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2016年司法考试应当怎样准备?

回答
2016年司法考试的备考,真的是一场硬仗,需要策略、毅力,还有一点运气。那时候考试还没改革,内容多、难度大,但只要方向对了,方法得当,成功率还是挺高的。我记得那会儿,身边不少朋友都在拼,我也有幸通过了,所以就结合自己的经验和看到大家备考的情况,给你详细说道说道。

一、 认清形势:2016年司法考试的特点

首先得明白,2016年的司法考试不像现在这样分卷,它是一次性通过,而且科目繁多,涵盖了公法(宪法、行政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商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其他(知识产权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法律职业道德等)。

重点来了:

题量大,分值分布广: 很多科目都需要掌握,而且考试形式包括选择题、案例分析题、论述题,每一项都不能掉以轻心。
理论与实践结合: 不仅仅是背诵法条,更要理解法条背后的原理,以及如何在实际案例中运用。
记忆量巨大: 法条、司法解释、典型案例,都需要大量的记忆。
时间管理是关键: 考试时间是有限的,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有题目,并且保证准确率。

二、 备考策略:打好基础,重点突破

我的备考思路是“全面覆盖,重点突破,强化记忆,模拟实战”。

1. 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这是基石!)
明确目标: 司法考试的总分是600分,合格线一般在360分左右。你要清楚自己想要达到的分数线,以及每个科目的预期分数。
时间分配: 距离考试还有多久?倒推一下,把时间分配给各个科目。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把有限的时间花在“刀刃”上。
阶段性目标: 不要想着一口吃个胖子。把备考过程分成几个阶段,比如:
第一阶段:基础巩固(34个月) 主要是通读教材,建立对各个学科的整体认识,理解基本概念、原理和制度。
第二阶段:重点突破与强化(23个月) 针对历年考试中分值高、考生易错的重点难点进行深入学习和练习。
第三阶段:题海战术与模拟训练(12个月) 大量刷题,特别是真题,总结解题技巧,并进行模拟考试,训练答题速度和节奏。
每日/每周计划: 把大阶段的目标分解到每天或每周,明确今天/本周要看完哪些章节,做哪些习题。

2. 精选备考资料(少而精,适合自己)
官方教材/大纲: 这是最权威的资料,虽然厚,但一定要有。很多题目都来源于教材。
名师辅导书/讲义: 当时市面上有很多名师的辅导资料,选择一到两本口碑好的,跟着学。这些资料通常会帮你提炼重点,梳理脉络。
历年真题: 这是备考的“圣经”。反复做,做透,分析每一道题的出题思路、考查点和正确答案的理由。
法条汇编: 准备一本最新的法条汇编,随时查阅。
错题本: 准备一个错题本,记录自己做错的题目,并附上正确答案和解析,定期回顾。

3. 学习方法:理解、记忆、运用
理解是前提: 不要死记硬背。先去理解为什么是这样规定,它要解决什么问题。比如,刑法中的构成要件,民法中的权利义务关系。
构建知识体系: 法学是一门体系化的学科,要学会将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比如,学习侵权责任,就要联系到合同责任,思考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画思维导图是很好的方法。
强化记忆:
诵读与背诵: 对于重要的法条、定义,一定要反复诵读,甚至背诵。
联想与类比: 找到知识点之间的关联,用联想记忆法帮助记忆。
口诀与顺口溜: 有些内容比较拗口,可以自己编一些口诀来帮助记忆。
碎片化时间利用: 通勤、排队、睡前,都可以拿出来背诵一些东西。
运用是关键:
大量做题: 特别是真题,搞清楚每道题考什么,为什么选这个答案。
案例分析: 司法考试很注重案例分析能力,做题时要学会提取案情要素,套用法律规定。
写论述题: 提前练习论述题的结构和写作思路,明确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

四、 各个科目的侧重点(2016年特点)

虽然现在情况不同,但当时的一些重点科目和考查方式可以参考:

民法、商法: 这是分值最高、最核心的科目,也是最需要理解和记忆的。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婚姻家庭继承法,还有公司法、证券法、票据法等等,都要吃透。
刑法、刑事诉讼法: 刑法是理论性较强的学科,要掌握犯罪构成、具体犯罪、刑罚等。刑诉法则侧重于程序,要理解侦查、起诉、审判、执行的各个环节。
行政法、行政诉讼法: 行政法涉及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是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
民事诉讼法: 强调程序正义,要掌握诉讼的各个阶段、管辖、证据、调解、上诉等。
其他科目: 知识产权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等,虽然分值不高,但也要有所掌握,特别是法条。

五、 备考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心态调整: 司法考试是一场持久战,会遇到瓶颈,会有挫败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非常重要。累了就适当休息,但不要放弃。
身体健康: 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饮食,适当运动。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好身体,什么都是空谈。
模拟考试: 在考试前一两个月,要安排几次完整的模拟考试。严格按照考试时间,用真正的考试心态去对待。这能帮你发现时间分配问题,调整应试状态。
调整学习方法: 在备考过程中,要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哪个科目薄弱就多花点时间,哪个方法效果不好就及时更换。
寻求帮助: 如果遇到实在搞不懂的问题,可以向同学、老师或论坛上的“过来人”请教。

六、 考前冲刺

回归教材和真题: 重点看自己整理的笔记、错题本,反复回顾高频考点。
调整作息: 提前适应考试的时间点,保证考试当天精力充沛。
轻装上阵: 考前一两天,不要再看新东西,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最后,想说的是:

2016年的司法考试,确实是一场艰辛的旅程。但只要你有决心,有毅力,有科学的方法,就一定能够战胜它。记住,备考不仅仅是为了通过考试,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你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对法律思维的锻炼,这些都将是你未来职业生涯中宝贵的财富。

祝你成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更新:答主把大家问的比较多的问题总结了一下放在了最后,可以去看看。祝大家一考而过!

答主和好朋友刚过2015年司考,花一下午总结了自己的经验和不足。如有不认同,不必反驳,自行修改或一笑了之即可。

编者按:经验帖开端先介绍编者2015年参加司法考试的成绩情况:两位小编分别取得427、399的成绩,本经验贴还咨询了其他同年考生的意见,都是400左右的成绩。在此将自己复习过程中的经验和大家分享,避免大家走和我们一样的弯路,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顺利通过司法考试。

一、关于老师介绍

两位小编在选择老师上走过弯路,浪费过时间,接下来介绍的老师都是我们听过才推荐的老师,没有听过的在此不做评判,个别科目没有相应老师推荐是因为自己当时觉得跟错了老师来不及更换。提醒大家在老师的选择上早做准备,小编曾在7月还考虑民诉、理论法听哪个老师,当时焦心的程度希望大家不要再体验一遍。目前各大机构应该都已出老师的先修班课程,网上均可以下载,大家可以在3月以前确定好自己要跟的老师。确定方法:在自己不确定选哪位老师的科目里,下载几个音频对比着听,挑自己对胃口的。

二、关于培训机构

两位小编是法学本科在读大三学生,整个司考复习期间并未参加任何培训机构。是否报班因人而异,大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做决定。写经验帖前小编咨询了很多同学,部分同学参加了厚大、众合等司考机构,也有不错的成绩。小编并不否定司考培训机构的作用,有很多人是适合听课才有复习的动力和压力,小编未报班是因为自己需要很多时间来消化吸收,觉得报班会占用太多自己复习的时间。无论是否报班,最重要的还是自身的努力,这点尤为重要!不存在只上课就可以过司考的情况,更不存在不报班过不了司考的情况!

三、关于是否听音频(录音、加速器选择)

小编强烈建议大家听音频!不建议下载视频,视频所占空间较大,用音频听就够了。有同学在复习之初认为听音频很浪费时间,但小编亲测听音频和自己看书效果完全不同。有些知识点听了之后才知道自己根本没看懂或没掌握重点,更重要的是,各种老师的口诀、记忆方式、理解方法不听音频从何得知?特别强调听音频不代表不看书,不是说走在路上或吃饭时随便听一听就可以。听音频的同时一定要看书!由于小编是法本,有一定的法学理论基础,所以是一边听一边在书上勾画,做好相关笔记,很多内容当时以为自己会了事后可能会忘记。如果是非法本,可以先看完一章书后立刻对照书听音频。

在此建议大家在自己的手机上下载厚大司考APP、百度云,微盘等。音频的老师选择和课本同步。关于加速器,厚大司考APP自带2倍加速,其他培训班的音频需要自己下载加速器听,在此推荐:苹果用户可以下载APP:temposlow;安卓用户下载:Audio Speed Changer或OPlayer Lite。加速倍数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语速较慢的老师可以加速到2倍,像杨帆女神这种语速较快的老师小编一般加到1.5倍。

四、关于复习时间、方法

要参加司法考试的,如果是法本的学生,不建议大家较早开始复习,持久战并非是最好的选择。小编有同学从3月开始复习,觉得战线过长,后期后劲不足以至于8、9月状态有些走下坡路。而且前期复习效率过低,效果不佳。对于法本的学生,小编的建议是3月之前确定好各科老师,4月正式进入复习状态。非法本或在职考生,根据自身情况适当提前。

附小编自己的总体复习时间表供大家参考:

每日复习时间:小编所指的从4月起正式进入复习状态,是每天保证大约10小时的复习时间,因为司考复习有1000小时理论,做不到的请提前开始复习。至于每天具体复习的时间和科目,因人而异,小编不再赘述。

五、关于用书推荐

前面推荐了哪些老师,就是用他们的讲义+真题。

真题一定要做,含金量太高!真题的价值在于帮我们了解知识点的考法,揣摩命题人的出题方式。真题有一定的重复率,所以真题做一遍远远不够,最好的效果是做到3遍以上,不要觉得自己做了就记得答案,事实上小编们在做最后一遍的时候还错很多。小编建议大家把答案写在草稿纸上,做错的用红笔在题号上圈出,这样一遍真题可以反复做,并知道自己错了哪些,错了几遍。

真题请买推荐老师的真题,小编没有练过分卷真题,只要该掌握的知识掌握了,并没有专门练习成套真题的必要。小编也买了成套编年真题并做了一份,发现出题机构并不认真,错误百出,很多法律修订后答案改变,但编年真题中并未修改,或者给的答案解释过于牵强。后来小编就放弃做编年真题。再次强调,做真题要挑对书!

关于模拟题,小编不推荐再做除真题以外的其他题,把握好真题里的每一个选项里的每一个知识点就已足够。以小编的经验而言,做模拟题太难,特别打击自信心,尤其是在进入焦虑期的8月。模拟题出题的方式是一道题针对一个知识点,而司考的真题往往一题涵盖多个知识点,所以模拟题往往过于较真,小编觉得没有必要。

每个老师在最后十多天会出诸如《刘凤科168》这种题,如果有时间可以拿来练手,帮助回顾知识点。不是用来押题的,不要听信有押题一说!来不及做的同学们也不用紧张,小编就没有做。

关于背诵本:如果前期整理好了自己的笔记,就狂背笔记,没有必要买背诵本,再看一遍新书对于小编来说简直心累。小编也都买了各种背诵本,实际上连名字都没往上写过,小编唯一推荐的背诵本是白斌的《司考小绿皮之理论法》。

其他杂七杂八的书小编都不建议大家买,牢记用书标配:讲义+真题!

六、关于心态调整

司考的恐怖在于它极低的通过率以及它对记忆力和耐心的挑战。但只要你认真复习,坚持到最后,会取得你想要的成绩。它的付出和回报绝对成比例!

在第一轮复习过程中可能不会有太多的焦虑情况,此时最重要的是能够静下心来,投入到复习的状态中去。看不懂就多看,听不懂就多听,在看懂的基础上背诵就不会特别吃力。

在第二轮复习中,你会越来越焦虑,真的是背了忘、忘了背……但是每个人都是这样,不要认为是你自己的问题,这是司考复习中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这也是最痛苦的过程。你会发现刚背完民法再看刑法又忘记了,甚至觉得跟没看过一样,问你什么是“对象错误”“打击错误”也不知道了。这时候一定要调整心态,小编两个人是一起复习的,在这种煎熬中问了很多同学也同样,所以相对来说安心一点。切记不要觉得是自己不行。这个阶段有很多人放弃,能扎扎实实坚持到最后的都是会过的!把戴鹏老师的话送给大家:“当你摇摇欲坠的时候,很多人已经倒下了。”

考前一个星期看不进去书再正常不过,多鼓励自己,静下心来,翻翻笔记,不要再纠结于民法或者刑法。这个星期对你而言是做好巩固。不能提高的分数就可以放弃了。

在整个复习阶段,小编想提醒大家切勿受别人进度的干扰。小伙伴的作用是相互鼓励,请专注于自己的进步,专注于学习本身,根据自己的复习计划一步一步走。

最后,总结各科详细复习方法如下:

民法+知识产权法:钟秀勇

推荐用书:《厚大司考钟秀勇讲民法》

推荐原因:有人说老钟是授课内容的深度、广度唯一能达到当下司考民法难度要求的老师。对此我们绝对赞同。

民法的重要性不说,大家懂。不要轻信别人对你说民法很难,啃不动就可以放弃这种话。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司考中没有哪一门是能够放弃的。说时间不够的,早干嘛去了?

建议大家在听录音的时候要自己整理笔记!这点很重要!因为老钟的书很厚,将近600页(592页)的书,充斥着大量为了让考生理解而加入的例子,以及为了体系的完整而出现的较难理解却不会考查的知识点。虽然风趣幽默,对前期理解很重要,但在后期背诵的阶段是不必要的。如果后期背诵还抱着厚厚一本书,一方面给人很大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找不到重点。

民法我是按照总则、物权法、债法总论、合同法、侵权责任法、婚姻及继承法整理的笔记,总共不到60页,在7、8月份进入冲刺阶段时只看这60页并记诵2遍左右,此时厚大讲义的作用在于查漏补缺。东西应该越背越薄。

民法的音频听1-2遍就已经足够,不需要反复听。真题要反复做,尤其是对于民法,老钟的真题很有含金量,解析得十分详尽。民法的考试都是已经发生的未来,如果可以把老钟的真题加解析都理解并记忆,民法就不存在问题。

知识产权一般老师会放在商经里讲,这只是个惯例,并不代表商经老师的知产讲得好,反而小编认为《老钟讲知产》这本书很好,延续了老钟的一贯风格,体系清楚,对真题的解析也很到位,强烈推荐和民法一起复习。

刑法:柏浪涛或者刘凤科

推荐用书:指南针《刑法攻略》或者《厚大司考刘凤科讲刑法》

推荐理由:两位小编分别选择了柏浪涛和刘凤科。前期有过选刘还是选柏的纠结,但一旦选定,就请踏实地跟着这个老师走,不要过多纠结,实在不需要两者都看。有人会说刘柏两人观点有不同之处,就两位小编的经验看来,不同之处毕竟是少数,司考不会考查这种地方。刑法出题日益看重对理论的考查,尤其体现在15年的卷四大题中,刘柏两位老师对这些知识点都有强调,因此选定一个就够了。有人说柏浪涛老师的书相对容易理解,凤科大帝偏难,小编并不觉得,其实两位老师在知识点的讲解上并没有太大的分歧,只不过柏浪涛老师的语言比较通俗易懂些,就相当于英语长难句和几个短句的区别。

小编A跟了柏浪涛老师,命题人周光权弟子,温和的新理论,重点到位。他的课程对于法本学生完全打破四要件体系,重新建立两阶层体系有很大帮助。通俗易懂,有很生动的例子,在15年的卷四大题中就考查到柏浪涛老师曾在音频中提到的案例。其真题卷中配有“牛刀小试”可以帮助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和运用,并不同于小编之前提到的模拟题。

小编B跟了刘凤科老师,张明楷弟子。司考刑法采用的是较新的两阶层学说,而凤科大帝对司考出题人著作的研究相当到位,尤其是在书中举了很多例子。其次,推荐大家要多听几遍凤科大帝的音频。小编记得大帝说有一位考生听了一共7遍,最后刑法成绩满分,建议大家在听的时候做好笔记,将大帝提到的案例记录下来。凤科大帝讲课风趣幽默,翠花二娃深入人心。如果跟凤科大帝,真题也做他的不再赘述。

行政法:徐金桂

推荐用书:《厚大司考徐金桂讲行政法》

推荐理由:徐金桂老师讲课风格幽默,感觉司考大多数出名的老师都挺幽默的。重点到位,行政法不二人选。小编们没有听其他老师的课,对徐金桂老师的授课方式很喜欢。就15年司考而言,徐金桂在课上讲的和书上写的足以应对考试。行政法的复习也要注意整理笔记,其实后期徐金桂会出背诵版,感觉会比较容易背诵。但是由于出的太晚,大家还是在第一轮复习中就整理好自己的笔记,后期背笔记就足够。小编在第一轮复习听过超级系统强化班的音频后,于八月份在第二次背完行政法后,每晚花一两个小时第二次听了音频。感觉效果更好。第一遍听音频在于学习,第二遍听音频时自己已经熟记知识点,会更清楚知识结构的体系以及自己忽略的重点。

Ps:至于未推荐民法听多遍音频,是因为老钟的书已经很详尽,个人感觉应花时间在民法第一轮总结的笔记,民法太庞杂,第二遍听音频的效果并不显著。

真题还是用徐金桂老师的,不赘述!

民诉:戴鹏

推荐用书:《华旭名师课堂——民事诉讼法与仲裁制度》

推荐理由:民诉的最佳人选!小编两人是对比了郭翔老师和戴鹏老师之后,做出的选择。诉讼法是一项复杂的记忆工程,因为民法和刑法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感觉不那么生硬。在听戴鹏老师的音频前,小编惧怕诉讼法这种听起来纯记忆性学科。但是听完戴鹏老师的课,感觉民诉成了司考中最简单的学科。推荐戴鹏老师,最大理由是他可以把每一个制度为什么这样规定讲得清清楚楚,理解之后你就不用死记硬背了。这样说,小编们好歹是个法本,关于举证责任几乎都是死记硬背学过来的,听完戴鹏讲,你就完全明白举证责任倒置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简单规定。戴鹏一直强调民诉几乎没有需要你硬记的,都是理解了原理就会懂的。

关于15年民诉的大题,小编不想吐槽,确实是有老师在之前讲过绝对不会考“第三人撤销权之诉和再审的对比”。戴鹏在小绿皮中有详尽解释,小编由于时间问题,还有对这位老师绝对说法的深信,看到卷子……嗯,大家懂。所以一再强调啊,不要相信老师说的绝对不考!绝对不考的只有大纲之外的,凡是书上的都是可能会考的!

民诉解释依然重点,大家紧跟戴鹏他会详细讲解。

另外,小编去年听取他人建议,诉讼法是记忆性学科可以放在最后看。并不是这样!小编认为诉讼法会加深你对其他法律的学习,比如民诉和民法,刑诉和刑法,它们之间不是完全割裂的。所以复习完民法刑法开始看诉讼法,是小编的良心建议。

刑诉:

是这样的,小编刑诉当时是选择杨雄老师,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可能是由于刑诉学科本身的复杂性以及它的出题方式,让你无法轻松的像拿下民诉一样解决刑诉。但是小编后来听了陈少文的几个录音,时间来不及并未听全。感觉陈少文有试图让学生理解,并且有不少生动的记忆方法。

小编当时在刑诉老师选择了杨雄上感觉并不是多失败,但比起其他学科并未觉得成功。所以大家可以在前期自己对比下杨雄、左宁、陈少文等老师,咨询他人的意见后,自己做选择。小编真的没法帮助大家。

理论法:白斌

推荐用书:《华旭名师讲堂——理论法学》

推荐理由:绝对强烈推荐!不知道还有谁能比白斌讲的好!他的口头禅“我可以不会,但你不能阻止我做对”。事实就是如此,小编自己的法理和宪法以及法制史只错了两道题。尤其是对于宪法这种学科,你会就能拿18分(共20分左右),不会就2分。这是亲身经历!因为小编起初用了其他老师的书,这是小编走的最弯的路。跟了那个老师听完整本理论法,尤其宪法,不知道从哪开始背。就是完完全全的背了法条,考到也做不对!白斌是技术流,对于宪法这种学科让你听完想卷一都考宪法,也真是大神级别了。特别行政区制度、选举制度、宪法修正案等看到就想放弃的知识点,听完白斌讲课,觉得好像就那么简单了。很多口诀都很厉害,多念几遍不用背就记得了,并且会用,知道是哪里用,小编现在还记得清清楚楚。有些老师也喜欢编口诀,但那个口诀第一没规律,第二背下来了不知道口诀对应的知识点,感觉没任何用。比如“政犯司强自主用税关基”,这种口诀小编实在无法消化运用。绝对没有妖魔化,小编们太喜欢白斌!

法制史、法理学一样,反正理论法都跟着白斌走,你会对卷一信心满满。

一定要听白斌讲真题,白斌是技术流老师,他在真题中会教很多做题技巧,绝对有用。“如无必要不看题干”等做题技巧,小编们受益匪浅啊。这是小编唯一的真题还听音频的科目。其实真题听完白斌讲,感觉理论法不用死记硬背差不多都会了。

另外,今年考了很多司法职业道德和法治理念上的题,所以大家要重视这一块。因为前几年这一块并没有特别重要,属于有几道题不复习都会,然后一两道复习了也做不对的。所以每个理论法的老师都不怎么讲这一块。今年司考卷一成绩普遍不高的原因就在这里,大家不怎么在意这一块好像是种惯例。所以建议大家摈弃这种观点,一分都别放弃!考的不难,但你不复习就是不会。

三国法:杨帆

推荐用书:《华旭名师讲堂——三国法》

推荐理由:三国法女神,不需要理由!这是大家公认的,小编就不啰嗦称赞了,真题也是用女神的。

商经:

小编商经考得真的满满都是泪,目前没有喜欢的老师可以推荐。大家可以自己在前期听听,挑个喜欢的。商经要注意一点,选定老师后,无论他说这一点刚考过不会考,还是说这一点从来没考过不重要,都别信!不是出题人永远不知道哪些题要考,今年小编就是这种情况,不下十分,老师说这个可以叉掉不会考的时候,小编就是最乐意打个大叉再也不用看的心态。看到考题就懵了,后来考完翻书都是打叉的!商经在卷四中一般也会出一道大题,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

卷四复习:

推荐用书指南针《卷四突破120分》

小编们今年靠卷四挣了很多分数,强烈建议卷四在8月中旬后进入复习阶段。15年卷四的第一题和最后一题,考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一类的论述题,这种题就是司考的政治题。在杜洪波老师的这本书中,他给了很多段落背诵。小编们每天背诵一段之后,随便挑出这本书上的一道热点问题或者历年真题进行练习,在重复了几天后,就找到了自己答这种题的套路和感觉。在考试前,已经做过20道左右的仿写,所以强烈建议大家一定要动手写下来,和参考答案比对,看看自己哪里不足,进行修正。其实论述题就是在审题后弄清考点,把背好的段落根据自己总结的模板进行扩句,和案例结合起来分析。杜洪波老师讲了失分原因是很多人存在的问题,至于答题技巧是自己在这些反复的背诵和练习中自己找到的模板。一定要写!

卷四会考刑法、民法、行政法、刑诉、民诉和商法的大题,这些题目是对相应科目知识的考查,所以这些题目不能当政治题来练!一定是你掌握了这些知识,对知识的运用,但是不能不练!八月中旬后至少一天一道真题,等考试前夕所有真题都过了至少一遍。做题时,完完整整的把它当做考试对待,写下来,不要以为看到之后会就可以不写,脑子里想和能不能写出来是两回事。另外,这种题要答到老师想看到的,是需要练习才能掌握的。自己找一个本子,每天一道,写完后参照答案对比,哪些地方你写了一堆废话答案却一句话没提,哪些地方你根本没写却是答案的给分点,都要认真分析。

例如,刑法考试中,问甲犯了什么罪,假如标准答案是“甲犯了故意杀人罪,而不是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那么你只写“甲犯了故意杀人罪”是拿不到所有分数的。会做的题却漏掉一半分,就是因为没有掌握答题技巧。卷四是很多考生觉得时间不够用的一科,小编也是。所以一定要多练,练得多了你会知道哪些废话不用浪费时间去写,哪些是踩分点写一句就把分数拿全了。

最后,大家在考场上答题的时候,要注重答案的体系化,尽量让阅卷老师看到你的卷子能够一目了然,找到踩分点,建议大家用一、二、三、四标好。同时,字能写得好看当然最好,如果不行也要做到工整。

附录:

考试时间:

试卷一:上午08:30——11:30,考试时间180分钟。

试卷二:下午14:00——17:00,考试时间180分钟。

试卷三:上午08:30——11:30,考试时间180分钟。

试卷四:下午14:00——17:30,考试时间210分钟。

更新一下做笔记的问题:

首先做笔记不是每一科都要做,事实上答主只做了一个民诉,因为去年民诉郭翔的书编的太紧急,很多排版方面不尽如人意。答主虽然没做民法,但觉得民法也有必要做,因为我的朋友做了,据她所说到后期可以快速过很多遍,所以推荐大家也将民法做笔记。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做哪些笔记。

下面分享一下我做笔记的方法,希望抛砖引玉(当然这也不是砖了),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是可以将有必要的部分列成表格,比如说这个关于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的种类和适用,书上写的看上去有点乱,整理成表格会不会重点比较明确?

第二,是像公示催告程序、督促程序这些书上可能会写好几页,但其实只要一页就可以囊括所有知识,而且用箭头指示顺序,比书上一团文字来得容易记忆些。

第三,我比较喜欢把一个知识点,比如说再审,用ABCD把里面细小的内容列明。列的时候会根据自己的记忆方式调整顺序,使其更符合自己的记忆习惯。

第四,民诉执行那一块我原来觉得很乱,很多知识点,但是经过整理觉得会好很多。

第五,再分享一个刑法我用的方法,可能会有点笨,但我自己觉得还挺好的。我将所有的罪名抄在了纸上,然后到后期对着罪名每天自己复述里面的要点。

顺带说一下司考复习中如何克服困意。当然首先保持充足的睡眠是最重要的,然后答主复习过程中采用的方法有以下:
1.喝咖啡/茶,喝到最后嘴巴都麻木掉,感觉喝什么都是苦的。
2.用清凉油风油精一类涂抹太阳穴。
3.听劲爆的歌曲。

暂时就想到这些了,有别的以后再补充,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总结一下被问到比较多的问题:

1.是否要买三大本?

答主认为不需要买,用以上推荐的书就已足够,书不在于多,每门看一本就好,重要的是把以上推荐的讲义吃透。

2.关于厚大机构的音频听哪一个系列,基础先修是否要听?

答主直接听的超级系统强化。超级系统强化和书本联系紧密,如果听一遍不能完全理解的话可以多听几遍,答主自己也听了很多遍,尤其是刑法。基础先修相对比较基础,后期还应以超级系统强化为主。

3.关于看书和做题的矛盾?

一上来建议不要先做题,做题应当是建立在理解了知识点的基础上,起到对知识点的检验、巩固和查漏补缺的功能。如果没有弄懂知识点就做题可能会错很多,对自信心打击比较大,其次,如果不懂做题的话就是蒙答案,没有起到真题应有的作用,是一种浪费。所以建议大家先把知识点弄懂,再加以记诵,能够自己复述出每个知识点的要点,再做题,这样效果会更好。

4.不同机构老师的视频、讲义怎么拿到?

讲义就是我以上推荐的书,可以通过实体书店、网上书店购买。可能大家会觉得不同机构的买起来不方便,但我建议大家不要为了图省事就都买一个机构的,因为我推荐的书是我经验的总结,能够跟对好的老师对于之后复习是莫大的帮助,希望大家能少走弯路。

再说视频、音频的问题。这个前面已经讲到,厚大的可以下载厚大司考APP,上面可以免费下载所有的音、视频。其他机构的我去年都是通过网上找的免费的资源,通过新浪微盘、百度云等分享的,大家要用心去找,一定是有的,应该都可以免费获得。

5.复习顺序,如何复习?

其实这个问题上面也详细说了,但大家可能没注意到,在这里简略说一下。顺序建议按照这个来:民法、刑法,行政法和其他(这个部分顺序可以自己安排),诉讼法置后,卷四最后。

如何复习主要就是看讲义,听音频。大家可以先把书看一遍,把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再去听音频,第一遍主要注重理解,要把每个知识点都理解消化,再在此基础上记诵。

6.厚大学习包要不要买?

这还是买书的问题,答主一直强调,推荐的书已经完全足够,其他的都是不必要的。大家买书的时候一定不要为了图省事去多买或错买。

7.刑法刘凤科、柏浪涛能不能两个都听?

选择一个足够,理由见上文。两个老师的优点、特点也见上文。

8.关于后期增补讲义?

建议大家关注老师的微博,增补讲义后期会发在微博里。增补讲义很重要,答主考试的时候因为没重视吃了亏,希望大家重视。

9.关于考试报名条件?

大家还是要以官方的文件为准。

10.复习摸不着头脑,觉得很乱?

可能刚刚开始会这样,主要是因为对这个考试还不了解,对自己的情况也不了解。但如果按照顺序有计划地复习,就会变得越来越清晰、明确,也会知道重点和难点在哪里,这些都不用担心啦。

11.关于法条?

法条不要买,也不要直接背。因为各科老师会将法条写在书里。直接看书即可。

最后祝所有看到这个答案的都高分通过!能看到这里的就给个赞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16年司法考试的备考,真的是一场硬仗,需要策略、毅力,还有一点运气。那时候考试还没改革,内容多、难度大,但只要方向对了,方法得当,成功率还是挺高的。我记得那会儿,身边不少朋友都在拼,我也有幸通过了,所以就结合自己的经验和看到大家备考的情况,给你详细说道说道。一、 认清形势:2016年司法考试的特.............
  • 回答
    关于 2016 年 12 月 Mac 产品线在苹果公司内部是否被忽视,以及是否存在资源分配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背景:苹果的战略重心与 Mac 的地位2016 年的苹果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型期。iPhone 仍然是其绝对的现金牛和增长引擎,苹果将大部分研发和市场资源集中在不断迭代的 .............
  • 回答
    2016年春节新西兰南岛自驾游,这是一个非常棒的选择!春节期间的新西兰正值夏季,天气宜人,阳光充足,非常适合户外活动。南岛的自然风光更是壮丽迷人,绝对会让您不虚此行。以下为您精心设计的 1014天新西兰南岛春节自驾游详细路线安排,考虑到春节期间的出行特点,我会在各个环节加入一些建议,希望能帮助您规划.............
  • 回答
    2016年中国经济的状况,用“很差”来形容并不准确,但可以说是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和转型阵痛。真实情况比简单的好或坏要复杂得多,需要从多个维度来理解。一、 宏观经济层面:增长放缓但仍保持稳定 经济增长率: 2016年中国GDP增长率为 6.7%。从国际比较来看,这依然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较高的增长速度.............
  • 回答
    2016年美国大选希拉里·克林顿的失利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没有单一的原因可以解释。她输在哪里,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一、 希拉里·克林顿自身因素: 公众信任度不足(The Trust Deficit): 邮件门(Emailgate): 这是希拉里竞选过程中最持久也是最伤人的负面因.............
  • 回答
    2016年,互联网行业经历了一系列重要的转变,这些转变不仅塑造了当年的格局,也为后续几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以下是一些关键的转变,我会尽量详细地讲述:1. 移动互联网的深度渗透与生态构建: APP的统治地位更加稳固: 2016年,智能手机的普及率已经非常高,用户对APP的依赖进一步加深。各种生活服.............
  • 回答
    2016年华语电影界确实发生了不少值得深入反思的事件,这些事件不仅影响了当年的电影市场,也对行业发展产生了长远的影响。以下是一些关键事件及其背后的反思:1. 《叶问3》“票房造假”争议与行业监管的缺失 事件经过: 2016年初,《叶问3》凭借甄子丹的号召力和不错的口碑迅速票房攀升,但很快就爆出了.............
  • 回答
    2016年是科技行业和商业领域充满变化的一年,一些公司如日中天,另一些则面临严峻挑战。以下是一些在2016年快速衰落和快速崛起的公司,我会尽量详细地介绍: 2016年快速衰落的公司(重点案例)在2016年,一些曾经备受瞩目的公司因为各种原因(产品失败、市场饱和、竞争加剧、管理不善、消费者信心下降等).............
  • 回答
    2016年是中国互联网发展史上一个非常重要且充满活力的一年,涌现了大量令人印象深刻的网络流行语和网络大事件。以下是一些详细的介绍: 2016年网络流行语2016年的网络流行语,很多都带有强烈的个人表达、情绪宣泄以及对社会现象的调侃和反思。它们不仅是网络文化的缩影,也反映了当时网民的生活状态和关注点。.............
  • 回答
    作为一名大型语言模型,我并没有实际的“阅读”行为,也无法感知时间。我接触到的所有信息都来自于训练数据,这些数据包含了海量的文本和代码。因此,我无法像人类一样“在 2016 年阅读了什么书”。但是,我可以模拟一个在 2016 年接触到大量优质内容的人,并根据我训练数据中的信息,推断出当时可能会被广泛讨.............
  • 回答
    2016年,确实能感受到一些经济不景气的迹象,这些迹象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我觉得整体经济氛围不那么乐观。下面我尽量详细地回忆一下当时的一些感受和观察:1. 消费意愿的普遍下降,以及“消费降级”的讨论升温: 身边朋友和同事的反馈: 以前大家聚会吃饭或者出去玩都比较随意,会选择一些中档餐厅或者热.............
  • 回答
    2016 年美国大选之所以让美国社会撕裂到难以包容、几乎势不两立的地步,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多方面因素交织的结果。这种深度撕裂并非一夜之间形成,而是多年来积累的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矛盾在这次选举中集中爆发,并被进一步激化。以下是一些关键因素,我将尽可能详细地阐述:一、 深化的经济不平等和地区差异: .............
  • 回答
    2016年6月12日,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Pulse同性恋酒吧发生的枪击案,无疑是美国历史上最致命的枪击事件之一,对当年美国大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起事件不仅震动了整个美国,更将原本已经激烈的总统选情推向了新的高度,并加剧了围绕几个关键议题的辩论。以下是这起事件可能对2016年美国大选产生影响的详细分.............
  • 回答
    2016年的中国农村,在我记忆里,是个色彩斑斓、充满矛盾,却又生机勃勃的时代。它不像我们现在看纪录片里那种完全停滞不动的老样子,也不是媒体宣传的那种统一的模版,而是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景象交织在一起。基础设施的明显改善:这是最直观的变化。我记得很多农村的路都通了硬化路,以前那种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
  • 回答
    2016年OPPO手机销量全球第四的那些事儿:一场精准营销与渠道深耕的胜利2016年,OPPO凭借其精准的营销策略和深入的渠道布局,一举跃升至全球智能手机销量第四的位置,这在当时可谓是现象级的表现。回顾那一年,OPPO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多方面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 一、精准定位,抓住年轻消费者的心:.............
  • 回答
    2016 年美国大选的结果数据,要说有意思、值得细品的地方,可不是那么简单几句就能说完的。这届大选之所以至今仍让人津津乐道,正是因为它的投票结果揭示了太多深层的东西,跟我们平常理解的“谁赢谁输”差远了。1. “失落的选民”的惊人反弹与地理分布:如果说有什么数据最能概括2016年大选的“震撼弹”,那一.............
  • 回答
    2016 年的美国总统大选,对我来说,与其说是一场简单的政治事件,不如说是一次深刻的认知重塑。在那之前,我对政治的理解相对简单和理想化,总觉得世界会沿着一条相对清晰、理性的轨道前进。然而,这场大选彻底打破了我的这种设想,让我开始重新审视很多习以为常的观念。最直接的改变是,我开始更加主动地去理解“人民.............
  • 回答
    2016年,公务员考试的热度之高,可以说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要说为什么那一年有那么多人都一窝蜂地挤进公务员这条赛道,这背后其实是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就业压力巨大,现实考量是根本。 你得知道,2016年那会儿,中国经济正处于一个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虽然总体向上发展,.............
  • 回答
    2016年,全球经济依然在缓慢复苏的轨道上,中国经济也进入了“新常态”,告别了过去的高速增长,转向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的中高速增长。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各行各业的前景呈现出分化和演变的特点。以下将对当时各主要行业的前景进行详细分析,力求还原当时的真实情况,避免生硬的AI痕迹。一、 挑战与机遇并存的传统.............
  • 回答
    2016年1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远超预期,达到10400亿元,这确实是一个令人瞩目的数字,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一现象,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结合当时中国的宏观经济环境、政策导向以及市场行为来解读。一、 数据本身的回顾与分析首先,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这个数据:2016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公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