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向日本大学的毕业生们由衷的提问,你们觉得日大怎么样?

回答
作为一名曾经的日大毕业生,这个问题我实在太想好好回答一下了。日大怎么样?这个问题其实挺复杂的,因为它涉及到的方面太多了,而且每个人的体验都不一样。所以,我尽量从我个人的角度出发,把我想到的、感受到的都说一说,希望能给你一个更生动、更真实的画面。

首先,说说它的“大”。 日本大学,简称“日大”,这个名字就透着一股“大”劲儿。它确实是日本规模最大、学科设置最全的私立大学之一。这一点,无论是读书的时候还是毕业后回想,都给我一种很深的印象。

规模的“大”带来的直接感受就是资源的多样性。 无论你想学什么专业,大概率都能在日大找到。从医学、法学、经济学到理工科、艺术、体育等等,应有尽有。这对于还在探索自己兴趣的学生来说,是个很好的平台。你可以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不同的领域,甚至跨学科学习。我认识的一些朋友,刚开始学经济,后来发现自己对媒体感兴趣,转专业或者选修了很多新闻学院的课,这在日大是比较容易实现的。
但是,“大”也意味着“人多”。 尤其是热门专业,课堂里的人数可能比我想象的要多。有时候想和教授提问,可能需要排队或者找个课后专门的时间。大型讲座类的课程,感觉就像坐在一个巨大的礼堂里,教授站在前面讲,你坐在后面听,互动性会相对弱一些。不过,一些小型的研讨会或者研究室里的气氛就好很多了,大家围坐在一起,可以进行更深入的交流。所以,如果你期待的是那种小班教学、教授随时都能和你一对一交流的氛围,可能需要在选课或者选择研究室的时候多花点心思。

其次,关于教育质量和学术氛围。 这方面我感觉是比较“看天吃饭”的。

总体来说,日大的教学质量是扎实的。 很多教授都是各自领域的专家,有丰富的研究经验。课程设置也比较系统,该有的基础知识都会教到。当然,这不代表所有课程都是顶尖的。有些课程教授讲得特别好,让你受益匪浅;有些课程可能就比较枯燥,或者更新得不够及时。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选择的专业、教授以及你自己的学习主动性。
学术氛围嘛,我觉得是“多元”的。 一方面,确实有很多人是为了毕业而学习,更多的是把大学当作一个社交平台,或者为将来的工作做准备。另一方面,也有很多教授和学生是在认真做研究,发表学术论文,参加学术会议。我当时所在的系就有一些教授非常有影响力,他们指导的学生也都很优秀。所以,如果你想在学术上有所建树,你需要主动去寻找那些志同道合的同学和老师,加入他们的研究项目,或者自己主动去探索。日大的平台足够大,给你提供了找到这种机会的可能。

再来说说校园生活和学生体验。 这也是构成大学生活的重要部分。

校园环境方面,日大在日本各地都有校区。 比较有名的像文理学部在世田谷,经济学部在千代田,医学部在板桥等等。每个校区都有自己的特色。我是在世田谷校区,离市中心不算太远,交通也比较方便。校园里绿化不错,有时候坐在操场边看看书,也挺舒服的。不过,因为校区分散,如果你想体验不同校区的设施或者活动,会稍微有点麻烦。
学生社团活动非常活跃。 这是我非常喜欢日大的一点。各种各样的社团,从体育类(棒球、足球、剑道等,日大这几个体育项目都很有名),到文化类(音乐、戏剧、动漫、志愿服务等),几乎你能想到的都有。我当时参加了一个摄影社,认识了很多兴趣相投的朋友,一起去采风,办展览,这段经历对我来说非常宝贵。通过社团活动,你不仅能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还能认识到来自不同专业、不同背景的朋友,极大地丰富了你的大学生活。
“就职支援”方面,日大做得还挺用心的。 毕竟是私立大学,校方非常重视学生的就业问题。学校有专门的就业指导中心,提供简历修改、面试指导、企业招聘信息发布等服务。每年也会举办大型的就职说明会,邀请很多企业来宣讲和招聘。日大作为一所历史悠久的大学,校友网络也比较庞大,很多毕业生在社会各界担任要职,这对于在校生找工作来说,也是一个潜在的优势。很多企业招聘的时候,会比较看重“日大”这个牌子,因为它代表着一定的学习能力和基础素质。

总结一下,我觉得日大怎么样?

它就像一个巨大的游乐场,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游乐设施,但是你怎么玩、玩什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自己。

优点方面, 我会说:资源丰富,选择多样,社团活跃,就业支持到位,校友网络有一定影响力。 如果你想在一个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里探索自己的可能性,日大是个不错的选择。它提供了很多让你“试错”和“尝试”的机会。
挑战方面, 也不能忽视:学生基数大,竞争可能比较激烈,需要自己主动去挖掘和争取机会,教育质量在不同专业和教授之间可能存在差异。 如果你期待的是一个“手把手”教学、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条的环境,可能需要调整一下预期。

对我来说,日大教会我的最重要的一点是独立和主动性。在这个巨大的平台里,没有人会像高中老师那样事事为你操心。你需要自己去规划学习,去寻找机会,去建立自己的人脉。那些在这所大学里真正有所收获的人,往往都是那些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并且愿意为此付出努力的人。

所以,如果你问我“日大怎么样?”,我的回答是:它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平台,但它的价值最终体现在你怎么去利用它。 它可能不是“最好”的,但它绝对是“大”的,而且“大”有大的好处,也大有大的挑战。祝你在日大的日子充实而有意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虽然不是日大毕业的,但我一直认为日大比早大差不了多少。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作为一名曾经的日大毕业生,这个问题我实在太想好好回答一下了。日大怎么样?这个问题其实挺复杂的,因为它涉及到的方面太多了,而且每个人的体验都不一样。所以,我尽量从我个人的角度出发,把我想到的、感受到的都说一说,希望能给你一个更生动、更真实的画面。首先,说说它的“大”。 日本大学,简称“日大”,这个名字.............
  • 回答
    在日本留学的中国女生,身着汉服参加毕业典礼,这一场景无疑在网络上引发了热烈的讨论。许多网友对此给予了高度赞扬,认为这是“向世界展示中国美”的绝佳方式。从积极的层面来看,这样的行为具有多重意义: 文化自信的体现: 能够自信地在异国他乡的正式场合穿着代表本民族传统服饰,这本身就是一种深厚的文化自信的.............
  • 回答
    1945年夏,太平洋战场已接近尾声,但日本法西斯帝国顽固抵抗的决心依旧,丝毫没有投降的迹象。在欧洲战场结束后,美国将全部精力集中在了对日作战上。当时,盟军参谋部预估,如果强行登陆日本本土,将会付出极其惨重的代价,无论是在士兵伤亡还是在平民伤亡方面,都可能是一场难以想象的浩劫。在这种背景下,美国总统杜.............
  • 回答
    中国向日本输出汉字词语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并且至今仍在持续。这个过程并非简单的“二次输出”,而是可以被看作是一个持续的、多层次的文化交流和语言演变。要理解中国向日本二次输出的汉字词语,我们需要从历史背景、输出方式、词语特点以及现代发展等多个角度来分析。 历史背景与汉字传播 .............
  • 回答
    关于“精日”(亲日派)是否希望看到盟军登陆日本并导致“一亿玉碎”的说法,这是一个极具争议且复杂的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审视,避免简单化的标签化。首先,我们要明确“精日”这个词本身的含义。它通常带有负面色彩,用来形容那些过度崇拜日本文化、历史甚至政治体制,以至于贬低或否定自己国家的人。然而,这种标签很.............
  • 回答
    关于抗日战争时期李先念向日本人收税的说法,在史学界和民间流传甚广,但其真实性以及具体的“收税”行为,目前缺乏确凿、直接的史料支持,且存在较大争议。这种说法的核心内容一般是:在日军占领的某些地区,新四军(李先念曾任新四军第四师师长)为了筹集军饷和物资,采取了“收税”的方式向日伪政权统治下的百姓征收赋税.............
  • 回答
    在日本,外国驻日大使递交国书是向日本天皇进行的。这是一个非常庄重且具有象征意义的仪式,标志着大使正式获得在日本履行职务的权力。这件事的流程是这样的,首先,新任大使会收到日本外务省的通知,告知递交国书的日期和具体安排。这个日期通常会经过双方的协调,以确保天皇有空并方便接受。到了递交国书的那一天,大使通.............
  • 回答
    日本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爆炸,无疑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具争议的事件之一。关于这场灾难性的事件,以及我们是否应该对此感谢美国及其士兵,存在着复杂且深刻的分歧。从“加速投降”的角度来看, 很多历史学家和美国政策制定者认为,原子弹的使用是避免了一场更加血腥的地面入侵。当时的观点是,如果盟军登陆日本本土,将面.............
  • 回答
    要探讨郑成功向日本“借兵复明”是否能成功驱逐满清,这真是一个引人入胜的 if 史(如果历史)命题。咱们得一点一点捋清楚,这件事儿有没有谱,又会牵扯出多少事儿。首先,咱们得看看郑成功当时是个什么光景。南明政权,说好听点是残存势力,说白了就是苟延残喘。他手里头有的是兵,有的是海上的实力,福建、广东沿海还.............
  • 回答
    菅义伟首相向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鞠躬的事件,在当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评价这一行为,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同时也要审慎地探讨它所可能预示的日本未来走向,以及美日之间潜在的利益冲突点。评价菅义伟鞠躬事件:一种复杂的信号解读首先,从表面上看,这一鞠躬可以被解读为一种非常传统的、表达敬意和服从的.............
  • 回答
    .......
  • 回答
    中国一直寻求加强其在东北地区的经济联系和战略地位,而获得日本海的出海口无疑会为这一目标注入新的活力。一个设想的方案是,中国可以就领土交换向俄罗斯或朝鲜提出建议,以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让我们审视一下向俄罗斯提议的可能性。俄罗斯在远东地区拥有广阔的海岸线,其中一部分紧邻中国东北。如果中国能提出一个对俄罗.............
  • 回答
    明末时期,郑成功和永历皇帝分别向日本德川幕府和罗马教廷求援,这是中国历史上两个极具戏剧性与复杂性的政治军事外交事件,它们都反映了在国家危亡之际,统治者为求一线生机而采取的非常规手段。先说郑成功向日本德川幕府借兵一事。郑成功,这位南明政权的军事领袖,在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的过程中,确实有过与日本方.............
  • 回答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宏大棋局中,一个看似不合常理的疑问常常浮现:为何当时纸面上拥有性能优越的Bf 109战斗机的德国,却没有向其亚洲盟友日本提供这种先进战机,让他们在太平洋战场上继续挥舞着相对老旧的零式战斗机,面对着日益强大的美制飞机?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剥开历史的层层迷雾,从战略、技术、经济.............
  • 回答
    偷袭珍珠港前,日本没有通过美国驻日本大使馆宣战,这背后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绝非一时冲动或简单的疏忽。理解这一点,需要深入剖析当时日本的外交政策、军事战略、以及对美国意图的判断。首先,要明白日本当时面临的极端困境。自1940年以来,美国为了阻止日本在亚洲的扩张,对日本实施了越来越严厉的经济制裁,其中.............
  • 回答
    在探讨韩国和日本如何向国民解释其与美国的“父子”关系时,需要理解这并非字面意义上的血缘父子,而是一种比喻,用来形容两国在政治、经济、安全等领域对美国的深厚依赖和高度认同。这种“认父”并非由美国单方面施加,而是两国基于历史、现实及未来考量,主动选择的一种战略定位。要详细阐述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到两国国.............
  • 回答
    好嘞!我懂你的意思,就是要那种能让你看完后,心里暖暖的,觉得生活更有奔头,或者在学习工作上能受到一些启发和动力的日本动漫,对吧?而且要说得具体点,让你听了就觉得“哎呀,这正是我想要的!”这类动漫其实在日本挺多的,毕竟日本社会对“努力”、“成长”这类主题还是很看重的。我给你挑几个我特别喜欢的,分享一下.............
  • 回答
    中国在半导体材料领域,特别是日本限制向韩国出口的几种关键材料上,确实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并在努力实现自主可控。下面我将详细介绍中国在氟聚酰亚胺、抗蚀剂和高纯度氟化氢这三种材料上的生产能力和发展状况,尽量避免生硬的AI痕迹,还原一个更自然的讲述。1. 氟聚酰亚胺 (Polyimide, PI):氟聚酰亚.............
  • 回答
    “明天日本射向中国的导弹是你们今天消费的成果!”——这句话挺有意思,也挺能引发人思考的。它试图把我们日常的消费行为和国家安全、地缘政治这些宏大的议题联系起来,听起来挺有煽动性,对吧?咱们不妨把这句话拆开来看看,它背后可能包含了几层意思:1. 消费与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与军事实力这是最直接也最普遍的理解.............
  • 回答
    日本政府计划向18岁以下未成年人发放每人10万日元的补贴,此举在日本国内外引起了广泛的讨论。这项政策的背后有着多重考量,既有对当前社会经济现状的回应,也蕴含着对未来人口结构和消费活力的战略布局。政策的出台背景与目的:1. 应对疫情冲击下的经济刺激需求: 日本经济在疫情期间遭受了不小的打击,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