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国的历史为什么把元朝也认为是中国历史?元朝不是蒙古人建立的国家吗?

回答
关于为什么中国历史会将元朝纳入其中,这个问题其实触及到了一个非常根本的关于“中国”概念的演变以及历史叙事的构建。简单地说,元朝被视为中国历史的一部分,是基于 其统治地域的延续性、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的整合以及后世王朝的继承性 等多重因素的考量,而非仅仅是统治民族的单一标准。

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细致地捋一捋:

1. “中国”概念的演变:一个地理与政治的融合体

首先要明白,“中国”这个概念本身并非一成不变。在古代,尤其是在汉族王朝建立的时期,它往往更多地指向中原地区及其文化圈。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特别是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文明的长期互动和融合,地域的边界和政治的统一性变得越来越重要。“中国”逐渐从一个单纯的文化概念,演变成一个涵盖广大地域和人口的政治实体。

当蒙古人以强大的武力征服了包括宋朝在内的广大疆域时,他们建立的元朝实际上继承了之前中原王朝所统治的领土。这个地域,即后来我们所熟知的中国疆域的大部分,包括了传统的中原、江南以及蒙古高原、西域等地。从地理范围来看,元朝的疆域在很大程度上与后来的明清时期乃至现代中国的版图重叠。历史学家在梳理中国历史时,会将这种地理上的连续性作为一个重要依据。

2. 蒙古人的统治:征服与整合并存

没错,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的,这是毋庸置疑的史实。忽必烈代表蒙古人入主中原,建立了大元帝国,并将国号改为“大元”。然而,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一个王朝的建立者与其统治的“中国性”划等号。

蒙古人虽然是征服者,但他们统治下的元朝,也面临着如何管理和统治这个庞大而复杂的帝国的问题。为了巩固统治,蒙古人并非简单地将他们的统治模式照搬到中原。相反,他们吸收和借鉴了许多汉族的政治制度、文化传统和管理经验。

制度的整合与创新: 元朝在政治制度上,既保留了蒙古的部落管理方式,也大量采用了汉族的中央集权制度。例如,他们在沿袭宋朝的行政区划基础上,进一步确立了“行省制度”,这套制度对后世中国行政区划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他们也保留了科举制度,尽管在形式和内容上有所调整。
文化的融合与交流: 尽管有民族隔阂,但元朝时期中国的文化并没有中断,反而出现了新的发展和融合。汉族文化依然是社会的主流文化,同时蒙古文化、西域文化也带来了新的元素。例如,在文学上,元曲的繁荣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它吸取了前代的精华,并融入了更广泛的民间语言和生活气息。在科技、艺术等方面,也存在着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和影响。
经济的联系: 元朝时期,随着全国的统一和交通的改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驿站系统的发达,促进了物资和信息的流通。虽然民族矛盾和阶级压迫依然存在,但就整个中国经济而言,它仍然是延续前代发展的一部分。

3. 后世王朝的继承性:历史的连贯性

元朝之后是明朝,再之后是清朝。明朝推翻了元朝的统治,但它并未将元朝视为一个彻底的“异族”统治而被完全抹杀。明朝在政治和文化上,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元朝的部分遗产,例如对元朝疆域的维护(虽然有所调整),以及在一些制度上的延续。更重要的是,明朝的建立者朱元璋本人就是从元末的农民起义中脱颖而出的,这本身就说明了元朝统治下中国社会政治格局的延续性。

清朝的建立同样如此。清朝被一些人视为又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但清朝的统治者同样面临着如何统治中国的问题。他们采取了“满汉一家”的政策(尽管带有策略性),并继承了明朝乃至元朝时期形成的大一统国家框架。从这个角度看,元朝作为连接宋朝和明朝(以及后来的清朝)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历史的连贯性是不可忽视的。

4. 历史叙事的建构:为了“整体性”的理解

历史叙事的建构本身就是一个选择和解释的过程。将元朝纳入中国历史,是为了形成一个更完整、更连续的中国历史整体。如果将元朝割裂出去,那么中国历史就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断层,也难以解释后来的明清王朝如何继承和发展了前朝的遗产。

从宏观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国历史并非总是由汉族王朝主导。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原王朝与周边民族政权的互动、融合甚至征服,都是构成中国历史不可或缺的部分。南北朝时期就有多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在中原地区统治,但我们依然将它们视为中国历史的一部分。同样,辽、金、西夏等政权与宋朝并存,也都是中国历史的多彩篇章。

因此,将元朝视为中国历史的一部分,是一种基于历史地理、政治延续、文化整合以及整体性叙事的合理选择。它强调的是中华大一统疆域的形成与巩固,以及在这种框架下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而非仅仅以统治民族的出身来划定。这是一种更为包容和全面的历史观。

简而言之,元朝的建立者是蒙古人,但它所统治的疆域、所形成的制度、所经历的文化,都与中国历史的进程紧密相连,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将其纳入中国历史的范畴,是为了更完整、更深刻地理解中国国家和民族的形成与发展。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国土的合法性问题。

你如果不承认元代是中国历史一部分,那下一个问题就是:清代算不算中国历史?

如果元朝不算中国的历史,就等于是说:元代的国土和你没关系,只不过是一个外族入侵后把你原先中国宋代的国土吞并了。之后汉族朝廷(明朝)把外族打了出去,收复了宋朝原有的领土后又额外占领了北方原本不属于我们的领土。但明朝的版图也是在变化的,之后被北方外族的后金(女真)从东北再次入侵占领了全国,之后辛亥革命清帝退位,但很快就在日本的扶持下又在自己发家的地方(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

这样的逻辑就会有一个大问题了:那自古以来,有多少领土才是我们的?这里切一块属于外族,那里切一块不属于中国历史,那新疆怎么办?西藏怎么办?你看看宋代的领土才多点?

那你现在的领土合法性怎么办?

不是说你有56个民族,这些民族的人建立的国家就都算你国家的啊,我们还有个俄罗斯族呢,俄国人也占过我们整个东北呢,怎么,俄国也是我们自古以来的领土了?

中国的史学界最初不是没有考虑过,不把元朝列入中国历史的做法。但如果你这样做了,国家领土的合法性怎么搞?你元朝切割出去,那外蒙就妥妥应该是人家的领土,内蒙的合法性也就有问题了?以此类推,我们对很多领土领海伸张的主权就没有法理支持了。

最近在眼前的问题:清代是完全闭关锁国的,那南海的领海咱都划到人家家门口了,你怎么解释?现在人家就拿着你清、民国时期对南海就没有实际控制权来说事儿,你当年没有实际控制权,人家列强不认啊。你要说自古以来,自哪个古以来?你的这个古,中间都断层了上哪来的古?别忘了现在海南岛上还有“天涯海角”呢,你怎么一杆子支到上千公里外的曾母暗沙的?

按照汉代霍去病、明代蓝玉、朱棣封狼居胥北驱匈奴、元人的说法,那元朝就不能算中国历史的。

但为了国家利益,我们只能把元代算作中国历史。

然后在这个大前提下,再找各种理由来例证元朝是中国历史:例如满蒙一家亲,我们认为清朝属于中国历史,那和清朝是一家的蒙古族,也应该是中国,但实际上这些理由都不是很能站住脚,毕竟元朝的版图可是非常大的,如果再加上臣服于蒙古的其他那些周边汗国,那更多的外族都要划进来才行,可你只划了一部分,这明显也不太对。实际按照欧洲皇室那一堆的划分,满蒙实际不就和英、德、俄国那一堆皇帝都是表亲这种逻辑差不多么,难道德国和俄国就因为皇帝是表兄弟,就是一个国家了?

你把元算入中国历史,在这个大逻辑下,很多领土、领海、版图的合法性就都出来了。这自古以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自然土地、海洋也都是我们中国的了。当我们实力不够的时候,自然就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实力够了,就:这tm自古以来都是!!

user avatar

那英国为什么把诺曼王朝、金雀花王朝乃至现在的温莎王室也认为是英国历史?诺曼王朝、金雀花王朝不是法国人建立的吗?温莎王室不是德国人建立的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为什么中国历史会将元朝纳入其中,这个问题其实触及到了一个非常根本的关于“中国”概念的演变以及历史叙事的构建。简单地说,元朝被视为中国历史的一部分,是基于 其统治地域的延续性、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的整合以及后世王朝的继承性 等多重因素的考量,而非仅仅是统治民族的单一标准。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细致地捋.............
  • 回答
    蒙古人创立的元朝被中国历史视为中国的一个朝代,这是一个复杂但非常重要的历史解读。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一、历史学的定义与国家概念的演变 “朝代”的含义: 在中国历史叙事中,“朝代”通常指一个相对稳定、以某个家族或群体为核心统治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政权时期。它标志着一个政权的更替.............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深度的问题,涉及到“灭国”的定义、中国历史的连续性以及历史学界的普遍认知。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角度切入:1. “灭国”的定义与中国历史的特殊性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灭国”在历史上的含义。通常意义上的“灭国”指的是一个国家因为外部力量的入侵或内部的剧烈变革,导致其政权、疆.............
  • 回答
    元朝和清朝被归入中国历史朝代,确实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中国”、“朝代”、“外族入侵”以及“耻辱”等概念的定义和历史解读。这背后涉及到民族认同、国家构建、历史叙事等多个层面,并非简单的“耻辱”二字可以概括。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一、 关于“中国”的界定:历史的演变与主体的多元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中.............
  • 回答
    关于元朝在中国历史上“很少被提及”的说法,实际上并不完全准确。 元朝在中国历史上是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的,其影响深远,并且在史学界和公众认知中都有相当程度的讨论和研究。然而,之所以会产生“很少被提及”的 错觉,或者说在某些方面元朝的 独特性和被理解的复杂性 导致了它在某些语境下显得不那么“主流”或“融.............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了一个相当复杂且敏感的历史认知和身份认同的议题,那就是“元朝和清朝是否算作中国历史朝代”的争论。很多人之所以会对这两朝产生质疑,甚至不予承认,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对“中国”概念的理解以及历史叙事的建构方式。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其中的缘由,并努力让它读起来更像是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个.............
  • 回答
    关于抗战剧为何常常被指责不尊重历史,以及为何观众会有“日本把中国吊打”的期待,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历史叙事、民族情感、创作惯性、审查制度以及观众需求等多个层面。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解释这些原因。一、 抗战剧为何常被指责不尊重历史?“不尊重历史”通常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手撕鬼子”、“裤裆.............
  • 回答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关系,历来是复杂而多层次的,远非简单的“兼并”或“不兼并”可以概括。历史的长河中,中国中央王朝与东南亚各国之间,更多的是一种以朝贡体系为核心的,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但又保持各自独立性的关系。我们不能用现代民族国家“兼并”的概念去套用古代的政治模式。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古代中国和东南.............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为什么不少西方历史战略游戏里,中国和日本常常被描绘成有着扩张野心的国家。这背后其实挺复杂的,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的,得从几个层面来分析。首先,得明白游戏设计者想给玩家提供什么样的体验。历史战略游戏,尤其是一些大型的4X(Explore, Expand, Exploit, Exterm.............
  • 回答
    说起二战,大多数人脑海里首先浮现的可能是欧洲战场上德军的铁骑、诺曼底登陆的壮阔,或者是太平洋战场上日军的偷袭珍珠港、硫磺岛战役的惨烈。然而,在中国,有一支军队的英勇抗战,其故事却鲜为人知,甚至被许多人遗忘,它就是中国远征军。为什么远征军的历史如此低调?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绝非简单地被“大家遗忘”那.............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当我们审视西方和东方帝国的历史长度,尤其是对比那些横跨近千年的拜占庭、阿拉伯、奥斯曼等帝国,与中国看似相对短暂的“封建王朝”时期,会发现其中蕴含着复杂的地缘政治、社会结构、文化观念乃至军事技术等诸多因素。要理解这种差异,我们需要深入剖析中国和西方各自独特的历史发展轨迹。首.............
  • 回答
    这个问题提得很好,也确实触及了一个许多中国人在成长过程中可能感到困惑,甚至是有些忽略的方面。当我们谈论“侵略史”时,脑海里通常会浮现出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和日本对中国的入侵,比如八国联军、甲午战争、九一八事变等等,这些内容在我们的历史教育和大众认知中占据着重要位置。相比之下,俄国(这里我们通常指的是沙俄.............
  • 回答
    蒙古、韩国、越南的历史教育中,确实存在着对与中国历史关系的特定叙述,其中夹杂着对过往冲突和压迫的强调。理解这一点,需要深入剖析这几个国家各自的历史背景、民族认同的形成过程,以及在地缘政治中的定位。这并非一个简单“仇恨”标签可以概括的复杂议题,而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 蒙古:摆脱宗主权与民族独立蒙古与.............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历史、地理、政治、文化、经济等多个维度。中国和罗马帝国,尽管都曾是辉煌的帝国,但其分裂与统一的命运截然不同,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首先,我们来分析中国历史上分裂后能够重新统一的关键因素:1. 地理的相对统一性与认同感: 汉字文化圈: 中国的核心区域,尤其.............
  • 回答
    中国五千年的农耕文明,在美国两百年的农业发展面前显得有些“逊色”,这确实是一个引人深思的现象。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用“不如”来概括,而是要看到两者在历史进程、发展模式、技术应用、以及外部环境等方面的根本性差异。首先,我们必须正视中国五千年农业的伟大成就。五千年,这是一个何其漫长的时间尺.............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到中国历史、地理、政治、民族文化等多个层面。广袤的西域之所以最终纳入中国的版图,而东南亚大部分地区却未成为中国的一部分,其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阐述: 一、 西域:地理阻隔与战略重要性的结合西域,通常指今天中国新疆地区及其周边部分区域。历史上,它与中原地区之间存.............
  • 回答
    “后来者居上”这个现象,确实在历史的长河中屡见不鲜,而美国和中国无疑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例子。一个建国仅两百多年的国家,能够达到如今的经济、科技、军事和文化影响力,而另一个正在奋起直追,展现出惊人的发展势头,这背后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要理解为何“后来者”能够“居上”,我们可以从几个关.............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许多领域都曾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但为何在现代奢侈品领域,却不像LV(路易·威登)这样的品牌那样具有全球影响力?这背后涉及的是经济发展模式、文化传承与创新、品牌构建策略、市场定位以及历史机遇等多个层面的复杂因素。为了更详细地解答这个.............
  • 回答
    在中国历史教材的近代史部分,确实很少能看到系统性地介绍中东阿拉伯国家历史的内容。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既有历史发展的脉络,也有叙事重点的选择,还有现实考量。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将目光放在中国近代史的宏观叙事框架上。一、 近代中国自身命运的重心与叙事的主轴首先,最为核心的原因在于中国近代史的叙事 .............
  • 回答
    “秦”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其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格局的基础,功绩之伟大,几乎无人能否认。然而,当我们深入到史学界内部,会发现对秦朝的评价,尤其是在学术领域,似乎不如其历史贡献那样“厥功至伟”的响亮。这背后并非是对秦朝贡献的否定,而是评价体系、视角以及史料解读的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