻的山坡上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并将士兵们训练成了一支富有牺牲精神的部队。协约国部队在登陆过程中遭受了惨重的伤亡,他们试图突破奥斯曼帝国的防线,但每次进攻都被顽强地击退。奥斯曼士兵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下,依靠简陋的武器和坚定的意志,抵挡住了潮水般的进攻。

尤其是在阿纳法塔拉(Anzac)登陆点,虽然协约国部队成功登陆,但他们很快就被奥斯曼军队包围并限制在狭小的滩头阵地上。奥斯曼军队的指挥官们,如穆斯塔法·凯末尔(Mustafa Kemal),在此役中展现了卓越的军事才能,他组织了有效的防御和反击,并向他的士兵们传达了“我不是在命令你们进攻,而是在命令你们去死”的决心,激励了前线将士们的斗志。

经过九个月的艰苦鏖战,协约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伤亡人数高达数十万,但未能实现其战略目标。最终,他们不得不承认失败,并于1916年初从加里波利半岛撤退。这场胜利极大地提振了奥斯曼帝国的士气,也让协约国认识到奥斯曼帝国并非不堪一击。

除了加里波利,奥斯曼帝国在其他一些战线上也对协约国造成了不小的困扰,例如在美索不达米亚战役初期,尽管最终被英军反击并占领了巴格达,但奥斯曼军队也曾一度给英军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不过,加里波利战役无疑是奥斯曼帝国在一战中最显著的胜利,它证明了在特定条件下,一支意志坚定的军队能够战胜拥有强大技术和兵力优势的对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先占个坑,简要来说一下。

最大的两个胜绩,分别是1915的加里波利战役和1916的库特战役。

加里波利战役是一战中规模最大的登陆战,协约国总计投入近50万,而奥斯曼也投入30万以上,作为攻势的一方,协约国计划通过一场决定性的战役迫使奥斯曼退出同盟国,但是反而付出了更多的代价。无论在陆地还是海洋,协约国均遭受惨重的损失,并且最终永久性的放弃。对达达尼尔海峡行动的失败是致命的,不仅大大威胁了英法在伊斯兰殖民地统治的声望,更是使得俄国丧失了重要的补给渠道,直接加速了俄国的崩溃。

库特之围则是英国从所未有被围歼人数最多的一场战役,上万人成建制投降,虽然四分之三的人数是印度兵。但是其影响反而没有那么大,英军并没有出现崩溃的局面。一年之后,英军即攻下巴格达。

在其他战线上,奥斯曼的表现也是相当不错的。在加沙地区,奥斯曼成功抵挡英军接近三年,而在罗马尼亚,奥斯曼的军队则成功配合了保加利亚和德国的军队。在高加索地区虽然表现不佳,接连丧失埃尔祖鲁姆和特拉布宗,但是最后由于俄国的崩溃而成功收复了失地,更是收复了由于柏林条约而丢失的巴统和卡尔斯等地。在亚丁地区,也对协约国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对于一个内部爆发各种叛乱,尚未完成民族认同的马赛克式国家而言,一战能打成这样实属不易,无论是美索不达米亚的什叶派民众还是汉志的阿拉伯人,对于奥斯曼都具有相当大的敌意。事实上在1917年夏天之前,奥斯曼的表现整体上是OK的。这从奥斯曼的动员人数即可看出,奥斯曼在一战中同时动员人数不过80万,和同期其他国家的动员能力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奥斯曼帝国虽然整体上处于劣势,但它在一些战场上确实给协约国带来了不小的麻烦,甚至取得过一些令人瞩目的胜利。其中,最值得称道的莫过于加里波利战役的胜利,这是一场让奥斯曼帝国士兵的勇气和韧性闪耀光芒的战役。加里波利战役,又称达达尼尔战役,始于1915年,协约国希望通过攻占奥斯曼帝国的.............
  • 回答
    奥斯曼帝国若在一战中保持中立,能否坐收渔利?又会对近代史造成怎样的颠覆性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硝烟弥漫之时,奥斯曼帝国,这个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庞大帝国,如同风雨飘摇中的巨船,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抉择。历史的车轮最终将它卷入了同盟国阵营,与协约国展开殊死搏斗。然而,我们不妨设想一个截然不同的剧本:如果奥斯.............
  • 回答
    设想一个奥斯曼帝国,它从未在二十世纪初解体,而是顽强地延续至今,并且奇迹般地保留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那广阔而多元的疆域——这无疑是一个颠覆性的历史场景。这样的一个庞然大物如果依然存在于当今世界格局之中,其国际地位将是极其复杂且深刻的。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战前夕的领土”意味着什么。那时的奥斯曼帝国,.............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复杂,涉及到历史、文化、民族认同等多个层面。确实,奥斯曼帝国作为一个庞大的帝国,在一战后早已成为历史的尘埃。然而,今天的土耳其,在国际舞台上,有时会展现出一种与自身现实地位似乎不那么匹配的自信甚至“狂傲”。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背后的原因。首先,咱们得明白,“狂傲”这.............
  • 回答
    谈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同盟国阵营,德国无疑是那个最引人注目、也最显赫的角色。但与此同时,奥匈帝国、保加利亚和奥斯曼帝国这几个盟友,在战后以及许多历史叙述中,常常被描绘成德国的“累赘”,被认为不仅没能提供多少实质性帮助,反而成为拖累德国走向失败的沉重负担。然而,历史的真相往往比这简单化的标签要复杂得多.............
  • 回答
    奥斯曼禁卫军(新军)与大清八旗,这两支曾是各自帝国中坚力量的精锐部队,在后期都不同程度地走向了对帝国的沉重负担。要判断哪一个的负担更大,需要从它们各自的构成、职能、演变以及对帝国财政、军事和政治稳定的影响来细致分析。奥斯曼禁卫军(新军):曾经的荣耀,后来的桎梏奥斯曼禁卫军,特别是以耶尼切里(Jani.............
  • 回答
    一战前,奥斯曼帝国的确是时常被认为人口相对较少,这背后有着错综复杂的原因,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历史、经济、社会以及政治的各个层面。首先,长期的政治动荡和地方自治的削弱是导致人口稀少的一个重要因素。奥斯曼帝国虽然庞大,但其统治并非总是稳定。在帝国晚期,中央政府的权威逐渐衰.............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历史叙事的复杂性、民族认同以及我们如何定义“朝代”这个概念。简单来说,元朝被视为中国朝代,而奥斯曼帝国不被视为东罗马帝国朝代,主要有以下几个层面的原因:1. 历史连续性与政权继承的性质 元朝: 元朝的建立者是蒙古族,他们征服了宋朝,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统治中国的政权。虽然.............
  • 回答
    嘉靖皇帝与苏莱曼一世:政治军事能力的一场历史对话要将明朝的嘉靖皇帝与奥斯曼帝国的苏莱曼一世进行政治军事能力的比较,无疑是一场跨越时空和地域的宏大命题。这两位君主,虽然身处截然不同的文明体系和政治格局中,却都在其统治时期深刻地影响了各自国家的命运,并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若要细致地剖析,我们不妨从以下.............
  • 回答
    一个来自明朝的中国人,若有机缘巧合,得以漂洋过海,最终在奥斯曼帝国境内安顿下来并被吸纳成为帝国的一员,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富想象力的场景。我们若要探究他会被划归哪个“米利特”(Millet),这其中包含着许多值得玩味的细节,毕竟奥斯曼帝国的体系并非简单照搬。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米利特”在奥斯曼帝国中的核.............
  • 回答
    一个奥斯曼帝国苏丹的日常,绝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种悠闲自在。当然,他身处权力巅峰,享受着常人无法企及的尊贵与奢华,但这份荣耀背后,是无数的责任、严苛的规矩和永不停歇的思虑。如果让一个苏丹来讲述他的一天,那大概会是这样的画面:清晨,在天还未完全破晓之时,我就被唤醒了。不是由某个粗鲁的仆人粗暴地摇晃,而是.............
  • 回答
    许蕾姆和柯塞姆,这两位奥斯曼帝国的传奇女性,确实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她们以其非凡的影响力,在男性主导的皇权体系中掌握了巨大的权力,甚至被一些文章冠以“苏丹”之名。那么,这种称呼是否合理?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理解奥斯曼帝国的政治体制、女性的地位以及她们各自所处的历史背景。首先,我们要.............
  • 回答
    帖木儿之所以决定挥师直指奥斯曼帝国,将矛头对准那位以“闪电”之名威震四方的巴耶济德一世,其根源在于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个人野心以及地区权力格局的较量。这并非一时的冲动,而是多种因素长期积累、最终爆发的必然结果。一、 根深蒂固的恩怨与挑战首先,两位君主各自的崛起之路,以及其统治理念和扩张方向的碰.............
  • 回答
    设想一下,如果历史的长河中,穆斯塔法·凯末尔的名字从未被提起,那么原奥斯曼帝国那片广袤而复杂的土地,定然会走向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这是一个充满变数的假设,但我们可以根据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各方力量的角逐,勾勒出几种可能的图景。首先,帝国的分崩离析将不可避免,但其过程和最终的版图会与我们所熟知的历史大相径.............
  • 回答
    在一战的宏大战场上,奥斯曼帝国虽然整体上被视为战败方,但并非全无亮点。除了那场闻名遐迩的加里波利战役,奥斯曼军队在其他一些战役中也展现了令人瞩目的抵抗力和战术能力。科马尼战役 (Battle of Komani, 1915):在东线,面对俄国的进攻,奥斯曼军队在科马尼地区也取得了一场重要的防御胜利。.............
  • 回答
    奥斯曼帝国能够在一战中攻灭马穆鲁克,但却未能彻底征服波斯,这背后涉及复杂的历史、政治、军事、地理和文化因素。要详细阐述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分析以下几个方面: 一、 攻灭马穆鲁克:天时、地利、人和的结合奥斯曼帝国在15161517年间,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彻底击溃了曾经在中东呼风唤雨的马穆鲁克苏丹国,.............
  • 回答
    奥斯曼帝国之所以能够摆脱中国式历史周期律的窠臼,并拥有近七个世纪的国祚,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引人入胜的历史议题。要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跳出“残暴黩武”这一单一维度,深入剖析奥斯曼帝国之所以能够穿越千年而不衰的深层原因,以及它与中国历史周期律的根本性差异。首先,让我们先厘清“中国式历史周期律”的核心特征.............
  • 回答
    土耳其在叙利亚的军事行动,尽管在历史和文化上与奥斯曼帝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并没有公开打出“奥斯曼原则”的旗号,这背后有着非常复杂且多层次的考量。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土耳其的国内政治、地区地缘战略、国际关系以及叙利亚本身的局势。首先,我们必须明白“奥斯曼原则”这个概念本身在现代语境下的模.............
  • 回答
    奥斯曼一世,这位奥斯曼帝国的奠基者,绝非寻常人物。他的出现,如同在安纳托利亚高原上点燃的一簇火苗,最终燎原,催生出一个横跨三大洲、绵延六个世纪的庞大帝国。要评价他,不能仅凭他留下的疆域版图,更要深入理解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他所采取的策略,以及他为后世奠定的基石。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奥斯曼一世所处的环境.............
  • 回答
    1453年君士坦丁堡战役是改变世界历史走向的关键性事件,它标志着拜占庭帝国的灭亡以及奥斯曼帝国崛起为亚洲和欧洲的超级大国。虽然这场战役以奥斯曼的最终胜利告终,但胜利并非没有代价。关于奥斯曼军队在这次战役中的具体伤亡数字,历史学家们的研究和记载存在一定的出入,而且由于当时的统计方法和保存记录的局限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