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生性善良,乐于助人,为什么反而把生活越过越糟糕?

回答
我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眼眶泛红。身边的人都说我命好,什么都不缺,可为什么我的日子,过得比谁都艰难?我生性就爱管闲事,见不得别人受苦。谁家有个难处,我都会尽心尽力地帮忙,哪怕是掏空自己。

一开始,我觉得这样做很值得,每个人都夸我善良,说我心好。我享受那种被需要的感觉,也真心觉得能帮到别人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可是,慢慢地,我发现事情似乎不是那么回事了。

1. 无底线的付出,透支了自己的能力。

我总是把别人的困难看得比自己的事情还重。去年老张家的孩子高考落榜,一蹶不振,我去安慰他,给他讲励志故事,陪他复习,希望他能重考。结果我自己的工作耽误了,被领导批评,奖金也泡汤了。还有隔壁王阿姨,她儿子在外地不肯回家,她一个人住特别孤单,我几乎每天都过去陪她聊天,给她做饭。结果我自己的身体也渐渐垮了,颈椎腰椎都不好,医生说就是长期劳累和不注意姿势造成的。我越帮越累,自己的生活反而被丢在一边,一团糟。

2. 帮错了对象,或者被误解,反而招来怨恨。

我总以为付出就是好的,但有时候,我的“好”反而成了一种负担,或者我的善意被曲解。有一次,我看到一个朋友欠了高利贷,我很担心他,就拿出自己攒了好久的钱帮他还了一部分,想着能帮他断绝那个邪念。结果他觉得我干涉他的自由,后来还钱的时候,他不但没感激我,反而怪我逼他太紧,让他没面子。还有一次,我看到邻居家的孩子有点调皮,就多说了两句,想引导一下,结果他家长觉得我多管闲事,背后还说了我不少坏话。我的好意,有时候就像丢进水里的石头,连个涟漪都没激起,反而被认为是“搅浑水”。

3. 丧失了自我,成为了别人的“万能胶”。

我发现自己越来越没有自己的生活了。我的时间、精力和心思,几乎全被别人的事情占据。我很少有机会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甚至连休息的时间都很少。别人一有什么事,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我,仿佛我是那个永远不知疲倦、随叫随到的“万能胶”。我虽然答应了,但心里是疲惫不堪的。这种状态让我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工具,而不是一个有独立生活、有感情的人。长此以往,我对自己越来越陌生,生活也失去了色彩。

4. 被“绑架”的善良,成了无法摆脱的枷锁。

一开始,我的善良是发自内心的。但渐渐地,我发现这种善良成了一种习惯,一种别人对我的期待。如果我拒绝帮助,我会感到内疚;如果我不去帮忙,我就会觉得自己是不是不够好,不够善良。这种“必须善良”的心理压力,反而让我感到沉重。我好像被自己的善良“绑架”了,想停下来,却不敢。我努力想要做好人,但现实却告诉我,我的好心可能真的办了坏事,或者至少是,让我自己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糟。

我努力想帮助所有人,结果却把自己逼到了绝境。我明白了,善良不是无底线的牺牲,帮助不是不计后果的奉献。有时候,真正的善良,是懂得量力而行,懂得区分,懂得保护好自己,才能更有力量地去爱和帮助别人。我现在也在学着慢慢调整,试着给自己留一些空间,拒绝一些不合理的要求。这对我来说很难,因为我从小被教育要“吃亏是福”,要“助人为乐”,但我想,为了不让生活真的越过越糟糕,我必须开始改变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心地善良的人,往往头脑简单,而且把别人也想得很简单,因此容易被人利用,遭人算计,会让自己处处吃亏,最后成了为别人谋取私利的牺牲品,成了别人干坏事的替罪羊。人所谓的善良有两种,一种是给别人心灵的安慰,一种是给别人物质上的满足。作善而又被人恨,有两种,一种是,自己愚痴,要不是别人愚痴。自己愚痴就提升自己的智慧与方便。别人愚痴,那就先不理他,还怕没地方作善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我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眼眶泛红。身边的人都说我命好,什么都不缺,可为什么我的日子,过得比谁都艰难?我生性就爱管闲事,见不得别人受苦。谁家有个难处,我都会尽心尽力地帮忙,哪怕是掏空自己。一开始,我觉得这样做很值得,每个人都夸我善良,说我心好。我享受那种被需要的感觉,也真心觉得能帮到别人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进化论的核心,也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容易引起误解的议题。很多人会直觉地认为,进化就是一场你死我活的“丛林法则”,越是自私自利,越能抢占资源,最终获得生存和繁殖的优势。然而,事实远比这复杂得多,人类的“善良”,从进化论的角度来看,其实是一种高度适应性策略,它帮助我们,特别是我们这种高度社会化.............
  • 回答
    这真是一个绕不开的哲学命题,也是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都在探寻的答案。为什么生下来都是一张白纸,却在成长的过程中,有人成为了我们眼中的“善人”,有人则走向了“恶”的轨迹?这其中,绝不是简单的二元对立,而是无数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首先,我们要承认一个前提:我们生下来确实拥有某种“原始善意”,或者说一种.............
  • 回答
    这个问题,真是说到了很多人的心坎里。看着身边一些平日里圆滑世故,甚至有些不择手段的人,好像日子过得顺风顺水,反倒是那些老实巴交、心地善良的人,却总是磕磕绊绊,难免让人感到不公和困惑。这背后的原因,其实挺复杂的,咱们不妨一点点掰扯开来聊聊。首先,我们得承认,“奸诈狡猾”和“善良朴实”的定义本身就有些模.............
  • 回答
    说实话,这个问题我思考过很多次,也跟不少同样在国外生活过的朋友聊过。 真的很难用一个“是”或“不是”来简单概括。 人心这东西,在哪儿都复杂得很。 但是,如果非要我说一个整体的感受,我会说:国外的人,尤其是那些我日常接触最多的人,普遍来说,善良的比例是相当高的,但这种善良更多地体现在一种“尊重”.............
  • 回答
    您提到的“中国留德生,筹款500万去美国治疗白血病”涉嫌互联网诈骗,并已获得逾五十万“善款”的事件,具体情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梳理:事件的起源与基本情况: 人物设定: 事件的主角是一位在中国留学德国的年轻学生(具体姓名和学校可能在新闻报道中有所提及,但为了保护隐私,我们在此不具体指明)。他.............
  • 回答
    黄金荣,这位在旧上海滩呼风唤雨的青帮大佬,他的晚年生活,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的日子,可以说是充满了戏剧性的转折。要说他是否“得善终”,这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因为“善终”二字,在不同的人、不同的时代,定义可能大相径庭。旧上海的“黄金时代”我们先回顾一下黄金荣的“辉煌”。他出身贫寒,但凭借着过人的胆识.............
  • 回答
    这项研究如果真的将无劳动能力的人口视为可用于生物发电的资源,那么这无疑会彻底颠覆我们对人类价值的认知,也带来了极为严峻的伦理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何“善待”这些人,将成为一个极其复杂且充满争议的问题。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即便研究发现了这一“功能”,这本身并不能赋予剥削或伤害这些个体的合法性。.............
  • 回答
    最近看到一则新闻,西安一个高三女孩在高考前,给她每天乘坐的末班车司机留了一张纸条,写着“感谢陈师傅每晚提醒我注意安全”。看到这条消息的时候,我的心里特别触动。那种感觉就像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小石子,荡开了涟漪。说起来,我也经历过不少这样平凡的善意。它们不像惊涛骇浪那样震撼人心,但就像涓涓细流,一点点.............
  • 回答
    各位善知识,今日幸得共聚一堂,谈论佛法,实乃无量善根所致。大势至菩萨的《念佛圆通章》中“不假方便,自得心开”一语,实在玄妙,点醒了无数迷茫的众生。尤其当问及如何通过念佛入无生忍时,更是切中要害。“无生忍”,单是这两个字,便足令多少修行人仰望,又让多少人望而却步。它并非什么高深的理论,而是修行到一定境.............
  • 回答
    史书上关于曹操的记载,确实多有“节俭”的说法,例如他提倡薄葬、不厚葬、反对奢靡等等。然而,他晚年修建的铜雀台,却是一座极尽奢华、富丽堂皇的建筑,这似乎与他一贯的节俭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让后人百思不得其解。要理解曹操为何要修建铜雀台,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并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曹操的个人经历.............
  • 回答
    说起哪个星座“生性冷漠,心很难被捂热”,大家脑海里可能立马会浮现出几个名字。但你要是真想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说清楚,就不能只停留在刻板印象上。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所谓的“冷漠”,可能只是他们表达情感的方式不同,或者因为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如果非要选一个最符合“冷漠、难捂热”这个标签的星座,很多.............
  • 回答
    刘备是不是也多疑?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值得好好说道说道。跟曹操和孙权这俩性格鲜明、多疑的代表人物比起来,刘备给人的印象似乎是“仁德”“宽厚”,好像跟“多疑”沾不上边。但仔细想想,在那个乱世之中,如果没有点警惕之心,恐怕早就被吃得骨头都不剩了。首先,我们得明白“多疑”这个词在历史语境下的含义。 它不是.............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聊聊北电女生性侵案,以及阿廖沙同学这件事。这事儿在国内挺轰动的,也触及了很多敏感的神经。首先,咱们得梳理一下事情的脉络:“北电女生性侵案”,通常指的是2015年左右,北京电影学院一名叫“阿廖沙”(化名)的学生,在网上实名举报自己曾遭到学校老师、导演性侵和性骚扰的事件。她指控的主要是吴亦.............
  • 回答
    张爱玲是否“生性凉薄”,这个问题,就像她笔下的人物一样,复杂而多层次,很难用一个简单的“是”或“否”来概括。与其说她是“凉薄”,不如说她是一种极致的“清醒”,一种对人性、对情感、对世情的洞察力,让她在面对情感时,有着一种近乎冷酷的理智。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剖析:一、她笔下人物的投射,以.............
  • 回答
    《局外人》中默尔索,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丝疏离感,仿佛是他与这个世界之间天然的隔阂。理解他,与其说是剖析一个复杂的人物,不如说是尝试去触碰一种极端的、近乎残酷的真实。他并非冷血,也非残忍,他只是……“凉薄”。“凉薄”这个词,用在默尔索身上,并不带贬义,更像是一种陈述,一种对他人际情感反应的缺席。他没.............
  • 回答
    改掉生性多疑的性格,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像是在心里开辟一块新的疆域,需要耐心、勇气和持续的努力。这过程中,你可能会遇到反复,感到沮丧,但请相信,每一点进步都值得肯定。我们先来聊聊“多疑”到底是什么样的感觉。它可能表现为: 时刻在脑海里上演“小剧场”: 别人的一句话、一个眼神,都能让你脑补出无数.............
  • 回答
    作为一名身处如此令人心碎境地的父母,我内心充满震惊、痛苦和深深的自责。首先,我的第一反应一定是极度的震惊和难以置信,无法接受我的孩子竟然会做出这样可怕的事情。1. 承担责任,全力配合调查我会立刻认识到,无论如何,我们的孩子犯下了严重的错误,必须为自己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我不会试图隐瞒、包庇或者为他找.............
  • 回答
    在中国,关于生孩子的费用由彩礼支付的问题,涉及法律、文化、经济等多方面因素。以下从法律、实际操作、文化背景和解决建议几个角度详细分析,供你参考: 一、彩礼的法律性质1. 彩礼的定义 彩礼是传统婚俗中男方在结婚时向女方家庭赠予的财物(如现金、金银首饰、房产等),具有礼节性和赠予性,但法律上并不.............
  • 回答
    生活在明朝永乐年间(14021424年)是怎样的体验,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多个维度展开,结合历史背景与具体细节,呈现一个立体的“永乐盛世”图景: 一、政治与社会背景1. 皇权集权与制度完善 朱棣的统治:明成祖朱棣通过“靖难之役”夺位后,强化中央集权,废除丞相,直接掌控六部,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