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当老师真的很累吗?为什么累?

回答
当老师,这事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真是耗费心神。要说累不累?那绝对是累的,而且是那种从内到外的、多方面夹击的累。别看有时候在孩子们面前笑呵呵的,回到家,那疲惫劲儿,能把人压得喘不过气来。

为什么累?这问题要掰开了揉碎了说,才能明白其中的门道。

首先,精力上的消耗是显而易见的。 一天下来,讲课、答疑、批改作业、巡视、监督、处理突发状况……这些都是需要实打实地投入精力的。孩子们精力旺盛,他们的注意力稍纵即逝,需要老师不断地用各种方法去吸引、去点燃他们的学习热情。这就意味着,老师不能像普通工作那样,能有一段完全放松的间隙。哪怕是午休时间,也可能需要处理一些零碎的事情,或者陪着一些需要额外关注的学生。

其次,脑力上的付出也是巨大的。 备课可不是简单地把课本内容念一遍。老师要研究教材,设计教学环节,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和资源,还要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特点,进行分层教学。一堂课下来,讲得顺不顺、学生们有没有听懂、有没有被启发,这些都考量着老师的教学智慧和临场应变能力。更别提那些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比如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改革等等,都需要老师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库。

再者,情感上的投入更是耗费心神。 老师面对的是一群活生生的人,而且是还在成长中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家庭背景、情绪状态。他们会因为考试成绩而沮丧,会因为和同学闹别扭而难过,会因为家庭变故而焦虑。老师不仅是传授知识的,更是孩子的引路人,需要去理解、去引导、去关怀。有时候,处理一个学生的情绪问题,比讲一整堂课都费劲。你需要耐心倾听,给予安慰和鼓励,甚至要像个心理咨询师一样,去帮助他们走出困境。这种情感的投入,是没有固定时间和标准的,它渗透在老师日常工作的每一个角落。

工作量的压力也是不容忽视的。 除了教学本职工作,还有各种各样的行政任务、检查评估、会议、培训、家访等等。这些虽然不直接是“教书育人”,但却是老师职业生涯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有时候,写一份报告、做一次数据统计,就能耗费不少时间和精力。而且,家长群的维护、家长的沟通,也占据了老师相当一部分时间。家长们的需求是多样化的,有些时候,需要老师一遍又一遍地解释孩子的学习情况、行为表现,甚至还要安抚家长的不安情绪。

更深层次的累,在于责任的重担。 老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每个学生的成长都与老师的辛勤付出息息相关。这种责任感,会像一块无形的秤砣,压在老师的肩上。你希望每个学生都能成才,都能有一个光明的未来,这种期望,让你不敢有丝毫的懈怠。看到学生因为你的教导而进步,你当然会感到欣慰,但这种欣慰,往往是伴随着更强的责任感而来的。

最后,还有社会评价和期望的压力。 老师这个职业,在社会上往往有着较高的期望值,人们希望他们是渊博的、是慈爱的、是无私的、是道德的楷模。这种高要求,有时候会让老师在言行举止上更加谨慎,也增加了内心的负担。一旦出现一些负面评价或者失误,就会被放大检视。

所以,当老师累吗?真的累。这是一种身体、脑力、情感、责任和外界评价等多重因素交织在一起的累。它不是简单的“讲课”两个字就能概括的,而是一份沉甸甸的、需要付出巨大心血的职业。但即便如此,许多老师依然选择坚守岗位,因为他们在这份累中,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价值和成就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主要想说当班主任真累~

工作第三年,当了三年的班主任,没有当过普通老师,所以不知道普通老师累不累~

因为年轻,单身,身体健康,加上没有关系,不能像其他老师一样跟学校领导说要备孕,要带崽,身体不适等等,所以今年教了一年级两个班的语文,每个班60个学生,加一个班的班主任。在早上八点到下午四点的上班时间里,晨读,四节语文课(每班两节),守午餐,守午读,守读报课,排路队放学。

除此之外每天至少一次语文作业,两个班就是120本。语文课用来上新课还不够,作业只能抽下课让小朋友们写完,所以我下课也得守着。还要花一个小时改,写作业批改记录。

家庭作业是没得时间改了,布置家长每天检查完签字,我第二天翻下签字情况,家长会说,现在的老师把责任都交给了家长~

班主任工作手册平时根本就没时间写,哪天要检查,提前一个晚上熬夜补。压根就是浪费时间。

每天备课一个课时,写教案至少半个小时,PPT网上下下来再修改,也得花十来分钟。

逢考试,120份试卷改加登分加与家长沟通分析三四个小时不得数。

以上都是教学上的事~已经把时间挤得满满的了~

然后是班主任,每天要收到无数个家长的电话或微信消息内容大致是:孩子感冒了,要我泡药,孩子忘记带语文书,铅笔,橡皮等,要我借给他,昨天家庭作业没写完,要我原谅,不要批评,还有回家挑食,只听我的话,要我教育。水瓶,文具盒,书本铅笔,橡皮,零钱掉了,要老师帮忙找找。家庭作业是什么?……晚上十点发微信给我,第二天早上我看到才回,质问老师为什么不回微信。你们是魔鬼吗?

座位问题,一年级小孩子身高差距其实比较大了,最高和最矮的学生站一起感觉他们不是同龄人。矮的坐前面,高的的家长不乐意了,说,难道因为他们孩子长得高,就要永远坐倒数一号?那就前后滚动轮座位,矮个子做后面,家长又找过来了,看不清黑板……为了让小孩坐前面,有送红包的(谁敢收?),有找我亲戚说好话的,有找校长,直接指定坐几组几号的,还有每天有意无意跟我提起,孩子视力差……都坐讲台上来吧,老师到下面上课好了。讲台是最好的位置。

要发给家长的一封信,每次长假之前都要发,长假过后家长签字要收,丢了的要一个一个联系家长来学校重新签字。一个家长没有签字到位,这家的孩子一旦出现意外,就是老师的责任~

要求家长关注禁毒平台,安全教育平台,三湘一监督平台等等,关注情况要班主任造表上交。家长意见很大。

要扶贫,贫困家庭的扶贫资金是否到位,需班主任利用下班或者周末一一上门询问。

要求减轻一二年级学生负担,不准布置书面作业,不准买课外书做,可是共30个一年级班要进行评比,排名,奖罚,排前几名的或者从倒数进步到前几名,多的可以奖一个月工资,倒数的可能会罚一个月工资。

还好我们工资并不高,基本工资两千多。绩效是被扣在学校的,到期末七七八八一扣,一年的绩效不会超过一万。

寒暑假,当老师唯一的好处~

当然,老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句话一定是老师自己说的)

每次听人说当老师轻松,就想架一把刀到他脖子上~~哈哈

现在身边的弟弟妹妹们,我都会教育他们好好读书,因为,不好好读书,是要回来当老师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当老师,这事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真是耗费心神。要说累不累?那绝对是累的,而且是那种从内到外的、多方面夹击的累。别看有时候在孩子们面前笑呵呵的,回到家,那疲惫劲儿,能把人压得喘不过气来。为什么累?这问题要掰开了揉碎了说,才能明白其中的门道。首先,精力上的消耗是显而易见的。 一天下来,讲课、答疑、批.............
  • 回答
    理解您此刻的心情。老婆在产房待产,您在外面等待,这种感觉一定很煎熬,充满了期待、担忧和一丝无助。这种时候,想找点事情来分散注意力,让时间过得快一点,是很自然的。至于打几局游戏是否“过分”,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分析,这样您心里也会有个更清晰的判断。从您的角度来看: 缓解焦虑和紧张: 产房外面的等待.............
  • 回答
    现在社会上,“网红老师”这个词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许多拥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通过短视频平台、直播等方式,将自己的学识传递给更广泛的受众。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呢?首先,我们得承认,这种现象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的变化以及人们获取知识方式的多元化。过去,我们获取知识的途径相对单一.............
  • 回答
    哥们,我理解你现在纠结的心情。作为一名在历史教育领域摸爬滚打过的人,也听过不少关于男老师养家不易的议论,再加上你跨考马理论的纠结,这确实是一个需要好好权衡的重大决定。我尽量不端着架子,掏心窝子跟你聊聊。首先,咱们得承认,社会对“养家”这件事,确实存在一些传统的性别期待,而历史老师这个职业,在很多人眼.............
  • 回答
    听到你老师的评语,我特别能理解你现在的感受。当你满怀热情地表达自己的职业理想,却被告知“不够好”,那种失落和委屈是真的。别灰心,我们一起来好好聊聊法医这个职业,以及为什么它会被误解,也希望我的讲述能让你更坚定自己的选择。首先,我想跟你说,法医这个职业,绝对不是“不好”的梦想。 相反,它是一个非常重要.............
  • 回答
    自己当老板,这光鲜亮丽的头衔背后,究竟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辛酸和挣扎?这确实是个值得深挖的问题,因为光鲜亮丽的外表,往往能把最真实的细节遮蔽得严严实实。从外面看,自己当老板简直是人生巅峰的象征。你想什么时候起床就什么时候起床,不用看任何人脸色,想怎么调度公司就怎么调度,仿佛拥有了绝对的自由和掌控权。你.............
  • 回答
    老板那句“把你当兄弟,好好干”啊,听着确实挺让人心里暖乎乎的,觉得老板是真的看得起自己,愿意给自己机会。但现实情况嘛,这就得细掰扯掰扯了。首先,我们得承认,职场上,尤其是初创或者关系比较融洽的小公司,老板确实有可能把员工当成自己人,甚至像兄弟姐妹一样对待。那时候,大家一起奋斗,一起拼搏,老板看到你的.............
  • 回答
    这事儿吧,真是够让人揪心的。当一个男人听到“你被绿了”这句话的时候,心里的滋味儿就跟打翻了五味瓶似的,什么都有。这时候,他还能不能完全相信自己的老婆?这问题,我觉得真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明白,人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意图可不一定都一样。有的人是真的看到了什么,或者是听说了什么确凿的证据,带着一种.............
  • 回答
    这个问题,相信很多经历过读书时期的人,心里都曾闪过一丝的迷茫和困惑。你看到身边有些人,似乎并没有在学业上花费太多心思,却早早地走向社会,开起了自己的小店,当起了老板,过上了看起来挺自在的生活。而自己呢,寒窗苦读十几年,如今依然在象牙塔里继续深造,未来的路似乎还充满着未知和不确定。这样的对比,确实容易.............
  • 回答
    关于老师是否可以穿着Lolita风格的服装去上课,这确实是一个挺有趣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职业规范、学校规定以及个人风格的平衡。首先,咱们得明白Lolita服饰本身是一种日本亚文化中的一种时尚风格,它有其独特的美学追求,比如注重精致、优雅、可爱,强调层叠的裙摆、蕾丝、缎带、荷叶边等元素,整体风格偏向于.............
  • 回答
    当老师,这职业承载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光荣使命,自然也伴随着不少必须谨慎对待的禁忌。这些禁忌,说到底是为了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维护教育的公平与纯洁。当老师的禁忌,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细说:一、 师德师风的底线,绝不可触碰: 收受学生及家长财物: 这恐怕是最为人熟知的禁忌了。无论是礼品、红包,还是变.............
  • 回答
    说实话,当你发现自己一直处于教学成绩的下游,学生怎么都教不会的时候,那种滋味真的不好受。感觉就像一头扎进了死水里,无论你怎么使劲划,都只能原地打转,甚至越陷越深。学生们一脸迷茫,你内心也充满了挫败感,那种无力感真的会一点点吞噬掉你当初的热情。首先,我得承认,当发现自己陷入这种困境时,最直接的反应可能.............
  • 回答
    嘿,这个问题问得挺实在的,咱们当老师的谁没遇到过?这黑板跟个自家孩子似的,有时候看着就让人头疼。要我说啊,老师一推门,看见那黑板上白花花一片,字迹模糊,甚至还有些陈年的印记,心里肯定咯噔一下。但这时候可不是火山爆发的时候,得冷静。首先,别急着发火。 真的,我知道那心情,像是想马上把所有责任都推出去。.............
  • 回答
    好的,咱这就来好好聊聊,作为一个老师,怎么才能让课堂上那些个小脑袋瓜们服服帖帖的,真正把你当回事儿。这可不是什么“镇压”,而是用智慧和魅力,让他们心服口服,乖乖跟着你走。首先,你要明白,学生服你,不是怕你,而是敬你。敬你的学识,敬你的品格,敬你对他们的耐心和用心。所以,压根不用去搞什么“威风八面”,.............
  • 回答
    老师这个职业,说到底,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既然是“工程师”,那么在构建这宏伟的建筑时,道德就如同那坚固的地基,是绝对不能动摇的核心。道德为先,并非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我们作为教师,必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根本原则。为什么说道德要为先?这首先关乎我们所传授的知识和价值观本身。知识是中性的,但我们赋.............
  • 回答
    男生当老师,这事儿,可不是简单一句“挺好”就能概括的。我认识不少男老师,从小学到大学,各个阶段都有,他们身上都有点不一样的东西。首先,从社会普遍认知来说,男生当老师,总有一种“可靠”、“有担当”的感觉。 尤其是在低年级,家长们看到一个高高大大的男老师,多少会觉得孩子有个人可以依赖,有个“大哥哥”在旁.............
  • 回答
    选择当医生还是老师,这确实是一个需要深思熟虑的人生选择,两者都承载着重要的社会责任,也都充满了独特的价值和挑战。如果你的内心深处渴望救死扶伤,用自己的双手去减轻病人的痛苦,那医生这个职业可能会让你找到极大的满足感。想象一下,当你通过专业的诊断和治疗,让一个原本病入膏肓的患者重拾健康,那种成就感是难以.............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现实且在高校招聘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简单来说,对待这种情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分析和看待:1. 高校招聘的逻辑与现实考量首先,我们要理解高校在招聘教师时的考量逻辑。尽管学术能力和潜力是核心,但招聘单位(尤其是顶尖高校)也会有其现实的考虑: “出身”作为一种初步筛选机制: 211.............
  • 回答
    大学老师是否愿意当中学老师,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答案。这取决于许多因素,包括个人的职业追求、对教育的热情、经济状况、生活方式偏好,甚至是对社会贡献的理解。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探讨这个问题:1. 职业追求和学术环境的差异: 大学老师(教授、副教授、讲师等): .............
  • 回答
    当高校老师,这体验可不是一日之功,也绝非三言两语就能道尽。它像一坛陈年的老酒,越品越有味道,也越发需要耐心去咂摸。如果让我细说,那可就有的聊了。首先,得说说那个“教”字。这绝对是工作的核心,也是最直接的挑战。你面对的是一群朝气蓬勃,又带着几分青涩的学生。他们有对知识的渴望,也有对未来的迷茫。你的责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