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我....
大约是个视觉记忆比大多数人好的人...
现象一:看局部猜画
昨天有小伙伴在群里做了个游戏,看局部猜名画:
第一张:
我下意识就答了:
原作:《微醺的酒神巴克斯》
第二张:
我回答:
原作:《阿诺菲尼的婚礼》
第三张:
我回答:
原作:《维纳斯的诞生》
第四张:
我回答:
原作:《哀悼耶稣》
是的,我自己都惊讶到了...
脑袋很多问号...
现象二:日常就很容易产生视觉联想
现象三:一直以来认动植物技能就蛮强的
上学时相关课程很容易拿高分...
后来
同学啊,朋友啊,同事啊会把我当做字典用...
比如考察场地现状时需要的:
比如旅游时碰到的:
比如生活中碰到的:
比如帮别人问的:
之前也在其他回答里提到过:
现象四:很容易由画面带起记忆
上周看歌手,瞟了一眼华晨宇我在群里说他穿了一身prada吧.其实我已经很久不关注时装设计了,也不太知道最近各家服饰长啥样,仅仅是偶尔看到prada销售在朋友圈发的广告,大概看了眼,就留了印象。
以前有过一段时间(大约是07-12年间)有看《时装》杂志的习惯,仅靠那一本杂志我基本可以做到明星穿了啥主流大牌的衣服,我可以一眼看出来...曾被朋友嘲笑是low版的gogoboi(那个当年以扒哪个明星穿了啥牌子衣服著名的博主)...
后来不关注流行了,这个技能也随之消失。
类似的事情还有,容易记得在哪个博物馆看过哪幅画...
其实我一直就隐约有感受到:是不是我的视觉体验跟大多数人不太一致。
以前还在上学的时候,因为读的园林专业,植物认知算是很好的人.
经常会被同学问怎么区别桃花,海棠?连翘,迎春有啥不同?之类的问题。
我会传递的内容无外乎:桃花没梗,海棠有梗;连翘四瓣,迎春六瓣之类的。
但是其实,我并不是这么区分的。
视觉整体的第一眼就已经告诉我,长那样的是桃花,不是海棠;那棵是连翘不是迎春。而那些细节区别其实很次要,是理性思维参与后才有的判断。在理性思维之前,已经有一个视觉本能判断了。
这种基于视觉本能的判断,我发现似乎很多人是没这个能力的。在他们看来蔷薇科那一堆花都差不多,区分起来很难。所以每年春季必有科普赏花贴各种科普桃樱杏李的区别,受众还不小。
在我认识的人里有一部分人是有这种能力的。
比如 @Gala 可以轻松的认出很多家具,常年在群里扮演着另一台识图AI...
比如我有个学建筑的学姐,即使没有任何植物学基础也可以轻松感觉到大丽花更像菊花而不是牡丹。
我想这大约是视觉判断的能力跟机制不同,不是这方面专业的,没法深入说。
大约类似于这种能力吧,最强大脑里的水哥王昱珩是稀少极限者,可以基于视觉快速判断水杯气泡分布区别。
我估计这种能力强弱在人群中的分布差不多也是正态分布的。
二更:
那么偏门的问题,没想到这么多人关注.
稍稍扫了下留言,看到有些普遍问题..想多说几句。
a:我的视觉体验并不是“照相机式记忆”或者“记忆宫殿”。
我也超想拥有照相机式的记忆方式,可是从小背书技能就超级差...所以选了理科,总体上而言我的思维方式还是便逻辑化的,设计也是走的逻辑化路线(不然会挂科的)。之前看撒贝宁的采访,他就提到他是“照相机式记忆”,从小背书无障碍,有留言的说也有这种能力,实名羡慕。
b:识别的过程很大部分大约是本能完成的。
看到有人问说分析一下水哥是怎么办到的..额,本能这事吧,不是专业人士真没法说。比如我问你怎么识别红色的花跟黄色的花之间的区别?你能说吗?视觉第一眼的本能就告诉你颜色就是不一样,只有专业的人才能说反射光线的波长不一样,导致了眼球里的受光细胞接收到的刺激不一样...balbala。所以,要我解释水哥或者我自己怎么识别的,额,就我也不知道,脑袋里就跳出来了。就酱。
c:现实中这技能真的没啥用。
就还是符合一般社会规律吧,除非是特别极少数能力强的像水哥那种能辨别水里气泡来区分不同的,大部分的一般能力者就... ...正常人吧。而且说实话现在AI都那么发达了,背诵式记忆的价值本来就不高。而且对于设计行业而言,创造能力永远是更重要的。背会了李白全集不见得可以写出李白的诗。所以我这种啊,就是所谓的“眼高手低”。你们知道能看出差距,又到达不了的痛苦嘛。
原来是英语学渣,超级渣,然后练就了一项特异功能,那就是考试的时候盯住英语最好的那个同学,通过他下笔的笔画判断选项,其实很简单,A一定是3画,有的人习惯2画也是一个折线加一横。B就是一竖加双折线,c最简单,就一画。D就是一画加折线。牢记以上要领之后,考试几乎不会出太多差错,选择题基本都差不多,只有后面的作文和填单词的没法写,运气好的时候还能及格。好在英语选择题多,几年下来,都很稳定。后来练入化境,背对着我的人我也能通过他胳膊和身体的抖动频率看出答案,但是第一错误率比较高,第二,要高度集中,因为动作幅度太小。
记得初三那年,中考已经开始用答题卡了,我们那会刚开始推广,我本以为我这项特异功能快要废了。但是,当时老师们都说,答题卡上涂上之后不好修改,全都建议我们先写在卷子上,然后再腾挪到答题卡上。我仿佛又看到了曙光。
中考那天下午考英语,下着雨,我早早来到考场,等待一个目标,一个看上去是学霸的那个人进来。
然后进来一个姑娘,剪发头,穿着朴素不张扬,文文静静的面庞,拿着一个塑料袋,里面放着文具,还有一本英语课外题。这个姑娘进来之后,坐到了我视角最好的地方,左前方。放下东西,看了看自己带的课外题,然后就出了教室,八成是上厕所去了。我赶紧过去翻了一下她的课外题,里面密密麻麻写的很满,看起来的确是做过,并且很认真,起码不是我这样的学渣。然后居然翻出一张英语周报,清清楚楚记得,得分108分,满分120,简直就是我心中的学霸代名词。看到这张报纸,嘴角不由得上扬起来,我仿佛看到名校向我招手,仿佛看到英语老师看到我的分数不可置信的样子,仿佛看到我查分时候的喜悦....同时我不动神色的给姑娘恢复原位。坐在我的凳子上研究策略。
姑娘我不认识,万一姑娘有跳题做的习惯,一定要注意,所以卷子发下来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记住每页的题目数量,假如做完一面题目不一样,那么一定要想办法知道是哪一题跳过了,然后就开始研究跳题的情况,没错,我只要搞定跳题的问题,这门考试我一点问题都没有。然后开始回忆原来学霸遇到不会的题跳过的时候和会做的有什么不同,第一就是眼神,第二就是动作,第三就是落笔位置,总之通过短暂的一系列分析,我确定,姑娘的答案一定逃不过我的法眼。
考试开始了,卷子发了下来,姑娘果然和学霸们都一样,看看总共多少题,看看听力,写上自己名字。而我当然迅速记下每页题目数量,答题卡上和卷子上都写自己的名字。
很快,听力开始了,第一题C,果然,一切在我预料之中。
第二题C,嗯,听力最大的好处就是不可能跳题,除非她也不会,但是就算不会也会蒙一个,这是中考,不可能空。
第三题C,,....咦,这次考试答案C好多....
第四题C.....
第五题直到听力听完,全!都!是!C!
这个C选的我怀疑人生,选的我动摇了一直以来坚定的信念,不可能啊,答案怎么可能都是C?难道这个姑娘也是蒙的?前面所有我看到的东西都是她借的?或者是她姐姐?不能啊,我就是蒙的行家啊,蒙也没有只蒙一个答案的啊?
直到选到40多个C,我把笔一摔,心想完了,这次遇到一个不知道为啥只会选C的渣渣中的渣渣,我的前提算是毁了。
但是我没有放弃,反正我也无法再关注别人了,因为题目顺序和做题进度都不一样,所以就一直看着这个姑娘要选多少个C,有没有别的答案。
然后,这个女生做题的方式简直让我看到了这辈子无法理解的现象,都选的C,居然还会认真思考半天,这就算了,居然还会有不会做的题,思考半天跳题,做完这页,然后再返回去看一眼跳过的题,郑重其事的再一次选~~~C.....
我的心里简直无法忍了,真想站起来上去抓住她问个明白,为什么满卷子都选c,居然还有不会的,不会你到选个别的啊,看半天回来居然还选C,你有病啊?
直到快考完了,我才发现,我太天真了,这个姑娘用最简单的方式破了我练就三年,已入化境的绝世超能力。破的我心服口服,一点怨言都没有,破的我看不到任何希望的曙光,只得感叹,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这次是我栽了。其实姑娘做的很简单,只是我是当局者迷,从来没有想过。姑娘答题的时候不习惯把答案写在前面,而是习惯在对的选项上面打!对!勾!而对勾和C的笔画完全看不出来....就这样,我的特异功能被废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