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在主导世界电影话语路径上,又迈出了孤独的一步。
目前为止诺兰一直在挑战观众对于剪辑的极限容忍,从《记忆碎片》开始就是在玩剪辑,从《盗梦空间》到,《敦刻尔克》都是一直在培养主流观众对于诺兰试剪辑的容忍度。
片中的时间倒流,无数电影已经表达过了,甚至深度内涵水准超过诺兰,但是没有人敢大胆挑战主流观众对于剪辑的理解,诺兰敢。
《信条》其实就是用简单粗暴的剪辑,来讲述控制时间的故事。
诺兰是及其大胆的,一步步培养的观众的对于剪辑容忍度,最后推出这部,时间空间高度需要智商在线的电影。
即使诺兰已经如神般地位,但是仍然为美国整体政治服务。
一个俄罗斯反派,一个被反派欺骗的英国女人,一个游走于黑白之间的印度人,顺道在黑一把苏联。
文化上我们中国许多电影人和影评人,还在美国话语路径里无法自拔。
俄罗斯人依旧坏的彻底,直接简单粗暴的把俄罗斯人印象一并带进面具化;英国妻子高傲冷艳,虽然嫁给反派,但是仍然心向光明,愿意与美国人一起拯救世界;印度人狡猾奸诈,即使是女人。
美国人依旧是这个世界的救星,到处平息战乱,和这个世界真实发生的事情依然相反。
电影还是为政治服务的,即使是诺兰,依然如此。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