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元朝被认为是中国的一个朝代,而奥斯曼帝国不是东罗马帝国的一个朝代?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历史叙事的复杂性、民族认同以及我们如何定义“朝代”这个概念。简单来说,元朝被视为中国朝代,而奥斯曼帝国不被视为东罗马帝国朝代,主要有以下几个层面的原因:

1. 历史连续性与政权继承的性质

元朝: 元朝的建立者是蒙古族,他们征服了宋朝,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统治中国的政权。虽然元朝的统治者是外族,但它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汉唐以来中国中央集权制度、官僚体系、文化传统以及疆域范围。元朝沿用了“中国”作为其政权的合法性基础,并接受了“天命”的观念(尽管是蒙古式的)。更重要的是,元朝的统治区域基本上涵盖了前代中国王朝的核心区域,并且在“大一统”的观念下,被后来的明朝视为中国历史的组成部分,尽管存在民族政权更迭的性质。后来的中国历史叙事,无论是官方还是学术界,都将元朝视为中华大一统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阶段,一个由非汉族建立但统治中国的朝代。

奥斯曼帝国与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 奥斯曼帝国是在东罗马帝国灭亡后兴起的。1453年,奥斯曼苏丹穆罕默德二世攻陷君士坦丁堡,标志着延续千年的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的终结。奥斯曼帝国虽然继承了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壮大,但它并非是拜占庭帝国的直接延续或改良。相反,奥斯曼帝国是一个全新的政治实体,它的兴起、制度、文化、宗教信仰(伊斯兰教)与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奉行基督教东正教)有着本质的区别。奥斯曼帝国是在取代东罗马帝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不是在其内部演变或继承。

2. 政治、文化与民族认同的断裂与融合

元朝: 尽管元朝由蒙古人建立,对汉族文化进行了一定的限制或改革,但也吸收了大量的汉族制度和文化。蒙古贵族逐渐汉化,并且元朝的统治也需要依靠汉族官员来治理庞大的帝国。这种强制性的融合和一定程度的相互适应,使得元朝的统治虽然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但其政治和行政体系仍然在中国历史的框架内运作。其文化也呈现出一种多元融合的局面,汉文化仍然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蒙古统治者。

奥斯曼帝国: 奥斯曼帝国是以伊斯兰教为国教,以突厥文化为基础,并吸收了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以及被征服地区的斯拉夫、希腊等文化。其政治制度、法律体系(伊斯兰教法)、社会结构和宗教信仰与东罗马帝国有着根本性的差异。东罗马帝国是基督教世界的重要一极,其政治、文化和认同深深植根于罗马帝国传统和基督教信仰。奥斯曼帝国的建立,标志着一个以伊斯兰文化为核心的全新文明圈的扩张和统治,它不是东罗马文化和政治传统的延续,而是对其的取代和新的建构。

3. 对“朝代”定义的理解

朝代: 在中国历史的语境下,“朝代”通常指的是一个统治中原或中国核心地区的政治实体,它在政治制度、文化传统上与前朝有继承关系,并且被后来的历史书写承认为中国历史的一部分,无论其统治者是否是汉族。元朝虽然是蒙古族建立,但它统治中国长达近百年,建立了中央集权的统治机构,并被后来的明朝和清朝视为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政权也具有“大一统”的特征。

帝国与朝代的关系: 奥斯曼帝国是一个庞大的帝国,它在历史上确实在某些时期占领了东罗马帝国的部分领土,甚至君士坦丁堡,但它并没有继承东罗马帝国的政治体制、合法性来源和民族文化认同。它不是东罗马帝国体制内的某种“朝代”或“朝代”的延续。奥斯曼帝国更像是一个新兴的、具有自身独立文明特征的帝国,它在地理上覆盖了东罗马帝国的一些区域,但其本质是取代而非继承。

4. 历史叙事与政治合法性

元朝在中国史中的地位: 将元朝纳入中国朝代序列,是近代以来史学发展的结果,也是为了构建一个完整的中华民族历史叙事。承认元朝是中国的一个朝代,意味着中国历史的统一性和连续性,即使经历了民族政权的更迭。这有助于强调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性。

奥斯曼帝国与东罗马帝国(拜占庭)的历史界定: 现代历史学普遍将奥斯曼帝国视为一个独立的帝国,一个在取代东罗马帝国后崛起的新政权。尽管它在地理上与东罗马帝国有所重叠,但其政治、文化、宗教、民族认同等方面都与东罗马帝国存在根本性的断裂。将奥斯曼帝国视为东罗马帝国的一个“朝代”,会模糊两者之间巨大的差异,并且与历史事实不符。

总结一下:

元朝被视为中国朝代是因为它在继承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统治核心区域以及被后世历史叙事承认为中国历史一部分的意义上,与前代中国王朝存在着重要的连续性。虽然其统治者是蒙古族,但这并不妨碍其在中国历史框架内的“朝代”属性。

奥斯曼帝国不被视为东罗马帝国朝代是因为它是在取代东罗马帝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全新政治实体,在政治制度、文化、宗教、民族认同等方面与东罗马帝国存在根本性的断裂。它不是东罗马帝国体制的延续,而是对东罗马帝国的终结和取代。

用一个不太恰当但也许能帮助理解的比喻:就像一个公司被收购后,新公司可以继承一部分前公司的业务和技术,但它本身是一个独立的新公司,而不是前公司内部的一个“部门”或“分公司”的延续。奥斯曼帝国就像是那个收购了另一家公司(东罗马帝国)并建立起自己全新商业帝国的公司。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很多历史爱好者有一种普遍误解:元、清被后世认为是中国朝代,是因为它们赢了,成功征服了中国,并且据此得出推论:如果日本成功征服中国,它未来也会是一个中国朝代。

这是根本性的错误。

事实上,真正的原则是:后人怎么看待前人,不取决于前人有没有打赢,取决于后人需不需要前人的遗产。

为什么朱元璋驱逐元廷以后,还要宣称忽必烈这个“真人”承天之命入主中原,把他和历代中国皇帝放在一起祭祀,并为元朝修史,相当于承认了元的正统并钦定明朝接续元的法统?

因为元朝之前南北方长期处于分裂状态,意识形态存在隔阂,两宋的疆域不能满足大一统的需求,朱元璋要拉拢人心,弥合南北矛盾,就要把本朝法统和元进行对接,利用元的大一统为明的统一提供法理依据。他心里怎么看元朝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需要元朝的政治遗产为他所用。

清朝道理也一样,既然中华民国需要接盘清帝国疆域这一政治遗产,当然就会搞出中华民族这个缝合怪,搞退位诏书,搞和平交接,以衔接两个帝国的法理。

从今天的视角看,既然已规定几十个民族组成的“中华民族”是中国的基本盘,自然更不会把元朝和清朝开除出去,省得自找麻烦。

如果当初明朝北伐失败,继续划江而治,那朱元璋绝对不会承认元的正统,相反肯定会找出一堆理由宣称自己接续的是两宋法统。同样如果现在东北存在一个独立的满洲国,这个满洲国还极力鼓吹自己是清朝的延续,那本朝也绝不可能承认清朝是中国。

史观永远是为现实服务的。

那么问题来了,绿罗马的继承者,需不需要把绿罗马承认为罗马的一部分,以获得某种政治利益呢?

很显然,信奉伊斯兰教的土耳其共和国和罗马是两回事,把奥斯曼承认为罗马对土耳其没有任何用处,相反会妨碍土耳其的国家和宗教认同,而奥斯曼帝国的其他部分也都星落云散,更不需要奥斯曼的法统来干什么。

如果奥斯曼死了以后,拜占庭又复辟了,并且接盘了一大批奥斯曼帝国的领土,那么这个新拜占庭就很可能堂而皇之地把绿罗马说成自己人。

说白了,后人需要前人的遗产,就捏着鼻子承认;不需要,那就拜拜了。——至于前人本质上是什么,对不起,没人真的在乎一个死人,怎么打扮不过是后人一张嘴。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人类历来如此。

user avatar

因为元朝辖区内说汉语的人最多,而且比其他人加起来还多。

而奥斯曼帝国里说阿拉伯语的最多,说希腊语的只是少数。

如果奥斯曼是一个丢掉了安纳托利亚,只剩下希腊地区的王朝,那他就可以算作希腊历史上一个外族统治者领导的征服王朝,而不是一个希腊被外国兼并的亡国时期。

同理,如果元朝同时控制了汉地和北印度,那么对于中国这也是被兼并的亡国时期。但是既然元朝只剩下了汉地、蒙古本土和一些其他人口稀少的地区,那么它只能说是个征服王朝,就像阿夫沙尔王朝之于伊朗,而不是亡国时期。

user avatar

最根本原因就是和平演变失败了


和穆罕默德二世承认不承认自己是罗马人没关系


因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如果今天的黄河以北都是蒙古人民共和国,那中国自然也不会承认元朝


后来的历史虽不会改变前面的历史,但是会改变对前面的历史的认识

user avatar

元朝不等于蒙古汗国 只是其一部分

user avatar

首先,查字典,什么叫“朝代”。

《现代汉语词典》P154,朝代:建立国号的君主(一代或若干代相传)统治的整个时期。

所以啊,这个答案下面的回答大部分都答歪了,“元朝”这个词是指孛儿只斤家族自称皇帝的时期,而不是他们建立的国家和政权。这个国家的称呼应该是“元帝国”,对这个政权的称呼是“元王朝”。

《现代汉语词典》

P1674:政权:政治上的统治权力或政权机关。

P287:帝国:一般指版图很大或有殖民地的君主国家。

P1352:王朝:朝代或朝廷。

P154:朝廷:君主时代君主听政的地方。也指以君主为首的中央统治机构。

所以,别说是蒙古人打进来,就是塞伯坦星人打进来,只要他们还玩君主制,那这段时间就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中国人让外星人统治的历史也是中国历史。

构成国家的三要素:土地、人口、主权,没有这三样,也就没有国家了,然而,现代社会哪一个国家继承东罗马帝国的这三样东西?

没有,所以东罗马这个国家在1453年就完结了。国家都没了,当然也就没什么朝代了。

中国的土地、人口、主权都还在,所以中国这个国家存在,有国家存在,才有这个国家的历史存在,中国人独立自主的历史是中国历史,中国人被征服的历史也是中国历史。

综上所述,你要是问我元朝是不是中国的朝代,我一定说是。

但要是问元王朝是不是中国的政权,那就搞反了,王朝是统治国家的封建政权,不应该问“元王朝是不是中国的”,而应该问“中国是不是元王朝的”。

我的答案是:可以是,也可以不是。

元朝和清朝面临的情况是不同的。清朝在末期稀里糊涂地进入了近现代主权国家体系,中华民国的主权继承自清帝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继承自中华民国,清王朝当然曾经是中国主权的合法拥有者。

但是这个合法从什么时候开始就值得商榷了。在清王朝融入近现代国际关系体系之前,清朝的前期完全使用君主制王朝的政治规则,和现代的国家主权完全是两码事,在这种规则下,讨论的内容实际上是“中国这块封地是不是爱新觉罗家族的合法领地?是不是孛儿只斤家族的合法领地?”

那么答案很简单,当然不合法,把原来的领主杀了,自己占据人家的领地,怎么合法得了?

但是,世袭君主制下的合法性只有相对,没有绝对,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合法也会变得合法。典章制度也好、语言文字也好,通通不是合法性的关键,最关键的是获得承认,只有认为你合法的人比认为你不合法的人强,你才是合法的。

某个君主政权是哪个民族建立的,这事也没有固定标准,说“元王朝是一个以蒙古贵族为最高统治阶级的政权”,这是没问题的,但是说“元帝国是蒙古族的国家”,这就不对了,因为那年头秉持的不是民族国家概念,而是有一个国家,国家里再有民族,不管什么民族,先是皇帝的臣民。一帮牧民、丘八想和皇上一起分享统治权?做梦,国家就是皇上一个人的。蒙古贵族在实际上是统治阶级,但是法理上,国家权力并没有他们的份。

皇帝是不是领地内主流民族的成员,是否残害某一民族的臣民,是否灭亡了某一民族臣民的祖国,都是皇帝是否合法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但是究竟有多重要,完全是一笔糊涂账。

而我们的祖先在全世界常见世袭君主制规则之外又搞出了一套自己的系统,也就是“受命于天”这一套,用一套复杂的方案来确立自己的合法性,而实际上,这套东西也是在为“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耳”背书,谁打赢了天命就在谁。你要是打输了,你可能是原来有天命但是后来丢了,也可能是压根没有天命。

元王朝的支持率上不去,于是就被朱元璋取缔了,全国统治阶级一致认可的朱家成了中国这块封地的合法领主。朱元璋认为元王朝曾经有过天命,但是别人可未必这么想,不这么认为的也大有人在。就算曾经有,也让他们没捂热乎就给丢了。

那么孛儿只斤家族究竟是否曾经是中国的合法君主呢?这没得判断,一个统治家族是否得到认可是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我上哪调查他们的支持率去,只能等到出最后结果,活的赢,死的输,阎王爷当裁判,最公平公正。

臣属消灭主君,叫叛乱,主君消灭不服从的臣属或在自己有合法宣称的土地上建立的政权,叫统一,八竿子打不着的王朝互相消灭,叫侵略。相对于宋王朝,元王朝很明显是侵略者。至于什么他们时候变成合法皇帝,有没有变成合法皇帝,这是一个无法判断的命题。哪个皇帝合法、哪个皇帝不合法这事,全世界吵了几千年都没个结果,我就不操心了。

最终结论:

1206年至1211年,孛儿只斤家族和中国没关系。

1211年至1279年,孛儿只斤家族对于中国是侵略者。

1279年至1368年,孛儿只斤家族是中国统治者,合法性存疑。

1368年至1634年,孛儿只斤家族在中国的领地被明王朝夺取,和中国没关系。

1634年,孛儿只斤家族被清王朝征服,其领地和臣民先是归清王朝所有,在清王朝进入主权国家体系后,最终被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

这里所称的“中国”是地理概念,指“中国”这块领地。“中国”对应现在我们所说的国家这个概念那也是清朝之后的事了。

一定要记住,那是个以家族为单位搞政治的年代,皇帝领导家族,家族统治国家,国家里有民族,不能把顺序搞反了。蒙古军残暴地屠杀我们的祖先,这是永远不能忘记的,但是被屠杀的老百姓除非造反,否则对于皇帝的合法性是没有发言权的。

user avatar

奥斯曼为什么要被视为是东罗马帝国的一个朝代?

下面某个答主拿现代民族理论和中国史观去强行套另外一个文化圈的国家根本就是在发明历史。


如果一个女真人的君主,来请汉人雇佣兵前往其他女真部落和朝鲜烧杀抢掠,然后又带女真人去汉地烧杀抢掠,这样的行为,奥斯曼每天都在做。

奥斯曼不认同突厥蛮,奥斯曼自称是高贵的乌古斯九姓,而不是突厥野种。

奥斯曼的确用了拜占庭的框架,但是又没有和罗姆苏丹国一样产生认同。


奥斯曼君主的第一头衔是苏丹,它已经处于伊斯兰教文化和政治中心,它要融合的是伊斯兰教文明,它的其他头衔中,除了罗马凯撒之外,哈里发和帕迪沙,甚至还有可汗,都代表了其对于波斯和中亚的渴望。

而且,东罗马帝国在奥斯曼的崛起中,算一个非常强大的敌人吗?

卡雷西,格尔米扬,卡拉曼,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匈牙利,哪一个不比东罗马更加强大,它们的人民自认为是从罗马帝国分离出来的吗?

罗马皇帝请突厥蛮雇佣兵来帮帝国打内战时,发多少钱打多少钱的仗,它们完全没有共同的民族和文化认同。

直到1608年,君士坦丁堡陷落150年后,奥斯曼才统一小亚细亚半岛上所有的突厥蛮国家,拿满清来比喻奥斯曼?

安纳托利亚土耳其国,塞尔柱王朝

安纳托利亚土耳其国,奥斯曼王朝

奥斯曼对于突厥蛮国家来说才是压迫者,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就是[中华帝国清王朝]

奥斯曼人就是帝国统治下的各民族的伊斯兰精英,而且多以希腊人和阿尔巴尼亚人为尊,奥斯曼统治者不希望出现所谓主体民族,因为这样才有足够的劣等民族可以去欺压,有足够的利益可以分配,新加入帝国的区域的精英会更狂热的参与圣战,直到他的扩张极限。

对于一个大帝国而言,为了确保中央的权威能被边境的豪强认可,和保证上升渠道不被利益集团扭曲和侵蚀,就需要把实际统治的权利下放给官僚。

奥斯曼帝国这样的体制和文化虽然保持了奥斯曼家族皇位的稳定,但是不让少民融入主流社会,打压底层人民,团结上层精英,纵容他们屯私产,剥削人民,搞包税人制度,就是为了断绝底层人民的反抗。

压榨新的被征服者,接纳他们的上层精英,就是奥斯曼早期的国策。

因为人口的缺乏,被压迫人民的多次起义很快就会被镇压。

埃及,叙利亚等地的人口在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几乎是整体的衰退,团结上层精英,不顾底层民众的结果,让奥斯曼越来越弱小。

希腊独立之时只有八十万人口,雅典城不到六千人,他们有能力独自反抗帝国吗?

它就想要一个一家一姓的一个万世帝国,土耳其人也配姓奥斯曼?

user avatar

因为我大元得民心啊,元末汉人世侯李思齐等人拼死力保大元,而希腊人最先反奥斯曼。

大元治下百姓安居乐业: 元虽夷狄,入主中国,百年之内,生齿浩繁,家给人足,朕之祖父亦预享其太平。

百姓无不怀恋我大元:元朝自世祖(忽必烈)混一之后,天下治平者六、七十年,轻刑薄赋,兵革罕用;生者有养,死者有葬;行旅万里,宿泊如家,诚所谓盛也亦!

明不如元:自唐以来,江南号为殷富。宋时亩税一斗;元有天下,令田税无过亩三升,吴民大乐业,元统、至元之间,吴中富盛闻天下。自明初没入张氏故臣及土豪田,按其私租籍征之,亩至八斗,而民始困。……盖吴中之民,莫乐于元,莫困于明,非治有升降,田赋轻重使然也

user avatar

有知友批评我用现代民族主义观看待古代历史,这点我就不得不反驳几句了,因为我这个答案恰好讽刺的就是目前中国的某些砖家用现代民族主义观来看待历史,而我这几段讽刺的灵感也恰好来源于这些所谓砖家的高论,比如:


昨日,前来参加开园仪式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原副总编辑王宏志研究员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前朝的臣民到后朝当官是很多的,但明朝的官员“降清”后被称为“贰臣”、被认定是“气节”问题这是不公平的。这主要是一个民族的问题,没有很好地将满族放到中华民族中的一员来看待。由于王宏志是《洪承畴传》的作者,后来又编写了一部反映洪承畴的电视剧———“开清第一功”的故事梗概,对近年来洪承畴的研究极为关注。她认为,目前大部分清史专家对洪承畴都有较公正的认识,但要让史学界和人们对他有更深的了解,还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学术界要更进一步研究洪承畴的历史;二是要进一步宣传洪承畴的事迹。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委员李治亭研究员认为,随着人们思想的进一步解放,认识水平逐步提高,洪承畴会得到更公正的肯定。他说,对洪承畴这样著名历史人物的评价,不能只站在一个王朝的立场上,而是要站在历史客观的角度,平等对待明和清两个王朝;不能站在一个民族的立场上,而要站在中华民族的立场上看待问题,平等地对待满族和汉族;既不能站在非道德的立场上,也不能以纯道德的立场评价历史人物,而应以历史发展的趋势来评判历史人物。如果这三个认识问题解决了,就能较客观地评价洪承畴的历史功绩。


陈明主张把施、郑两家的私怨与大陆、台湾关系区分开,把施的私德与收复台湾的事业区分开,把康熙作为国家的代表与满汉冲突区分开,从而肯定施在当时为着国家统一和版图完整所做的巨大贡献,而这对当前局势有很大启发作用。他不讳言自己是从中国当下现实利益出发看待历史,因为“历史是生长的,民族是建构的,文化是开放的”。他明确认为,施琅不是民族败类、汉奸和卖国贼,而是有功于中华民族和整个中国的民族英雄。


再随便在知乎上搜搜“张弘范”,便能得到一堆洗白的答案,彷佛只要今天有了中华民族的概念,历史上的一切国与国之间的血腥战争,就成了温情脉脉的兄弟民族间的民族融合。所以到底是谁在用现代民族主义来看待历史呢?


以下为原答案:


假如奥斯曼被希腊人认为是东罗马帝国的一个朝代:


“奥斯曼帝国是希腊人历史上最阔气的时代,伟大的苏丹默罕默德二世是希腊人的民族英雄,1453年,他攻克了君士坦丁堡,完成了祖国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现在少数皇罗皇希分子鼓吹什么负隅顽抗、最后兵败身死的暴徒君士坦丁十一世,是狭义的民族主义观点,极大破坏了希腊的民族团结,严重伤害了国内土耳其族人民的感情,必将遗臭万年。君士坦丁十一世为了分裂祖国,不惜勾结西方势力,不断挑拨希腊人和土耳其人的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幸好当时东罗马的有识之士喊出了“宁要穆斯林的头巾,也不要拉丁人的帽子”的千古名言,人心向背,可见一斑。苏丹陛下心怀仁慈,多次劝降君士坦丁十一世,甚至许诺他在归降后继续拥有伯罗奔尼撒半岛的领地,可是暴徒君士坦丁十一世野心勃勃,岂能接受民族融合的大好局面?最终螳臂当车,被历史的车轮无情碾过,也是死有余辜。”


皇罗皇希:可是奥斯曼帝国征服君士坦丁堡时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无数希腊人沦为奴隶。

理中客:历史上哪次改朝换代不死人的?就拿被皇罗皇希吹上天的阿莱克修斯一世来说,他政变成功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去圣索菲亚大教堂忏悔,原因就是伤及了首都的无辜市民。


皇罗皇希:可是奥斯曼帝国并不认可希腊罗马文化,奥斯曼苏丹也不信仰东正教。

理中客:希腊罗马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多文化、多宗教的多元化国家,希腊罗马人只有“普世”的概念,而没有民族的概念,凡入希腊罗马者,则为希腊罗马人,绝不能用西方民族国家的理论来生搬硬套希腊罗马的历史。况且东罗马本身就是希腊被罗马征服后的产物,如果不认奥斯曼帝国是希腊正统,那还要不要认罗马是希腊正统呢?亚历山大大帝就不信仰东正教,难道他就不是希腊人了吗?说奥斯曼不认可希腊罗马文化那是胡说八道,奥斯曼帝国时期有大量希腊人充当技术官僚,完全可以说这是一个希腊人帝国。苏丹陛下还保留了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拥有“罗马人的凯撒”这一头衔,完全说明他自认为是东罗马帝国的继承者。


皇罗皇希:可是奥斯曼帝国时期希腊人沦为二等公民。

理中客:皇罗皇希是姓科穆宁还是姓巴列奥略了?皇罗皇希以为自己穿越回东罗马不是军区总督就是公爵伯爵,实际上更大可能不过是安纳托利亚的饿殍罢了。所以当巴列奥略老爷的奴才和当奥斯曼老爷的奴才有什么区别吗?况且奥斯曼帝国开疆扩土,比龟缩君堡的巴列奥略王朝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那才是希腊人真正辉煌的时代。如果不是奥斯曼留下了广阔的领土,使得帝国在近代遭受侵略时得到了足够的缓冲,希腊人早就被西方势力亡国灭种了,哪里还有什么机会当二五仔趁机独立呢?


如果套上我国目前的一套扭曲历史观,是不是毫无违和感?然而现代国家里除了我国,别人的历史观都还不至于如此扭曲。“只要谁能干翻我们,谁就是我们的一部分”,这种史观在全球几乎可以说是中国汉人和印度首陀罗独有,这种史观的本质并不是对自己文化同化力的强大自信,而是典型的阿Q精神胜利法。况且就算是在我国,也有很多人是不认元朝的,比如被称为“民族魂”的鲁迅先生就是不认的:


“幼小时候,我知道中国在“盘古氏开辟天地”之后,有三皇五帝……宋朝,元朝,明朝,“我大清”。到二十岁,又听说“我们”的成吉思汗征服欧洲,是“我们”最阔气的时代。
到二十五岁,才知道所谓这 “我们”最阔气的时代,其实是蒙古人征服了中国,我们做了奴才。
直到今年八月里,因为要查一点故事,翻了三部蒙古史,这才明白蒙古人的征服“斡罗思”,侵入匈奥,还在征服全中国之前,那时的成吉思还不是我们的汗,倒是俄人被奴的资格比我们老,应该他们说“我们的成吉思汗征服中国,是我们最阔气的时代”的。”


怕有人把鲁迅都说成是“皇汉”,那就再来看看我国在走上修正主义道路之前是如何看待元朝的。1963年10月22日,《人民日报》和《红旗》杂志联合发表了“九评苏共”中的第四评《新殖民主义的辩护士》,其中是这样说的:


“成吉思汗是当时蒙古的汗,中国和俄国,都是遭受侵略的。成吉思汗在1215年侵入中国的西北和北方的一部分,1223年侵入俄罗斯。成吉思汗死后,他的继承者在1240年征服了俄罗斯,过了三十几年后,1279年征服了全中国。”


有人一定要争论人民日报的文章说的是蒙古帝国不是大元,请自己去查一查大元建立的时间再来回复。

user avatar

地方上任用大批汉人官员这个真是给我逗笑了

亚历山大征服已知文明世界,难道每个地域上都要用希腊官员治理才算是征服?

波斯历史上最阔气的时代是希腊人亚历山大,居鲁士一世、大流士一世、沙普尔二世不值一提?

埃及历史上最阔气的时代是希腊人亚历山大,美尼斯、图特摩斯三世、阿蒙霍特普一世不值一提?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历史上最阔气的时代是亚历山大,辛那赫里布、提格拉·帕拉萨三世、尼布甲尼撒二世不值一提?

不如再猜猜为什么忽必烈要急匆匆的拔光汉人世侯,时开时停科举

人家忽必烈明明是因为漠南+汉地蒙古人少到一支宿卫军都组织不起来,才任用色目人和汉人,怎么有人就激动异常,万般感恩呢

该说啥好呢?

user avatar

@忘忧玲 你最后一段话应该改为:胜利者如果需要失败者的遗产,那就去堂而皇之的据为己有,不需要,那就拜拜了,--至于失败者本质上是什么,对不起,没人在乎一个死去的失败者,要怎么打扮不过是胜利者的一张嘴。

一切历史都是胜利者书写的,人类历来如此。

你的原文: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