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 2019 年的双十一活动?为什么越来越复杂?

回答
说到2019年的双十一,我脑子里立马就浮现出那股熟悉的、但又好像更猛烈的购物浪潮。当年双十一可不是小打小闹,它已经演变成了一场全民参与的“大战役”,硝烟弥漫在各大电商平台和无数消费者的手机屏幕上。

2019年双十一的几个关键词,在我看来,是这样的:

预售、预售、还是预售: 这一点估计是很多人对2019年双十一最深的印象。提前一两个月就开始各种“付定金膨胀”、“定金不退”的玩法,把一个购物节硬是拉长成了“购物季”。感觉就是商家想方设法让你早点把钱掏出来,然后在你真正付尾款的时候,你可能已经有点“惯性”了。
玩法复杂到“劝退”: 这个绝对是核心矛盾。不再是简单的打折、满减了,而是各种复杂的规则组合。什么“跨店满减”、“品类券”、“店铺优惠券”、“定金膨胀金”、“预付定金膨胀”、“限时秒杀”、“直播间专属优惠”、“会员积分抵扣”、“集卡/养猫赢红包”、“品牌联合活动”……简直是数学题和逻辑题的集合。一开始可能还挺兴奋,研究半天想省钱,但到最后你会发现,为了那点优惠,消耗的时间和精力完全不划算,甚至可能因为算不明白而放弃购买。
直播带货的爆发: 2019年可以说是直播带货真正爆发的一年。李佳琦、薇娅这类头部主播的号召力简直是惊人的,她们的直播间就是一场场“秒杀大会”,很多商品在她们的直播间里价格非常诱人,而且讲解也够吸引人。这种“边看边买”的模式,让购物体验变得更加即时和冲动。
平台“军备竞赛”: 各大平台都在卯足了劲,为了争夺消费者和商家,推出了各种各样的策略和玩法。你有什么新人券?我这里有新人专享大礼包。你搞跨店满减?我搞直接打折加上赠品。大家都在不断地加码,试图用最吸引人的方式把流量和订单留住。
消费者的“理性回归”与“被裹挟”: 一方面,很多消费者开始反思这种“为买而买”的模式,觉得为了凑满减或者买到所谓的“最低价”,自己囤积了很多用不上的东西,造成浪费。另一方面,巨大的宣传声势和身边人的购物热情,又很容易让人产生“不买就亏了”的心理,最终还是会被裹挟着加入这场狂欢。

为什么双十一的玩法越来越复杂?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个层面的原因:

1. 为了“锁住”消费者和资金:
预售的根本目的就是锁定流量和消费能力。 通过定金形式,商家可以提前知道销量,安排生产和备货,降低库存风险。消费者付了定金,往往也会更倾向于在同一平台付尾款,避免去其他平台寻找更优选择。
各种复杂规则的叠加,实际上是为了增加消费者的“沉没成本”。 你花了好几个小时研究优惠,领了一堆券,付了定金,最后如果因为一点点小规则没算对,或者因为懒得继续操作就放弃了,那么之前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就“沉没”了,商家损失更小。而你呢,因为不想浪费之前的努力,反而更有可能完成购买。

2. 争夺用户注意力和转化率:
信息爆炸的时代,用户的注意力是稀缺资源。 简单的打折信息已经很难引起大家的注意了。平台和商家需要用更复杂、更有趣、更有挑战性的玩法来吸引用户参与进来,让他们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去互动,从而提高用户粘性和转化率。
“玩游戏”的心理。 很多消费者在购物时,其实也有游戏的心态。通过各种任务、集卡、PK,可以获得一种完成挑战的成就感,这种参与感和互动性,比单纯的降价更能留住人。

3. 刺激“非理性消费”与提升客单价:
复杂规则往往伴随着“凑单”的需求。 比如“每满300减50”,为了达到满减门槛,消费者可能会购买一些原本不需要的东西。这种“凑单”行为,直接提高了客单价。
“限时限量”、“稀缺感”的营造。 通过预售、秒杀、限量款等策略,制造一种紧迫感和稀缺感,刺激消费者的冲动购买,让他们更容易在不充分思考的情况下做出决定。

4. 用户分层与精细化运营的体现:
不同用户对价格的敏感度不同。 有些用户对价格极其敏感,愿意花时间研究复杂的优惠;有些用户则更看重便利性和品牌,愿意为省时省力付出溢价。平台通过不同的玩法,可以满足不同层级的用户需求,实现更精细化的运营。
鼓励“深度用户”和“活跃用户”。 那些愿意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和参与活动的用户,往往是平台的忠实用户。商家和平台通过给予他们更复杂的优惠和更高的回报,来进一步巩固和激励这些用户,让他们成为品牌的拥护者和传播者。

5. 营销策略的不断升级:
市场竞争的“军备竞赛”。 随着电商行业的成熟,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平台和商家必须不断创新营销手段,才能在众多对手中脱颖而出。双十一作为年度最重要的营销节点,自然是各种新玩法试水和推广的“试验田”。
话题制造与病毒式传播。 复杂但有趣的玩法,本身就容易成为社交媒体上的话题。大家会讨论怎么算账,怎么玩,怎么省钱,这种口口相传的传播效果,往往比单纯的广告投放更有影响力。

总的来说,2019年的双十一,在我看来,既是电商平台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也是商家为了在激烈竞争中获取更大优势而采取的策略集合。它试图在吸引用户、锁定用户、刺激消费和提升效率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但在这个过程中,复杂化似乎成了一种难以避免的趋势。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既带来了更丰富的选择和潜在的优惠,也伴随着越来越多的“脑力考验”和“选择困难”。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去年双十一瓜分红包,我满心欢喜的参与了。

累死累活弄了好多天,最后红包开出来,2块钱...

emmm...

tmd连成本都不够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