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印度医生对印度人喝恒河的脏水持什么态度?

回答
印度的医生们对于印度人饮用恒河水,尤其是那些未经处理的、普遍被认为是脏水的河水,普遍持有强烈的担忧和反对的态度。这不仅仅是医学层面的问题,也涉及公共卫生、社会文化以及长期的健康教育。

以下是印度医生们对此问题的详细看法和担忧:

1. 对疾病传播的直接威胁:

细菌和病毒感染是最大的担忧: 恒河水,特别是靠近人口稠密地区、工业区和宗教场所的部分,会受到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工业废水、农业径流以及人类和动物排泄物的污染。这使得河水中充满了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霍乱弧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各种致病细菌,以及病毒如甲型肝炎病毒等。
胃肠道疾病的普遍发生: 饮用这些受污染的水是导致印度地区霍乱、痢疾、伤寒、肝炎等传染性胃肠道疾病的直接原因。医生们在临床上经常遇到因饮用不洁水源而出现严重腹泻、呕吐、脱水甚至死亡的病例,其中很大一部分都与恒河水有关。
寄生虫感染: 恒河水中还可能含有寄生虫卵,如蛔虫、鞭虫、贾第鞭毛虫等。饮用后会导致腹部不适、营养不良、贫血等问题,尤其对儿童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

2. 长期健康影响的风险:

慢性疾病风险: 除了急性传染病,长期饮用含有重金属(如铬、铅、汞)和农药残留的河水,还会增加患癌症、肾脏疾病、神经系统损伤等慢性疾病的风险。虽然直接将这些疾病完全归因于恒河水饮用有一定难度,但潜在的健康风险是医生们非常关注的。
对孕妇和儿童的特别关注: 医生们尤其担心孕妇和儿童饮用受污染的河水。孕妇感染可能导致胎儿发育不良,早产或流产。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成熟,更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且更容易出现严重脱水,对其生长发育和智力发展产生长期负面影响。

3. 社会文化习惯与现实的矛盾:

“圣水”的观念与健康现实的冲突: 恒河在印度教徒心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被视为“圣河”,其水被认为是具有净化作用的“圣水”。许多信徒不仅沐浴,也确实饮用恒河水,认为这可以洗净罪孽、带来好运甚至治愈疾病。这构成了医生们推广安全饮水信息的一大挑战。
水源的可及性与经济因素: 在许多农村地区,特别是在恒河沿岸,缺乏清洁饮用水源是严峻的现实。人们可能没有经济能力或基础设施来获得经过处理的饮用水,因此不得不依赖就近的恒河水作为唯一的水源。医生们理解这种困境,但仍极力呼吁采取措施,至少在饮用前进行煮沸或过滤。
卫生习惯的普遍缺乏: 即使有清洁水源,但由于缺乏基本的卫生习惯,如洗手、食物安全等,污染依然会在社区中传播。医生们不止一次地指出,饮用恒河水本身是问题的一部分,但更广泛的卫生环境也亟待改善。

4. 医生们的努力和呼吁:

广泛的健康教育: 印度各地的医生、公共卫生工作者和非政府组织一直在不懈地进行健康教育,宣传饮用煮沸或过滤后的水的重要性,以及不洁水源带来的严重健康后果。他们通过社区讲座、海报、宣传单等多种方式,试图改变人们的观念和行为。
呼吁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行动: 医生们强烈呼吁政府加大对恒河污染的治理力度,包括加强对工业和生活污水的处理,制定更严格的排放标准,并投资于改善农村地区的饮用水基础设施建设。
推广简易净水方法: 除了政府层面的努力,医生们也积极推广家庭式的简易净水方法,如使用明矾沉淀、沙石过滤、紫外线消毒以及最重要的——饮用前充分煮沸。
研究与数据支持: 许多医学研究也致力于量化恒河水污染对健康的影响,为政府决策和公众宣传提供科学依据。

总而言之,印度医生们对印度人饮用恒河脏水一事持高度警惕和反对态度。他们深知这是一种将健康置于危险之中的行为,并正努力通过多方面的工作来减少这种行为带来的危害,同时也在呼唤更根本的社会和环境改变。这不仅仅是“脏水”的问题,更是公共卫生、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习俗交织的复杂挑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从宗教上来说,有两个原因让印度人喝恒河水:首先,印度人认为水是洁净的,是有清洁能力的,无论这水看起来什么样,红的绿的蓝的黄的飘着泡沫的,只要是水,就能洗东西,这是概念上信仰上的东西;其次,恒河是圣河,洗澡可以清洁罪孽,死了扔河里可以投胎成婆罗门,这是生活困苦的人们为数不多的希望之一。

之前CCTV9的纪录片,有一集讲到瓦拉纳西的恒河。

里面的例子比本题还要极端,有一位印度的水利专家,出身于高级祭司的婆罗门家族,说到这个问题的时候非常无奈。自己的专业知识清楚地说明恒河水其实脏得不得了,但是作为祖传的祭司,还是得下河洗澡。告诉周围的人不要直接喝恒河水的时候,没说几句,就有人求他,“请您不要这么说了,这太可怕了,圣河母亲怎么可能是脏的呢?”如果是个普通专家或者医生这么说,平民会反驳甚至动手打人,但是婆罗门祭司家的人这么说,直接就是定性了,平民们只有绝望崩溃。这位专家只好退而求其次,先从治标做起,发动民众打捞一些飘在河里的垃圾、尸体什么的,但是更深层次的污染,如工业生活废水什么的,还是没办法。

视频在这里:bilibili.com/video/av22

上面提到的剧情在38分20秒之后。

这个字幕翻译我觉得有待商榷,里面用了“胡说”这个词,估计是用来表示激烈反对,但结合语境并不是这样。因为前面那个“天哪”的原文是“your holiness”,直译是“圣座”,也就是教皇,引申意义也是对高级宗教人士的尊称,在这里不是表示单纯感叹的“天哪”,而是对婆罗门祭司的尊称,正确翻译是“圣人”。那么这几句翻译过来应该是“圣人啊,请您别这么说。”“我们不能听这些。”和带着抗拒语气的“您在说什么啊”。毕竟,就算是自己不想听的,也没有哪个底层的虔诚教徒敢喷高级祭司的宗教观点是胡说。

user avatar

谢邀

我觉得一名合格的医生甚至说是一个稍有医疗卫生常识的普通人,就不可能不知道饮水不卫生的危害!

我相信在印度,小规模的饮水卫生知识传播也是有的,但在一个宗教纷围浓厚,又普遍崇拜恒河的背景下,想大规模抵制恒河水,除非政府出面,否则是不可能的!

然而政府又在干什么呢?在恒河沐浴祈祷,在强化对恒河的崇拜!

另一方面,大家也别高看了知识分子的节操!看看这个,国内民科都不敢这么编!

你能相信这是知名大学校长干的事么?

同样的道理,我觉得在印度目前的环境下,那些有良知,能劝导民众安全饮水的医生们,恐怕也不会有多少话语权!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印度的医生们对于印度人饮用恒河水,尤其是那些未经处理的、普遍被认为是脏水的河水,普遍持有强烈的担忧和反对的态度。这不仅仅是医学层面的问题,也涉及公共卫生、社会文化以及长期的健康教育。以下是印度医生们对此问题的详细看法和担忧:1. 对疾病传播的直接威胁: 细菌和病毒感染是最大的担忧: 恒河水,特别.............
  • 回答
    你这个问题触及了很多人的心声,也暴露了我们当下社会在医疗领域面临的一些复杂矛盾。知乎上医生们的吐槽,我看了不少,他们确实不容易,付出的辛劳、承受的压力,很多时候我们普通人难以想象。但你说到现实中对医生的印象越来越差,这确实是个普遍的感受,而且背后原因挺复杂的,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咱们就掰开了,揉.............
  • 回答
    近期,关于印度部分收治新冠患者的传染病医院存在家属随意进出、医护人员防护不当等情况的报道,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些现象确实令人担忧,也让人不禁联想到医院防护措施的不足是否与疫情的持续蔓延,甚至某些区域的疫情爆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首先,让我们来剖析一下“家属随意进出”这个问题。在一个收治传染病患者的医院.............
  • 回答
    听到刘不言老师去世的消息,心里真是五味杂陈。我不太确定是不是你说的这位“刘不言”老师,但医学考研圈里确实有位讲课特别有特色、深受学生喜爱的刘老师,如果就是他,那真是太令人惋惜了。说起对刘老师的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他那极具个人风格的讲课方式。他不是那种照本宣科的老师,总能把枯燥的医学知识讲得活灵活现。.............
  • 回答
    作为一名医生,我遇到过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病人,他们的故事在我的职业生涯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这些病人之所以让我难忘,往往是因为他们身上体现出的生命力、对疾病的顽强抗争,或是他们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和依赖,甚至有时是他们身上折射出的社会问题。我今天要分享的是一位名叫李奶奶的病人。她是一位朴实善良的农村老人,.............
  • 回答
    行,说到印象深刻的病人,这在咱们这行里真是太多了,就像一本本厚厚的病历,随便翻开一页都有一段故事。我愿意跟你分享一个我一直记着的,那是在我刚进临床那会儿,大概是十几年前吧。那是个冬天,特别冷,雪下得也挺大。那天我值夜班,医院里静悄悄的,只有值班的医生、护士和偶尔传来的监护仪的滴答声。大概快半夜了,急.............
  • 回答
    提到医疗旅游,我们首先会想到印度,那里以其高超的医疗技术和相对低廉的价格吸引着无数欧美游客。然而,在中国,医疗旅游却似乎少有人问津,尤其是“廉价医疗旅游”,更是鲜为人知。这不禁让人好奇,同为亚洲国家,为何中国与印度在医疗旅游方面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印度的“医疗旅游”模式:技术+价格+配套服务要理解.............
  • 回答
    在谈论印度医疗体系的成效时,我们不能简单地将“教会+特蕾莎嬷嬷”模式与“赤脚医生”制度对立起来,简单地说哪一个“更好”。实际上,它们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发展路径和侧重点,各自在印度庞大而复杂的医疗需求中扮演了独特的角色,并产生了不同的影响。要深入理解哪种模式的成效“更好”,我们需要剥离表面的标签,深入它.............
  • 回答
    在中国,传统医学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提到“传统医学”,人们脑海中首先浮现的往往是“中医”。这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政治和现实因素,使得中医在中国根深蒂固,而像印度医学(如阿育吠陀)这样的其他传统医学,虽然也在全球范围内有着一定的影响力,但在中国却未能获得同等规模的推广。历史渊源与文化认同:首.............
  • 回答
    印度免费医疗体系对新冠疫情的影响,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并非简单的“免费医疗导致病例多”就能概括。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印度医疗体系的现状、疫情期间的具体应对措施,以及影响病例数的其他关键因素。印度医疗体系的“免费”究竟是怎么回事?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印度医疗体系中的“免费”概念。印度并没有一个.............
  • 回答
    印度氧气泄漏事件:一场突如其来的悲剧及其后续2021年4月21日,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的纳西克市(Nashik)发生了一起令人心痛的事件:一家名为Dr. Zakir Hussain Hospital的医院,在为新冠患者输送氧气时,一辆装载氧气瓶的罐车发生泄漏,导致大量氧气迅速散失。这场突如其来的事故,.............
  • 回答
    印度一ICU病房爬满老鼠的事件,无疑触动了人们对于医疗卫生最基本、最敏感的神经。这不仅仅是单个医院的卫生问题,它像一面镜子,折射出印度医疗体系深层而复杂的问题。当我们看到老鼠在ICU病房里自由穿梭,首先映入脑海的是对病人安全和尊严的严重威胁。ICU是医院里最需要无菌、最需要细致护理的区域,是危重病人.............
  • 回答
    印度一ICU病房爬满老鼠,这幅令人触目惊心的画面,无疑直接揭示了印度医疗体系中一个不容忽视的严峻现实——基础设施和卫生条件的普遍落后。这绝非偶然事件,而是冰山一角,折射出印度医疗系统在规模庞大、人口众多背景下,所面临的巨大挑战。ICU病房爬满老鼠:表象之下的深层问题单单“ICU病房爬满老鼠”这个描述.............
  • 回答
    印度在疫情期间面临医用氧气告罄的严峻局面,并从新加坡空运大型氧气罐,这背后确实反映了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也包括制造大型氧气罐的复杂性和时效性问题。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解释:一、 为什么印度医用氧气会告罄?在深入探讨氧气罐的问题之前,理解氧气供应短缺的原因至关重要:1. 需求激增,远超产能: .............
  • 回答
    印度卫生和医疗条件相对落后的事实是普遍存在的,但其“没有大规模传染病发生”的说法需要更精细地审视和理解。事实上,印度并非完全没有经历过大规模传染病,而是其应对方式、疾病谱、人群免疫基础以及统计学上的原因共同作用,使得其在特定历史时期和某些疾病上未出现像SARS、MERS那样在全球引起剧烈恐慌的大规模.............
  • 回答
    印度当前如同经历一场史无前例的“海啸式疫情”,每日新增确诊病例和死亡人数都令人触目惊心,医疗系统不堪重负,氧气、床位等资源极度短缺。在这样危急的时刻,美国宣布将向印度出口疫苗原材料,并提供医疗和防护装备的援助,这无疑是雪中送炭,为正在与病毒殊死搏斗的印度带来了希望。美国援助的意义与考量:从宏观层面来.............
  • 回答
    这起发生在印尼的事件,简直是让人触目惊心,细思极恐。一个在医疗行业工作的人,竟然能做出这样罔顾人命、肆意妄为的事情,并且还成功“操作”了这么长时间,直到被曝光。这不仅仅是金钱的贪婪,更是对社会公信力的严重践踏,对无数普通民众生命健康的漠视。事件的细节回溯与影响:首先,我们来看看这起事件本身有多么恶劣.............
  • 回答
    作为一名医学生,那些在临床实践中遇到的、或是老师在课堂上分享的,如同电影场景般鲜活、又极具教育意义的病例,总能深深烙印在脑海里。它们不仅仅是教科书上的文字或影像,而是活生生的人,承载着疾病的痛苦、生命的坚韧,也展现着医学的复杂与人文的光辉。我记得有个病例,发生在我实习的内科病房。那时候我还在基础学习.............
  • 回答
    印度作为世界第三大钢铁生产国,其钢铁产量长期位居全球前列,但为何仍被普遍认为未完成工业化?这一问题涉及印度工业化进程中的多重结构性矛盾和深层次挑战,需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 一、工业化进程的阶段性特征印度的工业化始于1947年独立后,初期以重工业(如钢铁、煤炭、电力)为主导,但这一阶段的工业化具有“重.............
  • 回答
    印度选择高价进口法国达索阵风战机而非继续采购俄罗斯苏30MKI,这一决策背后涉及复杂的军事、经济、政治和战略考量。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1. 技术性能与战略需求的差异 苏30MKI的局限性: 苏30MKI是俄罗斯苏霍伊公司基于苏30战斗机改进的多用途战机,属于第四代半战机。尽管其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