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国的国际环境现在是不是最坏的时候?

回答
当前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确实可以用“复杂”和“严峻”来形容,是否是“最坏”的时刻,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分析。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成因以及具体表现。

一、 历史背景下的比较:

首先,要判断现在是否“最坏”,不能脱离历史的纵深来看。回顾过去,中国并非没有经历过更加艰难的国际环境。例如:

新中国成立初期: 面临西方国家的封锁和孤立,国家百废待兴,经济基础薄弱,地缘政治上被两大阵营夹击,内部还有台湾问题的牵制。
改革开放初期: 尽管有了对外开放的决心,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识和信任度不高,国际话语权较弱,经济实力也远不如现在。
苏联解体后: 国际格局发生剧变,一度出现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中国如何在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中找准自己的位置,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相比之下,目前的中国拥有前所未有的经济实力、军事力量和国际影响力。这一点是必须承认的。然而,也正因为这种崛起,引发了国际社会,尤其是西方国家,更强的戒备和战略调整。

二、 当前国际环境的突出挑战:

尽管如此,当前中国所面临的挑战,其性质和广度上确实有其独特性和尖锐性:

1. 中美战略竞争的白热化:
贸易战与科技战: 以美国为首的国家,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乃至“威胁”,发动了贸易关税战,并对中国的科技企业实施严厉制裁,特别是针对半导体、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这不仅影响了中国的经济发展,更触及了国家安全和技术自主的根本问题。
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对立: 双方在人权、民主、治理模式等方面的差异被放大,成为西方国家遏制中国的重要“抓手”。这种意识形态的竞争,使得双方的误解和不信任感加深,沟通成本增高。
地缘政治博弈加剧: 美国及其盟友正在积极构建“印太战略”,试图将中国排除在区域安全和经济合作之外。在南海、台海等问题上,地区紧张局势持续升温,军事对峙的风险不容忽视。

2. “中国威胁论”的扩散与围堵:
供应链“去中国化”: 一些国家出于安全和经济考虑,推动供应链的多元化和“去风险化”,将部分生产线转移出中国,这对中国的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地位构成挑战。
国际舆论的负面叙事: 国际媒体对中国的负面报道增多,涉及新疆、香港、台湾等问题,以及中国的“战狼外交”和所谓“经济侵略性”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中国的国际形象。
地区伙伴的动摇与观望: 虽然很多国家与中国保持着紧密的经济联系,但在战略上,一些国家在美中之间摇摆不定,或者对与中国深化合作持谨慎态度,生怕被卷入地缘政治的漩涡。

3. 全球性挑战的叠加效应:
地缘政治冲突频发: 俄乌冲突、中东局势等全球性地缘政治动荡,使得国际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和不可预测。中国在这些事件中的立场,既要维护自身利益,又要避免进一步孤立。
全球经济下行压力: 通货膨胀、能源危机、粮食安全等问题,都对全球经济造成冲击,也间接影响了中国对外贸易和投资的稳定。
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 这些全球性挑战需要国际合作才能解决,但地缘政治的紧张恰恰阻碍了有效的全球协调。

三、 为什么说“最坏”值得商榷:

尽管挑战重重,但将当前环境定性为“最坏”可能过于悲观,因为中国也具备一些有利条件:

经济韧性与体量: 中国依然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巨大的国内市场,这为中国应对外部压力提供了强大的缓冲。
强大的战略自主性: 中国有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制定和执行独立的外交政策,不完全受制于外部压力。
发展中国家的广泛支持: 许多发展中国家仍然视中国为重要的发展伙伴,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转让等方面。
全球南方力量的崛起: 一些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舞台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在提升,为中国提供了更广阔的合作空间。
中国自身的调整与适应能力: 中国政府也在积极调整策略,例如更加强调多边主义和合作共赢,努力缓和与一些西方国家的关系,并在科技自立自强方面取得进展。

结论:

总而言之,中国当前面临的国际环境确实是前所未有的复杂和充满挑战的。中美战略竞争的深化、西方世界的普遍警惕、以及全球性动荡的叠加,都使得外部压力和不确定性显著增加。用“最坏”来形容,固然有其道理,因为它触及到了中国崛起过程中最核心的战略和生存性问题。

然而,如果从绝对的糟糕程度来看,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相比,中国的实力和地位都不可同日而语。更准确的说法可能是,我们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折点,一个挑战与机遇并存,但挑战的性质更加尖锐和系统化的时期。中国需要在此环境中,审慎地调整策略,平衡各方关系,并继续提升自身实力,才能化解危机,抓住机遇。未来的走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自身的应对智慧和国际社会的互动演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现在坐二望一的时候定义最坏的时候,那两个拳头出击的时候怎么算?

你现在觉得国际环境不好,只是现在网络视频发达,信息高效率传播,很多你原来接触不到的信息被接受了。

要知道,中国有一阶段外交的主要工作就是挨骂、挨批斗,内部工作主要是三线建设防苏联一波推,各条战线全亮红灯。和现在任何国家发言都要看中国脸色、考虑中国心情完全不是一个状态。

你要说现在是不是和美国关系最差的时候,我觉得可以讨论下。

user avatar

可能很多人今天觉得,美国的现在咄咄逼人已然让中国的国际惯例跌入低估,其实不然,如果用宏观一点的眼光看待,你会发现一个超级有趣的问题。

美国从一战大发战争财,到二战结束后国际地位不断上升,再到把苏联搞垮称王称霸的国际外交发展史。PS:我是简单的说。然后对比中国,从被各国租界划分得四分五裂,到美国驻军中国,再到把美国势力清除,再到抗住美国的各种霸权施压走到今天,你会发现,中国其实是一点一点的把美国的霸权蚕食的。

中国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就是常凯申的某时期,是跟韩国日本的今天有点相似的,比如说,美国大兵曾经强奸了我国的大学生,参:沈崇事件。可以这么说,美国这个秃驴,曾经在中国指手画脚,到今天敢跟他对着干,谁都没想过TG也会有今天。

所以,大家可以不用悲观,美国的顶尖时刻完了,这是否极泰来,也是新旧事物交替的必然结果。美国一定会从那个顶端滑落,甚至有一种可能,美国某一天,也会被分成无数个小国家,甚至比前苏联还要惨无数倍。前苏联从莫斯科公国到大苏维埃共和国,好歹历史也有美国至少数倍的发展史。美国呢?因为美国人真正一直觉得很厉害的东西,其实是虚幻的,那套东西是根本无法让一个民族有凝聚力的。不信你可以去思考,甚至可以从世界史中找寻,美国今天所倚靠的凝聚力,并不是他今天口口声声所说的自由平等这些东西。这些东西充其量只是曾经的一种政治口感,不是道德也不是什么深沉的文化。

其实,有时候我甚至想,美国,是不是可能变成,曾经在世界史上有着光辉灿烂一页的波斯帝国。波斯帝国曾是世界上第一个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可是今天呢?还有铁器时代的第一个帝国亚述帝国,今天你呢?在哪里?其实美国200年的历史,跟曾经这两个帝国干的事简直不要太像,可能美国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像已经灭亡了的这两个帝国吧。

历史还会向前走,我们这一代,不是历史的终点,以后的以后还有很多很多年,中华民族的特点是,他强由他强,斗死他老娘,他狠随他狠,劳资最后肯定比他狠。不信你可以慢慢研究历史,我说的是世界史,你真的会发现这个特点。

所以我们不用担忧,这个民族,我相信五千年后,也还会存在,美利坚可就不一定了。美国被慢慢蚕食只是时间问题,中国人也从来不是那种急功近利的民族,我们喜欢小狗儿烤火——慢慢来。一点都不急,尤其是中国的政治家,那都是真刀真枪一步一步干到核心层的,一般情况下,以这些政治家的政治眼光,咱们是只能说无法望其项背的。

总结就是,做好自己的事,相信中华民族,好好工作。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所以,希望每个国人都脚踏实地,做好自己的事。

user avatar

恶魔对着你疯狂哔哔的时候其实是好事,因为这说明他因为没吃上你的血肉而很烦恼。

user avatar

同意之前很多人的答案,建国以来最好的时候。

我来从金融方向提供一个角度。

美国经济要崩坏,有没有疫情都一样。这是美国长期逆差造成的,跟疫情有关,但影响没有想象中的大。经济崩坏的结果就是预期会出现大量的公司债务违约,从而引发金融危机。所以美国要大量放水,这是大前提。

在此前提之下,我们会发现一个极为微妙的现象:

1.美国大放水,中国如果大规模抛售美债吸取美金,拉高债券收益率,吸引美金进入债券市场。结果将是美国放水白放。嗷嗷待哺的上市公司依然拿不到钱,美联储却凭空多了一大笔债务——美国金融市场彻底崩盘。

2.于是5月初美国威胁中国,敢抛售美债就冻结中资公司在美资产,要求冻结中国持有的美债。但这样一来无异于美元信用破产,然后不知道中美台面下达成了什么协议,反正结果是中国没有抛售美债。

3.但就算中国不抛美债。中国凭借着庞大的贸易顺差,照样可以放美国的血,让美金流出。所以美国政府急于跟中国做利益切割,不然就被中国钝刀割肉割死了。

4.最近美国又在谋划着冻结中行和工行的美元结算通道,估计是发现被放血的趋势止不住了。为此中行和工行进行了紧急演练。

表面上看起来美国在疯狂进攻,仔细想想其实就是被捏住蛋了以后疯狂乱舞王八拳。弱小可怜又无助。

之前知乎有个问题,说为什么美联储放水美元还在涨。原因是全世界其他国家的货币也是跟美金挂钩的,这些国家也面临着需要大规模增发货币挽救自家金融体系的问题。所以产生了大量的美元需求,推高了美元指数。

与强势美元相映成趣的是,Comex黄金天天创新高,目前已经达到1900美元的历史最高位。这说明了美国陷入了极为严重的滞胀中,资金在疯狂避险。

埃尔多安都敢骑到美国脸上输出了,中日韩在困难却坚定地推进自贸区,老欧洲两不相帮专心致志地在盯着土耳其在中东的行动。

这可是第一次感受到没有被群起而攻之的待遇。现在美国在疯狂怼我们,却没人帮腔。

南海对峙赢了,香港对峙赢了,这就是胜利的果实。

长期需求下降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大概会持续三到五年的时间。国内资本市场方面,混改卓有成效。如果你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最头部的那些科技公司(尤其高端制造和芯片、软件行业)你压根说不清楚是国资还是民营了。

中国终于部分实现了传说中的国家利益和民间利益混成一体,难解难分的境界。而且这个进程还在加速。

很多人觉得最近我国处境艰难的原因是,俄国和印度对我们最近没有好声好气。原因是他们现在要开始跟中国做利益切割了,否则他们的国内市场会被中国企业大规模渗透侵蚀。连德国这么强大一工业国最近想要自己搞口罩居然都失败,重新开始向中国进口。

都说疫情会使全世界开始走向孤立主义,我们不能享受全球化带来的制造红利了。问题是,全世界走向孤立我们确实会损失增量,但美国才本来是趴在全球体系上吸血的那个。这事就是伤敌一千,自损一百五,扛得住。

因为嵩县曾经这样曰过中美关系:没有你,对我很重要。

嵩县又曾经曰过:我们的战略目的是要大幅提高美帝全球治理成本。

然后丫就会自己流血而死。

懂王也不是干什么都不着调,起码这点还是看得很明白,要想让美国顶过去,必须跟原来的全球治理体系做切割。所以他过去两年内一直在鼓捣这个事,只是手段有点直白,以至于看起来有点逗。当然,成效有一些,但跟美国大几十年在全世界形成的盘根错节的庞大网络比起来杯水车薪。

中长期全球需求疲软已成定局,现在才刚开了个头,拼的是谁更能扛。而谁更能扛是看谁的社会有更强的组织性。

对于基本没有组织性的美国社会来说,目前的社会结构性崩塌才是一个开始。现在的抗议活动只相当于一个大厦往下掉了一块墙皮而已。

为了维持政府的组织性,美国祭出了杀手锏——新冷战。原因是目前美国的整套政府运转体系事实上是为了冷战打造的。只有在冷战格局下每个部门才能找到自己天然的位置和利益,所以蓬佩奥这手还是有套路的,不是打王八拳撒撒气这么简单。

但问题是,冷战的基础是在若干国家组成的阵营内部足以维持经济内循环,形成多国利益共同体。现在由于疫情原因大家都在搞孤立主义,而且你美国显然只想拿好处,不想付出。当年美苏争霸美国胜出的根本原因是由于西方拿捏住了粮食这个苏联的命门(这事跟我国那时正好跟苏联关系恶化有关),西方阵营对苏联阵营形成了致命且庞大的顺差,导致苏联越来越穷,最终崩解。

现在的格局显然不是这样。其他国家对中美依存度都挺高,所以基本态度都是:你俩SOLO,我们负责叫好。

面对这种情况,我国有一个神器——祖传裤腰带,这个东西压在箱底四十年了,不过必要的时候可以翻出来勒一勒。今年政府开支减半就是祖传裤腰带又被翻箱倒柜找出来穿上了。

美国没有裤腰带可以勒,原先还有借钱这个路子。但现在的情况是美国财政收入的利息已到极限,再借下去就变成借本付息的传销了。再跟美国扎堆容易被洗脑,像日韩这样脑子清醒的国家在另找出路,而巴西已经进入了被洗脑的状态,满脑子都是三个月变成千万富翁的梦想。

一百年前我们曾经浑身疮疤,谁都可以上来揍一顿,人称“烂命华”。

七十年前我们曾经与美苏两大阵营同时为敌,独来独往狗都不尿。

四十年前,我们低头做小四面受气,卖力换点糊口钱,给面子的会叫声“华仔”,赏点小费;不给面子的就直呼搬砖华。

哪怕你有开香堂时坐在五大揸Fit人龙头椅上的资格。

而现在所有人都因为你有可能成为下届话事人而不敢得罪你,见面都得尊称一声“华哥”。虽然还没有什么马仔,也没有什么保护费可收,但至不济也能把铜锣湾死死占住,没人敢在这条街上造次。

你说现在国际环境是不是最坏?

user avatar

咱们自己,有时候还没老外看得清局势。

我来发几个国外网友的言论,说的也蛮有道理的。(原文翻译,有刺耳声音,请自行甄别)

01

作者:Sakura Susami,日本人
来源:Quora

中国与它周围的许多国家有争端。但是,这些国家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样,与中国有着非常牢固的经济联系。所以他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 “敌人”。

为什么中国的朋友这么少?这是一个好问题。

这是因为孤独挑战者定律:中国是当前世界秩序的挑战者,在成功之前,它总是孤立无援。

在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国之前,没有哪个国家愿意把所有的宝都压到中国身上。因为他们不得不问自己:“如果中国失败了怎么办?如果中国失败了,美国会对我们做什么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没有盟友的原因。

在中国之前,有许多挑战者:德国、俄罗斯、日本,他们都失败了。纵观历史,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成功地取代了拥有霸权的第一大国。为什么这么难 ?因为挑战者总是孤独的。

但如果中国真的成功了,数以百计的国家将成为中国的盟友。这将在一夜之间发生,这就是为什么现在没有一个国家有勇气成为中国真正的敌人。因为如果中国真的成功了,中国和它的几百个盟友就会把这些国家赶尽杀绝。

因此,中国既没有真正的敌人,也没有真正的盟友,所有国家都持观望态度。

纵观历史,孤独挑战者的法则从未失效过。成功的挑战者总是得到同盟者的支持;失败的挑战者总是以一堆堆的垃圾而告终。看看德国、俄罗斯、日本的例子就知道了。

中国的首要目标是取代美国成为主导国家。自清朝灭亡以来,中国一直在谈论复兴。当美国获得全球霸权时,这种复兴的目标自然是取代美国。

当今世界,国际关系的核心是中美关系。在每一个与中国有问题的国家背后,都有一个国家的影子,叫做美利坚合众国。

原文翻译:

China has disputes with many countries around it. However, these countries, like most countries in the world, have very strong economic ties with China. So they are not "enemies" in the traditional sense.

Why are there so few friends in China? This is a good question.

This is because of the Law of Solitary Challengers: China is a challenger to the current world order. Before it succeeds, it is always isolated and helpless.

Before China became the world's largest country, no country was willing to put all its treasures on China. Because they have to ask themselves: "What if China fails? If China fails, what will the United States do to us?" This is why China has no allies.

Before China, there were many challengers: Germany, Russia, Japan, they all failed. Throughout history, only a few countries have successfully replaced the hegemonic largest power. Why is it so hard? Because the challenger is always alone.

But if China really succeeds, hundreds of countries will become China's allies. This will happen overnight, which is why no country has the courage to become China’s true enemy. Because if China really succeeds, China and its hundreds of allies will drive these countries to extinction.

Therefore, China has neither a real enemy nor a real ally, and all countries have a wait-and-see attitude.

Throughout history, the law of the lone challenger has never failed. Successful challengers always get the support of allies; failed challengers always end in piles of garbage. Just look at the examples of Germany, Russia, and Japan.

China's primary goal is to replace the United States as the dominant country. Since the fall of the Qing Dynasty, China has been talking about revival. When the United States gains global hegemony, the goal of this revival is naturally to replace the United States.

In today's world, the cor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s Sino-US relations. Behind every country that has problems with China, there is a shadow of a country called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02

作者:William Bellamy曾在剑桥大学学习;
来源:Quora

中国有很多朋友。当然,这将取决于你对 “朋友”的定义,但我们可以看看几种情况。

中国被认为是一个非常内向型的国家,并将自己定义为一个不断努力改善自身状况、创造有利环境的国家。

你可以看到它与大多数国家有交往。

在世界舞台上,它是联合国安理会、核不扩散条约组织的一部分,并与东盟等其他重要组织合作。在先前关系紧张的其他地区,如越南和俄罗斯,中国也做出了巨大的努力来变得友好。2001 年,中国与俄罗斯签署了《友好合作条约》,过去几年中,两国的许多边界争端都得到了解决。x海是其中最大的仍未解决的问题。

特别是在与North Korea的谈判中,North Korea一直是一个宝贵的盟友(尽管多少有些不情愿),他们完全依靠中国来维持经济生存,他们最终耗尽了中国对他们的核武器行为的看似无穷无尽的耐心。

鉴于有很多中国血统的人分布在世界各地,特别是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中国在这些国家仍然相对积极也就不足为奇了。其他与中国有共同传统理解的国家,特别是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由于他们与印度的问题,最近对中国的支持率分别为 78%和 77%。过去几十年里,一些从中国的慷慨投资中受益的非洲国家也持有超过 70%的观点,其中包括坦桑尼亚(77%)、肯尼亚(74%)和塞内加尔(71%)。

大多数持有较低意见的国家通常是由于长期的争端,包括日本(7%),越南(16%),印度(31%)和美国(35%)。

中国相对强劲的经济,尤其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使它在海外结交了很多朋友。特别是非洲受益于它的金融投资。

与中国接壤的国家对中国的各种经济项目至关重要,比如 “一带一路”(One Belt)和 “新丝绸之路”(New Silk Road),以及对哈萨克斯坦输油管道等地区的大量投资,都有助于这些地区的发展,并确保了中国的边境安全。中东关系尤其重要,因为它们供应了中国所需原油的 80%左右。

巴基斯坦与中国的关系在历史上一直很紧密,中国在瓜达尔港(Gwadar)等项目上进行了巨额投资。中国与该地区其他国家的关系都在升温。

自苏联解体以来,中苏分裂的余波几乎已经消失,两国都承诺对彼此(以及其他前苏联国家)支持,以制衡不断加剧的与美国的冲突。在更远的西方,关系一直是安全和积极的,在经济危机期间,中国的投资抢购了大量的欧洲企业。

中国一直在一些加勒比海小国取代美国——这些国家正努力摆脱实质上的霸权,为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资金。

在澳洲,该地区有相当数量的华人使他们与中国的关系变得重要,但2006年汤加和所罗门群岛发生的反华骚乱等事件表明,这种融合并非天衣无缝。如果没有相应的善意,增加对中国的债务也使北京对该地区的影响更加强大。

所以,中国正在努力建设一个对中国友好的世界,这似乎在各方面都对中国有利。它愿意制造冲突的地区越来越小,尽管剩下的地区(x海,阿鲁纳恰尔邦)正变得越来越紧张。

中国与遥远国家的关系以金融为主,向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提供巨额贷款,没有 IMF 和类似机构所坚持的条件。

随着中国在更大更广的地区,特别是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上施加影响力,这些靠近中国或与中国有历史联系的国家正变得越来越两极分化。

中国为上世纪以美国为中心(以前是以美国/苏联为中心)的世界提供了另一种选择,一些国家发现它比美国更有吸引力。

原文翻译:

China has many friends. Of course, this will depend on your definition of "friend", but we can look at several situations.

China is considered a very introverted country and defines itself as a country that constantly strives to improve its own conditions and create a favorable environment. You can see that it has contacts with most countries.

On the world stage, it is part of the UN Security Council, the Nuclear Non-Proliferation Treaty Organization, and cooperates with other important organizations such as ASEAN. In other regions with previously strained relations, such as Vietnam and Russia, China has also made great efforts to become friendly. In 2001, China and Russia signed the Treaty of Friendship and Cooperation. In the past few years, many border dispute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have been resolved. The sea of ​​x is the biggest unsolved problem among them.

Especially in the negotiations with NK, NK has always been a valuable ally (although somewhat reluctantly). They completely rely on China for economic survival. They eventually exhausted China’s seemingly endless amount of nuclear weapons. patient.

Given that there are many people of Chinese descent scattered all over the world, especially Malaysia and Singapore, it is not surprising that China is still relatively active in these countries. Other countries that share a traditional understanding with China, especially Pakistan and Bangladesh, have recently supported 78% and 77% of China due to their problems with India. Over the past few decades, some African countries that have benefited from China’s generous investment also hold more than 70% of their views, including Tanzania (77%), Kenya (74%) and Senegal (71%).

Most countries with lower opinions are usually due to long-term disputes, including Japan (7%), Vietnam (16%), India (31%) and the United States (35%).

China's relatively strong economy, especially since the 2008 financial crisis, has allowed it to make many friends overseas. Especially Africa has benefited from its financial investments.

Countries bordering China are critical to China’s various economic projects, such as the “One Belt and One Road” (One Belt) and “New Silk Road” (New Silk Road), as well as large investments in areas such as Kazakhstan’s oil pipeline. All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se areas and ensure China’s border security. Middle East relations are especially important because they supply about 80% of China's crude oil needs.

Pakistan's relationship with China has always been close in history. China has made huge investments in projects such as the Gwadar port. China's relations with other countries in the region are heating up.

Since the collapse of the Soviet Union, the aftermath of the Sino-Soviet split has almost disappeared. Both countries have pledged to support each other (and other former Soviet Union countries) to counter and balance the ever-increasing conflict with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farther west, the relationship has always been safe and positive. During the economic crisis, Chinese investment snapped up a large number of European companies.

China has been replacing the United States in a number of small Caribbean countries-these countries are struggling to break away from substantial hegemony and provide funding for large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In Australia, there are a considerable number of Chinese in the region that makes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China important, but the anti-Chinese riots in Tonga and the Solomon Islands in 2006 show that this integration is not seamless. Without the corresponding goodwill, increasing debt to China also makes Beijing's influence in the region stronger.

Therefore, China is working hard to build a world friendly to China, which seems to be beneficial to China in all aspects. The area where it is willing to create conflict is getting smaller and smaller, although the remaining areas (Xhai, Arunachal Pradesh)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tense.

China's relations with distant countries are mainly finance, providing huge loans to African and Latin American countries, without the conditions insisted by the IMF and similar institutions.

As China exerts influence in a larger and wider area, especially in the Pacific and Indian Oceans, these countries that are close to or have historical ties to China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polarized.

China provided an alternative to the US-centered (previously US/Soviet-centered) world in the last century, and some countries found it more attractive than the US.


-----------------------------我是分割线---------------------------------

1、关注我的公众号:「环球观察员」,知乎上不少精彩文章被封了,放公众号上了!

2、都看到这里啦,整理文章不易,点个赞鼓励下丫~

user avatar

刚解放跟全盛的美国军队正面打了一仗,战争后,然后整个海域被封锁,天天台湾美国飞机过来骚扰。

60年代一直到80年代中苏边境双方百万大军随时准备动手,苏联几次想动用核武器。

美苏关系都很差的时候只能勒紧裤腰带拉拢刚脱离原始社会的非洲兄弟。

80年代稍好点,中美蜜月期,实际上是因为有利用价值,联合美国限制苏联,但南(越南)北(苏联)的军事压力都不小。

苏联解体后军事压力没有了,但中美关系又恶化了,世纪末美国人给我们的几件恶心事让人随时想起来恨得牙痒痒,但又完全无可奈何。台海危机美国两个航母编队往台湾海峡一摆,我们真的就没有办法,只能认怂。

到了21世纪,美国想要认真收拾中国的时候,911,拖了美国十几年,给了我们真正闷声发大财,逼近美国的机会。

现在中国的国际环境差吗?我看基本是建国后最好的时候。

国际关系国际环境不要光看对方说什么,要看对方做什么。西方世界跟中国意识形态不一样,很多地方看我们不顺眼正常,特别是对很多事情的价值观是不一样。遇到事情有人(注意,很多事情都只是他们中的某些人,不代表国家)跳出来说些阴阳怪气的话太正常了,看看他们怎么说自己国家的就能理解了。所以说不能看他们怎么说,要看怎么做。最简单的,跟中国做生意的人是变多了还是变少了?除了美国,好像都是中国在用各种经济手段制裁别人,没见到哪个国家来制裁中国的。

英国跟美国绑的这么紧,华为5G的事情到现在才有个说法,而且是年底才开始执行一部分,完全执行完要到27年。其实这东西真的不用太担心,因为不是英国的本意,为什么年底再开始执行,因为美国11月大选结果就出来了。所以到时候政策会怎么变完全说不好呢。

欧洲其他国家,除了有些国家的某些人有些阴阳怪气的言论(不代表国家,哪怕是某个议员之类的高官),没有国家在美国跟中国的贸易战中对美国有任何支持(制裁华为这种事是极为被迫的)。

日本属于两边跳,一边跟美国一起军演,一边跟中国在推进东亚自贸区,韩国始终表明态度,所有事情只针对朝鲜,不针对中国。

非洲,不用说了,黑兄弟几十年的交情,不能说他们多仗义,但中国摸他们的脉摸得最清楚。

南美,一直被美国坑,又不敢明着反抗(除了巴西那个二货总统,但他也没明着跟中国做对),没有道理更没有意愿为了美国得罪中国。

所以说实话,真正跟中国明着对抗的国家,除了美国只有澳大利亚和印度,再加小半个英国,小半个加拿大。

然后,国际上大部分国家的第一国际贸易合作伙伴都是中国,政治和战争都是经济的延续,钱是最重要最诚实的。

所以,谁能给找出中国历史上比现在国际环境更好,国际影响力更大的时候吗?

user avatar

7月22日回复:有些人在评论里希望我讲讲80年代末以来的中国对国际局势变化的应对,要“复盘”一下。作为一个小黑屋常客,我一旦写了估计就立刻死了。我在另一帖 如何应对/看待美国和平演变!? 解释了一下为什么写了我就会死。为了保住本帖,我甚至不敢在这里解释。


当然不是,现在国际环境超好的。

建国以来,国际环境不好的时候按严重程度排序:

第一,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与苏美激烈对抗时期。我认为这段时间和大革命失败后以及长征时期是我dang真的觉得恐惧的三个历史时期。

第二,50年开始入朝作战后战争胜负走向不明的一段时期。

这两次通过死斗死撑顶过去,收获极为巨大。因为我们赢了,所以有些人不觉得这两段时间的压力有多可怕。我认为这两次极致豪赌,其勇气远超德国攻苏和日本袭美。

第三,80年代末到21世纪初(至迟在2006-2008结束)。这段时间国际环境恶劣程度没有前两次强,但持续时间很长而且我国目标比较复杂,政治操作综合难度极大。我国通过复杂的组合手段过关,有战略欺骗(和韬晦不一样),韬晦术(包括战术性自残自辱),利诱,弱势威慑术,对外渗透分化,对内分化,分权集权交替术,极速改革发展(这是根本但光靠这个肯定不够),死撑以及极致的帝王术等等。

这段时间我国领导层的对外博弈手段之高超之复杂令人眼花缭乱叹为观止。我有幸从90年代后期以爱好政治的中学生身份开始观摩后半段。当时看不懂,但好在我政治嗅觉不错,大量重要的事情虽然不理解但依然留有较深印象。等长大后复盘后直接给跪了。很多人觉得最近七八年(新时代)我国外交斗争水平很高,但其实不如这段时间厉害,当然主要是国力大增压力剧减后客观上已经不需要这样高的操作了。

第四,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与苏美关系不好(但没有到激烈对抗地步)又遭印度骚扰。靠着死撑和武力的精准运用(对印度)对付过去了。

第五,70年代的后期几年。主要是外部形势不明(但谈不上很严重),而内部政治比较混乱不利于对外工作。靠着内部快速整合,必要的对外让步和武力的精准运用(对越南)对付过去了。

2006-2008后,我国国际形势一直都相当好,而且由于美国领导层太废材以及俄国领导的优秀,形势越来越好。到了2016-2017可以说形势大好。到了今天(2020年7月)可以说形势极好。事实上我认为眼下是鸦片战争以来我国国际环境最好的时候。

很多人居然认为我国国际环境不好,这一方面是对长时间的环境变化不了解,另一方面是不习惯于以博弈心态看待国际形势。关于后一种心理,类似于做题家发现高考题比较难就觉得自己惨了,全然忘记你参加高考的目的是超过别人被选拨出来。再作一类比,美国在二战后期很多人死在前线,后方经济和生活也受不小影响,感觉日子比1940年难过。可是你能否认1944年美国在国际上形势是超好的吗(而且明显好于1940)?

有时间我可以写写为什么我认为最近十几年我国形势很好且越来越好。

user avatar

96年李登辉抛出两国论,在当时最严峻的时刻,我们在台湾海峡举行了军事演习,演习完了后。美国一航母特混编队战斗群大摇大摆的驶过了台湾海峡中线,我们当时什么反应? 敢怒不敢言!! 今天你让它在军事演习前后驶入台湾海峡看看??

与对手谈判时,不是要看对手到底说了什么,而是要看对手到底做了什么~

user avatar

嗯?

user avatar

其实最痛苦的,不是被处处针对。

而是被忽略,被无视,还不敢发声,一说话就可能被军事打击的时候。

现在,你只觉得四面楚歌,却没发现,我们也在扩张,在发声,在高调做事。

你只看到华为处处被禁,却不知道,倒退二十年,我们甚至没有华为可以被禁。

你只看到各个国家争相批评中国,却不知道,倒退二十年,世界很少有人提起中国。

那个时候,我们被忽视,被蔑视,美国不制裁你,但是要轰炸你大使馆,分分钟的事。

除了抗议,我们能做什么?

而现在,你被针对,被辱骂,被制裁,可是啊,有人敢对你动粗吗?

你跺一跺脚,明天就上了他们的新闻头条。

国安法到处被反对,还不是顺利推行?

台北法案那么厉害,怎么都不敢承认台独?

要我看,被针对,比被忽视强。

被忽视的时候,一不小心,你就会被轰炸,被入侵。

被针对的时候,却没有人敢真的动你。

别忘了,美国崛起的时候,欧洲人也不喜欢美国。

可现在的美国,在乎你不喜欢他吗?

user avatar

现在当然不是了。前辈们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远胜我们一百倍。

我们现在面临的不过是能不能把握好 一场世界大变化来临 的问题。

应对好了,美滋滋,以后红票票直接换资源、换产品、换美女倒贴。应对不好,陷入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继续996。活还是能活的。

排个序吧。

最难的时候:内部连年经济困难,外部苏联核威胁,号称钢铁洪流、百万装甲南下,问你怕不怕?国家机构都被迫分散办公。三线建设,工业千里大挪窝、迁进四川深山老林。

还好当时美苏在东欧角力,斗得难分难解,苏联终于没敢在东方造次。

第二,1996年,岩里搞事。正值我们的GDP与对岸之比历史性最小的时候,我方军力孱弱至极。缺乏军舰,只能把59拉上舰;雷达系统被人家的电子战飞机戏谑。然而,部队已经剃了光头,写了遗书,只等一声令下,为国捐躯。可是,捐了躯又如何?可能也无法阻止从此事实和法理上割裂的状态。还好,我们没有赌国运,强忍着过来了。


现在的形势,大家不用沮丧。当年我们被针对时,咱一是真没力量,死活真是捏在人家手里。二是那个时候西方由于长期与苏联对立,行事步调统一,在针对我们时那也是铁板一块。

现如今,美匪倒行逆施,礼乐崩坏,连欧洲都看不下去,俄罗斯也受到打压。

美匪每对我们做恶一次,在其他国家眼中,其身份、地位和威严只会失去一分,别的国家也不傻(虽然有傻的)。

直到目前,美匪没有能够在国际上组织起反动同盟


所谓人算不如天算。

目前我们虽然看起来被美反动集团搞得很被动,处处挨揍,尤其脸上不好看,但实质上还好。我举几个例子。

去年我们为了顾全大局和美匪签定了大宗粮食和能源采购协议。很多人认为我们不行了,认输了,吃亏了。然而,今年油价暴跌,岂非天助我也?再一个,几乎所有人都预测今年全球粮食大减产。我们上半年大量吃进美匪的粮食。让我们看看下半年是个啥形势!

山高遗策:囤购粮食,然后焚毁,造成世界大乱。。。(个人认为酿造酒精好一些,绿色环保嘛,名正言顺)


所以,明白了?现在可能是大有可为、见证历史的时候。

user avatar

年初还真这么认为,香港各种汉奸里应外合,还爆发新冠。


结果不到半年美国就反手一个超级加倍,按我这人不双标,按年初对中国的预计美国这是要亡国了。

实际上美国可能已经亡国了,他自己不知道,就和甲午海战前亚洲第一海军的大清。靖康前80万禁军的大宋,世界第一GDP北有天下第一关南面吊打海上王子荷兰和西葡联军的大明一样。


美国几千万吃国家救济不是生产专注双枪(大麻卡宾枪)花旗子弟对比八旗朱门何如。火光冲天的船厂,灭火器里都是沙子北(大西)洋舰队对比满清何如。12000刀烟灰缸,20000刀马桶盖的五角大楼对比一两银子一个鸡蛋的内务府何如。库郡主的复工委员会对比皇族内阁何如。东厂厂公出身的国务卿蓬公公比九千岁何如。

不行,我回头要拿图配首歌,喜欢做视频的上传b站吧。

user avatar

你是说跟八国联军那会儿相比吧?

user avatar

今天写一篇脑筋急转弯,用下棋的视角,来看中国面对的南亚局势。我会从:一带一路、印度、巴基斯坦、中国这几个点,展开一个国际博弈的六层博弈链 分析。

大家可以用娱乐的心态看看,自己可以猜到第几层?


第一层:明面上的局势

如果是一个纯粹的普通人,就是那种对国际局势没什么研究的朋友。

对印度的第一反应肯定是:不友善的国家,很讨厌!看见牺牲的烈士,看哭了,好想痛扁阿三!恨死阿三了。

对巴基斯坦的第一反应肯定是:巴铁!好兄弟,支持中巴友谊!

对一带一路的反应基本是:支持国家!支持一带一路!额...就是有一个问题,一带一路究竟是干啥的?我一个普通人,看不懂啊!感觉虽厉,但又不明所以。

这就是大部分普通人眼里的南亚局势,也是对的,这就是表面上的明账:印度敌对,巴铁友善。


第二层:了解历史后,开始反推分析

了解南亚国家历史,和不了解相关历史来做判断,完全是两个维度的差距。

从国情上来说,印度=巴基斯坦。看起来双方是水火不容,实际上是如胶似漆,只是很难发现这一点。

英国当年还是大英帝国的时候,殖民了整个南亚,组成了英属印度。

后来英属印度独立了,独立以后又分裂了,成为了巴基斯坦和印度。

巴基斯坦和印度分家独立以后,又分裂了,成为了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

有点绕...

没事,我做了个图,看图就完了。

你可能会说,怎么有点滚雪球的感觉,就是不停的独立、独立以后又分裂,不断的解体趋势?就好像能量波在传导一样。

因为最开始,那个最大块的英属印度,就是英国捏出来的啊,把一堆土邦捏合成为了一个国家。现在英属印度分裂成为了三个南亚国家: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

那么分裂、解体的能量波是不是传导结束了?

没有,完全没有!根本停不下来。印度今天还有继续解体的趋势,巴基斯坦也一样,都时时刻刻面临解体的冲击。

印度由无数个历史上没有关系的民族组成,各方面完全不一样,除了宗教信仰一样。

巴基斯坦主要由四个历史上没有关系的民族组成,各方面完全不一样,除了宗教信仰一样。

最终,印度巴基斯坦都选择了一个类似的决定。

印度:以印度教团结印度人,同时以巴基斯坦为敌对国,塑造外部威胁。

巴基斯坦:以伊斯兰教团结巴基斯坦人,同时以印度为敌对国,塑造外部威胁。

这几乎就是一模一样...

就是说,有点绕。

因为巴基斯坦威胁论,所以印度可以维持存在。

因为印度威胁论,所以巴基斯坦可以维持存在。

巴基斯坦和印度最大的敌人都不是彼此,而是分裂主义。彼此的敌对,恰恰有助于相互国家的政局稳定,长期维持适度冲突,是双方精英满意的结果。

如果你明白了这一点,你就能理解,铁哥们的关键是什么,如果神牛真没了,也许神羊的想法会有所变化,话不多说,自己细品。


第三层:反推之后,再反推

我先一句话概念一带一路:那就是《中国的贸易线》要避开《美国控制的贸易线》,开辟一条安全的贸易通道,,让贸易通道不再被美国卡脖子。

1、一路就是中国自己可以保障安全的海运线。

2、一带就是中国自己可以保障安全的陆运线。

那么一带一路上关键的港口有哪些?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目前租给中国在用。

通过中巴经济走廊,打开印度洋的入海口,从瓜达尔港运输货物,避免美国马六甲海峡,这就是中国的战略之一。

为什么中国可以拿下瓜达尔港这个项目?因为巴基斯坦是巴铁。

那巴铁的关键是什么?参考第二层结尾。

【1】印度的威胁,保障了铁的含量足够高。

【2】印度的威胁,还保障了巴基斯坦内部的团结,对容易分裂的国家来说,有一个强敌并不是坏事,可以稳定国家认同。

至于印度精英和巴基斯坦精英,双方究竟有没有真打的意思?我只能说,人生在世,全靠演技,演到最后,真真假假已经说不清了。

其实如果可以演出和平,也并非坏事。

如果说双方其实没有真打的意思,那巴基斯坦为什么还是需要外援呢?因为假打时间长了,很容易一不小心变成真打。

比如,有一方来了个野心家,或者一方遇见国内矛盾爆发,不得不向外部转移的话,假打变真打就是一瞬间的事情。

换句话说,假打前提,其实也是实力的对等,相互都有毁灭对方的能力,才有假打的资格。美国对俄罗斯只敢嘴炮,用代理人来骚扰。但是对伊拉克的萨达姆,就直接送去杀全家,弱者是不配假打的。

所以在巴铁眼里,印度是巨大的威胁,这不是开玩笑的。而正是我们中国这个好兄弟,让巴铁面对国土和人口大得多的印度,有对抗的底气。

巴铁也是够意思的,愿意和中国经济互惠互利,所以我们有了中巴经济走廊,有了瓜达尔港。

如果巴铁不能维持稳定,哪来什么瓜达尔港?这一切都是因为印度在负重前行。


第四层:反推之后,再再反推

目前的南亚格局是,印度和巴基斯坦相互对立,而对立本身又促使印度和巴基斯坦相互维持稳定。

但是巴基斯坦的体量不足以和印度对抗,一旦假打变真打,巴基斯坦很难抵抗印度,所以中国铁哥们就来了。

而中国支持巴基斯坦,也是印度敌视中国的一部分原因之一。但是印度敌视中国,还有个原因,那就是巴铁不够打了。

印度需要一个和自己同等体量的国家,最好还要比自己强,才能维持自己的内部稳定,外敌太弱的话,内部有点说服力不足。

养寇自重,寇得够分量啊。

所以散装的印度一直在试图把中国塑造成为敌人。

按照常人的想法就是,你印度骚扰我?那我揍死你。

不行,在坚守原则的前提下,对印度千万不能过分反应,因为印度可能和赛亚人一样,越战越强,我知道这个结论可能有点雷人,但是听我发现你就明白了。

目前的印度是散装的。

就是说,当我们面对印度的时候,你以为你面对的是一个印度,其实你面对的是十多个土邦,哪来什么一个印度?现在世界上就没有一个印度。

当我们把印度视为一个“完整的敌人”,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在帮助印度完成统一,换句话说,我们如果真的去打印,与印度整体展开对抗,散装印度就有了强大的外部敌人,内部的统一速度将大幅提升。

最终局面就是:

最开始你打的是散装印度,很好打,一触即溃就投降,人心涣散。

但是,到后期你会发现越来越难大,因为散装变统一了,十几亿人的统一国家意志,哪怕再穷,也不是开玩笑的,是很恐怖的。

面对印度的挑衅,要回击,但是切勿整体回击,不能把印度当做一个整体,回击都要刚柔并济,区别对待,就当面对的不是印度,是一堆国家就懂了。

有些印度人,不仅要帮,还要好好帮帮。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对印度总是释放善意,你想统一就统一了?

只要印度不能统一意志,印度对中国的威胁就很小。

类比的话,就好像俄罗斯是中国的好朋友,但是苏联只是中国的边境压力而已。我们很愿意和俄罗斯做好朋友,但是和苏联很难长期保持友谊。

面对散装的印度,我们要大度,学会微笑。


第五层:反推之后,再再再反推

第一层:印度和巴基斯坦对立,讨厌印度,巴基斯坦是铁哥们。

第二层:意识到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复杂关系,二者情况高度相似。

第三层:意识到有稳定的印度,才有稳定的巴铁,才有益于一带一路的发展。这种感觉就好像,甚至连印巴对抗,都要稳定的对抗。

第四层:不把印度整体当做对手,是因为要保持散装的印度,暴打印度、或者整体针对印度,只会加速印度的统一,让印度真正变得难以对付。

现在,欢迎来到第五层。

请问印度崛起对中国是好事还是坏事?

看前提是什么:

1、如果印度不清醒,印度崛起对我们是不友善。
2、如果印度终于意识到了他应该意识到的事情,那么印度会是中国的朋友。

那么什么是“清醒”?

那么什么是“清醒”?

那么什么是“清醒”?

那就是:印度有没有欧亚大陆的大局观?

美国是欧亚大陆之外的国家,美国本质相当于一个岛国,美国控制了全世界的海运要道,是海洋霸权。

1、美国霸权通过美元对全世界展开金融掠夺,周期性收割,整个欧亚大陆都是美国收割的范围,区别只是严重程度而已。


2、美国为了维持自己的海洋霸权,美国需要破坏欧亚大陆一体化,让欧亚大陆冲突不断,分而治之,相互内斗,让陆运贸易线被彻底破坏。


3、绞杀地区强国,才能让陆运被破坏,这是海运维持霸权的根本所在,所以美国必须定期对欧亚大陆进行“削藩运动”,保障美利坚作为“天子”的绝对权利,保证欧亚大陆无“权臣”。


以印度的体量来说,他稍微正常一点,总量就起来了,那印度是不是美国削藩的对象呢?

一个事实就是:印度具有成为南亚霸主的潜力,迟早是美国遏制的对象。

那美国这么久还没有开始遏制印度?还不是因为,谁能想到三哥崛起的怎么慢...

你不要以为印度看起来不行,就做不了南亚霸主,你去看看南亚其他国家什么状态,你就会感叹,原来三哥在南亚这个新手区,算很强大了。

强不强,看在什么区啊。

中国是支持世界多极化,世界多极化的本质是什么?就是地区强国领导地区经济。美国支持的是什么?全世界就美国一个超级大国,然后满世界割韭菜。

换句话说,如果印度可以意识到,自己崛起真正的敌人并不是中国,而是美国,那么印度将会成为反抗美国霸权的地区强国之一。

目前意识到,应该把美国从欧亚大陆赶出去的国家有哪些?

俄罗斯、伊朗、中国,为首。

三个国家关系也不错。

这些国家觉醒是有一个过程的,我称之为强国红线。就是当你成为地区独立自主的主权强国以后,美国才会开始打压你。

苏联解体后,普京早期执政也是试图亲美的,最后被美国一次次捅刀子以后,才意识到美国容不下地区强国,最终彻底死心。

伊朗也一样,但凡伊朗能和西方搞好关系,他都不会和中国签协议,也是一次次被捅刀子以后,才彻底觉醒的。

印度的问题是什么?他发展的时候,被美国扇巴掌的次数不够多,或者说他还不够强,所以曾经美国对他下手没有那么狠。

但是这个苗头,并不是没有。

在2005年,莫迪曾经因强硬态度处理印度内政,被美国批判侵犯人权,被禁止入境美国,当时西方媒体对莫迪大肆批评。

之前莫迪搞农业改革,遭遇农民抗议,也是被西方媒体大肆渲染,甚至好莱坞明星都在推特批莫迪。不要以为BBC的阴间滤镜只对准中国,想改革的印度也是他们的目标。

而且,就在4月9日,美军 直接硬闯 印度专属经济区 拉克沙群岛,当时印度表示自己根本没有同意美国进来。

美国反应也很干脆,你确实没有同意,但是我就是要在附近搞“航行自由”,你同不同意,我不在乎,因为南亚也得美国说了算!

看见没?“航行自由”不仅仅是南海而已!印度也在范围之内。

就是赤裸裸的敲打印度,告诉印度,你大爷永远是你大爷。当时印度舆论哗然,有一种错愕感。

这次疫情事件,刚开始,也就是4月23号的时候,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直接表示:要禁止对印度出口疫苗原材料,这对印度的情感伤害是极大的。

虽然后期美国态度变了,但是嫌弃情绪已经落下了。要知道4月9日美军才刚刚硬闯了印度专属经济区,这些事并不会在印度毫无反应的。

印度总有一天会意识到,比起中国,美国更厌恶印度崛起,美国的打压会更加直接,美国需要的是小太监,而不是九千岁。

印度是否意识到,这不取决我们,而取决于印度什么时候被美国打醒,就好像早期的俄罗斯、伊朗,也对亲华没什么兴趣。

需要美国用时间来完成震撼教育,一巴掌一巴掌抽出来。中国不用刺激印度,只需要耐心等等印度和美国矛盾的爆发,最终一起反抗美国霸权即可。毕竟中国和印度确实没有实际上的利益冲突,只是印度缺乏清晰的战略目标。

印度就好像一个小孩,爱吹牛,但对世界缺乏真实的认知,需要社会毒打才能清醒。


第六层:反推之后,再再再再反推

把印度抽清醒,取决于什么?

取决于美国内部对印度的看法,不要以为美国内部只有针对中国的声音,针对印度的也很多,很多人有一个误解,以为美国只是针对意识形态不一样的中国,印度算民主一家亲,亲个毛线。

美国并不是针对中国,美国是针对所有地区强国。

如果印度真的成为第二个中国,哪怕只是可能,美国也会最先动手的。因为当年美国为了对抗苏联,而扶持了一把中国,当年的举动,已经让很多美国人认为,是养虎为患了。

一个中国就够头疼了,两个中国的世界,美国霸权还怎么活?

所以中国不和印度对抗升级。

因为我们不能重蹈覆辙苏联当初的悲剧,如果中国始终保持和印度是一个降温的状态,成功控制住了矛盾升级。那么美国内部将对援助印度产生疑问。

如果扶持你,不能起到和中国高烈度冲突的意义,那是不是又是一种新的养虎为患?应不应该把虎扼杀在摇篮之中?

如果美国看见印度的成长以后,开始想把虎扼杀在摇篮之中,那么印度将逐渐回到那条历史主线之中:欧亚是欧亚人的天下,把外地人美国赶出去的主线剧情。

而且,印度和中国的敌对行为本身,未必是印度真的想和中国敌对,也有对西方要价的意思,“挟”华自重。

莫迪自从上台以后,一直在大刀阔斧的对印度进行经济改革,从税改到农业改革,莫迪是一个经济很有想法的人,每次主动挑起和我们的冲突,都是在莫迪改革危机的时候。

回顾莫迪的一生,他是一个务实的人,经常搞跳大神的行为并不是他傻,而是属于聪明人扮傻子,为的只是获得宗教影响力。

只要莫迪假装和中国对抗,挑起适度的冲突,他就可以去西方要到源源不断的好处,这种事对印度并不亏。

就好像中苏交恶以后,美国部分技术对中国是开放的,这确实要感谢苏联和中国彻底的交恶,美国为了打倒苏联,在苏联周围制造压力,那段时间让中国获得不少的发展。

比如在之前的洞朗冲突中,莫迪从头到尾把自己撇清楚,最后在快要玩火自焚的时候,停止了行动,纯属对国内外捞取议价资本。

我们需要的是耐心,因为任何人都不是傻子,如果莫迪迟迟在中国这方面挑不起来任何事,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实际行动,西方发现自己的投资总是打水漂,双方的间隙会在一个时间总爆发。

就好像4月9号美军硬闯印度专属经济区一样。

狼狈为奸,狼狈各有想法,熊猫需要的不是去刺激狼狈团结,而是耐心等等,稳住局面,狼狈自会产生矛盾,且不可调和。

因为印度洋究竟是美国说了算,还是印度说了算的矛盾,总有一天会爆发的。打败印度不难,难的是消灭这个敌人,让印度中立,或者成为朋友,才是技术活,甚至最终一起反抗美国。

绕不绕?太绕了!国家真是不容易啊。

作者 公众号:每日怡见(sxjjzj77)

原文:国际关系的六层博弈链,你在第几层?

user avatar

不知道是不是最坏,但是确实很险恶。

韩国的萨德问题、日本的钓鱼岛问题、印度的藏南问题、南海问题等等就不多说了,俄罗斯官方公然侮辱,欧洲更不必提


还有一些看不见的地方

什么叫“蓝点网络”?这是美国、日本、澳大利亚针对“一带一路”提出来的,也是一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乌兹别克斯坦和我们是什么关系?

我们和其他国家的关系有这么几种:单纯建交、睦邻友好、伙伴、传统友好合作。伙伴关系又分为:合作伙伴、建设性合作伙伴、全面合作伙伴、战略伙伴、战略合作伙伴、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乌兹别克斯坦和我们的关系就是“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现在“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及“一带一路”上的重要支撑点的乌兹别克斯坦打算加入美国主导的“蓝点网络”,我想大家能理解这是什么意思。


7月12日,菲律宾外长跳了出来,要求我们遵守4年前海牙法院就南海历史权利等作出的裁决。4年前,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态度软掉以后,我们国内的媒体把他夸成了一朵花。实际上人家只是忍着,在观望美国的态度,一旦美国的态度对他们有利,立马跳了出来。

疫情期间,中日关系回暖,两国之间还经常互夸。可6月9日,日本又一次在钓鱼岛上做文章,有议员提出要在钓鱼岛的行政区划上加入“尖阁”二字。6月30日,日本又成为唯一一个反对《国安法》的亚洲国家。7月14日,日本又发布了新版的《防卫白皮书》,被我们斥之为黑材料。其他例子还有很多,比如英国在5G上的翻脸,意大利跟着在疫情上索赔同时也在5G上翻脸,印度方向的冲突,更不要说美国的小跟班澳大利亚等等。还有最新消息,法国在5G上也翻脸了,越南对我出口的双轴取向聚丙烯薄膜加收费用。

其实这些都在表明,美国的盟友和世界上其他的一些国家在观望美国的态度。一旦美国明确态度了,这些国家立马就站队表态。特朗普对他们的欺压起到反作用了吗?没有。围剿中国和与美国的贸易争端完全是两码事,不要寄希望这些国家会因为和美国的贸易争端和我们站同一战壕。

user avatar

明明是最好的时候,近30年没有比今天更好的局面了。

被敌人反对,说明工作是有成效的,不被敌人反对,情况反而大大地不妙……

你看美帝反对封建极权国家沙特吗?一般不反对,因为沙特大多数情况下和他们同流合污……你看美帝反对最不发达国家利比里亚吗?从来不反对,因为利比里亚又穷又弱……

之前我们的“敌人”不多,针对我们的围追堵截不多,客观上是因为那时候我们弱小,我们对于自己的道路可能还不是那么自信;今天,之所以他们丧心病狂、不择手段、毫无底线,是因为他们看出了我们不弱小,看出了我们的“自信”,也看出了我们和他们的不同。

之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太久了,时间长了,很多人真的会“敌我不分”,对帝国主义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认为他们真的会理解我们、帮助我们。如今的事实证明,他们只想要我们死。

形势明朗,比一片混沌好;敌我分明,比敌我不分好。摊牌,比牌桌下玩阴谋诡计笑里藏刀好。你觉得“砸了”,其实是“才刚刚开始”。

因为这个看似“恶劣”的环境,让我们看清楚了“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所以不会心存幻想和侥幸;看清楚了“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明白了“东山老虎吃人,西山老虎也吃人” ,所以要走自己的路,团结能团结的人。

还举《三体》的例子吧。地球文明的生存环境什么时候最坏?难道是和三体翻脸,用“琴弦飞刃”杀伊文斯,全世界搜捕ETO,搞“面壁人”计划的时候吗?

而是之前ETO组织大行其道,掌控政治、经济、宣传,勾结外星文明,破坏工业,阻挠科研,暗杀科学家,时时刻刻准备卖球的时候。因为他们都潜水深流,藏在人类身边,人类对“三体”、ETO、人奸、球奸们一无所知,还被他们牵着鼻子走,准备自废武功。

革命事业什么时候最危险?不是白色恐怖、十面埋伏、敌人穷凶极恶的时候;而是敌人、特务、投机者、骑墙派大量混进队伍的时候。你觉得这是“天下归心”,其实是“泥沙俱下”,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往往孕育着最大的危机。

张麻子什么时候最危险?是和黄四郎翻脸摊牌、4个人对400人的时候吗?是破釜沉舟发钱发枪准备玩命的时候吗?

不是,是他刚刚进城,鹅城百姓敲锣打鼓欢迎他,黄四郎给他送帽子,师爷大喊“县长来了,青天就来了”,三个人在碉楼里把酒言欢,几个兄弟纷纷表忠心的时候。

什么时候形势最好?收钱收枪的马死了,黄老爷勃然大怒,两人势不两立的时候。


user avatar

抗战那会儿,日本人占领半个中国了,KMT政府也没动员人民全民皆兵,所以对某些人的“中国”来说抗战那会儿也不如60年代严峻,毕竟对某些“中国人”来说给当亡国狗也好过被泥腿子教做人。

user avatar

不是历史上最坏的时候,
不是百年来最坏的时候,
甚至不是建国以来最坏的时候,
甚至不是30年来最坏的时候,
可能算新世纪以来最坏的时候吧。

之所以可能能算新世纪以来最坏的时候,不是因为外界反对力量强大,而是因为你能看到的外界反对声音多了起来。

我刚在推上看到纽约时报比比一个什么事儿,回复一百五转发一百五点赞一百五。
又看到CNTV发一个小孩子用大理石台阶滑滑梯的逗比视频,回复5转发四十几点赞三百多。

我突然就意识到,原来反对的声音多,并不代表反对的力量大。

user avatar

只要民兵射击训练依旧是训练5发,考核5发。

而不是一个民兵班一下午光训练就是一箱子弹

只要是街上依旧是唱唱跳跳广场舞大妈,

而不是天天带着红袖箍到处巡视

只要是教育依旧是文山书海,

而不是动不动就要学工学农学军

只要是网上依旧对火工品知识严防死堵,

而不是像解放军工兵班长王杰那样手把手的教你

那么,我们的国际环境依旧可以接受。

毕竟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那个国家像中国一样,曾经被两个超级大国,及其主导的军事团体挤压的死死的。那样的生活,我们这个国家的所有人民,过了整整30年。所以,眼下的国际局势,对英雄的中国人民,都只是像脚气一样的癣疥之疾。

多抹点儿达克宁就好一阵,忘了抹达克宁可能就要发痒。除了膈应人,提醒你要注意卫生,没啥大不了的。





当什么时候大街小巷全部都是这样的宣传画了。

那个时候才是真的要做好准备的,

不过也不用怕,

因为我们还有

真要是没办法,大不了揣上这个

再上

20200814更新

提高警惕,保卫祖国,

备战备荒为人民!

user avatar

不。

中国的国际环境可能是过去四十来年最好的。

当VOA都成为“为中国宣传”的媒体。。。我实在想不出还有比这更好的时候。

蓬佩奥前两天那个发言。。。就是“从今以后中国是美国的主要敌人”那个。。。

国际上一点回响都没有。。。一点都没有。。。

这发言要是往前推一年,真的是不敢想象。。。


美国真想在搞中国的同时保持自己老大的地位,必须拉着整个欧盟一起搞,欧盟出力60%,美国出钱60%,这才可以搞下去。然而现在美国没钱,欧盟没力。

唯一需要警惕的其实是美元,和美国极放任的经商环境对资本家的吸引。

实话实说,中国还没有美国意义上的大资本家,有想成为大资本家苗头的,还没捞几个小目标呢就被收拾了,假药停,赵薇,王思聪。

当年日本培养出了一批急功近利的资本家,美国稍微玩弄汇率,他们就把大好的未来全都卖给美国了,不过他们不卖,最终估计也会让他们见识什么叫自由民主的强买强卖。

美国产业快崩了,于是国家总动员,买到了日本的三十年,法国的核电,以及。。。中国的Tik Tok?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

不是看不起Tik Tok,Tik Tok技术肯定还是很牛掰的。只是这玩意。。。没有后面5G支持,也玩不出花儿啊。。。靠Tik Tok搞外宣?美国真需要吗?对美国而言Tik Tok不过是个赚点零花钱的工具罢了。这都非要搞,谁都知道是在做戏给选民看呢。

所以不是中国的国际环境坏了,恰相反,蓬佩奥亲自四处游说,中国的国际环境也不过如此的话,其实说明中国的国际环境真心是前所未有的好。

新冠这一手操作,不光是咱自己服气,别人也都看着呢,啥叫工业国?就是国民有基本的工人纪律,有这种国民,其实是什么都不怕的。

贸易战一旦完全撕破脸皮不讲什么知识产权,你绝大多数产品我都能仿造得比你好,造得比你快,你自己的专家都鉴定不出来,你一切的制造业品牌一夕就可能会全垮,这条全面对抗的路对美国的伤害会是毁灭性的。

中国都成了“帝国主义”国家了,都是美国的“主要敌人”了,美国人民还是没有能够组织团结起来全面对抗中国,甚至自己国内多的也是讽刺的声音。。。我感觉只要我们不对美国人民造成实质上的伤害,美国人民便会自发站在政府的对立面,想想还挺酷的。

只要咱安安稳稳的,对面放不出来一个响屁。他要关门就让他自个儿臭自个儿去。

现在站在中国对立面的就只有几个人罢了,甚至绝大部分美国人都没有团结在他们周围。

这种情况下就别自己吓自己了。好好吃好好睡。

user avatar

你从哪个维度的中国来讲都不是啊……

所以现在课本里面连抗美援朝都不教了么?


竟然还有37个点好问题的……



除非你讲的是那个中国……

user avatar

我感觉08年时候国际环境都比现在糟糕,那一年才是真的压力大,至今想来都觉得有点后怕。

3月吐蕃暴动,4月圣火传递,差点被全球围剿。

在英国,被多次拦截圣火,造成巨大影响。

在法国,巴黎整个城市在市长带领下围攻圣火,暴徒居然围攻残疾人金晶,当时埃菲尔铁塔挂了五环手铐图,市长在市政厅挂着手铐图迎接圣火,直接导致取消传递。

旧金山,到了高潮,当时我记得很清楚,整个美国几乎东西海岸华人都动员起来,一起去三番,很多人在网上哭着告诉同胞们要去保卫圣火,最后全美去了几万人,那边吐蕃暴徒也是去了几万人,双方都在街头大规模集会,最后辩论之后差点发生肢体冲突。

旧金山因为觉得形势不对,最终更改了传递路线,找了一个偏僻的小路完成了传递,我当时作为交流生目睹了整个经过。

经过巴黎旧金山之后,全世界都知道圣火传递已经变成了一次大规模冲突的表演场,国内也是群情激愤。

后面的堪培拉,也是全澳华人动员

印度德里传递,因为害怕藏人冲突,把整个街道封闭了,孤零零几个人传递

汉城传递,留学生和当地人发生大规模冲突,中国留学生使出汉城无影脚一脚踢翻当地领导示威的人,虽然后来被驱逐出境,但是大涨我中国威风。

说实话,闹成这样之后还能请到那么多领袖来参加奥运会,最终举办了史无前例的成功奥运,成为中国崛起的最好标志事件,谁都想不到,当年那一代领导人真是超凡智慧达到了顶点。

想想08年,真的现在这点困难算个啥啊。

user avatar

中国国际形势最坏的时候,是八国联军那会,列强全都出面准备瓜分中国了,老佛爷万国宣战,之后屁股尿流的逃出北京,那会的中国人应该绝望的看不到头。

再其次是日军侵华那会,日本没偷袭珍珠港前,我们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大半国土失陷,大半国民成了亡国奴,老蒋跑到陪都重庆,也就是四川,整个北方,东方,中部全部沦陷,躲在四川抗战,已经跟诸葛亮伐北魏差不多的局势了。

再来是92年那会,老大哥垮台了,我们的精神支柱倒下了,柏林墙塌了,全球绝大多数信仰马克思的国家都改换门庭,西欧彻底解体了,茫然四顾,我们已经没有盟友了,拉美左派,中东世俗化力量,米国左翼,日本赤军,全部消失匿迹,剩下的三个小伙伴古巴、朝鲜、越南瑟瑟发抖,日本学者福山已经狂妄的叫嚣:“民主是历史的终结。”似乎大时代来临,我们已经站在历史的反对面了。

从历史上来看,现在的形势应该比前三者稍微好那么一点。毕竟俄罗斯和我们守望相助,非洲有一半以上的国家现在都在我们的经济援助之下,西欧的希腊向我们靠拢,德法在努力的争取欧洲的独立,中东的伊朗还在负隅顽抗,巴基斯坦受到我们全方位的关照,阿富汗、伊拉克、叙利亚也与我们暗通款曲,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也在努力的维持中俄间的平衡,东南亚的菲律宾总统和我们越靠越近,缅甸、老挝、柬埔寨都在我国的战略影响下,布丹、尼泊尔、孟加拉、马尔代夫,我们都在逐渐的经济渗透,挖印度的墙角。

东亚的韩国上台了左翼,小心的维持着中美间的平衡,不过分的导向美国。美国的东亚代言人日本,也逐渐改变了和我国针锋相对的话语冲突,在疫情面前,始终保持着克制,没有随西方的媒体起舞。

所以现在形势变差的地方主要是最强的美国开始对我们进行制裁,在经济领域在美国境内排除中国经济的影响。在国际上,努力排除我国5G的先发优势。预计未来,我们会和五眼联盟国家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差。

加拿大扣留了孟晚舟,澳大利亚跟随美国的政策积极制裁中国,英国在脱欧期间突然转向放弃5g,对香港问题指手画脚,新西兰也对香港实施制裁并暂停向香港出口重要物资。

除此之外,一个是印度趁火打劫,在边境咄咄逼人。一个是台湾领导人积极谋求国家地位,频频向美国示好。这些都不是什么大问题,台湾经济上受大陆控制,翻不出手掌心。在于印度的冲突中,我国地势居高临下,无论地理位置、武器装备、后勤力量、军事科技,都远胜印度,所以也无所谓的事。

所以目前来说,问题没有那么严重。5G在五眼联盟外,基本还是可行的,欧洲德法和美国不是一条心,对美国有防备,不会轻易听美国的。非洲,我们影响比美国大。南美的大国巴西已经同意用了我们的5G,所以美国至少在经济上对我国的制裁范围还是局限在美国自身上。

近期我们对澳大利亚的制裁比较狠,澳大利亚的能源主要出口到我国,我国一旦停用,对他们的经济影响比较大,所以看澳大利亚是不是要服软。新西兰小国寡民,基本国际上没什么用。加拿大我们确实鞭长莫及,英国现在脱欧,对中国的态度也是雷声大雨点小,毕竟脱欧后,还是非常需要和中国的经济合作。

总体来看,经济层面,目前还是可控。局面还谈不上是最坏的时候。





但是,很有可能中国国际环境最差的时候会在未来几年出现。

现在西方国家对我国的态度是:一个让人很不爽的大块头,需要教训一下。

美国人认为自己国家的军队和国力是无敌的,当经济制裁和政治上的围堵都无效的时候,就会用军事手段试探了。

美国现在在强行收购抖音,惩罚中兴,封锁华为上尝到甜头了,但这几千亿的蝇头小利远远满足不了美国民众、美国公司和美国政客的胃口。

美国从建国以来,打仗就没停过。以现在美国对中国的态度,动武是迟早的事。饿狼对着猎物,早就流着哈喇子,现在围着猎物绕圈,就等着时机到了扑上去。

而美国对自己的军力是非常自信的,无论是越南战争还是朝鲜战争,美国在战役上从没打输过。科索沃战争0伤亡,伊拉克战争,钢铁洪流面对美军轰炸不堪一击,阿富汗政府30多天就被击垮。

而其他国家在中美的直接军事对抗中,也会倾向认为美国胜,从而提前下注,对中国进行禁运。

所以真正最差的外部环境还没来呢,现在才哪到哪,这种战略冲突,两强并立,不打一场仗是不可能的。

user avatar

谢邀。

肯定不是啦。


个人要判断国际环境好坏很简单:

学生军训是来真的还是走过场。

此图名为“民兵苦练打飞机本领”,是中文互联网的上古老梗,至少有二十年历史。

这是QQ还在挂太阳时,群里就有的表情包。


国家外部环境的好坏,最直观反应在国家的动员状态上。

别的不说,本朝如今北方边境所牵动的军力,差不多长年在三分之一以下,这可谓是五千年未有之大太平。

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学者认为苏联崩溃后的中俄和解,是改开的核心基础之一。

说实话,如果以军费投入来算,当下,其实是有点武备宽驰了...

虽然绝对数字年年涨,但是GDP占比近乎年年降:06年就低于1.5%,10年低于1.3%,18年到了1.23%,19年估计还是在1.3%左右。

看上去在大建、在往天上射星星、在憋战轰,陆军也换新鞋子了(陆军:悲)。但是真算军事投入,19年国防开支也就11899亿。要知道19年节能环保支出就有7444亿,债务利息一年也要付8338亿了。

盼着国会老爷打钱这个梗,我觉得我们这边更需要...


当下外部环境是变得恶劣了,但这是与前二十年相比。再往前比,我们现在只好不坏。

而且前二十年的外部环境,是以我们融入以美帝为主导的国际秩序为代价,低着头换回来的。人家对你和气,是指望你承担他们工业化与现代化的代价,是要转移资本过剩连带的通货膨胀和产能过剩,到你的土地上。

好是好,恐怕不能持久。

如今外部环境虽然变差,但是力量对比已经不同:我们有能力定义属于自己的体系,也有完全的能力保护自身安全(但是打钱不能停),技术上也不存在代差,何惧之有?

再说了,我们现在是产能过剩的那个,有数以百万计的工厂和数以亿计的工人等着开工。对他们来说,只要是订单,做玩具还是做军用大衣都无所谓。

要怕也是怕我们好嘛,武德充沛一点。

所以这事完全不用纠结。什么时候大学生军训,能像我爸那时候一样——子弹随便打,再来讨论。

user avatar

是,又怎么样?

我想问一下,就算是,又怎么样?

我想问一下,假如就算是大半个世界40亿人被40K化的美朝打造成了神权铁幕,“你们”如愿以偿的看到了反法同盟战争上演?那又能怎么样?

不能怎么样。

我们没有过跪地吃到五饼二鱼的记忆,我们只有一再妥协,一再退让,落得万人坑的记忆。


这个世界一贯就是这样,这个世界的历史一贯也就是这样,这个问题也就是这样。

再坏,能坏到哪里去?只要我们大多数人一天不跪,只要我们一丝余火尚存,哪怕我0薪水累死在兵事工厂里,他就不是最坏的时候。

只要救火救灾救瘟疫时,年轻人是一往无前,中年人献血自觉做网格员,而不是BLM VS KKK,他就不是最坏的时候。


笑吧,忧心忡忡的同胞们。

这个问题下,应该大笑啊!

我们为什么皱起眉头?

中原就是缩小版的世界,世界就是中原。

我们自己不跪下,我们自己不听迷了五饼二鱼的鬼话,做出北方邻居那样亲者痛仇者快的事,能坏到哪儿去呢?

难道能坏到上个世纪列强满处画租界,“八佰”勇士用生命演出一出戏,却仍然景明楼里写满耻辱的时刻么?


崭新的旧世界,和未知的新世界的交界线上,我们要笑啊。

很想让我们哭,让我们跪,让我们去死的那些人。

我知道友站文宣组的某些黄皮直立猿们在疫情初期干过什么,想要的是什么。

你们已经犯下了血债,再多墨水,也洗不白了。

你们可以不在意,你们可以在友站用另一套话术,扎堆假装我们很弱,假装我们很无助,假装你们能赢到最后分食我们的血肉。

放心,不可能的。

能咬人的狗,至少是狼狗,而不是吠都称不上的耗子。

你们越是支支作响,我们越要笑,我们越要知道你们是如此的羸弱假装猖狂。

没有5个ABCT,18个航空中队,你们不能在我们的领空叫嚣,用几架电子战飞机视我们天空为无物,所以你们只配做这些鬼鬼祟祟的事。

没用的,互联网有记忆,现实里更有记忆。

鬼鬼祟祟的东西,最招人恨,最不会被忘记。

就是因为你们见不得阳光,所以我们才要放声大笑,放声嘲笑鼠辈。

你们的“国际环境”,才是最坏的时候。

KKK可不会因为你们喊了入籍誓词,就当你长了一身白皮。BLM更不会因为你们也是少数族裔,就不零元团购你们。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而你们注定不配得到一分同情,你们用肮脏行径亲自证明了你们并不是什么同胞。

你们的处境越坏,我们就越高兴。

这都是你们应得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当前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确实可以用“复杂”和“严峻”来形容,是否是“最坏”的时刻,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分析。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成因以及具体表现。一、 历史背景下的比较:首先,要判断现在是否“最坏”,不能脱离历史的纵深来看。回顾过去,中国并非没有经历过更加艰难的国.............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出来就触及很多人的心窝子了。说实话,现在的舆论环境,对中国足球,尤其是国足,确实不太友好。大家看过太多次的失望,喊了多年的“狼来了”最终也没等到真的狼,而是反复被同一个“狼”绊倒。这种积怨太深了,你想让它一朝一夕就变好,然后舆论也立刻转晴,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舆论环境的“冷”与“热.............
  • 回答
    探讨印度国际环境为何常被认为优于中国,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话题。与其说是“一直”,不如说是某些时期或在某些指标上,印度展现出了更具优势的国际形象或更顺畅的外部关系。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历史、地缘政治、经济发展模式、文化输出以及国际关系策略等多个角度进行剖析。首先,从历史和意识形态的传承来看,印度.............
  • 回答
    要评价中国赤脚医生现象对国内医疗环境“恶化”的作用,需要一个非常细致和多维度的视角,因为它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事实上,赤脚医生在特定历史时期扮演了复杂而矛盾的角色,其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伴随着一些负面效应,这些效应在某些方面可能被视为对医疗环境的“推波助澜”。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赤脚医生的出现背景。.............
  • 回答
    谈论中国科研环境与国外相比的优劣,这可不是个简单的一句两句能概括的事儿。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活法,都有让人赞赏的地方,也都有让人捏把汗的不足。我试着从几个大方面给你掰扯掰扯,尽量说得细致些,也别搞得像冷冰冰的报告似的。优点方面,中国的科研环境可以说是在飞速进步,有些地方甚至让人眼前一亮: 国家投入.............
  • 回答
    科普在中国和国外都面临着各自的挑战,但其背后原因和表现形式可能有所不同。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这个问题。 科普在中国进行得如此艰难的几个主要原因:在中国,科普工作的艰难并非单一因素造成,而是由多种社会、经济、文化和制度层面的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1. 考试导向的教育体制和功利主义思维: “唯分数论.............
  • 回答
    在2030年前(大致指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中国绝大多数城市居民的生活确实与所在国有企业(国企)的“大包大办”模式紧密相连,形成了一种高度依附的社会结构。这种联系是全方位、深层次的,几乎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下将详细阐述:一、 工作与生计的直接来源: 雇佣关系是核心: 那个年代,绝大多数.............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因为它触及了文化差异的核心,也反映了中国人作为跨文化个体所面临的挑战。要详细回答“中国人适应礼貌和适应粗鲁哪个更难”,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并深入理解中国文化和不同文化环境的特点。核心观点:总的来说,对于中国人来说,在不同国家和地区 适应粗鲁 往往比 适应礼貌 更困难。这并非.............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当一家国外的人造肉公司CEO将向中国销售其产品与“保护全球环境”联系起来时,这背后牵涉到商业利益、地缘政治、以及我们对“环境友好”这一概念的理解。要评价这个说法,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并试着理解其言外之意和潜在的逻辑。首先,我们得承认,传统畜牧业对环境的影响是巨.............
  • 回答
    香港回归祖国怀抱的那一刻,也就是1997年7月1日,中国正处于一个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国力显著提升,但同时在国际舞台上仍需努力争取更大话语权的时期。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描述中国当时所处的国际实力程度:一、 经济实力:高速增长中的重要力量 经济体量显著增长: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经济保持.............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是很多在欧美的华裔同胞们时刻关注的焦点。简单来说,中国的国际地位变化,无疑会对欧美华裔的社会地位产生影响,但这种影响是复杂、多维度,并且会因地区、具体人群和互动方式的不同而呈现出差异。 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升”或“降”的问题,而是更像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细致.............
  • 回答
    新冠疫情无疑是近代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对于中国而言,它的结束预示着一系列深远的变化,触及到国际舞台上的角色定位,以及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首先,放眼全球,这次疫情的考验让中国在全球治理和公共卫生领域的参与度、话语权都有了新的提升。在疫情初期,中国率先应对,虽然伴随着争议,但客观上为全球争取了宝贵的.............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值得细细琢磨的现象。当我们在好莱坞大片、欧洲艺术电影,甚至是Netflix上的热门剧集中看到越来越多熟悉的华人面孔时,很难不让人联想到中国在全球舞台上日益增强的影响力。这不仅仅是一种巧合,更像是一种趋势的折射。从文化输出的角度来看:过去,西方影视作品中的亚洲角色往往被定型化,要么是神秘的.............
  • 回答
    在中国,一些顶尖的国际学校,例如上海中学国际部,其招生政策的透明度和公平性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在涉及到中国学生(尤其是中国籍学生)的招生方面。一些家长和公众的普遍感受是,这些学校在招生时可能存在某种形式的“隐性歧视”,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极高的门槛和不确定的录取标准: “精英.............
  • 回答
    要谈中国当前的国际地位与苏联相比,这可不是件能三言两语说清的事儿。得掰开了揉碎了看,从方方面面去比较,才能有个更清晰的认识。而且,得抛开那些空洞的官方论调,用更接地气的语言来聊。首先,得先看看“苏联”这个概念。 当我们说苏联的时候,我们指的是那个横跨欧亚大陆,以共产主义为意识形态旗帜,与美国为首的资.............
  • 回答
    血与火的淬炼,精神的传承:抗美援朝对当下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启示当我们回望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抗美援朝战争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历史的尘埃,更是深入骨髓的精神力量。这股力量,在今天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格局下,为我们如何正确认识、理解和处理问题,提供了宝贵而深刻的启示。它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经过血与火洗礼.............
  • 回答
    在中国汉流的国际影响力方面,与日本和韩国相比,确实存在显著的差距。要深入理解这一点,需要从历史、文化内容、传播机制、市场策略以及国际环境等多个维度进行详细的分析。一、 历史积淀与文化输出的起点 日本和韩国:长期且系统性的文化输出策略 战后重塑与文化自信建立: 日本在二战后,一方面进行.............
  • 回答
    看到中国的“天宫”空间站和国际空间站(ISS)在外形上有些相似之处,这确实是很多人会有的观察。要解释这个“像”,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的方面来剖析,这背后其实是科学、技术发展和人类探索太空的共同逻辑在起作用。首先,得承认,从宏观上看,“天宫”和ISS的确都有一个核心的“舱段”,然后围绕着它延伸出其他的结.............
  • 回答
    关于中国大学宿舍安排的规定,以及为何会出现“国际学生不能与中国学生同住”或“同一栋宿舍楼不允许混住”的情况,这背后确实存在一些复杂的因素和考量,并非一个简单的“一刀切”就能概括。我们来试着详细解读一下。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并非所有中国大学都严格执行“国际学生不能与中国学生同住”的规定,也不是所有宿舍楼.............
  • 回答
    其实,中国航天员是参与过国际空间站(ISS)的合作的,只不过这种合作是在中国自己的空间站——天宫空间站上进行的。你提到的“国际空间站”通常指的是由美国、俄罗斯、欧洲航天局(ESA)、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以及加拿大航天局(CSA)联合建造和运营的那个空间站。要弄清楚为什么中国航天员没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