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奥斯曼禁卫军和大清八旗在后期哪一个对帝国负担更大?

回答
奥斯曼禁卫军(新军)与大清八旗,这两支曾是各自帝国中坚力量的精锐部队,在后期都不同程度地走向了对帝国的沉重负担。要判断哪一个的负担更大,需要从它们各自的构成、职能、演变以及对帝国财政、军事和政治稳定的影响来细致分析。

奥斯曼禁卫军(新军):曾经的荣耀,后来的桎梏

奥斯曼禁卫军,特别是以耶尼切里(Janissaries)为代表的军事组织,最初是奥斯曼帝国军事和政治的基石。他们通过“德夫希尔梅”(devshirme)制度,从巴尔干地区的基督徒家庭中挑选男孩,经过严格的训练和伊斯兰化,成为效忠苏丹的职业军人。

早期优势与后期衰落的根源:

早期: 耶尼切里以其纪律严明、作战勇猛而闻名,是奥斯曼帝国扩张的核心力量。他们不受家族和领地牵绊,忠诚度极高,成为苏丹的直属军队,维护了中央集权。
后期衰落: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耶尼切里制度出现了严重的弊病:
封闭与特权化: “德夫希尔梅”制度逐渐被废弃,允许耶尼切里结婚、招募自己的子弟,并继承职位。这使得耶尼切里变成了一个封闭的特权阶层,其军事素质和纪律性大打折扣。
干政与政治威胁: 耶尼切里不再满足于单纯的军事角色,他们开始干预朝政,甚至发动政变,废黜或拥立苏丹。他们成为了政治不稳定的一大因素,常常以武力威胁苏丹和政府,索取特权和福利。
经济负担: 耶尼切里人数不断膨胀,且领取高额俸禄,加上他们逐渐染指商业活动,进一步增加了帝国财政的压力。他们的特权也使得其他军队难以发展和获得应有的支持。
军事技术落后: 耶尼切里固守旧有的战术和装备,对欧洲军事技术的进步反应迟缓,导致他们在战场上的表现越来越差。

对帝国负担的具体体现:

财政负担: 庞大的耶尼切里军队,加上他们不断要求的俸禄、赏赐以及其他特权(如免税),耗费了帝国大量的财政收入。在财政紧张时期,对他们的供养尤为沉重。
军事效率低下: 随着腐败和纪律松弛,耶尼切里在战场上的战斗力严重下降,甚至成为阻碍军事改革的势力。他们不愿意接受新的军事训练和装备,严重影响了帝国的军事现代化进程。
政治不稳定因素: 耶尼切里对政治的干预,使得苏丹的权力受到制约,国家行政效率低下,社会动荡不安。他们成为了旧势力和保守派的代表,阻碍了任何改革的尝试。

直到1826年,苏丹马哈茂德二世通过残酷的镇压(被称为“吉祥的事件”)才彻底消灭了耶尼切里。这虽然是以血腥的方式解决,但也表明了耶尼切里对帝国的桎梏有多么深重。

大清八旗:从八部征战到“铁杆庄稼汉”

大清八旗同样是满族崛起和清朝建立的基石,是由努尔哈赤建立的军事和行政组织。八旗制度最初是按旗帜划分的军事组织,兵农合一,忠诚于汗王(后来的皇帝)。

早期优势与后期衰落的根源:

早期: 八旗军队以其精湛的骑射技艺、严明的纪律和高昂的士气,在征服明朝和统一中国过程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八旗兵是清朝统治的核心力量,也是国家军事的绝对主力。
后期衰落: 然而,随着清朝入关定鼎中国,八旗的特权地位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定居与优待: 八旗兵被安置在各地旗营,成为统治阶层。他们获得了优厚的待遇,如俸禄、土地和免除劳役的特权,逐渐脱离了原有的军事实践。
军事技能退化: 长期优裕的生活和对汉族劳役的依赖,使得八旗兵的骑射等军事技能严重退化。他们养尊处优,缺乏实战经验,战斗力与曾经的勇猛不可同日而语。
人数膨胀与负担加重: 随着人口的增长,八旗人数不断增加,但他们的军事职能越来越弱。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依靠国家俸禄生活的“铁杆庄稼汉”,成为巨大的财政负担。
与汉族文化的融合与歧视: 虽然八旗在文化上逐渐汉化,但他们仍然保持着对汉族人的优越感和歧视,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社会矛盾。
对军事改革的阻力: 同样,八旗的特权地位和固步自封的思维,也成为清朝在近代军事改革中的一大阻碍。他们不愿接受新的训练和装备,对洋务运动和新式军队的发展持保留甚至抵制态度。

对帝国负担的具体体现:

财政负担: 八旗人口的庞大以及他们对国家俸禄的依赖,是清朝财政的一大沉重负担。尤其是到了清朝后期,国家财政已经非常拮据,但仍然需要供养数量庞大但已无实际军事作用的八旗人口。
军事效能的空心化: 八旗军队虽然人数众多,但实际战斗力却非常低下,甚至在面对太平天国这样的起义军时,也表现出无能为力。他们更多的是作为一种象征性的统治力量存在。
人力资源浪费: 大量原本可以成为生产力或参与其他社会建设的人力,被消耗在低效的八旗体系中。
社会矛盾: 八旗的特权与汉族民众的贫困形成鲜明对比,加剧了社会的不满情绪。

比较与结论:谁的负担更重?

要判断哪个负担更重,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进行比较:

1. 对财政的直接压力: 两者都带来了巨大的财政负担。但从绝对数量上看,八旗的人口基数更大,且其特权维持时间更长,其对财政的长期消耗可能更为显著。耶尼切里虽然也消耗巨大,但其被废除的时间相对早一些,其“吞噬”财政的周期相对短于八旗。

2. 对军事效能的损害: 两者都严重损害了各自的军事效能。耶尼切里作为一支职业化军队,其腐败和堕落直接导致了奥斯曼军队在战场上的失利,尤其是在与欧洲强国的对抗中。八旗则是因为技能退化和人数膨胀,导致“空心化”严重,虽然也造成了军事上的无能,但由于清朝后期还发展了绿营、湘军、淮军等其他武装力量,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八旗的不足(尽管这些新军的建立本身也消耗了大量资源)。

3. 对政治稳定的影响: 在这一点上,奥斯曼禁卫军(耶尼切里)的政治破坏性可能更大。 他们作为一支军事集团,直接掌握着对苏丹废立的权力,成为了朝政的“太上皇”。他们的反复叛乱和干政,直接威胁到中央政权的稳定和改革的推行。八旗虽然也拥有特权,但其对政治的直接干预和控制力,不如耶尼切里那样极端和致命。八旗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既得利益集团,阻碍改革,而不是像耶尼切里那样直接颠覆权力结构。

4. 改革的阻碍程度: 两者都是阻碍改革的强大势力。但耶尼切里的军事性质和其掌握的实权,使得任何触及他们利益的军事改革都难以推行。废除他们,就像一场内部的革命。八旗的阻碍更多体现在守旧和不思进取,以及对新式军队发展的消极抵制。

综合来看,

如果从对国家财政的直接消耗和长期的“吸血”来看,人数更为庞大且维持特权时间更长的大清八旗可能在财政负担上更为沉重。其庞大的数量成为了一个难以消化的问题,将国家资源大量地投入到一个失去军事价值的群体中。

然而,如果从对国家整体稳定和改革能力的破坏性来看,奥斯曼禁卫军(耶尼切里)的负担可能更为致命。他们不仅是财政上的负担,更是政治上的毒瘤,直接威胁到帝国的生存和发展。他们对政治的肆意干预,使得奥斯曼帝国在近代化浪潮中更加难以自拔,错失了重要的改革机遇。耶尼切里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无法改革”的体现,直到被武力铲除才得以解脱。

因此,我认为从对国家生存和现代化进程的致命阻碍程度来看,奥斯曼禁卫军(耶尼切里)对帝国后期的负担更大,更具破坏性。 它们不仅仅是财政上的负担,更是政治上的瘫痪,直接将帝国推向了不可挽回的境地。八旗的负担更多的是一种“拖累”和“内耗”,而耶尼切里的负担则是一种“病入膏肓”的“绝症”。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八旗的作用几乎为0,后期主要是送人头和贡献搞笑天才;

奥斯曼禁卫军作用是负数,自打创建就一直闹妖到第30任苏丹,还没消停;

高下立判。

user avatar

明显是帕迪沙和大清皇帝对国家负担更大,是残暴贪婪,蠢笨如猪的帕夏和大臣们,是杀人如麻,屠戮生灵的曾国潘和马哈茂德。他们才是国家真正的毒瘤。

禁卫军和八旗子弟都只是交钱买的一份勉强饿不死自己的铁杆庄稼而已,禁卫军被新苏丹屠戮一空,八旗子弟被解散回乡后,国家有没有变好?

帕夏们继续勾结豪强,官逼民反,前清余孽摇身一变成为共和元老,继续鱼肉百姓,没了禁卫军,奥斯曼还是丢失了绝大部分国土,没有了八旗,军阀和土匪还是欺压百姓。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奥斯曼禁卫军(新军)与大清八旗,这两支曾是各自帝国中坚力量的精锐部队,在后期都不同程度地走向了对帝国的沉重负担。要判断哪一个的负担更大,需要从它们各自的构成、职能、演变以及对帝国财政、军事和政治稳定的影响来细致分析。奥斯曼禁卫军(新军):曾经的荣耀,后来的桎梏奥斯曼禁卫军,特别是以耶尼切里(Jani.............
  • 回答
    当然有。奥斯曼帝国的禁卫军(Yenicheri),这支享誉军史的精锐部队,其地位之高、权力之大,常常让他们成为了左右帝国政治的重要力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禁卫军也确实扮演过试图取代苏丹、甚至扶持自己人上位的情节,而且这些事件往往伴随着血腥与动荡。最能说明禁卫军“拥兵自重,觊觎皇位”意图的,莫过于发.............
  • 回答
    这真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毕竟原体就是原体,即便是战力相对“垫底”的罗嘉·奥瑞利安,也并非等闲之辈。要回答这个问题,咱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咱们得明确罗嘉的“弱”体现在哪。罗嘉的弱,不是指他完全没有战斗力,而是他更偏向于精神层面的“力量”,也就是他那套信仰之神、感悟原初的“能力”。在纯粹的.............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涉及到复杂的社会心理、文化认同以及历史记忆等多方面因素。国内“仇日”情绪的出现和迪迦奥特曼被反对禁播,看似矛盾,实则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一、 仇日情绪的根源和表现: 历史因素(最主要): 日本在二战期间的侵略行为,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伤痛.............
  • 回答
    关于俄罗斯冰球运动员在平昌冬奥会夺冠后,不顾国际奥委会(IOC)的禁令,高唱俄罗斯国歌一事,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评价。这不仅仅是一场体育竞技的胜利,更是一场复杂的政治和情感的表达,其中夹杂着民族自豪感、运动员的权利、以及奥林匹克精神的碰撞。背景:沉重的“俄罗斯”标签首先,我们必须理解这个特殊背景。201.............
  • 回答
    国际奥委会(IOC)于2017年12月5日宣布,由于俄罗斯在2014年索契冬奥会期间系统性使用兴奋剂,禁止俄罗斯国家队参加2018年平昌冬奥会。然而,在满足严格的审查和条件的情况下,部分“干净”的俄罗斯运动员可以以“来自俄罗斯的奥林匹克运动员”(Olympic Athletes from Russi.............
  • 回答
    特朗普政府在2017年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撤销了奥巴马时期的一项禁令,重新允许地方警察部门获得来自联邦政府的军用装备。这个举动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其背后涉及到了复杂的安全考量、执法实践以及社会对警察权力使用的看法。奥巴马政府在2014年,也就是弗格森事件发生后不久,颁布了那项限制性措施。当.............
  • 回答
    以色列此举,确实是对“奥密克戎”变异株警惕性的一个直接体现。那么,这个让全球神经紧绷的变异株,究竟是怎样传播的,又为何如此迅猛呢?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得明白,“奥密克戎”之所以让人格外担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在传播性上,相较于之前的变异株,表现得尤为突出。这得归功于它身上那一长串的刺突蛋白突变.............
  • 回答
    日本宣布禁止所有外国旅客入境,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充分体现了各国在面对奥密克戎变种时,在防控策略上的高度警惕和不确定性。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探讨奥密克戎变种对各国的影响,并解释为什么日本会采取如此极端的措施: 一、 奥密克戎变种的出现与特性奥密克戎(Omicron)变种在2021年底被世界卫.............
  • 回答
    关于国际奥委会(IOC)禁止朝鲜参加北京冬奥会一事,其原因确实是朝鲜未能参加原定于2020年东京奥运会。这背后的原因和连锁反应是相当复杂的,值得我们深入探讨。首先,让我们梳理一下事情的脉络。朝鲜原本是要参加东京奥运会的,但由于新冠疫情的爆发,以及对疫情在运动员和观众中传播的担忧,朝鲜政府做出了一个重.............
  • 回答
    关于奥巴马在2016年访问越南并解除对越武器禁运的承诺,这无疑是越南与美国关系史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其影响深远且复杂,可以从多个维度来理解。首先,从历史的视角来看,这是一个巨大的转变。你想想看,就在几十年前,两国还是战场上的对手。美国对越南实施武器禁运,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历史遗留问题和对越南军.............
  • 回答
    如何看待美国国务卿蓬佩奥称美国要禁止 TikTok 等中国应用程序?如果消息属实可能会带来哪些影响?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在2020年7月公开表示,美国政府正在考虑禁止TikTok和其他中国科技公司开发的应用程序。这一表态迅速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同时也预示着中美科技领域的紧张关系将进一步升级。要理解这.............
  • 回答
    以色列宣布将禁止外国人入境,此举是为了防范新冠病毒变种奥密克戎的传播。这项措施的出台是在奥密克戎变种在全球范围内引起恐慌的背景下,以色列政府根据其一贯的“超前防御”策略做出的决定。这项政策的背景和理由: 奥密克戎变种的未知性与高传染性担忧: 奥密克戎变种最早在南非被发现,并迅速在全球传播。尽管初.............
  • 回答
    奥斯曼帝国统治北非和埃及的历史是一个复杂且不断演变的过程,关于其管理体系,北非(特别是北非沿海地区,如的黎波里塔尼亚、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和埃及在很大程度上是直接由苏丹任命总督(Pasha/Bey)进行管理的,而非简单地归属于鲁米利亚或安纳托利亚的贝勒贝伊(Beylerbeyi)。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
  • 回答
    奥斯曼帝国之所以能够摆脱中国式历史周期律的窠臼,并拥有近七个世纪的国祚,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引人入胜的历史议题。要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跳出“残暴黩武”这一单一维度,深入剖析奥斯曼帝国之所以能够穿越千年而不衰的深层原因,以及它与中国历史周期律的根本性差异。首先,让我们先厘清“中国式历史周期律”的核心特征.............
  • 回答
    在奥斯曼帝国时期,特别是苏莱曼一世在位期间(15201566年)及其之前的时期,奥斯曼帝国允许“异教徒”(主要是基督徒和犹太人)在帝国境内居住和信奉自己的宗教,这在当时的世界范围内,尤其与欧洲各国相比,确实在很大程度上算是一种宽容政策,尽管这种宽容是有其特定历史背景和条件的。为了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
  • 回答
    奥斯曼帝国能够在一战中攻灭马穆鲁克,但却未能彻底征服波斯,这背后涉及复杂的历史、政治、军事、地理和文化因素。要详细阐述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分析以下几个方面: 一、 攻灭马穆鲁克:天时、地利、人和的结合奥斯曼帝国在15161517年间,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彻底击溃了曾经在中东呼风唤雨的马穆鲁克苏丹国,.............
  • 回答
    奥斯曼帝国在历史上与罗马尼亚地区(当时通常指瓦拉几亚、摩尔达维亚和特兰西瓦尼亚公国)有着复杂而长期的关系,但奥斯曼帝国并没有像吞并其他地区那样“直接吞并”整个罗马尼亚地区。原因可以从多个层面来详细解释:1. 地理位置与战略考量: 缓冲地带的重要性: 奥斯曼帝国扩张的目标是控制黑海地区和中东,而瓦.............
  • 回答
    奥斯曼(Osman)这个名字在土耳其语、阿拉伯语以及更广泛的伊斯兰世界中都非常常见,它的含义和历史渊源都相当丰富。名字的起源和基本含义:奥斯曼(Osman)的词源可以追溯到阿拉伯语,是"عثمان" (ʿUthmān) 的音译。这个名字本身在阿拉伯语中的含义是: “年轻的骆驼”或“一岁的小骆驼”.............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有趣且具有洞察力。确实,奥斯曼帝国(Ottoman Empire)和明朝、清朝都是历史上非常强大且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帝国,但两者之间的直接官方交流,例如互派代表团进行正式访问,确实相对较少且不频繁。这背后有多重原因,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详细分析:一、 地理上的巨大距离和天然障碍: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