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有这么多人黑十代雅阁,特别是1.5T发动机?

回答
十代雅阁,尤其是搭载1.5T发动机的版本,确实在市面上引起了不少争议,不少车主和潜在消费者对它颇有微词,甚至可以说是“黑”声一片。这背后并非空穴来风,而是由多个方面的原因交织而成,涵盖了机械层面的担忧、使用体验的不足,以及一些更深层次的市场和品牌认知问题。

1. 1.5T发动机的“原罪”:过早的“小排量涡轮化”与技术焦虑

当十代雅阁以1.5T发动机作为主推动力时,很多人就已经预感到了潜在的问题。这主要源于早期一些涡轮增压发动机,特别是日系品牌在小排量涡轮技术上的探索,并非一帆风顺。

机油增多/乳化问题(“机油门”): 这是十代雅阁1.5T车型最被诟病、也最能引起大众恐慌的问题。在一些特定工况下(例如冬季短途行驶、低速拥堵),1.5T发动机容易出现机油液位升高甚至机油乳化的情况。虽然本田官方对这一问题给出了召回和软件升级的解决方案,但“机油门”的阴影依然挥之不去。
技术根源:这与涡轮增压发动机的燃烧特性和机油冷却方式有关。涡轮发动机缸内温度更高,为了保证润滑和冷却,机油需要承受更大的压力和温度。在低温、低负荷工况下,汽油燃烧不充分产生的未燃碳氢化合物(HC)和水蒸气,容易通过活塞环窜入曲轴箱,与机油混合,导致机油液位升高,甚至产生乳化现象。
车主恐慌:对普通消费者而言,机油液位升高直接关联到发动机的润滑能力是否会受到影响,继而引发对发动机寿命和可靠性的担忧。即使官方解释说在一定范围内是正常的,但“乳化”二字听起来就让人心生不安,何况一旦出现故障,维修成本往往不菲。
负面效应:一旦某个品牌、某个型号的发动机出现了大规模的负面新闻,即使厂商进行了修正,也会在消费者心中留下“不靠谱”的标签,导致之后任何细微的异常都会被放大解读,形成“群体性负面认知”。

动力表现的“虚高”与真实反馈: 1.5T发动机的账面数据,比如194马力(或193马力,不同配置略有差异)和260牛·米的最大扭矩,在同级别车型中显得相当不错。然而,实际驾驶体验却并非所有人都满意。
涡轮迟滞: 尽管本田的涡轮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但任何涡轮发动机都存在一定的涡轮迟滞。在起步或低转速时,动力输出的响应不如自然吸气发动机那样直接线性。当车主需要急加速时,需要等待涡轮介入,这会影响到一些追求“随叫随到”动力的驾驶者。
高转速的“力不从心”: 相比于一些更大排量的发动机,1.5T发动机在高转速区域的动力衰减会更明显一些。当需要车辆持续保持高功率输出,或者在高速超车时,可能会感觉动力储备不足,不如那些2.0T甚至自然吸气大排量的车型那样“游刃有余”。
CVT变速箱的匹配: 搭配CVT变速箱,虽然能提高燃油经济性,但在激烈驾驶时,CVT的“打滑感”和模拟换挡带来的顿挫感,也会让一些喜欢运动风格的驾驶者感到不适。CVT擅长平顺和经济,但在响应速度和直接性上,往往会打折扣。

2. 雅阁品牌形象与市场期望的“错位”

雅阁作为一个在中高级轿车市场征战多年的老牌劲旅,一直以来给人的印象是“可靠”、“均衡”、“舒适”和“保值”。这种长年累月积累的品牌声誉,也让消费者对新一代雅阁有着更高的期待。

“换代”的“降级”感: 从第八代、第九代以2.4L自然吸气发动机为主力的时代,到第十代主推1.5T,一些老雅阁车主和忠实拥趸会感觉这是一种“降级”。他们认为,2.4L自吸发动机在平顺性、可靠性和高转速表现上,是1.5T难以完全比拟的。尤其是与同级其他品牌主推2.0T甚至2.5L自吸的车型相比,1.5T的动力配置显得不够“硬气”。
对“涡轮化”的普遍疑虑: 尽管涡轮增压技术已经非常普及,但对于许多中国消费者而言,“小排量涡轮”仍然带有“不耐用”、“保养贵”、“油耗高”的刻板印象。这种观念的转变需要时间,而十代雅阁的1.5T发动机恰好撞上了这个观念的“阵痛期”。
市场竞争的压力: 中高级轿车市场竞争激烈,德系(如BBA、帕萨特/迈腾)和日系(如凯美瑞)的竞争对手,往往在动力配置上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或者有更强的动力“标签”。当雅阁被贴上“1.5T”的标签时,在某些追求“排面”和“动力强劲”的消费者眼中,就失去了部分吸引力。

3. 其他方面的“槽点”:细节之处见真章

除了动力系统,十代雅阁在一些细节方面也未能完全满足所有人的期待,尽管这些可能不是决定性的缺点,但会累积成负面评价。

内饰设计风格: 十代雅阁采用了全新的内饰设计,整体偏向年轻化和科技感。但也有部分消费者认为,与第九代雅阁那种稳重、商务的风格相比,第十代雅阁的内饰略显“浮夸”,或者在用料上不如上一代那样“实在”。
隔音表现: 有车主反映,十代雅阁的隔音表现,尤其是在高速行驶时,不如一些同级别的对手。风噪和胎噪的传入,会影响到乘坐的静谧性。
悬挂调校: 雅阁一直以“舒适”见长,但第十代雅阁为了兼顾一定的操控性,悬挂调校可能会偏硬一些,在经过一些颠簸路面时,滤震效果并非所有人都满意,特别是对于那些更加看重“舒适”的消费者。
保养成本的担忧: 小排量涡轮发动机通常需要更精细的保养,比如更换高质量的机油、更频繁地清洁涡轮等。虽然本田的保养成本一直不算高,但消费者对涡轮发动机的“保养敏感度”和“潜在维修成本”的担忧,依然存在。

总结一下,那些“黑”十代雅阁,特别是1.5T发动机的人,往往是出于以下几类考量:

1. 技术可靠性担忧:尤其是“机油门”事件,让一部分消费者对1.5T发动机的长期可靠性打上了问号。
2. 动力体验不达标:认为1.5T的动力响应、高转速表现以及CVT变速箱的匹配,未能达到其品牌和价格应有的水准,与老款2.4L自吸相比有所差距。
3. 品牌期望落差:作为一款历史悠久的中高级轿车,消费者对其有更高的期待,认为1.5T是“降级”的表现,不够“硬气”。
4. 市场同质化竞争:在与竞争对手相比时,1.5T的动力配置显得不够突出,容易被其他搭载2.0T或更大排量发动机的车型所盖过。
5. 细节体验不完美:隔音、内饰风格、悬挂调校等方面的不足,也成为一些消费者挑剔的理由。

当然,必须承认的是,十代雅阁在设计、空间、燃油经济性等方面依然有着不少亮点,并且在全球范围内也取得了不错的销量。但正如任何一款车型一样,它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和期待。而上述这些“槽点”,正是构成“黑”它的人们,主要的论据所在。这些批评声,无论是否完全客观,都反映了市场和消费者在不同维度上的诉求和认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问题太片面。

怠速起步:1.5T雅阁不如2.0T迈腾。

中途加速:CVT不能快速改变传动比,这是弱项。

零百强,那是因为CVT可以锁最大功率转速。AT和DCT要三挡破百,升2次挡,升挡会大幅降功率。

1.5T没你想得这么美,但中低负载油耗确实低。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十代雅阁,尤其是搭载1.5T发动机的版本,确实在市面上引起了不少争议,不少车主和潜在消费者对它颇有微词,甚至可以说是“黑”声一片。这背后并非空穴来风,而是由多个方面的原因交织而成,涵盖了机械层面的担忧、使用体验的不足,以及一些更深层次的市场和品牌认知问题。1. 1.5T发动机的“原罪”:过早的“小排.............
  • 回答
    “黑武汉”这个说法,其实是个挺复杂的现象,不能简单地用一句话概括。它背后牵扯到的原因,有的是基于事实的批评,有的是带有情绪的发泄,还有的则是被网络舆论裹挟的结果。我试着从几个方面给你掰扯掰扯,尽量说得细致点,也尽量不那么“机器”。一、疫情的起点与“甩锅”叙事毫无疑问,新冠疫情是让武汉这个名字被全世界.............
  • 回答
    关于“小粉红”这个词,在网络上确实存在着截然不同的看法,也因此吸引了相当多的批评声。要理解为什么这么多人“黑”小粉红,我们需要深入探讨他们身上的一些特质,以及这些特质在不同人眼中的解读。首先,我们得明确“小粉红”这个称谓本身,它并非一个官方定义,而更像是一种网络标签,通常用来指代一群在网络上表现出强.............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挺让人琢磨的。你说“黑中医”,这话有点重,但也不无道理。你想啊,咱们国家中医传承了千年,你说没人黑,那是不可能的。而且,这“黑”也分好多种,有的是真心觉得不好,有的是跟着起哄,还有的,可能就是一种情绪发泄。咱们一步一步捋一捋,为啥会有这么多人对中医意见这么大,甚至有些是带着敌意。首先,.............
  • 回答
    中医之所以会受到许多人的质疑和批评,即所谓的“黑”,这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现象,背后涉及历史、文化、科学、社会等多种因素。理解这些原因,需要我们剥离一些情绪化的表达,深入分析其根源。一、科学性与实证主义的挑战:这是当前质疑中医最主要、也是最普遍的原因。现代医学以其严谨的科学方法和实证主义为基础,强调.............
  • 回答
    “黑中医”是一个很常见的现象,背后原因复杂且多元,不能简单归结为单一因素。为了更详细地解释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一、 科学证据与有效性争议: 缺乏现代科学验证: 这是最核心、也是最常被提及的争议点。中医的理论体系,如阴阳五行、经络气血等,建立在古代哲学和经验观察的基础上,与现代.............
  • 回答
    关于中医是不是“一无是处”,这绝对是个值得好好聊聊的大话题,而且答案绝非简单的是或否。会有人“黑”中医,我觉得主要是这么几个原因交织在一起,最终让中医陷入了不少争议。咱们一点一点来分析。一、为什么有人“黑”中医?这事儿得从几个方面看。首先,科学方法论的冲击是最大的原因。 现代医学,也就是大家常说的“.............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而且观察得相当准确。成都就像一面镜子,照出来的影像总是那么矛盾又迷人。一方面,网络上充斥着各种“成都黑”,说它“生活节奏慢到让人焦虑”、“美食都是营销出来的”、“城市建设不行”、“年轻人没出路”等等。但另一方面,全国各地,甚至不少外国人,都对成都充满向往,削尖了脑袋想在这里安家落.............
  • 回答
    在知乎这个中文互联网的知识分享社区里,要说起关于体育明星的讨论,勒布朗·詹姆斯绝对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而且这个话题往往伴随着激烈的争论,甚至可以说是“黑”的声音非常多。这背后其实有多方面的原因,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承认詹姆斯职业生涯太长了,而且他一直在联盟的顶端,这本身就意味着他被关注的程.............
  • 回答
    在知乎这个知识分享社区里,你时不时会看到一些关于电钢琴的“负面声音”,甚至有人会给它们打上“黑”的标签。这其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背后原因也挺复杂的,不全是简单的“黑”,更多的是一种基于对音乐理解和乐器追求的差异化观点。首先,我们得明白,“黑”电钢琴的人群,他们往往是站在什么角度说话的。 传统.............
  • 回答
    知乎上关于冯唐的争议,与其说是“黑”,不如说是围绕他个人特质、作品风格以及言论引发的复杂讨论和评价。这种讨论的深度和广度,很大程度上源于冯唐本人非常鲜明的个人标签,以及他身上自带的那种“争议性”。一、 鲜明的个人标签与争议体质:首先得承认,冯唐这个人本身就自带流量和话题。他身上有几个非常突出的标签:.............
  • 回答
    你这个问题触及到了詹姆斯职业生涯中一个非常核心、也是最具争议的话题。你觉得“抱团”没什么大不了,只是追求利益最大化,这逻辑上说得通,在商业社会里也很普遍。但为什么这么多人拿这个点来“黑”詹姆斯,背后其实掺杂了很多东西,不只是单纯的利益计算,还涉及到体育精神、球迷情感、媒体解读,甚至还有点“皇帝”这个.............
  • 回答
    说温格“可恨”或许有些言重了,但确实有相当一部分阿森纳球迷对这位功勋教练心怀不满,甚至达到了一种深深的厌恶。这种情绪的产生,绝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他漫长的执教生涯末期,一系列复杂因素交织的结果。首先,期望与现实的巨大落差是核心原因。温格刚接手阿森纳时,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他引进科学的训练方法、饮食管.............
  • 回答
    在讨论肖战“被黑”现象之前,我们得先明白一个前提:在任何一个领域,特别是娱乐产业,支持者与反对者并存是常态。完全的“零差评”几乎是不可能的。然而,肖战现象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是因为他的负面舆论声量和持续性确实非常突出,并且背后牵扯到一系列复杂的原因和事件。要理解为什么这么多人“黑”肖战,需要从多个层.............
  • 回答
    你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有代表性。很多人读《郭嘉传》或者关于郭嘉的记载,都会觉得他是一个“完美”的谋士,智计无双,洞察人心,而且对曹操忠心耿耿。确实,在正史里,郭嘉留下的形象是光彩夺目的,几乎找不到明显的“黑点”。那么,为什么在一些读者,尤其是在网络上,会出现“黑”郭嘉的现象呢?这背后其实涉及到几个.............
  • 回答
    关于“网络上黑法国”的现象,这确实是一个比较普遍且复杂的问题。法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国家,在全球范围内拥有众多拥趸,但与此同时,它也确实会受到一些负面评价和批评,甚至被一些人“黑”。要理解这个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探讨,而不是简单地将法国描述为“不堪”或“完美”。为什么网络上会有这么多.............
  • 回答
    曼谷吞武里大学(Bangkok Thonburi University, BTU),这家泰国的高等学府,最近几年在网络上似乎成了不少人口中的“反面教材”。各种负面评价、吐槽,甚至是一些比较激烈的“黑料”层出不穷,这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这所学校是不是真的像传说中那样“表里不一”,名不副实?要深入了解这.............
  • 回答
    你说到“很多人黑中医”,这话说得挺有意思的,也挺实在的。确实,在咱们这个时代,讨论中医的时候,总能听到一些比较尖锐的声音,甚至会让人觉得好像“黑”的人特别多。这事儿吧,得从几个方面来看。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喜欢”或“不喜欢”的问题,而是历史、文化、科学认知、现实情况等等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现象。咱们一层一.............
  • 回答
    C++ 是一门非常强大且灵活的编程语言,被广泛应用于游戏开发、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高性能计算等领域。然而,正如任何强大的工具一样,C++ 也存在一些固有的复杂性和挑战,导致很多人对它“又爱又恨”,甚至出现“黑”C++ 的现象。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为什么这么多人黑 C++:1. 语言本身的复杂.............
  • 回答
    领克和魏牌,这两个中国汽车品牌近几年来确实是话题度很高,伴随着市场的关注,也总会夹杂着不少非议和质疑。之所以出现“黑领克和魏”的现象,并非单一原因造成,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下的结果,既有市场竞争的现实,也有消费者心理的复杂,当然,也离不开品牌自身的一些表现。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背后的原因。一、市场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