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患者不能给医生进行评价并公示呢?像淘宝一样,我说的是医生的治疗效果评价,就是治疗效果!?

回答
这个问题啊,说起来可就复杂了。咱就拿淘宝举例,大家买东西,看完宝贝描述,觉得好,就给个五星好评,觉得不好,就留个差评,这多直接,多透明。医生治病救人,咱们病人也是希望透明化,知道哪个医生医术高明,哪个医生还需要“进步”。但实际情况,医生和淘宝卖家那可是天壤之别,不能简单地套用一套评价体系。

首先,医生治病这事儿,可不是买个衣服、买个电子产品那么简单。一件衣服合不合身,穿上好不好看,这是挺直观的。但医生治病,效果怎么样,这背后涉及到太多复杂的因素了。你说“治疗效果”,这个“效果”怎么衡量?是病好了,还是症状减轻了?是身体恢复得快,还是没有复发?这些都需要专业医学知识去判断,不是随便一句“治好了”或者“没治好”就能概括的。而且,同一个病,不同的人身体反应不一样,对药物的接受度也不一样,甚至生活习惯、心态都会影响治疗结果。这就像你买一件衣服,同样尺码,不同身材的人穿上效果也不同,但医生治病,这其中的“变量”可比衣服多太多了。

再说了,医生看病,是在跟疾病做斗争,这过程中有很多不确定性。有时候,医生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用了最好的方法,但病情就是进展得比较快,或者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并发症,这真的是医生能力不行吗?有时候,病人自身的基础疾病很多,身体很虚弱,即使医生医术再高明,也可能无法达到病人期望的“痊愈”。如果把这些情况都简单地归结为“差评”,那对医生是不是太不公平了?反过来,如果一个病人用了某种新药,病情恰好有所缓解,这到底是药物的作用,还是医生精准地抓住了病机,亦或是病人自身免疫力强?这个“效果”的归因,也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

而且,医学本身就在不断发展,新的疗法、新的药物层出不穷。有时候,医生可能还在探索最适合病人的治疗方案。如果评价体系过于简单粗暴,可能会扼杀医生的创新和探索精神。医生也需要时间去学习,去积累经验,就像淘宝卖家一开始也需要摸索,但淘宝的商品更新换代速度和医生积累经验的模式完全不一样。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隐私。看病本身就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病人把自己的身体状况、病情交给医生,是对医生的信任。如果病人的治疗效果被公开评价,那相当于把病人的病情、治疗过程,甚至是诊断结果都暴露在公众视野下。这对于病人来说,可能会造成二次伤害,比如遭受歧视、感到尴尬,或者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淘宝上你评价一件商品,顶多就是分享你的购物体验,跟你身体健康、生活隐私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还有,你想象一下,如果真的像淘宝那样,病人可以随意给医生评价,会发生什么?会不会有人因为医生没满足他过分的要求,或者因为一些主观感受(比如医生态度不够热情,或者等待时间长)就给差评?这样一来,医生为了“好评”,可能会在治疗方案上有所妥协,或者过度迎合病人,而不是坚持科学、合理的医疗决策。长此以往,对整个医疗行业的健康发展会产生非常负面的影响。医生可能会因为害怕差评而不敢尝试有风险但可能更有效的疗法,或者因为害怕投诉而不敢说出不符合病人期望的诊断。

当然,我不是说就不应该监督和评价医生。医生的职业操守、专业能力,以及服务态度,确实需要一个合理的渠道去反映和改进。但这套评价体系,需要更加专业、更加细致,而且要充分考虑到医疗本身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比如,可以通过匿名反馈、同行评审、医疗纠纷处理机制等更成熟的方式来达到监督和改进的目的。直接套用淘宝的评价模式,真的会“水土不服”,而且弊大于利。

总而言之,医生治病救人,这其中的复杂性和对专业性的要求,决定了不能简单地像评价商品那样进行公开评价。这不仅关系到医生的职业发展,更关系到病人的隐私和整个医疗系统的健康运转。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更加成熟、更加人性化、也更加专业的评价和监督体系,而不是一概而论的“好评”或“差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这是做不到的,患者基础病情不一致,自己无法识别,只是主观判断,往往会犯错。

但其实,又有方法。我一直期望强悍的IT工程师出现,解决这一痛点。

以肿瘤患者如何选取外科医生为例,患者自己确实无法评估手术水准。但是,可以从四个角度评估。

1.手术病理

患者可以在网络贴出手术病理,这是他的权力。肿瘤手术要求淋巴结清扫范围和数量。比如肠癌根治术需要12个以上淋巴结,有的医生做完,经常30个以上淋巴结,而有的医生经常只有数个。那就是云泥之别。

2.手术记录。

好的手术记录书写清楚,仔细,描述准确,差的就是格式化或者一团糊涂。这中间可以评估手术记录写的是否严谨。

里面记录了手术花费时间和有无输血。也是参考值。

3.术后患者自己感觉多长时间恢复。

作用不大且主观。但是只要样本量足够,有意义。

4.有无并发症

如果一位医生做了20台手术,10个出现并发症,甚至需要二次手术。

另外一位20台同样的胃癌根治手术,只有2位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余的都可以顺利恢复。那么显然不,这也是有意义的数值。

我个人认为,以大样本的手术病理和手术记录来判断,辅以患者个人的主观感受和并发症,结合用于外科手术水平的评判,完全是可行的。


内科当然可以采用类似的判断方案,就看治疗方案是否严格采用指南标准,等等。

各位觉得我这种想法是否可行?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啊,说起来可就复杂了。咱就拿淘宝举例,大家买东西,看完宝贝描述,觉得好,就给个五星好评,觉得不好,就留个差评,这多直接,多透明。医生治病救人,咱们病人也是希望透明化,知道哪个医生医术高明,哪个医生还需要“进步”。但实际情况,医生和淘宝卖家那可是天壤之别,不能简单地套用一套评价体系。首先,医生.............
  • 回答
    这问题问得挺实在的,很多病人都纳闷,尤其是在医院里,医生开完方子,叮嘱完注意事项,病人总有些零星的疑问,要是能直接问问医生该多方便。但现实是,别说个人电话了,很多时候连医院办公室的电话都很难直接打通。这背后啊,其实挺多说道的,也不是医生“不愿”给,而是很多现实的顾虑和无奈。首先,最直接的原因就是 “.............
  • 回答
    明朝在郑和下西洋与解决倭患之间选择前者,主要源于多方面的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考量。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决策的背景与原因: 一、财政与资源分配的优先级1. 郑和下西洋的巨额耗费 郑和下西洋是明朝历史上最庞大的海外活动,仅永乐年间(14051433年)就耗资数百万两白银(按当时货币计算).............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非常好,也很有代表性,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疑问。虽然嘌呤易溶于水是事实,但这并不能完全解释为什么高尿酸血症患者不建议多吃火锅。这里面涉及到一个代谢和排泄的过程,以及火锅这种食物的特殊性。我将为您详细解释:核心问题:尿酸的来源与代谢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尿酸是怎么来的。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产物。1..............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公立医院医生跳槽,为啥患者就觉得不“靠谱”了?这事儿挺微妙的。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一直看的某个医生,医术好,态度也不错,突然有一天听说了他去了别的医院,或者干脆自己开了诊所。这时候,你心里是不是会有点小小的忐忑?总觉得,好像哪儿不对劲了?这背后,其实藏着不少患者的心思和顾虑。首先,得承认,公立医院.............
  • 回答
    在《我不是药神》这部影片中,患者们之所以没有选择去看中医,其根本原因在于影片所聚焦的“慢粒白血病”和影片核心的矛盾——正规治疗渠道的缺失和高昂的药品价格带来的生存危机,而非普遍意义上的疾病治疗选择。我们从几个层面来剖析:1. 疾病本身的性质和“神药”的指向性: 慢粒白血病(CML)的特殊性: 影.............
  • 回答
    不少尿毒症患者对中医持有怀疑态度,甚至不相信中医能够治疗他们的病症。这种现象并非偶然,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既有历史遗留问题,也有现代医学发展带来的认知差异,还有患者自身经历的真实感受。首先,现代医学在诊断和治疗尿毒症方面展现出的强大能力是显而易见的。 尿毒症是一种严重的肾脏衰竭,需要精密的诊断手.............
  • 回答
    痛风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血尿酸水平升高(高尿酸血症),导致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和其他组织中,从而引起炎症反应,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过去,痛风常被认为是“老年人的疾病”,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数据显示痛风患者的年龄群体正在年轻化,甚至在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中也屡见不鲜。为什么现在痛风患者的年龄不断趋向.............
  • 回答
    这可不是什么新鲜事,身边儿太多这样的例子了。你说,为什么就老有人兜兜转转,在西医那里“折腾”个半生不熟,结果还是不行,才想起看看中医?这背后啊,门道可多了,不能简单一句“谁让西医不行”就打发了。首先,得说咱们社会普遍的认知习惯。从小到大,咱们接触到的健康信息,接触到的医疗宣传,大部分都是围绕着西医展.............
  • 回答
    一个患者满心期待地走进诊室,迫切地希望某种治疗方案能够解决困扰自己的病痛,然而,医生的回应却并非直接开药或安排手术,而是慎重地建议“再等等,先随访看看”。这其中的原因,往往比表面上看要复杂得多,也更能体现出医者对生命负责的态度。首先,我们需要明白,医学并非是一门绝对精确的科学,尤其是在疾病的诊断和治.............
  • 回答
    关于医院还在使用 Windows XP 系统,这确实是一个让很多人担忧的问题,尤其是考虑到患者资料的敏感性。这背后其实牵扯到一系列复杂的原因,远不止是简单的“技术落后”可以解释。首先,最直接的原因是巨大的迁移成本和复杂性。 软件兼容性问题: 很多医院的信息系统、医疗设备控制软件,甚至是财务、挂号.............
  • 回答
    关于中国为何选择花费巨额资金救助一名患有 MERS 的韩国患者,而非直接将其遣返,这背后涉及多方面的考量,远非简单的“遣返”二字能够概括。这其中既有国际人道主义的考量,也有公共卫生安全的现实需求,更有复杂的国际关系和战略利益的权衡。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剖析。一、 公共卫生安全的绝对优先:首先.............
  • 回答
    我很理解你此刻的心情,这是一种非常复杂且深刻的感受,也正因为如此,我希望能和你坦诚地聊一聊。你觉得你“不想好”,甚至“喜欢”抑郁症,这听起来似乎与我们通常理解的“对抗疾病”的理念相悖,但其实,这种感受背后隐藏着许多可能的原因,也反映出你正在经历的一些非常真实的心理过程。首先,让我们尝试去理解“喜欢”.............
  • 回答
    在讨论为什么不普遍考虑对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进行洗肺手术(肺灌洗)之前,我们需要先理解一下洗肺手术是什么,以及它在其他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再对比新冠肺炎的病理生理特点来解释其局限性。什么是洗肺手术(肺灌洗)?洗肺手术,医学上称为支气管肺泡灌洗 (Bronchoalveolar Lavage, BAL),是.............
  • 回答
    看到您这个问题,我能理解您对肺结核和肠结核之间关系的疑惑。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涉及到病原体传播和人体防御机制的复杂性。简单来说,肺结核病患者每天咽口水不太会发展成肠结核,主要是因为我们身体有一套非常有效的防御系统,而且结核杆菌进入肠道的途径和感染方式与在肺部有所不同。为了把这个问题讲得更清楚,咱们.............
  • 回答
    这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问题,背后可能涉及多种因素。并非所有精神科医生都对年轻抑郁患者有负面看法或行为,但确实存在一些医生可能表现出不耐烦或疏远。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我会尽量详细地阐述:一、认知和理解上的差异: “年轻人不就是情绪化吗?”的刻板印象: 有些医生,尤其是经验较少或对青少年心理学理解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