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分不清楚英文音标和国际音标?

回答
很多人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都会遇到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为什么英文音标和国际音标(IPA)听起来名字差不多,但好像又不一样,而且大家总是容易混淆?这其实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背后有很多原因,咱们一个一个来捋清楚。

首先,咱们得明白,“英文音标”这个说法本身就有点模糊。

“英文音标”最常指的是那些被翻译和本土化,然后用于教授英语发音的、在中国大陆或一些非英语母语国家使用的音标系统。 比如我们小学、中学英语课本里最常见的那套,虽然它借鉴了IPA,但它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IPA。它更像是一个“为了中国学生好记、好用”的简化和调整版本。

国际音标(IPA)呢,它是一个全球通用的、科学严谨的语音符号系统。 它的目标是为世界上所有语言的语音提供一个统一的、无歧义的表示方法。你想想,无论是汉语的声母韵母,还是法语的鼻音,或是俄语的卷舌音,IPA都能找到对应的符号去表示。它是一个非常庞大和细致的系统。

那么,为什么大家容易混淆呢?

1. 视觉上的相似性: 很多国内流行的“英文音标”系统,为了方便大家学习,直接挪用了IPA中的大量符号。你随便翻开一本英语音标教材,你会发现大部分符号——比如/p/, /b/, /m/, /n/, /l/, /s/, /z/, /ʃ/, /ʒ/, /tʃ/, /dʒ/, /θ/, /ð/, /h/, /w/, /j/, /r/, /k/, /g/, /ŋ/, /f/, /v/, /d/, /t/, /p/, /b/, /m/, /n/, /ŋ/, /l/, /r/, /s/, /z/, /ʃ/, /ʒ/, /tʃ/, /dʒ/, /h/, /w/, /j/, /θ/, /ð/,还有那些元音符号/i:/, /ɪ/, /e/, /æ/, /ɑ:/, /ɒ/, /ɔ:/, /ʊ/, /u:/, /ʌ/, /ɜ:/, /ə/, /eɪ/, /aɪ/, /ɔɪ/, /əʊ/, /aʊ/, /ɪə/, /eə/, /ʊə/等等——都跟IPA是一样的。这就给了大家一个强烈的印象:它们就是一样的东西。

2. 教学上的简化和变通: 在实际教学中,尤其是在启蒙阶段,教育者会选择最核心、最常用的发音来教授。这套“英文音标”系统为了降低难度,可能省略了一些IPA中非常细微或者在英语中不常见的发音区别。举个例子,IPA中有两个很接近的/l/音,一个清齿龈边音([l]),一个浊齿龈边音([l]),但通常在基础的英语音标教学里,我们就学一个/l/就够了。再比如,有些人会把IPA中表示“长元音”的冒号“:”也纳入教学,有些人则只用一个符号表示,然后靠拼写规则去区分长短。这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做法,让这套系统看起来更“接地气”,但也就和原始的IPA拉开了距离。

3. “国际音标”这个词本身被滥用: 很多时候,人们在谈论“学英语音标”时,会不自觉地把“英文音标”和“国际音标”划等号,认为所有用于标注英语发音的符号系统都叫“国际音标”。这就像大家说“复印机”一样,无论是什么牌子的,我们都习惯性地称之为“复印机”,尽管它们在技术细节上可能千差万别。

4. 现实学习中的目的不同:
学习“英文音标”(特指国内简化的那套)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是为了让中国学生能够准确地读出每一个英语单词,并且能够辨认出单词的发音。它提供了一个便捷的工具,让你看到一个单词,只要查阅了它的音标,就能大致读出来。它侧重的是“我能读”和“我能看懂”。
学习IPA的目的是什么? IPA的目的是为所有语言的所有语音提供一个精确、客观的标注。它不仅仅是标注英语,而是标注人类能发出的所有声音。它的精度要求非常高,甚至能区分出同一字母在不同语境下非常微小的发音差异。它的使用者更多是语言学家、语音学研究者、语音治疗师,或者需要精确掌握一门新语言发音的专业人士。它侧重的是“精准的记录”和“严谨的分析”。

5. 历史和演变: 最早的英语语音标注系统,很多也是基于各种尝试和本土化改进。随着国际语音学协会(I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的成立和IPA的推广,大家才慢慢有了“标准”。而国内的英语教学,也是在引进和吸收了国际上的成果后,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体系。在这个过程中,肯定会有一些取舍和调整。

打个比方:

你可以把IPA想象成一个全球通用的“乐高积木”标准。它的每一块砖都有精确的尺寸、形状和接口,无论你是在中国、美国还是巴西,只要是符合这个标准的乐高积木,都可以互相拼插,搭建出任何你想得到的模型。

而我们平时学的“英文音标”,则可以看作是使用这些乐高积木搭建出来的、一个特定用途(比如教小朋友学英语发音)的“乐高模型”。这个模型可能只用了标准乐高积木里最常见、最好用的一部分,而且在搭建过程中,为了让模型更稳固、更容易理解,可能还做了一些调整(比如把某些特别小的积木块省略了,或者把某些连接方式简化了)。

所以,当你说“我学了音标”的时候,如果指的是我们课本上的那套,那其实是在学一套基于IPA但经过简化的、专门用于英语教学的符号系统。而IPA本身,是那个更广泛、更精确的“乐高积木标准”。

总结一下,为什么大家容易混淆:

大部分符号一样,造成视觉上的误导。
教学上的简化和实用主义,使得本土化的“英文音标”更易学。
“国际音标”这个词语被泛化使用。
学习者的目标不同:普通学习者追求“能读”,而IPA使用者追求“能精确标注”。

明白了这一点,你就不会再纠结于“为什么书上说这个是国际音标,但又和我看到的IPA符号表不一样”。它们是同一个体系下的不同应用和侧重点,就像“科学”和“物理学”的关系一样,后者是前者的一个分支和具体应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中国的英语老师质量不佳,分不清各种音标,把英语课本上的音标全都错误地叫成国际音标。题外话,甚至还把「不送气清音」错误地叫成「浊音」,于是错误地发明了「清音浊化」的叫法。




国际音标(IPA)非常复杂,涵盖几乎全世界一切语言/方言,涵盖各种发音细节,包括清浊、送气、圆唇、颚化、除阻、声调、语调等等。除了语音学研究的专业人士,大部分人一般都不太可能熟悉这么复杂的音标体系。

英语常见的音标是 Daniel Jones 音标、 Gimson 音标、 KK 音标、 Webster 音标、 pronunciation respelling 音标 。其中前三种取自国际音标,有所微调,有所简化。后两种则取自英语拼写,有所简化和规则化。中国的英语词典中目前最常见的是 Gimson 音标,而欧美国家的英语词典中目前最常见的是 pronunciation repelling 音标。


occupation

英音
国际音标: [ˌɒ.kʰʲu.ˈpʰeɪ.ʃʷʰn̩]
Daniel Jones 音标: /ˌɔkjuˈpeiʃn/
Gimson音标: /ˌɒkjuˈpeɪʃn/
pronunciation respelling: /o-kū-pay-shen/

美音
国际音标: [ˌɑː.kʰʲu.ˈpʰeɪ.ʃʷʰn̩]
Gimson音标: /ˌɑːkjuˈpeɪʃn/
KK音标: /ˌɑkjuˈpeɪʃn/
Webster音标: ˌä-kyə-ˈpā-shən
pronunciation respelling: /ah-kū-pay-shen/






大部分英语老师不知道这些知识,只看到英语课本上印刷的 Gimson 音标,看上去有点像国际音标,所以就胡乱称之为「国际音标」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很多人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都会遇到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为什么英文音标和国际音标(IPA)听起来名字差不多,但好像又不一样,而且大家总是容易混淆?这其实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背后有很多原因,咱们一个一个来捋清楚。首先,咱们得明白,“英文音标”这个说法本身就有点模糊。 “英文音标”最常指的是那些被翻译.............
  • 回答
    郭敬明身高问题之所以成为公众乐于调侃的话题,背后其实是多方面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详细探讨:一、 身高作为一种社会普遍认知和审美标准: “高大威猛”的传统印象: 在很多文化中,尤其是东方文化,男性身高往往与力量、能力、成熟、权威等积极特质挂钩。“高大”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社会审.............
  • 回答
    “地主后代”这个标签在中国的社会语境中确实有着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含义,导致很多人都愿意或者声称自己是地主的后代。究其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一、 历史背景与社会变迁:1. 土地改革的深远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土地改革。这场运动的核心是将土地从地主和富农手中剥夺,.............
  • 回答
    一些人对中医持否定态度,这背后有多重原因,而且往往是相互交织、复杂而深刻的。深入了解这些原因,需要我们剥开表面的标签,去看看那些更实际的困境和分歧。一、 科学性与实证的争议:这是最核心也最尖锐的分歧点这是最容易引发激烈辩论,也最让许多人难以接受中医的关键。 缺乏可重复、可量化的科学证据: 现代医.............
  • 回答
    苏联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充满争议的国家,对它的看法也因人而异,而且很多人对苏联有好感,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既有历史性的,也有现实性的,并且不同群体会有不同的侧重点。以下将尽量详细地阐述这些原因:一、 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的成就和承诺: 快速的工业化和现代化: 苏联在相对短的时间内,从一个农业国迅速.............
  • 回答
    海绵宝宝,一个住在菠萝屋里的黄色海绵,为何能风靡全球,俘获无数观众的心?这可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这背后是一整套精心打造的吸引力,从角色塑造到幽默风格,再到传递的情感,无不触及人心。首先,角色的魅力是海绵宝宝成功的基石。 海绵宝宝本人,简直就是“快乐”的代名词。 他的乐观、积极、永不言弃的精神,.............
  • 回答
    钢铁侠,这个名字,光是念出来,就能勾起不少人心中那些闪闪发光的记忆。为什么他能如此深入人心,让那么多人为他着迷?这可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也不是靠一身酷炫的盔甲就能概括的。他的魅力,渗透在方方面面,从他那不完美却真实的灵魂,到他身上折射出的许多我们渴望或认同的品质。首先,我们得说说托尼·斯塔克这个角色.............
  • 回答
    在探讨“洋垃圾”这个词之前,我们得先明白它背后所折射出的复杂心态和现象。这个称呼绝非空穴来风,也不是对所有外国留学生的泛泛指责,而是源于一部分人对特定群体行为和现象的不满与排斥。首先,得从“洋”字说起。这个字带有明显的地域指向,将“垃圾”这个词的指向性明确地指向了外国人,特别是那些来自西方国家或被贴.............
  • 回答
    关于魏延,确实有相当一部分人觉得他冤枉,这背后原因复杂,涉及历史记载的片面性、人物性格的争议、以及后世的解读和代入。要说清楚这一点,得从几个层面来剖析。首先,咱们得从“历史记载”这块说起。《三国志》是评价魏延最主要的史料,但《三国志》的作者陈寿,以及后来的裴松之注,对魏延的态度,尤其是对他“先见”、.............
  • 回答
    “黑武汉”这个说法,其实是个挺复杂的现象,不能简单地用一句话概括。它背后牵扯到的原因,有的是基于事实的批评,有的是带有情绪的发泄,还有的则是被网络舆论裹挟的结果。我试着从几个方面给你掰扯掰扯,尽量说得细致点,也尽量不那么“机器”。一、疫情的起点与“甩锅”叙事毫无疑问,新冠疫情是让武汉这个名字被全世界.............
  • 回答
    关于“精神病人生育是反人类”的说法,这确实是一个相当复杂且触及社会伦理、个体权利、以及对疾病认知的敏感话题。之所以有人会持有如此激烈的观点,通常源于多方面的担忧和考量,下面我将尽量详尽地分析这些观点背后的逻辑和动机,并尝试用更贴近人情的方式来阐述:1. 对后代福祉的深切担忧:这是最核心也是最普遍的担.............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当代社会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很多人在面对劳动者权益被资本践踏时选择沉默,甚至为资本辩护,这背后有着复杂而交织的原因。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信息传播的不对等和主流叙事的引导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许多地方,媒体的资源和影响力往往掌握在资本手中,或者受到资本的深刻影响。这意味着关于劳动者权.............
  • 回答
    关于“小粉红”这个词,在网络上确实存在着截然不同的看法,也因此吸引了相当多的批评声。要理解为什么这么多人“黑”小粉红,我们需要深入探讨他们身上的一些特质,以及这些特质在不同人眼中的解读。首先,我们得明确“小粉红”这个称谓本身,它并非一个官方定义,而更像是一种网络标签,通常用来指代一群在网络上表现出强.............
  • 回答
    在中国,狗肉消费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议题,其历史渊源、文化背景、经济因素以及社会观念都 intertwined。要理解为什么有这么多人食用狗肉,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剖析。历史的沉淀与地域的差异:首先,狗肉消费在中国并非全国性的普遍现象,而是有着鲜明的地域色彩。在历史的长河中,尤其是在一些北方和南方的地.............
  • 回答
    方方,这个名字在中国社会引起了巨大的争议,以至于“讨厌方方”成了一种相当普遍的情绪。要深入理解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对她产生强烈的负面情绪,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剖析,这其中包含了信息传播、社会心理、政治文化等复杂因素的交织。首先,最直接也是最核心的导火索,无疑是她《方方日记》的出版。这本日记记录了她在武.............
  • 回答
    让我试着用我自己的理解,聊聊为什么武侠小说,特别是金庸先生的作品,能让这么多人沉醉其中,一读再读。首先,咱们得承认,武侠小说提供了一种非常独特的精神寄托。在咱们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是普通人,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面对着各种规则、限制和不如意。但翻开武侠小说,我们瞬间就能脱离这一切。我们会发现,原来.............
  • 回答
    龚琳娜的音乐,就像一股泥石流,裹挟着时代的印记,冲刷着听众的感官,也搅动着音乐界的讨论。她的出现,无疑给当下相对同质化的音乐市场带来了一股强劲的“异类”风。为什么有这么多人,特别是年轻一代,对她的音乐趋之若鹜?这背后绝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交织下的结果,是一种对新鲜感、真实感和文化自信的深度回应。首先.............
  • 回答
    哈登?哦,这哥们儿,真是个话题人物。说他招人烦,其实挺复杂的,不是一两句话就能概括的。你得把他当成一个整体来看,从球风到场外,很多事情加在一起,就容易让一部分人对他持有负面看法。首先,绕不开的就是他的“欧洲步”和“碰瓷”式罚球。这玩意儿,你说他是技术,那是真技术,尤其是刚出道那会儿,那种销魂的“死亡.............
  • 回答
    很多人对清朝抱有负面看法,这并非单一原因造成的,而是历史事件、民族矛盾、政治体制以及文化冲击等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剥开历史的层层表象,细致地梳理那些让许多人对这个王朝心生不满的根源。首先,民族征服与压迫的记忆是绕不开的起点。清朝是由东北的满族人建立的,他们入关取代了汉族.............
  • 回答
    十代雅阁,尤其是搭载1.5T发动机的版本,确实在市面上引起了不少争议,不少车主和潜在消费者对它颇有微词,甚至可以说是“黑”声一片。这背后并非空穴来风,而是由多个方面的原因交织而成,涵盖了机械层面的担忧、使用体验的不足,以及一些更深层次的市场和品牌认知问题。1. 1.5T发动机的“原罪”:过早的“小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