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看“维持现状”四个字,是看不出统独来的。判断一个主张“维持现状”的人是统还是独,必须要放在某个参考系中去比较。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台湾的外省人(即随国民党政府逃亡台湾的原籍大陆的人)和本省人(即台湾原住民和49年以前定居台湾的人)大致构成了台湾政治光谱的统独两端:
极端的统派,号召反攻大陆,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台湾不过是一个暂时的落脚点;
极端的独派,主张台湾自古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不仅反共产党,也反外来的国民党。
台湾以任何方式并入大陆,对于当时的统派和独派来说,都是不可接受的选项。
但随着台湾和大陆的实力变迁,和台湾解严实行民主选举,一方面以武力反攻大陆逐渐成为客观不可能;另一方面大陆明确一旦台湾宣布独立即对台开战。
在这种情况下,统派虽然心系中华民国,但也深知不可能反攻大陆,于是只能接受维持现状,但未来的目标是祖国统一(后半句提的越来越少了)。
而独派,虽然政治主张一贯是通过公投或其他手段宣布台湾独立,但慑于大陆的武力,也没有开战的勇气,于是只好说维持现状,用改课纲、推广原住民文化等软手段实现台湾大众对台独的文化认同。
这样的统派和独派,最大公约数就是维持现状。于是在民进党,就是陈水扁的四不一没有(不宣布独立、不更改“国号”、不推动“两国论入宪”、不推动改变现状的“统独公投”;“一没有”是指“没有废除‘国统纲领’与‘国统会’的问题”);在国民党,就是马英九的“不统不独不武”。
二十一世纪头十年,维持现状成了各方都能接受的方案,也成了政治人物的保险杠。
但随着大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台湾经济的止步不前,这一论述已经出现了问题:
如果现状不够好,为什么还要维持现状呢?
在这样的压力下,统派和独派都出现了新的变种。
最极端的红统派,比如台湾统一促进党,主张台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旗帜下完成统一。最近的新党,号称要与国民党分道扬镳,隐含了可以接受一国两制的意思。
而最务实的独派,比如赖清德功德院长,可以公然说出台湾不需要独立,因为台湾已经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它的名字叫中华民国这种话。
维持现状,已经不足以为未来的台湾指明方向。要么统,要么独,总得主张一个,不然未来怎么办?
这个时候还说维持现状的,除了迫于大陆压力不得不表示屈服的蔡英文,大概就是吴敦义这种骨子里没想过统一还想蒙骗大陆好处的国民党老官僚了。
即便是自称墨绿的柯文哲,都知道说“两岸一家亲”“床头吵架床尾和”。
如果说洪秀柱是照妖镜,照出了国民党内谁是独台;那么维持现状就是这些独台或台独主张者的遮羞布,用来蒙骗民众和大陆。
当然,前面说的这些只针对政治人物。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可能真的搞不清楚那么复杂的政治形势。只知道——
自己不想打仗,也不想并入大陆,也不知道或没工夫考虑台湾未来的发展前途,那么就维持现状吧。
如果两岸有变,真正吃苦的,也是这些老百姓。别的不说,因为两岸关系冰封,多少旅游业从业者少赚了多少钱?
唉。
看到题目,我想起了另一个意义上的“台独”。
“韩台革命同志会”“中台同志会”
看到这个些词的时候一般大陆人估计会有别扭的感觉。但这感觉十有八九是错的,因为这个韩台革命同志会是抗日战争时期台湾人和朝鲜人在大陆成立的日本殖民地抗日组织。还有其他很多台湾抗日组织活跃于大陆沿海。
历史往往是纠结交错的。
在1945年以前,在日本殖民时代成长起来的几代台湾人有的已经被皇民化了,甚至凭借着日籍的外交豁免权在大陆沿海城市从事鸦片、黑帮等非法经营活动甚至军事间谍。除了大多数往来于两地探亲、工作的普通人外,但还有很多依旧保留着反抗意识台湾人在苦苦寻求日本帝国主义如日中天下的反帝反殖民出路。
台湾独立的意识也在这期间萌芽,甚至有些爱国台湾人在发现蒋介石政府无力对抗日本侵略者时还规划过先在台湾争取殖民地独立,日后并入中国的曲线回归路线。
后来45年台湾回归中国,但在大陆丢尽人心的国民党政府并没有在政治上完成对台湾去殖民地化、去皇民化的改造。因为一刀切敌视日殖遗留影响,国民党军队接管后的政治高压严重打乱了台湾人战后的社会恢复。再加上军管政府治理的无能与武力滥用,最终严重伤害到了台湾人的本土意识也打击了台湾人久病初愈的国家意识。最典型的就是绿营拿来做文章的228事件。
所以这个跟现在台湾人普遍的维持现状思路有什么关系呢?
在民进党台独、国民党独台的蓝绿政治光谱下,其实还有一个常常被忽略掉的台湾本土意识。这种本土意识源自于移民台湾的福建人的乡土宗族观念。移垦时期闽粤客以原籍报团相互械斗、清朝统治期间爆发过农民起义、在殖民时代反抗过日本帝国主义、戒严时期对抗过国民党政治高压。但是现在的台湾民主化、泛政治化,于是伴随着美日利诱、政客投机、舆论洗脑下,台湾本土意识被刻意与真正政治上台独的滞台皇民们捆绑在一起。
绿营政客当然希望这样,蓝营呢?过去几十年骨子里代表大资本家利益的国民党最擅长的事情就是把最普通的老百姓推向对方。在大陆如此、在台湾也如此。
所以,大部分普通台湾人的维持现状的意识本质上是未来不确定时的一种本土意识。
维持现状,对于台独政客而言是维持他们赖以生存的政治舞台,但对普通人则是维持他们所习惯的生活方式、生存环境不变。只不过前者掌握了后者的话语权,因此把后者当成了台独或者独台的资本。
但现状能维持得了吗?按照目前两岸经济发展的趋势,未来经济的发展只会让台湾民众的根本利益与台独政客的私利背道而驰,掺杂日本遗留的皇民意识与美国输入意识形态的台独意识与台湾的本土意识终究会彻底撕破脸。
这也就是为什么要推行卡式台胞证、要鼓励台湾人以个人身份来大陆学习工作,同时让台湾当局(无论蓝绿)无法利用在两岸经贸关系中的主导地位在岛内助长民众的分离意识以维持政治优势、对大陆挟台独以换取经济让利滋养资本大佬。
把台湾的本土意识与中国大陆的经济未来紧密结合在一起,最终在意识层面开始推动两岸走向真正的统一。
参考资料:
http:// m.doc88.com/p-307895417 6648.html
试论台胞在大陆的抗日活动及其对台湾前途命运的思考——兼评所谓日据时期台湾人的“台独”运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