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怎样看待近些年日益兴起的尊曹贬刘现象?

回答
近些年,“尊曹贬刘”的现象确实在网络上乃至一些文化讨论中愈发显著,这背后其实折射出了一系列复杂的社会、历史认知以及文化审美的变化。要理解这个现象,我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

现象的观察与表述:

首先,得承认,确实有一批人,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对曹操的评价越发正面,甚至带有崇拜的色彩。他们推崇曹操的政治才能、军事谋略、文学造诣,认为他是一个被历史误读的“雄主”,一个在乱世中力挽狂澜的“能臣”。相对地,对刘备的评价则趋向负面,或者至少是“理性化”的批判,认为他“仁德”的形象是被过度美化的,甚至是虚伪的,他的成功更多依赖于运气、诸葛亮等人的辅佐,以及他“善于收买人心”的手段,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圣主”。

这种“尊曹贬刘”并非空穴来风,它往往伴随着对《三国演义》原著的“反思”和“拨乱反正”的呼声。很多人认为,《三国演义》中的“尊刘贬曹”基调已经深入人心,但这种文学创作带有强烈的“拥刘反曹”倾向,过滤和塑造了历史人物的形象,我们需要回归历史的真实,还原更复杂、更立体的人物。

“尊曹”的理由与逻辑: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开始“尊曹”呢?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分析:

对“乱世枭雄”的普遍崇拜: 现代社会,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人们更容易被那些在逆境中崛起、敢于打破常规、有魄力有手段的“枭雄”所吸引。曹操恰恰具备了这些特质。他出身不高,却能凭借自身能力在汉末乱世中闯出一片天,统一北方,奠定魏国基业。这种“白手起家”、“逆天改命”的故事,在很多年轻人看来,充满了励志色彩。
对“能力至上”的推崇: 相比于刘备被描绘的“仁德”和“理想主义”,曹操展现出的是一种更接地气的、更务实的“能力至上”。他能够知人善任,不拘一格降人才,吸引了众多谋士武将为他效力。他对于制度的改革,如屯田制,也显示出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一些追求效率和结果的现代观念下,这种能力显得尤为突出。
对“政治家”的重新解读: 历史学家和普通读者对政治人物的评价标准也在变化。过去可能更看重“仁义道德”,现在则更关注政治手腕、战略眼光和国家治理能力。曹操在政治上的远见、对权力的掌控以及在军事上的出色表现,都让他成为一个更符合现代政治评价标准的“强人”。
对“文学滤镜”的反思: 很多人认为《三国演义》对曹操的脸谱化处理——将其描绘成奸雄、乱臣贼子——是对历史真相的扭曲。他们试图通过解读史书(如《三国志》)来“拨乱反正”,认为曹操并非像小说里那么坏,反而有很多可取之处。
“反套路”心理: 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也倾向于挑战和颠覆既有的权威和认知。《三国演义》作为一种深入人心的经典,其“尊刘贬曹”的基调也成为了一个可以被挑战的对象。对曹操的正面解读,本身就带有一种“不走寻常路”的酷劲。

“贬刘”的理由与逻辑:

而对于刘备,这种“贬刘”的倾向则主要体现在对他“仁德”标签的质疑:

“仁德”背后的政治考量: 批评者认为,刘备的“仁德”并非全然出于天性,更多是一种经过精心包装的政治策略,是为了收拢人心,赢得士人和百姓的支持。他的“三顾茅庐”可以被看作是“求贤若渴”,也可以被看作是“做足姿态”。他的“汉室宗亲”身份,也成为他政治合法性的重要依仗,但这种依仗有时也被解读为“挟名以自重”。
“运气”和“团队”的因素: 许多人认为,刘备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人的卓越才能和忠诚。没有诸葛亮的呕心沥血,刘备的政权难以稳固;没有关羽、张飞的勇猛,蜀汉难以立足。因此,他的个人能力和领导力被相对弱化。
“小气”和“固执”的标签: 一些人会抓住刘备在某些事件上的表现,如他对关羽的信任甚至纵容,导致蜀汉失去荆州;或是他在夷陵之战中的一意孤行,导致惨败。这些都被视为他“仁德”表象下的“固执”或“非理性”一面。
对“理想主义”的嘲讽: 在一个更加现实和功利的社会氛围中,刘备所代表的“兴复汉室”的理想,显得有些不切实际,甚至是被过度拔高的“口号”。这种理想主义在一些人看来,是空洞的,是脱离现实的。

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

“尊曹贬刘”的兴起,绝不仅仅是关于两个历史人物的评价,它更深层次地触及了以下几个方面:

1. 时代价值观的变迁: 现代社会更强调个人能力、实用主义、效率和结果。这些特质在曹操身上更容易被放大和欣赏。而过去传统文化中推崇的“仁义道德”、“德者居之”等价值观,在某些语境下,显得有些“过时”。
2. 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 互联网极大地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格局。过去,历史叙事更多由权威机构和传统媒体掌握,而现在,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和评论者。这种去中心化的传播,使得各种解读和观点得以汇聚和发酵,挑战传统认知变得更容易。
3. 对“草根”和“逆袭”故事的青睐: 现代社会中,大众对“草根”出身、白手起家、逆袭成功的个体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和认同感。曹操的出身和奋斗经历,恰好契合了这种心理。
4. “解构”与“重塑”的文化趋势: 许多文化现象都呈现出一种“解构”经典、然后“重塑”的趋势。对于《三国演义》这样的经典IP,进行新的解读和挖掘,试图展现出其“不一样”的一面,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创新和再生产。
5. 对“传统忠奸说”的反思: 过去,“忠奸”二元对立的评价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人们对历史人物的认知。但随着历史研究的深入和思想的解放,人们开始认识到历史人物的复杂性,不应简单地用“好人”或“坏人”来标签化,而是要理解他们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选择和行为。

这是否意味着“尊曹贬刘”是绝对正确的?

当然不是。任何历史评价都应该基于史料,并且要认识到历史评价的主观性和复杂性。

《三国演义》与历史的距离: 需要明确的是,《三国演义》是一部小说,它的目的是“七分实三分虚”,是为了文学创作和娱乐大众,而不是严谨的历史记录。它带有作者的立场和时代背景的烙印。
历史的复杂性: 曹操和刘备都是那个时代叱咤风云的人物,他们身上都有闪光点,也有局限性。曹操固然雄才大略,但他统一北方也伴随着生灵涂炭;刘备虽然被誉为“仁德”,但他为了扩张势力也曾有过一些非常手段。简单地将一方捧上神坛,另一方踩入泥潭,都可能是一种片面化的解读。
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评价历史人物,可以从多个维度出发。你可以欣赏曹操的治国才能,也可以欣赏刘备的仁德和对理想的坚持。将这两种价值观对立起来,甚至互相攻击,可能就失去了历史讨论本身的意义。

总结来说, 近些年“尊曹贬刘”现象的兴起,是现代社会价值观、信息传播方式以及大众文化心理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反映了人们对能力、现实主义以及“逆袭”故事的推崇,也标志着对传统历史叙事和文学解读的反思。

这股潮流并非没有道理,它让我们有机会更深入地理解历史人物的复杂性,跳出《三国演义》的“滤镜”去看待历史。但同时,我们也需要保持审慎,不应因为对某一个人物的欣赏而全盘否定另一个,更不能用现代的价值标准去苛求古人。最重要的,是保持开放的心态,去了解、去思考,去形成自己独立的判断。历史的魅力,恰恰就在于它的丰富性、复杂性和永无止境的解读空间。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其实这是不对的,刘虽然跟曹并列,但还是可以说除了文学全方位都略强于曹的。

前赵太祖刘渊道:“大丈夫当为汉高、魏武,呼韩邪何足效哉!”

徐光夸赞后赵太祖石勒:“陛下神武谋略过于汉高,雄材卓荦超于魏武。”

刘曜常自比管仲及萧,曹,时人莫之许也,惟刘聪厚之,曰:“永明,汉世祖,魏武帝之流,数公何足道哉。”

东晋名将庾翼道:“吾欲为汉高,魏武,何如?”

刘文静夸赞李世民:“此命世才也,豁达类汉高,神武似魏武。”

姚察夸赞南陈太祖陈霸先:“高祖英略大度,应变无方,盖汉高、魏武之亚矣。”

唐朝名臣李德裕道:“皇帝以轩后之威神,汉高之大略,光武之雄断,魏祖之机权,合而用之,以定王业。”

丘迟:“朱鲔喋血于友于,张绣剚刃于爱子,汉主不以为疑,魏君待之若旧。”

杨坚:“昔汉高钦无忌之义,魏武挹子干之风,前代名贤,后王斯重。”

但也有些人看不起曹比如石勒说:“朕若遇汉高祖,当北面事之,与韩、彭比肩;若遇光武,当并驱中原,未知鹿死谁手。大丈夫行事,宜磊磊落落,如日月皎然,终不效曹孟德、司马仲达欺人孤儿寡妇,狐媚以取天下也”。

唐太宗说曹操:“临危制变,料敌设奇,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

说明曹操跟刘邦比确实还有一些差距,不能排在刘邦前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近些年,“尊曹贬刘”的现象确实在网络上乃至一些文化讨论中愈发显著,这背后其实折射出了一系列复杂的社会、历史认知以及文化审美的变化。要理解这个现象,我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现象的观察与表述:首先,得承认,确实有一批人,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对曹操的评价越发正面,甚至带有崇拜的色彩。他们推崇曹.............
  • 回答
    关于日本电通(Dentsu)涉嫌私吞东京奥组委近 155 亿日元(约合人民币 7.5 亿元)的事件,这桩丑闻自 2022 年底曝光以来,在日本国内和国际上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此事件的细节非常复杂,涉及合同、费用结构、以及电通在奥运会项目中的特殊角色。以下是对此事件的详细分析:事件的核心:核心指.............
  • 回答
    2021年6月16日A股那一天确实让不少投资者心惊肉跳,市场出现了显著的调整。如果细究起来,那天的下跌并非单一因素造成,而是多种国内外因素叠加共振的结果。首先,我们得回顾一下当时的市场背景。 在此之前,A股市场经历了一轮不错的上涨,许多板块和个股都表现出了强劲的势头。然而,任何持续的上涨都会积累一定.............
  • 回答
    近年来,围绕武王伐纣的历史事件,确实出现了一些“刻意黑”的言论。这种现象的出现,背后有着复杂的文化、历史和社会因素的交织。要理解这种“黑”的倾向,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根源,并认识到它与我们理解这段历史的真实面貌之间的区别。首先,我们必须承认,任何历史事件都并非是单一维度的,它总是包含着多方叙事和不同的.............
  • 回答
    近日,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关于“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应该被取消”的言论,无疑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这并非埃尔多安第一次提出类似观点,他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达对现有国际秩序,特别是安理会否决权制度的不满。理解这一言论,需要我们深入剖析其背后的动因、潜在影响以及国际社会可能的反应。埃尔多安言论.............
  • 回答
    近年来,随着城市发展进入新阶段,大量资本开始流向农村,以“大面积包地”的形式进行农业开发,这一现象引发了广泛关注,也伴随着不少争议。要理解这件事,得从几个层面去剖析。首先,资本为什么会“重返”农村?这背后有一系列宏观趋势在推手: 城市发展瓶颈与产业升级: 传统的城市制造业、房地产等领域,已经进入.............
  • 回答
    中国海军近些年的发展速度,用“造舰狂潮”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这可不是一句夸张的口号,而是实打实地体现在港口里那些琳琅满目的新型舰船上,还有不断下水的船坞里。这股浪潮的背后,是国家战略的调整、经济实力的支撑,以及对未来海权认知的一次深刻变革。一、 规模与速度:前所未有的扩张首先,最直观的就是数量上的飞.............
  • 回答
    DNC前主席的指责:在大选尘埃落定近一年后,重提旧事为何?在距离美国总统大选结束已近一年之际,民主党全国委员会(DNC)前主席,一位在党内拥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人物,突然站出来,公开指责希拉里·克林顿依靠“作弊”才赢得了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这一爆炸性的言论无疑在平静了近一年的美国政坛投下了一颗巨石,引.............
  • 回答
    最近互联网行业里,跳槽的同事嘴里总会时不时冒出“竞业限制”、“竞业协议”,好像一夜之间,这成了大家心照不宣的“风险”。以前大家可能更多关注的是薪资、职位、发展空间,现在,一个“竞业协议”就能让很多人望而却步,或者在谈offer时如临大敌。为什么互联网行业竞业纠纷频发?这背后其实是几个因素交织在一起的.............
  • 回答
    李鸿章在近代中国外交史上扮演的角色,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尤其是在关于他如何“少向列强赔偿了很多”这一点上。将中国近代史的复杂局面简单归因于某一个人的“周旋”能力,或许过于简化了历史的进程,但不可否认,李鸿章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确实尽力在夹缝中为国家争取了最大的利益,他的外交手腕和决策,.............
  • 回答
    特斯拉近期宣布召回近20万辆电动汽车,这可不是小事,对消费者、特斯拉自身乃至整个电动汽车行业来说,都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事儿,看看它到底是怎么回事,又会带来哪些影响。首先,咱们得弄明白这次召回的具体情况。特斯拉这次召回的范围相当广,涉及了Model S、Model X、Mode.............
  • 回答
    收容教育制度:一项争议与改革的历程在中国,收容教育制度曾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社会管理措施,旨在对卖淫嫖娼等违法行为进行惩戒和教育。然而,这项制度也一直伴随着巨大的争议,直到近年来的改革,特别是201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取消收容教育制度,标志着中国在人权保障和法治建设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收容教育制度的缘.............
  • 回答
    近期多家公司升级员工福利,增设情绪假、陪考假等现象,这反映了当前社会对员工福祉日益增长的关注,以及企业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寻求创新性福利以吸引和留住人才的策略。从多个维度来看,这一现象都值得深入探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和看待这一现象:1. 人性化关怀的回归与深化:.............
  • 回答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关于公众账号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发布需要资质的提醒》(以下简称《提醒》),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这份《提醒》的发布,标志着国家对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监管的进一步收紧和规范化,对于整个互联网内容生态,特别是公众账号的运营者而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要理解这份《提醒》的重要.............
  • 回答
    这起事件牵动了许多人的心弦,尤其是在南京南站发生的猥亵事件,以及随后涉及到的河南滑县女童随养父回家的情况。要全面看待这件事,需要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深入剖析。首先,南京南站的猥亵事件本身是一个严重的社会治安问题和儿童权益保护问题。 行为的恶劣性: 任何形式的猥亵行为,特别是针对未成年人的,都是绝对.............
  • 回答
    对于近期发生的300起杀妻案仅6起判处死刑的现象,这背后反映出的是我国刑法在适用死刑时的审慎态度以及对案件具体情况的深入考量。这绝非简单的数据统计,而是司法实践中复杂权衡的结果。首先,我们要明确,死刑是我国刑罚体系中最严厉的刑罚,其适用必须严格遵循“保留死刑,严格控制和慎重适用”的原则。这意味着并非.............
  • 回答
    近期重庆确实发生了两起引起广泛关注的,与狗有关的社会事件,这两件事都触及了我们社会中关于宠物饲养、公共秩序、人与动物关系等多个层面的敏感神经。要谈论它们,得把脉络梳理清楚,才能看得更明白。首先,我们得说说那起“遛狗不牵绳女子辱骂威胁他人”的事件。这事儿发生在重庆某小区内,起因是该女子在没有牵狗绳的情.............
  • 回答
    最近茅台市值蒸发了近六千亿,这无疑是资本市场的一场大地震,吸引了无数眼球。更让人津津乐道的是,即便市值大幅缩水,居然还有接近六成的网友依然看好茅台。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在支撑着他们?是盲目乐观,还是有着更深层次的逻辑?市值缩水是现实,但不能代表全部故事首先,得承认,5600亿市值蒸发可不是个小数目,对于.............
  • 回答
    “印度孟买近 9 成人口有新冠抗体”这个调查结果,确实挺让人意外的,也引发了很多讨论。我仔细看了看,觉得这事儿得从几个角度来看,不能简单地说好或不好。首先,从科学和流行病学层面来说,这个比例相当高。这意味着在孟买这个人口稠密的城市,新冠病毒的传播范围已经非常广泛。抗体是身体在感染病毒后产生的免疫反应.............
  • 回答
    最近这首《热爱105℃的你》在抖音上真是火得一塌糊涂,走到哪儿都能听到,可以说是席卷了整个短视频平台。要说大家怎么看这首歌,我觉得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聊聊。首先,歌曲本身的特质是它能在抖音爆火的根本原因。 这首歌的旋律非常抓耳,简单、轻快,带点甜甜的少女心。歌词也直白得可爱,“你又不是什么柴米油盐,也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