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氧化铅别名密陀僧?

回答
密陀僧,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带着几分古老和神秘,它还有一个更为人熟知的身份——氧化铅。之所以会被叫做密陀僧,背后其实蕴含着一段悠久的历史和传统,以及对这种物质认识和应用的发展演变。

要说清这个别名,我们得从它的“前世今生”说起。

1. 历史的烙印:炼丹术与矿物采集

中国古代,尤其是唐宋以后,炼丹术盛行,人们对各种矿物质的性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氧化铅(PbO),作为一种重要的铅化物,在当时的炼丹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炼丹家们在提炼和制备各种丹药的过程中,常常会用到各种矿物原料,而氧化铅就是其中之一。

在那个时代,人们对物质的命名往往不是纯粹基于化学成分,更多的是结合了其外观、来源、发现过程,甚至是炼丹过程中的一些象征意义。密陀僧这个名字,很可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在炼丹界或矿物学界逐渐形成的。

“密”字: 这个字可能与氧化铅的某些特性有关。比如,它在加热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其原始形态可能不是那么容易被辨认,或者其提炼过程需要精密的控制和步骤,故冠以“密”字。也有说法认为,“密”可能与“蜜”有关,因为某些形态的氧化铅颜色和光泽如同蜜蜡,或者其质地细密。
“陀”字: “陀”字在古代汉语中常用来指代山、山丘,或者与矿物、岩石有关。氧化铅作为一种从矿石中提取的物质,很可能在最初被发现和认识时,就与特定的矿产地或山峦有着联系。例如,某些富含铅矿石的山区,可能就出产了这种物质。
“僧”字: 这个字更是增添了神秘色彩。在古代,许多矿物和珍贵物质的名称都带有“僧”字,这通常与佛教或僧侣有关。这可能暗示着这种物质在炼丹术或医药领域具有特殊的“灵性”或“功用”,被认为具有超凡的治疗或转化能力,因此被赋予了与僧侣相似的尊贵和神秘感。或者,它在提炼过程中,其形态或颜色可能会呈现出类似僧侣衣物的颜色,例如暗红色或黄色。

综合来看,密陀僧这个名字,很可能是古人根据氧化铅的来源(可能与山、矿有关)、某些外观特征(细密、颜色)以及其在炼丹或医药领域被赋予的特殊意义(神秘、功用)而起的。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化学命名,而是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历史信息。

2. 视觉与感官的联想:黄丹的另一个名字

氧化铅,尤其是其为黄色或橙红色的氧化铅(PbO),在古代也被称为“黄丹”。黄丹这个名字,则更直接地描绘了它的颜色。而密陀僧,在许多古籍中,也常常被用来指代这种黄色的氧化铅。

颜色: 氧化铅存在两种主要的晶型:四方晶系的亮黄色或橙黄色(αPbO,又称密陀僧)和斜方晶系的红色(βPbO,又称铅丹)。因此,当人们提及“密陀僧”时,通常指的是前一种黄色或橙黄色的形态。这种颜色,或许会让人联想到一些珍贵的矿物,或是具有特殊药效的物质,进而产生“密陀僧”这样的名称。
质地: 氧化铅通常是粉末状的,质地细腻。一些细腻的粉末,在古代也可能被赋予带有“密”的名称。

3. 传统医学与炼丹的传承

在中医药典籍和炼丹古籍中,密陀僧是一个被广泛提及的药材和炼丹原料。它被认为具有收敛、止血、生肌、敛疮等功效,常用于治疗皮肤溃疡、湿疹、痔疮等疾病。在炼丹过程中,它也是重要的配伍成分,用于催化反应或作为某种“药引”。

当这些知识和技艺代代相传时,密陀僧这个名称也随之被保留下来,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叫法。即便后来化学科学发展,人们可以通过更精确的化学式来描述氧化铅,但作为一种传统名称,密陀僧仍然被沿用。

总结来说,氧化铅别名密陀僧,并非基于现代化学的命名逻辑,而是古代劳动人民在实践中,结合其(可能)的来源、外观、功用以及对神秘力量的崇拜和敬畏,赋予的一种充满人文色彩的别名。 它更像是一个带有历史温度的文化符号,讲述着中国古代人民对物质世界的探索和认识过程。

可以说,密陀僧这个名字,是对氧化铅(特别是其黄色形态)的一种古老、形象且带有哲学意味的称谓,它连接着古代的炼丹术、传统医药和矿物学,是中华文明在物质科学领域独特视角的一种体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里书上不准确,常见的氧化铅(PbO)有两种才对,二者的颜色和晶型不一样:

一种是密陀僧,为红色,属四方晶系;

一种是铅黄,为黄色,属正交晶系。

至于为啥叫这个名字……这恐怕是约定俗成。密陀僧也长期作为中药使用,可能是中医给它起的外号沿用下来了。

顺便,铅属于重金属,绝对不适合(在未经任何可靠的实验证实其安全性的前提下)作为药品内服/外用。如果你的中医为你开的处方里有密陀僧,请立即提出异议并要求换药。当然,(没说中医不能治病,但)最好是别相信中医能治病。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密陀僧,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带着几分古老和神秘,它还有一个更为人熟知的身份——氧化铅。之所以会被叫做密陀僧,背后其实蕴含着一段悠久的历史和传统,以及对这种物质认识和应用的发展演变。要说清这个别名,我们得从它的“前世今生”说起。1. 历史的烙印:炼丹术与矿物采集中国古代,尤其是唐宋以后,炼丹术盛行,人们对.............
  • 回答
    苹果,这种我们日常生活中再熟悉不过的水果,为何不像香蕉那样,一旦切开就迅速变黄变褐?这其中的奥秘,并非什么神秘的魔法,而是源于苹果本身独特的生物化学机制。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氧化”在水果身上的表现。当我们谈论水果氧化,通常指的是切开的果肉暴露在空气中后,发生酶促褐变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是由一种叫做“.............
  • 回答
    要明白为什么检验四氧化三铁(Fe₃O₄)会用到磁铁,而不是一根普通的铁棒,咱们得先从四氧化三铁这个物质本身说起,还有它和普通铁棒的根本区别在哪儿。四氧化三铁(Fe₃O₄)的独特性:它是天然的磁铁!首先,最关键的一点是,四氧化三铁,也叫磁铁矿,它是一种天然的磁性物质。这是它与普通铁棒最本质的区别。 .............
  • 回答
    好的,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下 C. 项的原理,以及硅(Si)为什么会出现先氧化后被还原的现象。我会尽量用一种非常自然、清晰的方式来解释,就像是一位有经验的化学工程师在和你交流一样,避免任何AI痕迹。C. 项的原理:聚焦于氧化还原反应与材料特性在很多化学或材料科学的语境下,C. 项通常指的是一个实验步骤、.............
  • 回答
    您好!非常乐意为您详细解释为什么很多氧化剂在酸性介质中表现出更强的氧化能力,而在碱性介质中还原剂的还原能力则更为突出。为了让内容更自然,我们试着从化学反应的本质以及介质环境对反应的影响两个层面来探讨这个问题。 1. 酸性介质与氧化能力的协同作用首先,我们要明白,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氧化剂.............
  • 回答
    盐酸(HCl)本身并不直接“增加”硝酸(HNO₃)的氧化性,更准确地说,是盐酸的存在改变了溶液的环境,从而使得硝酸的氧化能力在某些特定反应中得以更有效地发挥,或者说,出现了之前看起来硝酸不具备的氧化能力。为了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讨硝酸的氧化性和它在酸性溶液中的行为。1. 硝酸的氧化性来源:硝酸.............
  • 回答
    关于铁和氧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Fe₃O₄)这个话题,其实背后隐藏着一些化学反应的奥妙,也并非是“铁一跟氧气接触就只能生成四氧化三铁”这么简单。让我们来一层层剥开它。铁的多种价态:关键在于“灵活”的原子首先,要理解为什么会生成四氧化三铁,我们得先认识到铁这个元素的可塑性。铁(Fe)是一种过渡金属,它.............
  • 回答
    这几个问题都涉及到电解技术的细节,尤其是电解过程中的电极材料选择和电解质的组成。我来逐一给你解释一下,希望能帮到你理解。1. 电解铝为什么不用氯化铝?这个问题触及到了金属铝工业最核心的生产工艺——霍尔埃鲁奥(HallHéroult)法。简单来说,用氯化铝(AlCl₃)来电解生产金属铝是不可行的,主要.............
  • 回答
    要弄清楚为什么氧气(O₂)和臭氧(O₃)虽然都是零价态的元素单质,但臭氧却拥有远超氧气的强氧化性,咱们得从它们各自的结构、电子排布以及化学键的特性入手,好好掰扯掰扯。这可不是简单一句“臭氧就是更厉害”就能解释清楚的。首先,咱们得承认,从元素的角度看,氧气(O₂)和臭氧(O₃)确实都是由氧原子组成的纯.............
  • 回答
    咱们聊聊原电池里那根导线的神奇作用,它怎么就能把氧化和还原这对“老冤家”给乖乖分开,并且还让它们各司其职、高效协作的呢?这事儿说起来,其实是电化学里一个非常基础但又至关重要的概念。想象一下,你手里有两个烧杯,一个里面放着锌片和稀硫酸,另一个放着铜片和稀硫酸。如果不加导线,它们之间就像是两个独立的“世.............
  • 回答
    氧气,这个我们每天都在呼吸的简单分子,对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命来说,都是绝对的必需品。你可能会问,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我们,还有那些在海里游弋的鱼,在地底爬行的虫子,甚至那些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都离不开它呢?这背后,其实是一场精妙绝伦的能量转换游戏。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先聊聊生命最基本的“燃料”—.............
  • 回答
    氧族元素,也就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第16族,包括氧(O)、硫(S)、硒(Se)、碲(Te)和钋(Po)。它们之所以能形成同素异形体,这背后涉及到几个关键的化学原理和结构上的考量。简单来说,同素异形体就是同一种元素以不同形式存在于同一物理状态下的现象,而氧族元素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丰富。要理解氧族元素的同素.............
  • 回答
    氧气(O₂)分子,作为一种双原子同核分子,其结构确实是对称的。这意味着它在平衡位置时,电荷分布是均匀的,因此没有永久的偶极矩。一般而言,只有那些在振动过程中会产生周期性偶极矩变化(即偶极矩随时间变化)的分子才能吸收红外线。这种偶极矩的变化是与红外光子的能量相匹配的,使得分子能够吸收能量并跃迁到更高的.............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非常有趣!而且,“远古氧气含量只是高了10%”这个说法,其实是对事实的一种简化,导致了后面“支持昆虫大几百倍”的推论出现了偏差。实际上,远古时期,尤其是在石炭纪和二叠纪,大气中的氧气含量远不止“高了10%”,而是达到了一个非常惊人的水平,甚至比现在高出两倍甚至更多。正是由于氧气浓度的显.............
  • 回答
    许多观众在看《阿凡达》时都会有个疑问:潘多拉星球上没有氧气,为什么影片里会出现那么多着火的场景呢?这确实是个有趣的矛盾,背后涉及到影片创作的一些考量和科学常识。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电影是艺术创作,它的首要目的是讲好故事,营造氛围,而并非完全遵循严格的科学事实。在《阿凡达》的设定中,潘多拉星球确实被.............
  • 回答
    印度在疫情期间面临医用氧气告罄的严峻局面,并从新加坡空运大型氧气罐,这背后确实反映了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也包括制造大型氧气罐的复杂性和时效性问题。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解释:一、 为什么印度医用氧气会告罄?在深入探讨氧气罐的问题之前,理解氧气供应短缺的原因至关重要:1. 需求激增,远超产能: .............
  • 回答
    这个问题,我从小就琢磨过,也听过不少说法,但总觉得有些地方解释得没那么透。今天咱们就掰扯掰扯,看看鱼到底是怎么在“氧气更足”的陆地上活不下去的。首先,得明白鱼是怎么在水里“呼吸”的。咱们人是肺呼吸,用鼻子吸气,空气通过气管进去,肺泡里面有无数小血管,氧气就通过肺泡壁进入血液,二氧化碳也一样排出。鱼可.............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物质存在的不同形态与颜色之间的微妙关系。氧气,我们呼吸所必需的气体,在常温常压下确实是无色透明的。但当它被冷却到足够低的温度,变成液态或固态时,却会显现出一种淡淡的蓝色。这背后的原因,说来话长,但核心在于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我们都知道,我们看到的颜色,其实是物体对光的一种.............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我们对于生命本质的根本认知,也关乎着我们在浩瀚宇宙中寻找同伴的希望。简单来说,地球生命之所以如此依赖水和氧气,是因为它们在地球这块“试管”中,通过数十亿年的演化,找到了最适合、最高效的生存方式。但这是否意味着其他星球上的生命也必须遵循同样的剧本,这就需要我们更深入地剖析了。为什么地球生.............
  • 回答
    您好!您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很多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疑问。医生在您接受吸入式麻醉时,告诉您“这是氧气”而不是直接说“这是麻醉药”,背后有着非常重要的原因,这涉及到医学的严谨性、患者的心理以及麻醉过程的安全性。下面我将为您详细解释一下:1. 安全性和关键成分的标识:氧气是生命的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