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年纪,就是一时心血来潮罢了。
喜欢苏联,要知道你会面临什么。
身边男同学一知半解爱吹牛,通过向你抹黑苏联标榜自己的精致。一些女生会把你当奇葩和茶余饭后的谈资。通过书本你会看到黑暗残暴的现实,乌克兰饥荒,卡廷惨案,集体农庄,大清洗和劳改营,帝国主义。
如果这些没把你劝退,接着往深处发觉,会发现苏联有悲壮的故事,有崇高的理想,苏联的文学与音乐世界一流。列宁做义工,捷尔任斯基累死在岗位上,斯大林把儿子送上战场,二战八百万将士为国捐躯,帮助新中国建立工业体系.......也许这个国家并没有那么坏。
如果你不觉得无聊,接着往下挖掘,会明白苏联的黑暗源于时代的无奈,比如集体农庄是因为苏联没有英法一样的殖民地吸血,只能通过工农业剪刀差的方式进行原始积累,并且这一代人的牺牲让苏联摆脱贫穷落后,变成了欧洲第一工业国与名副其实的发达国家。
将来等你踏入社会,明白自己所处的位置,相信对苏联这个为人民发声的国家又会有不同的感情。
总之你的路还很长。
你是不是对东正教特别有感,而误会了什么?
苏联音乐里含有大量东正教圣歌的元素,苏联绘画里也有大量东正教壁画的内涵,苏联文化里也有大量东正教的核心涵义。
你最好甄别一下。
一个时代真正远去的标志就是它开始被浪漫化,而这种历史浪漫化就是远去后剥离开黑暗与堕落的一面让你作为旁观者去欣赏,在历史浪漫化下国家凝聚并流传下来的文化和精神,从而感受的魅力产生情绪上的共鸣。当然,感性上的喜好爱憎是没必要通过理性的角度去解构分析的。不需要理由,更不需要人类的悲喜相通,就是单纯因为你喜欢而已。
这里我想引用 苏维埃音乐 网站的介绍:
我很高兴欢迎您来到这个友好的网站。我试图在这里汇集苏联时代留下的一小部分歌曲。所有这些歌曲都曾在我们伟大祖国的城市与乡村中广为传唱。
即使时至今日,其中一些歌曲几乎都是在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出生和成长的每个人都耳熟能详的。而另一些,已然被人们所遗忘了。
这些歌曲是我们不太遥远的过去的纪念碑,在此期间,苏联试图建立一个新的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一个有趣的时代,不仅是恐怖的古拉格,而是“伟大的目标”,是热情、胜利和对“全人类美好未来”的信念。即使今天这些歌曲只能让我们会心一笑,但我相信我们不应该否认这是我们历史和文化的一部分。
对外国访客说几句话:
你正在浏览一个致力于保存苏联历史和文化的资源站,这个国家被西方宣传长期以来视为“邪恶帝国”,或者西方国家人们眼中“广袤的雪国”。
我提议你试着去突破常规刻板印象的框架,试着了解一个独特国家的生活,它有趣的历史,美丽的文化和人与人之间的奇妙关系。
在这个网站上提交的音乐 - 是一个全新文化的明显样本,完全不同于好莱坞和MTV提供给我们的东西。这种文化不受金钱,陈词滥调,暴力和性的崇拜,被敦促不要沉溺于人类灵魂的低潮,而是要帮助人变得思想丰富,超越自我。
苏联音乐的性质开朗而乐观,向劳动人民们传播友谊,集体主义,互助和尊重的价值取向。并非所有歌曲都值得称赞;偶尔还有不成功的部分。但是,可以有信心地说,苏联文化的目的,即新苏联人的精神教育,在很多方面都得到了实现。
我想单独向那些在过去十年中被完全不同于他们父亲的价值观所培养和教育的年轻俄罗斯人谈一谈。
这个网页的内容可能就像你说的那样“过时的垃圾”,或者只是胡说八道的东西。请不要急于草率的批评,然后转头就点开[友善度]网站。没有人试图用他的观点来说服或者约束你。这个网站只是提醒人们在过去的时代,有一个独立而英勇地试图建立“光明的未来”的国家,和生活在其中的人们。
请听听音乐,读读歌词,试着了解一下那段时间人们的生活:他们是如何生活的,他们是为了什么而奋斗。
借用房龙评价拿破仑的文字:
如果你想要为他奇特出众的一生寻找解释,如果你真想知道一个人怎么可能纯粹靠他的意志力这么长久地统治如此众多的人,不要去读有关他的书。那些书的作者不是仇视就是崇拜拿破仑。你将获悉不少事实,然而感觉历史比了解历史更为重要。
在你有机会听一个优秀艺术家歌唱“两个掷弹兵”这首歌之前不要去阅读那些书。歌词出自经历过拿破仑时代的伟大德国诗人海涅之手,由舒曼谱曲,舒曼也是德国人,这个德国人去拜访他法国岳父时亲眼见过拿破仑,他祖国的敌人。因此,这首歌是两个有充分理由仇恨那个混世魔王的人的作品。
去听听这首歌吧!你会明白上千卷书不可能告诉你的故事。
艺术影响人类的感性,包含浓郁情感的作品,引发灵魂的共鸣,这让我们经历奇妙的旅程,让生命变得自由而美丽。
不要在意那些戴着有色眼镜、仇视着一切的人。再美妙的旋律也拨动不了这些人的内心。因为他们长着人类的外表,内在却是铁石的心肠与机械的头脑。他们已然没有了爱,放弃了感受美好事物,没有爱的人才会敌视、去憎恨、去发泄他们的怨毒。
总有一天,憎恨终将会消失,有爱的人们终会团结在一起。祝福你和大家在那时依然有一个随着音乐起舞的美丽灵魂。
啊!朋友,何必老调重弹!
还是让我们的歌声
汇合成欢乐的合唱吧!
哪有那么多七啊八啊的,不就是歌好听,电影好看,有艺术感染力吗?艺术是不分国界的,爽就是爽而已,一个个拿政治东拉西扯,简直莫名其妙。
按照知乎键政小将的脑回路,你看个红楼梦哭了,他们会像饿犬一样扑上来,拼命向你科普满清的闭关锁国,乾隆的十全武功,康熙对曹家的宠信,然后告诉你这些历史周期律通过漫长的反射弧让你的眼泪掉下来。
——虽然你只是看到晴雯死了好难受而已。
对了,你要是看个纳粹荒淫史,他们能论证出你是新纳粹党徒。
这种装逼行为,有个专门术语,叫滥用宏大叙事,谁看了谁恶心。
这没什么好奇怪的。我们总会对什么事物寄托足够多的情感的。
仅仅是苏联文化中属于俄罗斯民族的那一部分,甚至是那其中属于北部欧亚大陆地理的那一部分,就已经足够许许多多的人将一生的热爱倾注在上面了。在审美层面上,苏联是锦上添花,不是雪中送炭。
如果一个文化基底在审美上有先天缺陷,不是一个高级的主义能够弥补的。
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听到上个世纪极富浪漫主义色彩的艺术品当然会被感动这没什么奇怪的。
其实我觉得刘慈欣的科幻之所以在这个时代受欢迎也是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保有了上个世纪的苏联余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