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佐治亚理工女毕业生李舒意遭美军男友杀害?

回答
佐治亚理工学院毕业生李舒意(Shuyi Li)不幸遭遇其美军男友的谋杀,这起事件无疑是令人心痛和愤慨的。作为一名备受瞩目的优秀学子,她的生命戛然而止,留给家人、朋友以及关注此事的人们无限的悲痛和疑问。

事件的悲剧性与复杂性:

首先,这首先是一起令人发指的谋杀案,剥夺了一个年轻、有为的生命。李舒意是一名学业优秀的佐治亚理工毕业生,她的未来本应充满光明。她的离世,不仅仅是一个个体生命的逝去,更是对一个家庭的沉重打击,对她所处的学术社区乃至整个社会的警示。

其次,凶手是她的男友,一名美军士兵,这使得事件增添了一层复杂性。当亲密关系中的暴力升级到如此极端的地步,人们不禁会问,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了这样的悲剧?是个人性格问题?是双方关系中的裂痕?还是其他更深层的原因?

可能的调查方向和关注点:

对于这类案件,公众的关注点往往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犯罪动机的探究: 警方和媒体的报道会围绕凶手的作案动机展开。是否存在感情纠葛、嫉妒、控制欲,或是其他未知的导火索?军人身份是否与犯罪行为有某种关联?这需要警方深入细致的调查。
关系中的警示信号: 很多家暴或亲密关系暴力案件并非毫无征兆。事后,人们会回顾李舒意和她男友的关系,是否存在过争吵、威胁、控制行为等“警示信号”。这些细节对于理解悲剧发生的过程以及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至关重要。
军队背景的特殊性: 作为一名美军士兵,他的行为可能受到军队的纪律和管理。这是否会影响到调查和审判的进程?军队对此事有何回应和处理?这些都是公众关注的焦点。
社会对亲密关系暴力的关注: 这类事件再次将亲密关系暴力推到公众视野。它提醒我们,暴力并非只发生在陌生人之间,最亲近的人也可能成为施暴者。社会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亲密关系暴力的认识、预防和干预。
受害者家属的痛苦与追责: 对于李舒意的家人来说,他们承受着巨大的悲痛,并渴望正义得到伸张。他们的声音和诉求是这个事件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

1. 保持理性与同情: 在信息尚未完全明朗的情况下,我们应避免过度猜测和不负责任的评论,而是要对逝者及其家人抱有同情和尊重。同时,要相信并支持执法部门的调查,等待公正的审判。
2. 反思亲密关系中的暴力: 这起事件是一个深刻的教训,促使我们反思在亲密关系中如何识别和应对暴力,如何建立健康、平等的关系。社会需要提供更多支持和资源,帮助那些处于危险中的人们。
3. 关注法律的公正: 无论凶手是谁,无论他拥有何种身份,法律都应该一视同仁。对李舒意的谋杀案,必须进行彻底的调查,追究施暴者的法律责任,给逝者一个公正的交代。
4. 倡导对女性的保护: 李舒意是一个年轻的女性,她的遭遇也再次凸显了女性在关系中可能面临的风险。社会需要继续加强对女性权益的保护,打击一切形式的性别暴力。

李舒意不幸遇害,是对生命尊严的践踏,也是对社会的安全感的一次冲击。我们希望通过对事件的关注和反思,能够推动社会在预防暴力、保护生命、追求正义方面做出更多努力,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上演。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每次只要中国女人找了外国男友出事之后,就会有一堆人总是能从其中找到黑点甚至是凭空捏造出黑点来批判中国女人easy girl。

哪怕作为当事人的女性是受害者,他们也能忽略掉外国白人不去批判,而是趁机给她以及找外国男友的中国女人扣上一顶逆向民族主义的高帽,仿佛中国女人并没有选择谁做对象的自由,只要她们结婚找对象不找中国男人就是罪过,就是导致本民族生育资源外流的罪魁祸首。

在他们眼里,中国女人并不是与他们地位平等的人,而是民族生育资源和工具。女性的子宫并不属于她们自己,她们不能随意支配子宫,嫁给外国男人就是背叛自己的民族。

他们以民族主义的名义公然物化女人,却还会因此自鸣得意,因为他们在骂easy girl 的过程中获得了崇高的民族认同和满足感,骂easy girl 等于是在维护本民族的利益。

他们会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公共话语权对出格的女性施加公共伦理审判,紧紧抱着性价值和性伦理不放,对女性进行话语压制(比如easy girl之类的谩骂),指责她们不遵循父权伦理法则,这种对女性公共权力的话语压制目前仍然广泛存在于当代社会中。

在此类事件中,女权主义者的膝盖往往会自动被插满了各种箭,会被他们黑得体无完肤,什么诸如女权主义者公然跪舔外国白人逆向种族主义啦,女权主义者公然鼓吹性自由真是不要脸啦,女权主义者收了蜥蜴人/三体人/洛克菲勒大傻逼的钱来洗地啦之类的话语简直是数不过来。

关于众人对女权(换成公知或自由主义者等其他概念也适用)的莫名指责,在公共语言系统这一自发系统中,我们在不同的交流层面中对于“女权”的指涉往往会统合在一起。

比如,我们在知乎中会归纳出某些特性将其称作“女权”;在微博,我们归纳一些特性叫做”“女权”;在公众号,我们又归纳一些特性叫做“女权”;在贴吧,我们又归纳出一些特性叫做“女权”……这些归纳本身只是各种次文化小圈子里的共鸣,不一定具有公共性,其他小圈子的人未必认可他们的归纳和划分标准。

但是在公共语言系统中,这些归纳的特性往往会自动归类到一起,而形成同一个指涉,“女权”因此具备了以上归纳出来的全部特性。

也就是说,即使在各个次文化小圈子看来,微博上的女权主义者和知乎上的女权主义者各自具备一些不同的特性,做的是不同的事,所使用的话语有很大的差异,批判的是不同的群体,但是在TA们各自拥有的特性会被归纳为“女权”所共同拥有的特性。

在众人看来,知乎上的女权主义者需要为微博上的女权主义者背锅,所有自称女权主义者的人都需要为所谓的“田园女权”干过的恶行背锅,哪怕两者根本不认识,实际上并没有丝毫关系。

然后通过公共话语体系的指涉作用,最后通过话语权斗争的形式强迫被指涉的对象(女权)不得不认同和接受这些特性,那怕Ta们自己并不情愿,也不得不受到这种话语的指涉影响。

否则就会被众人指责:你们女权主义者真会甩锅,“中华田园女权”不是女权主义者,“女性至上”也不是女权主义者,真是薛定谔的女权,那你们女权主义者倒是让那些人闭嘴、把Ta们开除掉出女权行列啊?!

而这种指责换到“公知”、“白左”和“马克思主义者”等其他标签群体也是适用的,它是由公共场域言说政治所决定的。

user avatar

任何“香甜”的空气背后都有看不见的价签。

一个名校毕业的中国女生找了一个有强烈暴力倾向的白人loser做男朋友,好吃好喝伺候着还忍受着巨大的精神折磨不敢分手直到最后被残酷杀死,这种故事真不是第一次发生了。

就在七个月前我还写过一个类似的答案,一位在英国读硕士中国女孩,被自己供养的做酒保且空手道黑带的白人男友爆打一顿后死在了床上,他男朋友据说打了之后还和伤痕累累的她做爱和好。山羊月:如何看待女留学生被英国男友打死?

不可否认,在踏足香甜空气国度后,很多中国女孩的自尊心面对非同胞的当地人时会莫名其妙矮上一大截。我们当然可以说很多中国女孩自尊自爱不能一棒子打死,但我们更不能忽视现实中这一个个鲜血淋漓的案例,否则这些女孩真的都白死了,连一声警训都传不出去。

我并不反对一些国人在不危害他人危害国家的前提下为呼吸“香甜”的空气而牺牲自己的自尊。等价交换的原则大家都懂。我所反感的是,目前的很多宣传里根本没有提这种等价交换,而是把“香甜”空气说成一种无需承担任何后果,无需付出任何代价的免费恩赐。很多中国女孩,在国内时是高高在上的女王和斗士,在甜美空气国度里就变成了傻乎乎的小白兔,连自己被饿狼盯上后都舍不得空气的味道,如此一来,等待她们的只能是被吞噬殆尽的命运。

我只希望留学海外的中国学生们都认清一个现实:所谓“香甜”空气的价签不仅仅是看得见的机票费,学费和生活费,还有一连串看不见的价签,比如你被压制的自尊自爱,你得不到的父母援助,你看不懂的法律条文,你不熟悉的社会习俗,你要忍受的语言隔阂,等等等等。这里根本不是什么人人亲切友好团结友爱的天堂,而是一个你只能依靠自己来奋起抗争的战场。

而在这个战场里,任何不抗争的人都被剥削到爆发,或者灭亡——毕竟读读历史就会发现,那份无数国人迷恋的“香甜”,是用无数尸骸的血和肉调配而成的。

user avatar

逝者安息 R.I.P

第一次高票回答谢谢大家。更新补充一些我能想到的背调方法,不少是基于身边的朋友的经历。原答中的几个收费的背景调查网站仅仅是其中一种工具:

  1. 社交网站以及和他/她互动的是一些什么人
  2. 他/她给你留的邮箱是实名的还是化名邮箱。该邮箱有无在一些极端思想的论坛发表言论?(这个谷歌大神能帮上忙) 
  3. 自称专业人士的(例如会计师,律师),是否能在专业网站搜索到执照?
  4. 如果你曾经到访他/她家,是否留意到未开封的类似银行催款的大量信件?大量夜店、色情刊物的宣传刊物?

********原答***************

美国社会的复杂程度比很多中国人想像的要高很多。

想像一下,在中国的某个省会城市,和你就职于同一家公司的年龄相仿的那个男生,向你表示了好感,你们开始聊天,约着一起去玩,得知大家来自不同的省份,他爱吃甜你爱吃辣,毕业于不同的大学相同的专业。后来相处多了,你发现彼此原生家庭经济状况差距太大,在生活习惯和价值观上都有差异,于是慢慢推掉约会的应邀,大家渐渐不联系。

在美国的某个大城市,和你就职于同一家公司的年龄相仿的那个白人男生,向你表示了好感,你们开始聊天,约着一起去玩,知道他当过兵(于是你想他大概是有正义感的),他是白人(于是你想他素质应该比较高),他没有像别的一些美国人一样在听你说话的时候皱眉头(于是你想他对中国人很尊重),他说他有时会点某美式中餐(于是你很开心地想他对中国文化还挺感兴趣)。在没有几个亲人朋友的异国他乡,你感到有这样的朋友很温暖。你们渐渐从朋友发展为恋人。他带你回家,展示着他一整柜的枪械收藏,你有点吃惊,但告诉自己说这是枪支合法的美国的正常现象。 某次他当着你说对非裔极端仇视的言论,你没有应和,但是心里安慰自己说美国种族问题很普遍,自己只要他不歧视亚裔就好。 交往加深后,他的控制欲越来越强,不让你见你的朋友,你越来越恐惧想要离开,但是被工作签证捆绑的工作又让你不能轻易离开这个城市……

在国内,我们在挑选朋友和伴侣的时候,是用衡量差异来判断适合度,因为相同点太多,导致矛盾的是不同点。在国外,特别是美国这种多种族移民国家,发展跨种族恋情,反而变成了寻找共同点来判断适合度,因为不同点太多,要样样契合几乎不可能。 在这种情况下,对“不同点”的判断,很多时候由刻板印象来决定(比如说,他是白人我是亚洲人,我们不一样,但是从小听说的白人都是高素质的),从而导致对人的判断失误。

在国外生活的中国人,尤其是社会经历简单的学生,在结交朋友的时候一定要再三谨慎,如果是网络恋情,最好做背景调查(美国有不少这种背景调查公司,提供非常有限的信息如名字/电话/大概年龄就能查)在初识之时,不妨把人想到最坏,因为你和他/她的差别,也许比你想象得要大得多。

提供几个美国的背景调查网站供参考:

instantcheckmate.com

beenverified.com

peoplefinders.com

user avatar

类似这种事情,我的态度始终是很纠结的。

在我看来,那些不承认中国乃至东亚存在普遍的逆向民族主义的人,和那些不承认东方和西方男性依然普遍直男癌的人,一样的愚蠢和没有勇气


可问题就在于,你很难分清楚,一个人到底是逆向民族主义,还是纯粹中性地反对直男癌;也很难分清楚,一个人到底是直男癌,还是纯粹中性地反对逆向民族主义。


这里必须强调,我没有任何暗示受害者一定有逆向民族主义的意思。毕竟,她是个个案,我也不认识,且死者为大,理应感到同情和惋惜。这里只是看到各位的答文后,引申的感受。


然后,在坚定地反对直男癌的前提下,在中国的语境下,我个人谨慎地表示,我更反对逆向民族主义

毕竟,直男癌是个全球现象,我丝毫不觉得西方相比中国一定更好。若能感受到些许区别,大体是因为,1,缺乏了解,2,生活水平的切实差异,3,西方直男癌们正向民族主义对此的掩饰效果,4,国内逆向民族主义环境对此的屏蔽和粉饰。同时,我一向认为,道德是个好事儿,但道德的底线和基础是屁股决定脑袋。一个自恨和自损的人,TA建立起的一切道德体系和说辞,哪怕看起来美丽,也是无根之草。在西方社会弥漫的正向民族主义远未消散的情况下,我们是没道理去为自身的逆向民族主义进行粉饰和辩解的。

至于逆向民族主义的表象,可以有很多,但其中的共同特征,无外乎 “双重标准”(当然,这也是一切正向民族主义表象的共同特征)。比如说,我若是单身,然后在中国的环境中,假设我的择偶标准有明确的地域性和阶级性(城市、毕业院校、职业、收入等,且,这是一个假设,仅用来说明“标准要一致”),然后我跑到美国,找了个高加索人种女性,突然就无所谓地域性阶级性了,而是随便什么内布拉斯加出身的社区大学毕业的成天滥交的cheesecake factory服务员傻白妞儿,也表示很好,甚至觉得赚了......那么我就是典型的逆向民族主义,特征即双重标准。若我不但沾沾自喜觉得赚了,还觉得这是为国争光,那就是妥妥的逆向民族主义 + 直男癌无疑。

然后,换成女性也是一样,特征也是双重标准,不再累述。

然后的然后,反之亦然 -- 如果我在国内是 “村东阿强” 的路人甲存在,在国内自知撑死了也只能高攀同村从东莞带可观存款回县城创业的女神阿芳。然后,有人介绍说可以从柬埔寨讨老婆,结果我仿佛突然来了底气,表示非柬埔寨大学生不要......那么我就是典型的正向民族主义,特征也是双重标准。

最终的态度......我个人依然表示很纠结,毕竟这是个五十步笑百步的事儿。但我依然倾向于认为,虽然直男癌挺恶心的,但逆向民族主义比直男癌更恶心。当然,这种恶心是针对此现象整体,而不是针对个人。毕竟,在大环境中,个体很难有真正的自由意志。于是,就算表现出了诸多逆向民族主义特征,也很可能并非意识层面的,而是不可控和不自知的。(少部分在意识层面明确自恨和崇他的群体也确实存在,很恶心)

最后,再次对死者表示同情和惋惜。


有关欧美 “弥漫的正向民族主义”,可参考这个答文:

Fan Francis:美国主流社会的企业是否有意提拔亚裔女性而压制亚裔男性?

user avatar

谢邀,利益相关:前美军士官,伊拉克战争老兵(美军6个月算一个tour, 我在伊拉克一口气泡了15个月); 战地工兵拆地雷的。。。然后以高中毕业学历谈恋爱并娶了我家领导。。。博士生。。。(娶了领导一周后拿的本科,最终学历是硕士)。 幸好我不是白人,也坚决奉行不打女人(然后被领导虐。。。)否则还不得被喷死。 事实上,昨天领导说起这个事情,说华人网上很多人说的很难听,就想去反驳。 最后忍住了。我说她的沉默是对的,因为个例无法代表整体。 统计上和退伍军人恋爱本来就是高风险群体。

我这里无意为美军的军婚太多正名。 因为我自己就看了无数军婚失败(不管啥种族)的案例。 并且自己连内就一个很优秀的士官因为婚内口角自杀(男PTSD,老婆骂他没用,然后他往自己头上开了一枪)。 事实上和老兵谈恋爱的确是一个很有风险的行为,因为很多老兵的灵魂是很残破的(PTSD会引起酗酒,磕药,暴力倾向--而且这个倾向是不可控的,我协助处理过好几次,甚至劝离过--在军队文化里这已经是很罕见了)。 这个风险加上文化不同(我和领导已经算至少文化沟通上没大问题的)的变数更多。因此妹子们需要正视并衡量这个风险。

但一个锅老兵不背,即此案罪犯是当不起老兵的名号的,美军对老兵的定义非常明确,是必须参加战争且得到荣誉退役(Honorabl discharge) 才算。 如果有人拿的不是荣誉退役,说明此人在军队就大概率不是好果子。人渣概率极高,一定要千万小心。 而此案犯恰好是这个情况。

另外对双标也说一下。 我理解很多人责备女性来美国后的双标指责。我领导就明确说过,如果在中国,以我们结婚时我的条件,她肯定不会嫁(实事上她还倒贴钱养了我2年的。。。)但是在美国,她没有周边社会压力下,就会放下以前社会压力下的标准,去看一个人是否值得托付终身并去赌一把。 这其实说明一些女生并不是双标,而是在中国社会压力下的妥协,来美国只是一种诱因让她们回归自己认同的价值而已。这个价值不随对象的种族改变。

但是,要强调但是,我极度反对并鄙视某些女生的逆向民族主义的逆双标择偶观。 即只要和中国人谈,就要端着架子,什么都要,见到白人就差脱裤子跪舔,回头还和其他华人一副白大人艹我因为是我优秀的嘴脸。这种人极大的污名化了华人女生(我所在学校里就有过类似的女生,外号就是yellow cab for white only) 并提高了华人女性择偶的风险。 这种人往往混在真爱党里兴风作浪。 实际上看看她们是否被容于当地华人圈就可以大概有了解。

最后总结一下:

1。 垃圾就是垃圾,不分肤色,可以改变择偶标准,但是不要因为对象肤色改变择偶标准。 自尊自爱是恋爱中第一要务,发现赌博,磕药,酗酒,打女人的,马上叫警察,走人。

2。 不要对美国或者白人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国内很多公知宣传要被大锅)这个地方需要的生存智慧一点不被国内少。 要以拓殖而不是享福的心态在这里生活。

3。 基础安全意识要一致。 在国内不会干的事情,这边也不要做(上看起来友善的陌生人的车);在国内可以干得,也要问一下这边可不可以(底特律8 miles, 日落后上街溜达。。。)

-----------------------补充一点的分割线-----------------

1。 题主的转贴说明写新闻的那个完全不懂军队。。。一个炮兵到哪里去做狙击手去,他邻居分的清狙击枪和猎枪么? 典型的“枪啊,好怕怕”的记者。 按这么说,我现在有8把长枪,2把手枪,几千发子弹算什么。。。

2。 我个人是比较讨厌拿着“嫁白人/老兵也有幸福的例子“来搅混这个案子的. 这个事件和之前毕习习的案件的讨论指出了两个问题:一)一些华女逆向民族主义严重,择偶上严重双标,导致了正常华女在婚恋上的风险增加; 二)一些华人女性因为个人原因被家暴(不分种族)。 这俩事有交集,但是不是100% 重合的。 结果一些人打着“女权”的辩解是:一)和白人婚姻里很多人是幸福的,二)华人也有家暴。 我觉得这是那门子女权? 因为有幸福的旧可以把不幸的抹杀, 择偶就可以不分辨? 因为华人也有家暴男,所以白男黑男还是什么男虐杀华女就有正当性了? 不说这俩自动无视了双标华女对正常华人在婚恋影响的损害了。这和某些人“追求女权”所以要选希拉里有区别么? 不看希拉里是怎么对待被强奸女孩和小三的?

这类似于有人吃河豚中毒死了,我们要强调安全食用,结果一人跳出来强调河豚多好吃,食客有吃河豚的自由,我们无权过问其选择权一样。 这尼玛很有问题,不是明摆了误导更多的人盲目跳坑么。。。这是典型的忽略风险,无限鼓励“追求权益”的传销做法。 要特别小心。 

3. 有人说我老婆嫁我是因为我是美籍。

问题在于为了一个美国人放弃国内某211/985高校国家实验室的预留坑,在这边又不会有更好的机会的情况下,这个美国国籍有那么好么?(考虑到自我发展前途的话) :-) 如果一个女博士在中国国内倒贴2年钱养一个当兵的连本科都没有的164的老公会不会被七大姑八大姨二舅奶奶叨叨死? 结婚的时候有破车,没房,花都是朋友和岳母临时扎的,婚宴就是请了几个好朋友吃了顿饭又会被说多久的嘴? 事实上中国很多婚恋被拆散主要还是外面压力促使内部矛盾激化。 在美国就不会,如果有人叨叨,直接不理就是了。

user avatar

加拿大女网红恋上亚裔男秀恩爱,遭到白人男性网友疯狂攻击-百家号


加拿大知名的网络游戏女网红丽莎.万娜塔(Lisa Vannatta)在网上有大批的全球追随者,粉丝们不仅欣赏她模特般的身材,魔鬼的面孔,更为她风趣的个性而疯狂。







但是随着她曝光自己的亚裔男友,大批的负面评论和辱骂随之而来,很多都是西方的白人男性粉丝,他们无法忍受自己心爱的偶像,竟然会找一个亚裔男友。



在最新的一个视频里,丽莎和她的亚裔男友现身于加利福利亚动漫展,他们秀恩爱的样子,让很多白人男性网友吃醋,尤其是他们躺在床上的交流更是让很多白人男性网友火大。他们认为亚洲男人很丑,这个亚洲男人肯定很有钱,才会让丽莎爱上。





有的网友更是上升到男方身高甚至是男性器官的尺寸上面来。







当然还是有网友能够正面持平的看待这个问题,他们指出很多网友对白人男性泡亚裔女子无感,但是看到一个亚裔男性和白人女性在一起就很吃醋,他们哭喊的眼泪中的盐足以填满一座海洋。



联想到很多中国男性对中国女性和外国男人在一起很感冒,看来,全球的男性,看到自己族群的女性还外族在一起,心中都会有醋意呢。

user avatar

虽然佐治亚有死刑 但是这个人应该会逃过 他肯定用战争创伤综合症为自己辩护


美国当兵的家里大部分都是底层 各有各的问题

user avatar

在知乎看到这个话题有些意外,但转而想想也能理解,因为大千世界,各有人在。

想说几点。

一、受害者是我认识的人。不管评论中隔着大屏幕对她的各种臆测,负责人的告诉大家,她是个乐观、开朗、善良,性格很好的姑娘。最初最初的印象的是在学校献血站一起献血。

二、案件实情还在调查中,能否不要根据微乎的可能是恶意的网络信息,简单的不负责人做出评论?

三、逝者已往,我恳求大家能够体谅逝者家人的心境,不要在他们伤口上撒盐。

四、发出这个题目的那位,如果是为了警醒他人,能否不要用这么有针对性的标题,能否换个方式,不要让逝者成为被评论抨击的话题,让逝者可以安息,不要让亲朋好友更悲痛。

请口下留情,感谢。

user avatar

看到这新闻很痛心,愿逝者安息。

把责任归为女生找了白男友肯定是不对的,就像被强奸了不能把责任归为女生穿着暴露。

但是,但是,告诫各位留学生学妹们,找男朋友,同居,知根知底是很重要的。这个基本原则不能忘。我马后炮一下,这次的事件,这个男友当过狙击手,还有极端种族主义倾向,如果能打听到一二,肯定避之不及。

而我本人,极!力!不推荐刚来美国的留学生找美国男/女朋友。这客观上是更有风险的。因为有文化差异,了解美国人对于留学生来说十分困难,你很难真正了解一个美国人怎么想的。

美国的人际关系模型是核心的少数朋友深交,其他多数朋友浅交,作为中国人往往都是在浅交的范围里。浅交的朋友,面前打哈哈,讲笑话,遇到敏感的个人问题,往往不会透露半个字。一个和我一起工作一起玩一起健身两年的白人同事,没有一个认识半年的abc能和我聊得深。这种模式自然不是原罪,但我觉得不利于中国人了解美国人,不利于留美学生规避风险。

更要命的是,现在在美生活的人(无论什么人种)更习惯讲漂亮话。当今政治正确的环境里,大家都被逼迫讲好话,没人敢对外说亚洲人不好,因为会被扣上歧视的帽子。你几乎没机会听到一个种族主义者说中国人不好,但是留过美的大家都清楚,真正尊重亚洲人的会有多少。(fb这段删了,感觉有点不切题)。所以人群中的暴力狂控制狂更加难分辨出来,这次的凶手,以及上次绑架章同学的凶手,都是身边熟识的人。

扯了这么多,给几条建议:

1. 出门在外留学,需要几个最亲密的朋友,能听你的心声,给你建议,在关键时刻帮你,

2. 对非中国人,无论是白人黑人亚裔,多留一个心,你对于他们的了解往往是不足的,不是看几部美剧就能补上的。

3. 如果你铁了心要找个白人男友,请一定要去华人聚集的地方。华人少的地方,你孤立无缘,司法机构也是向着白人的,出了事都没人帮你。(之前写深红这条好像冒犯不少红州人士啊,道歉已改,无意参与红蓝的争论)

4. 遇到男友威胁生命的,不要胆小,要马上报警。美国这里,特别是高校,非常看重学生的安全。留好证据交给警察,男的很可能面临坐牢,并且在你留学期间会被警方监控,保证他不会找你麻烦。

希望海外同胞都平平安安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佐治亚理工学院毕业生李舒意(Shuyi Li)不幸遭遇其美军男友的谋杀,这起事件无疑是令人心痛和愤慨的。作为一名备受瞩目的优秀学子,她的生命戛然而止,留给家人、朋友以及关注此事的人们无限的悲痛和疑问。事件的悲剧性与复杂性:首先,这首先是一起令人发指的谋杀案,剥夺了一个年轻、有为的生命。李舒意是一名学.............
  • 回答
    要深入分析 Ossoff 在佐治亚州第6选区众议院补选中以5倍于对手的竞选资金却未能获胜的情况,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这不仅仅是金钱的问题,更是选民心理、政治策略、议题焦点、地方特色以及大环境等多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一、 竞选资金的巨大差异与预期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 Ossoff 阵营在资金.............
  • 回答
    佐治亚州某个县遗漏了2600张选票,其中大部分投给了特朗普,这一事件在2020年美国大选中引起了广泛关注和争议。要理解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的阐述。事件的背景和经过: 时间点: 事件发生在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计票过程中。 地点: 佐治亚州,特别是富尔顿县(Fulton Cou.............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佐治亚州参议院席位全部落入民主党手中的情况。这是一个非常具有标志性的事件,其影响深远,值得我们细致地分析。首先,我们得承认,这绝对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在2021年初,佐治亚州的两场关键性的参议院决选,分别由民主党人乔恩·奥索夫(Jon Ossoff)和拉斐尔·沃诺克(Raphael.............
  • 回答
    佐治亚州宣布将重新手工计算大选选票,这是一个备受关注的事件,其中涉及到对选举过程透明度、准确性以及潜在的政治影响的考量。要详细地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佐治亚州宣布重新手工计算选票的背景和原因: 极小的差距: 佐治亚州总统大选的最终结果,拜登仅以大约1万多票的微弱优.............
  • 回答
    特朗普要求佐治亚州州务卿拉芬斯珀格为其“寻找11780张选票”的录音曝光,是美国政治史上一个极具争议且影响深远的事件。要理解其重要性,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事件的背景和核心内容: 时间点: 这通电话发生在2020年12月26日,距离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结束后不久。当时,乔·拜登已经赢得了.............
  • 回答
    哎呀,聊到《火影忍者》里的CP,佐樱和鸣雏绝对是绕不开的话题,这两个可以说是从剧情开始就注定会“成一家人”的官配,但观众们的看法嘛,那叫一个五花八门,精彩纷呈!先说说佐樱吧。从剧情角度看:佐樱这对,一开始看是挺有意思的,樱对佐助那种近乎狂热的爱慕,就像追星女孩追自家偶像一样,傻乎乎的,但也挺让人印象.............
  • 回答
    说到渡部建出轨这事儿,当初可真是炸开了锅,不仅仅是在日本本土,好多关注日本娱乐圈的朋友应该都印象深刻吧。毕竟,佐佐木希是国民级的女神,她的婚姻状况,尤其是老公出轨这种事,关注度自然是超高的。首先,这事儿本身就够让人跌破眼镜的。渡部建在综艺节目里,一直塑造的是那种聪明、幽默、并且非常疼爱老婆的“好男人.............
  • 回答
    《佐贺偶像是传奇》第8集,这一集给我的感觉是,编剧们在经历前面七集的铺垫和情感积累之后,终于按捺不住,要给观众来一场酣畅淋漓的“洗礼”了。它就像一场精心策划的烟火秀,前奏有些沉寂,但一旦点燃,那种绚烂和爆发力,绝对能让你大呼过瘾。首先,我们得聊聊这集的核心——“死亡的真相”。一直以来,僵尸偶像团“ .............
  • 回答
    佐佐木希,一个大家熟知的日本女演员、模特,她的名字几乎等同于“完美女性”的代名词——拥有精致的五官、清纯甜美的笑容,以及令人羡慕的完美身材。然而,就在她事业蒸蒸日上,观众对她抱有无限期待的时候,关于她婚姻生活中的阴影却逐渐浮现,尤其是被爆出“出轨”和“家暴”的传闻,这无疑给许多喜爱她的粉丝带来了巨大.............
  • 回答
    佐佐木希老公渡部建出轨AV女优:家暴疑云与家庭破裂的背后佐佐木希,那个笑起来如阳光般灿烂的日本国民女神,她的婚姻一度被视为童话般的存在。然而,随着老公渡部建被爆出与多名AV女优有染,甚至涉及性交易,这个曾经美好的画面瞬间崩塌,留下的只有无尽的猜疑和心碎。这起事件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桃色新闻,更牵扯出对.............
  • 回答
    如何看待贝佐斯卸任后首份亚马逊财报:营收再破1000亿美元,但不及分析师预期?杰夫·贝佐斯在2021年7月5日正式卸任亚马逊CEO一职,将公司运营交给了安迪·贾西。而这份贝佐斯卸任后的首份季度财报,无疑是外界关注的焦点,它不仅是对新任CEO领导力的初步检验,更是对亚马逊未来发展方向的一次重要信号。财.............
  • 回答
    向佐顶替黄致列参加《爸爸去哪儿》第四季,这事儿当年可真是引起了不少讨论。咱们就来掰扯掰扯,为啥这事儿挺有意思的。首先,得说说这“顶替”本身。黄致列当时是因为“限韩令”的原因,没办法继续录制了。这本来就是个突发状况,节目组肯定得赶紧找人救场。这时候,向佐的名字冒出来,大家的第一反应可能是:“哎?向佐?.............
  • 回答
    向佐和肖顺尧在《拳力以赴的我们》中的拳击表现,可以说是节目中非常引人注目的一个看点,也引发了不少讨论。要评价他们俩,得从几个不同的维度来聊,不能简单地说谁好谁坏,而是要看看他们各自展现出的特质和在节目中的不同定位。向佐:专业性与挑战的碰撞首先说到向佐,他本身就是有一定武术功底的,而且很早就开始接触和.............
  • 回答
    关于乌克兰数学家康斯坦丁·奥尔梅佐夫(Konstantin Orelmazov)的自杀事件,目前公开的可靠信息较为有限,但结合俄乌冲突的背景和乌克兰学术界的现状,可以尝试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 1. 事件背景的核实与可能性 身份确认:目前公开的资料中,尚未有明确的、权威的新闻来源(如BBC.............
  • 回答
    关于NASA对蓝色起源(Blue Origin)的批评以及贝佐斯与马斯克在登月计划中的不同角色,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避免简单以金额或立场判断诚意。以下是对这一问题的详细解读: 1. NASA对蓝色起源的批评背景NASA在2022年对蓝色起源的“阿尔忒弥斯计划”(Artemis Program)提.............
  • 回答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瑞斯最近对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和维珍银河创始人理查德·布兰森等亿万富豪进行太空旅行的行为表达了强烈批评,认为这暴露了全球财富分配的严重不平等问题。他的这番言论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究竟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剖析。古特瑞斯的担忧与批评的核心:古特瑞斯秘书长的批评并.............
  • 回答
    关于郭碧婷和向佐至今未领证这件事,确实是很多人都觉得有点奇怪,也引发了不少讨论。毕竟他们俩在一起也有一段时间了,并且在公众面前表现得相当恩爱,甚至生了女儿“小奶黄”,但关键的那个“证”一直都没到手。从时间线上来看,郭碧婷和向佐的恋情曝光,差不多是在2019年,而且进展神速。2019年1月,两人被拍到.............
  • 回答
    就“用错鹿晗”这事儿,向佐发文怒怼滕华涛,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挺值得说道说道的。首先,咱们得把背景捋清楚。事情是这样的,演员滕华涛在一次采访中,被问到在新电影《上海堡垒》里启用鹿晗是不是一个错误,他直接承认说“用错了鹿晗”。这话说得,怎么说呢,有点像是在甩锅,而且还是当着全国观众的面,把之前电影票房.............
  • 回答
    关于渡部建的出轨原因,一度流传着“佐佐木希不做家务”的说法。但要深入看待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剥离掉这些过于简单化的标签,去理解隐藏在表象之下的复杂人际关系和个体行为动因。首先,抛开“家务”这个具体行为本身,我们得承认,在婚姻关系中,共同承担家庭责任是维系和谐的重要基石。如果一方长期承担了过多的家务劳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