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我离开微博的原因。
从我的视角来看,微博越来越接近外网论坛。我指的是舆论立场,境外的声音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在中文网络上体现出来。
我还记得我第一次接触外网,看到大量关于中国的新闻、观点时的那个懵逼的状态。后来看了一些东西,才惊觉有舆论战这回事。
做为一个老网民,有遗憾也有欣慰。欣慰的是曾经被污蔑的人现在慢慢有人去澄清,有些被美化的境外事物被人揭示。遗憾的是,依然在被人输入矛盾,准确说是激化矛盾。
“女权”这个议题,在中文互联网上早已不是它原来的模样了,权利与责任同等,女权主义者应该从解放社会生产力的角度来争取权益,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来表述立场。这样才有真正达成社会共识的可能,从而切实维护女性群体的利益。而现实网络中,女权主义这一主题掺杂了种族议题隐藏着精致利己主义的思想。具体表达中,又时刻挑动并激化着社会矛盾,比如前年韩国的“博士房”事件,和中国半分钱联系都没有,却有一群人恶意揣测并批判中国男性群体,这叫设置议题带节奏。当然现实中更复杂,有着资本运作的背景,比如喊出“中国男人配不上中国女人”的某 蒙团队被人爆出超高收入,而即使被约谈后,其团队也被某平台迅速收编,用以吸引流量 。如果我们从对手角度看,他们这样的操作的确算是一招妙手。这里面还有一层深意,国外的“女权”议题,当然主要指西方,被各大政治团体操控,目的有很多一方面是缓解他们的社会矛盾(和战争、社会文化有关,和我们啥关系都没有,中国男人还是很顾家的),另一面是用身份政治掩盖阶级问题,只是从宏观角度看,貌似有点失控,愈演愈烈且激进(你要看看这方面的外网信息是很令人震惊的),典型后遗症就是加剧了低生育率的困境,时值中国也隐隐然有人口危机了,所以那些西方操盘手极为开心地祸水东引,所以国内那帮人就开始喊出“婚驴”了,我觉得很反智,偏偏还有人支持。当然只是个人的一点浅见,长期观察的一点揣测而已。
“女权”发展成这个模样,其实有点思辨能力的人都能看出来问题所在。去年成都领事馆关闭的时候,微博上可有好几个女权大V就此停止发文了比如果某狸的。这就是舆论战中的一个议题(工具)而已,可惜的是很多平台我们也失去了。 作为一个屡次被禁、封的中国网友,真的很难找到一块安全的阵地,哎……很多年轻的网友对民族主义有着误解,其实中华崛起根基就是民族主义,无数先烈、前辈为之牺牲与奋斗,而称“国内男性为‘蛆’ ”的那帮人深层次目的正是输出逆向mzzy。而批判这帮人的人也未见是我们的人比如“男拳”,他们只是想要冲突与对立罢了,思想混乱才好,啧……他们手段也的确高明。
我隐隐觉得这一议题将是长时间的舆论战场,它背后牵扯着人口问题、精神殖民问题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