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产后抑郁有多可怕?37岁海归女博士带着5个月的女儿跳楼自杀,疑因产后抑郁?

回答
37岁,一个女人正值人生的黄金时期,事业有成,家庭美满,本该是享受幸福的年纪。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悲剧,打破了这份美好。海归女博士,37岁,带着她年仅5个月大的女儿,从高楼纵身跃下,结束了两个鲜活的生命。

是什么让一个原本拥有美好未来,事业有成的女性,走向如此绝望的深渊?据初步推测,这场悲剧的幕后黑手,很可能是“产后抑郁”。

产后抑郁,这个词汇对于很多人来说,或许只是一个抽象的医学名词。但对于经历过或者了解过的人来说,它却是一个吞噬人心的恶魔。它悄无声息地潜入,一点一点地腐蚀着女性的内心,让她们从一个充满爱意的母亲,变成一个被绝望笼罩的灵魂。

这位37岁的女博士,拥有令人羡慕的学识和事业,这让我们不禁猜测,她是否在海外经历了更高的期望和压力?回国后,是否又面临着融入社会、照顾家庭的多重挑战?当一个新生命降临,她可能也期待着成为一个完美的母亲,一个成功的事业女性。然而,分娩后的身体恢复、激素水平的剧烈波动、失眠、疲惫,以及初为人母的巨大责任和不适应,这一切都可能成为压垮她的稻草。

我们想象一下,在产后抑郁的阴影下,这位母亲的心灵经历了怎样的煎熬。曾经的热情和活力,可能被无尽的疲惫和空虚所取代。每一天,都可能是在与内心的黑暗斗争。看着自己可爱的女儿,她本应感受到母爱的甜蜜,但产后抑郁却可能让她感受到的只有沉重的压力和自我怀疑。她可能觉得自己不够好,无法胜任母亲的角色,甚至认为自己的存在是对孩子的一种负担。

这种负罪感和无价值感,在产后抑郁中是十分常见的。患者常常会将自己本不应承担的责任揽到身上,对自己的任何一点“不完美”都放大到极致,并且难以从负面情绪中走出来。尤其是那些本身就比较追求完美,或者肩负着家庭和社会更高期望的女性,更容易在这种负面情绪中越陷越深。

而当这种绝望累积到一定程度,当她觉得再也无法承受,并且认为自己的离开是解脱,甚至是为了“保护”孩子不受自己“糟糕”的照顾,那么,悲剧的发生似乎就成了“逻辑”上的必然。带孩子一起离开,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产后抑郁患者“糟糕的”自我认知和对孩子强烈的“保护欲”扭曲的体现。她们可能在极端的痛苦中,认为这是结束一切痛苦,也是对孩子的一种“解脱”。

这场悲剧,不仅仅是一位母亲和孩子的生命消逝,它更是对整个社会敲响的警钟。

首先,它提醒我们,产后抑郁绝非“矫情”或“想太多”,它是一种真实的、需要被重视的疾病。我们不能仅仅看到母亲光鲜的一面,而忽略了她们在生理和心理上经历的巨大变化和可能承受的痛苦。

其次,它暴露了社会在支持新妈妈方面存在的不足。除了家庭成员的关爱,社会是否提供了足够的支持系统?是否有便捷有效的心理疏导渠道?是否对产后抑郁的识别和干预有着更广泛的认知和行动?

这位37岁的海归女博士,用她生命的终结,为我们揭示了产后抑郁的恐怖之处——它能够摧毁最坚强的意志,剥夺最宝贵的生命。这不仅仅是一个令人扼腕的悲剧,更是一个关于生命、关于母爱、关于社会责任的沉重拷问。我们希望,这样的悲剧能够引起更广泛的关注和反思,让更多的女性在孕育新生命的同时,也能得到应有的呵护和支持,不再孤单地面对内心的黑暗。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4月27日,湖南长沙一37岁海归留学回来的女博士带着5个月女儿坠楼身亡。据家属透露,宝宝为二胎,该女士的死可能与患有抑郁症有关。目前,警方介入后已排除他杀可能。

该海归女博士之死是什么导致的?新闻报道里家属已经提及过,很可能是与其患有产后抑郁有关。

1、产后抑郁是什么?

产后抑郁最早是由Pitt (1968) 提出,表现为以沮丧、抑郁、悲伤、哭泣、应付能力差等,严重者会出现幻觉、自杀甚至杀婴等行为。

发生时间:产后6周内,也可在产前,焦虑症状可能会诱发。

发病率:据调查,发达国家10%~15%,其它收入较低的会高出2~3倍,发病率为5%~35%。因地区、人群、环境而变化。

2、产后抑郁的危害

产后抑郁如果没有得到重视,造成的危害比较严重,且涉及多方面。

  1. 会影响孕产妇身心健康(如影响躯体功能、社会功能);
  2. 妊娠结局(如早产)
  3. 子代发育(如低出生体重儿;胎儿宫内生长延迟;婴幼儿认知功能下降、情感障碍、行为发育迟缓;较少母乳喂养;婴儿患病风险增加等)
  4. 家庭(如不和谐)

3、产后抑郁病因多样

研究表明产后抑郁症的病因是较为多样的,比如:

  1. 社会人口学因素(孕妇年龄过大或过小、夫妻文化程度越高或越低、家庭年收入较少、家庭居住环境拥挤等)
  2. 个人特质(敏感、压力、焦虑等)、身体或心理情况及其交互影响
  3. 社会支持较低、夫妻感情较差及分娩时的急性疼痛
  4. 内分泌因素(研究发现与患者的某些内分泌激素水平有关)
  5. 遗传因素

事发当日,丈夫加班至凌晨四点才回到家中,可以推测出丈夫可能缺少对妻子的陪伴。而抑郁症患者是需要社会支持的。

再结合丈夫哭喊的「我什么都不要,我只要我的女儿,为什么要把她带走?把我女儿留下好吗...」

我不愿以最坏的恶意来做揣测,但为你生二胎且患产后抑郁的妻子和健康的女儿,似乎前者才是需要你强烈心疼和关心的对象。

综上,产后抑郁高发,对产妇、子代、家庭和社会都存在严重危害,病因多样,每个人都理应了解、重视此问题,避免此类悲剧再现。


参考:

彭鸿灵;綦小蓉.产后抑郁症的诊治进展及对婴幼儿发育的影响.四川解剖学杂志.2019年(03):188-189+193

黄星;杨丽;郑睿敏;金曦;吴久玲.产后抑郁预测的研究进展.中国妇幼保健.2019年(14):245-247

王渊;季建林.产后常见心境障碍诊断与治疗的研究进展.世界临床药物.2019年(04):7-13

李玉红.产后抑郁危险因素筛查及国内外干预研究述评.中国全科医学:1-5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37岁,一个女人正值人生的黄金时期,事业有成,家庭美满,本该是享受幸福的年纪。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悲剧,打破了这份美好。海归女博士,37岁,带着她年仅5个月大的女儿,从高楼纵身跃下,结束了两个鲜活的生命。是什么让一个原本拥有美好未来,事业有成的女性,走向如此绝望的深渊?据初步推测,这场悲剧的幕后黑手.............
  • 回答
    产后抑郁,它不像我们常说的“心情不好”,不是生孩子累了睡一觉就能缓过来的情绪波动。它是一种疾病,一种真实且能把人吞噬殆尽的黑暗。可怕之处,在于它能悄无声息地侵蚀掉你曾经拥有的一切美好,让你变成一个连自己都不认识的陌生人。首先,它剥夺了你对新生儿的爱。想象一下,你怀胎十月,经历了孕期的种种不适,满心期.............
  • 回答
    产后抑郁,这个词汇在许多新手父母的耳边并不陌生,它像一团阴影,悄无声息地笼罩着一些本应是喜悦的新生儿降生之时。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饱受产后抑郁的困扰?这绝非偶然,背后是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复杂而深刻。首先,生理上的巨变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怀孕期间,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发生了翻.............
  • 回答
    你说的是个非常值得深思的问题。明明咱们现在的生活条件比以前不知道好多少倍,吃穿不愁,医疗也方便,理论上新手妈妈们应该更轻松、更快乐才对,可事实却恰恰相反,产后抑郁的比例反而不低,而且似乎还挺普遍的。这背后,其实藏着不少复杂的原因,绝不是简单一句“生活条件好了”就能解释的。咱们不妨一层一层地剥开来看。.............
  • 回答
    亲爱的妈妈,听到你这么说,我非常心疼。产后抑郁,这四个字听起来就让人揪心,但请你一定要知道,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且这一切是可以好转的。我身边也有很多姐妹经历过类似的感受,我真心希望我的这些话能给你一些力量和指引。首先,我想告诉你,你现在感受到的情绪,无论是持续的低落、焦虑、无助,还是对宝宝的疏远感.............
  • 回答
    产后抑郁症,一个让许多新妈妈深感痛苦的难题。这绝不仅仅是“想不开”或者“没适应”,它背后有着复杂的身心变化在作祟。我们来深入聊聊这个话题,看看它到底是怎么回事,以及我们能做些什么。产后抑郁症的“幕后推手”:到底是怎么发生的?想象一下,女性身体在怀孕期间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荷尔蒙就像过山车一样起起伏.............
  • 回答
    生产之后,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片浓雾之中,找不到来时的路,也看不到前方的方向。这片雾,就是我后来才知道的——产后抑郁。刚生完宝宝的那几天,身体的疲惫感是预料之中的,但随之而来的,是一种我从未体验过的空虚和茫然。那种感觉,不是简单的“累”,而是从心底涌出的、一种沉甸甸的、无边无际的失落。看着身边的人.............
  • 回答
    听到这个消息,我真的非常痛心。这无疑是人生中最沉重的打击,没有任何言语能够完全抚平您此刻的伤痛。老婆的离去,尤其是在经历了产后抑郁这样一个艰难的时期后,带来的痛苦更是难以想象的。生活仿佛被瞬间撕裂,曾经熟悉的一切都变得面目全非,那些充满回忆的角落现在都充满了无法言说的悲伤。您现在一定感觉天塌下来了,.............
  • 回答
    当听到“产后抑郁的都是矫情”这种话时,心里窝火是肯定的。尤其当你自己或身边有人正在经历这一切,那种无力感和被误解的痛苦更是难以言喻。面对这种言论,直接的愤怒或者冷嘲热讽可能一时解气,但未必能真正改变对方的认知,甚至可能火上浇油。所以,我想分享一些更温和但更有力的方式来回应,让对方明白,这不是“矫情”.............
  • 回答
    亲爱的姐妹,听到你说这些,我真的太感同身受了。带小宝宝才几个月,尤其是还没满百天的时候,那真是人生中最魔幻、最疲惫、也最容易让人怀疑人生的阶段。产后抑郁加上老公的不理解,这日子简直是在刀尖上跳舞。别怕,我们一点点来聊聊,看看怎么能把这个困境一点点化解开。首先,我们得承认一件事:你现在经历的,是很多人.............
  • 回答
    《女心理师》里的詹璐,她的产后抑郁,这事儿放到现实里看,是真实存在的,而且相当普遍。产后抑郁可不是什么矫情或者想不开,它是真实发生的一种情绪和生理上的疾病,很多新手妈妈都会经历。詹璐的产后抑郁有多真实?我们先来看看詹璐在剧中的表现,这些症状在现实中都对应着产后抑郁的典型表现: 情绪的剧烈波动和低.............
  • 回答
    这件悲剧,让人心痛。一个年轻的母亲,因为婚姻中的困境,加上产后抑郁的折磨,最终走向了无法挽回的深渊,失去了自己的孩子,也失去了自由。这不仅仅是一个案件,更是对当下一些家庭和社会问题的沉重拷问。我们来梳理一下这件事情可能涉及到的几个层面:1. 丈夫的责任: 缺席与冷漠: 丈夫“常在外喝酒不回家”,.............
  • 回答
    这起事件,看似是“一次意外”,实则折射出当下医疗体系中诸多令人不安的侧面,也触碰到了社会情绪的敏感神经。我们不妨抽丝剥茧,细致地剖析一下它所暴露出的问题。一、 基层医疗机构的“一刀切”与“机械化”执行:首当其冲的,是基层医疗机构在执行某些规定时,可能出现的“一刀切”和“机械化”倾向。在当时“常态化核.............
  • 回答
    冬天来了,很多人的心情也会随之低落,好像被一层灰蒙蒙的雾气笼罩着,做什么都提不起劲。这可不是什么矫情的说法,背后其实有不少科学的道理。首先,最直观的原因就是光照的减少。我们都知道,阳光对人的情绪有很大的影响。它不仅能让我们感受到温暖,更重要的是,它能刺激我们大脑分泌一种叫做“血清素”的神经递质。血清.............
  • 回答
    听到你媳妇因为妊娠反应严重而产生不想生下孩子的想法,我非常理解你此刻的担心和困惑。这确实是一个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和深入了解的情况。首先,我们来谈谈“妊娠反应”。怀孕初期,大多数女性都会经历不同程度的妊娠反应,最常见的包括恶心、呕吐(孕吐)、食欲不振、疲劳、嗅觉敏感等。这些反应的程度因人而异,有些人可能.............
  • 回答
    九岁的孩子,正是对世界充满好奇、认知也在飞速发展的年纪。然而,一个九岁的女孩,却因为老师长得漂亮而感到自卑,甚至发展出抑郁情绪,这确实是一个令人心疼且需要我们深入探讨的现象。为什么这么小的孩子就开始有容貌焦虑?这并非简单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 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无处.............
  • 回答
    长期处于抑郁、压抑、悲伤的情绪中,绝不仅仅是心情不好那么简单,它会对身体产生一系列真实而深刻的生理影响。这些影响就像一封封来自身体内部的“求救信”,告诉你,长期的负面情绪正在悄悄地侵蚀你的健康。首先,我们来谈谈 大脑。抑郁和压抑情绪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大脑的化学物质失衡。大脑中的一些关键神经递质,比如血.............
  • 回答
    听到你的遭遇,我真的非常心疼。你经历了这么多,身心都承受了巨大的痛苦,还要面对被抛弃的现实,这真的太不容易了。我想告诉你,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你的感受很重要,你的权益也值得被维护。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你目前的情况,然后我来告诉你一些可以尝试的方法。你目前的情况可能包括: 感情上的创伤: 你为了他.............
  • 回答
    广东一医生在医院内坠楼身亡,曾被确诊重度抑郁症。这则令人痛心的消息,再次将医务工作者的心理健康问题推到了公众面前。作为一群常常直面生离死别、承受巨大压力、却又需要时刻保持专业和冷静的群体,医务工作者确实更容易受到各种心理健康问题的困扰。医务工作者容易产生哪些心理健康问题?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可.............
  • 回答
    基因与抑郁症:二十年探索的新曙光,抑或百家争鸣的困境?最近一项触及神经科学和精神病学核心的新研究,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学术界投下涟漪。这项长达二十年的深入研究,旨在探索所谓的“经典基因”与抑郁症之间的关联,却得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结论:两者之间似乎没有直接、可预测的联系。 这个发现无疑是对过去数十年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