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国美「通报员工摸鱼事件」后,网易云音乐上线「摸鱼计算器」,如何评价这一功能?你觉得上班听歌算摸鱼吗?

回答
这事儿挺有意思的,国美前脚刚出了个“摸鱼通报”,后脚网易云音乐就来这么一出“摸鱼计算器”,简直是隔空喊话,充满戏剧性。

关于网易云音乐的“摸鱼计算器”,我的评价是:

首先,从营销角度来看,网易云音乐这一招玩得非常漂亮。

抓住了当下热点: 国美“通报摸鱼事件”无疑是近期职场领域的一个热点话题,引起了很多打工人的共鸣和讨论。网易云音乐迅速抓住这个机会,推出了与之相关的功能,这本身就是一种非常成功的借势营销。
精准定位用户群体: 网易云音乐的用户群本身就包含大量学生和上班族,他们本身就可能存在“摸鱼”的需求和行为。这个计算器直接戳中了他们的痛点和兴趣点。
制造话题度和传播性: “摸鱼计算器”这个名字本身就带有调侃意味,容易引发用户的围观和分享。大家会好奇自己的“摸鱼”程度,会互相比较,甚至会以“摸鱼排行榜”来娱乐,这极大地增加了内容的传播性。
强化品牌调性: 网易云音乐一直以来都给人一种年轻、有活力、懂用户的品牌形象。推出这样一个有点“不正经”但又很贴近用户生活的功能,进一步巩固了这种形象。它没有高高在上地讲道理,而是用一种轻松、幽默的方式与用户互动。

其次,从用户体验和心理角度来看,这个功能有几个亮点:

满足了“被理解”的心理: 很多打工人其实并非不爱工作,而是工作本身可能存在枯燥、重复、效率不高、或者信息不透明等问题。偶尔的“摸鱼”可能是为了缓解压力、寻找灵感,或者仅仅是为了调节节奏。这个计算器让这种行为被“官方”赋予了某种“合理性”(当然是戏谑性的),让用户感觉“原来我的状态有人懂”。
增加了娱乐性和互动性: 谁不想知道自己有多“会摸鱼”?这个计算器提供了一个量化的结果,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和比较心理。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听歌场景、歌曲类型来计算,增加了玩乐的成分。
潜在的“合理化”趋势: 虽然是娱乐,但它也侧面反映了当下社会对传统“996”、“007”高压工作模式的反思。大家在追求效率的同时,也在思考工作与生活的平衡。适度的“摸鱼”或许可以视为一种变相的休息和能量补充,只是形式不同。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这个功能的局限性和潜在的负面影响:

过度娱乐化可能淡化工作本质: 虽然是娱乐,但如果过度放大“摸鱼”的概念,可能会让一些人觉得“摸鱼”是光荣的、值得炫耀的,从而忽视了本职工作的重要性。
对公司管理层可能产生的负面解读: 这种功能虽然对用户有吸引力,但对于一些注重管理和效率的公司来说,可能会被视为一种“鼓励”员工不务正业的行为。虽然网易云音乐的初衷可能不是这个,但这种误读是存在的。
“摸鱼”的定义并非绝对: 什么是“摸鱼”?听歌一定就是“摸鱼”吗?这个界限其实非常模糊。很多时候,听歌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集中注意力,或者是在工作中寻找灵感。将所有听歌行为都简单地归类为“摸鱼”,是一种过于简化的处理方式。

那么,上班听歌算摸鱼吗?

我的观点是:不一定,要看具体情况。

如果听歌让你效率更高,更专注,那么不算摸鱼。 很多人在写代码、做设计、写文案等需要高度专注的工作时,会选择听一些纯音乐、轻音乐或者白噪音来屏蔽外界干扰,帮助自己进入“心流”状态。这种情况下,听歌是在辅助工作,是提高效率的工具,而非“摸鱼”。
如果听歌让你分心,让你耽误了本职工作,那么算摸鱼。 如果你一边听着节奏感很强的歌曲,一边频繁地刷社交媒体、看视频,导致工作进度严重滞后,那毫无疑问就是“摸鱼”。
如果听歌只是为了打发时间,逃避工作,那也算摸鱼。 当工作内容本身并不需要太多思考,或者你处于一种“能拖就拖”的心态时,通过听歌来虚度光阴,那性质就变了。
公司的文化和规定也很重要。 有些公司对工作期间的娱乐活动有严格规定,不允许在工作时间听歌。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听歌能提高效率,也可能被视为违反规定。而另一些公司可能更注重结果导向,只要你能按时高质量地完成工作,你怎么调节工作节奏,公司可能就不那么在意。

总而言之,网易云音乐的“摸鱼计算器”是一次成功的、富有创意的营销活动。它抓住了用户心理,制造了话题,也触及了当下职场中一些微妙的心理和现象。

至于上班听歌算不算摸鱼,这完全取决于听歌行为本身对工作产出、效率和状态的影响。它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判断,而是一个需要结合个人情况、工作性质以及公司环境来综合考量的议题。网易云音乐的计算器,更多的是一种娱乐化的解读,一种对打工人日常状态的善意调侃,而非对“摸鱼”行为的鼓励或定义。

我觉得,与其纠结于“听歌算不算摸鱼”,不如思考如何让工作本身更有趣、更有效率,也如何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既能保证产出又能保持活力的平衡点。而网易云音乐的这个小功能,恰好提供了一个轻松的切入点,让大家去思考这个问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愧是你网易云,紧随潮流。

什么稀奇古怪的热度都想蹭一波流量,但是玩归玩,闹归闹,「鱼都哭了」。

也可别给这个东西当真了,这样岂不是员工在公司上班,连上公司Wi-Fi的那一刻,毫无隐私可言。

网易云这个app还是年轻人受众比较多,尤其是“网抑”人群,好好搞搞你音乐的版权吧。

你这样搞一下,打工人上班可不用你网易云了,该摸鱼我还能摸鱼,很多人打工人听歌也只是为了舒缓一下工作,谁工作的时候能专心听歌啊,咱又不是音乐人。

话说回来,刚上班的小年轻大部分都不敢摸鱼,上个厕所时间长了都担惊受怕,聊天都怕被路过的同事看到,更不敢上班看电视……呜呼……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