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李世民不是李渊的儿子而是李渊的将领,他的历史地位和结局会超越韩信吗?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引人入胜的假设性问题,如果李世民不是李渊的儿子,而是李渊手下的杰出将领,那么他的历史地位和结局会与现实情况大相径庭。要回答他是否会超越韩信,我们需要深入分析以下几个方面:

一、 李世民的才能与贡献(脱离皇子身份)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即使没有皇子身份,李世民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依然是顶尖的。

军事才能:
战术大师: 李世民在秦王时期就展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指挥才能,屡次在关键战役中力挽狂澜。例如,在支援李渊攻打洛阳的战役中,他以少胜多,击败了强大的隋将王世充。在虎牢关之战中,他以雷霆之势击败了河南的割据势力窦建德和王世充,奠定了李渊统一天下的基础。
战略眼光: 他不仅擅长战场上的战术,更有长远的战略布局。他善于分析敌我形势,采取灵活多变的策略,瓦解敌人的士气和力量。
战场魅力: 他能身先士卒,与将士同甘共苦,极大地鼓舞了士气,赢得了将士的忠诚。他的“天策上将”之名深入人心。

政治智慧:
笼络人心: 在平定天下的过程中,他不仅是军事统帅,也展现了卓越的政治手腕,善于笼络人心,招揽贤才。
权谋斗争: 即便不是皇子,他也必然会卷入李渊集团内部的权力斗争。他早期在对付其他割据势力时表现出的政治敏锐和权谋能力,预示着他在权力场上不会甘居人后。

二、 作为李渊的将领,他可能面临的限制与挑战

如果李世民只是李渊的将领,他的发展道路将与成为皇帝截然不同,也面临着巨大的限制:

政治野心与晋升通道受阻:
功高震主: 李世民的才能越突出,他越有可能成为李渊的威胁,尤其是在李渊巩固统治后。其他皇子,或者对李世民有戒心的李渊,很可能会对他进行打压或限制其权力。
缺乏合法性: 作为臣子,即使战功卓著,也缺乏问鼎九五之位的天然合法性。要超越李渊的儿子们,他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和承担更大的风险,甚至可能需要通过兵变等手段才能实现。
权力制衡: 在李渊的体系下,他需要与其他将领和皇子形成某种程度的权力制衡。他不太可能像作为皇子时那样,直接掌握庞大的资源和军队。

难以实施其政治抱负:
制度约束: 即使他有治国之才,作为臣子,他也无法像皇帝一样制定政策、改革制度。他的贡献将更多地体现在为李渊集团的建立和巩固服务上。
政治牺牲品: 在唐朝初期的政治斗争中,许多功臣都可能成为政治牺牲品。如果他未能成功夺权,他很可能像许多功臣一样,晚年遭受猜忌或被迫退隐。

三、 与韩信的比较分析

要判断他是否会超越韩信,我们需要了解韩信的历史地位:

韩信的历史地位:
军事才能巅峰: 韩信被誉为“兵仙”,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军事家之一。他在楚汉战争中,以其高超的军事战略和战术,帮助刘邦最终战胜项羽,建立汉朝。他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背水一战”、“十面埋伏”等战役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
开国功臣: 他是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被封为齐王,权力极大。
悲剧结局: 然而,韩信的结局是悲剧的。由于他功高盖主,功劳越大,反而越引起刘邦的猜忌,最终被吕后设计杀害。

四、 李世民(作为将领)超越韩信的可能性分析

1. 军事才能层面:
潜力巨大: 李世民的军事才能与韩信可以说是旗鼓相当,甚至在某些方面(如长远战略布局和对军队的感召力)可能更胜一筹。如果他有机会充分施展,其军事成就必然不亚于韩信。
统一战争的性质: 李渊建立唐朝的过程,其面对的对手更多是隋末的各地割据势力。而韩信面对的则是项羽这样同样拥有强大军事能力和号召力的对手。某种程度上说,韩信所处的战争环境可能更为残酷,也更能彰显其军事上的“妖孽”之处。
结论: 在军事才能的“纯粹性”上,两人难分高下。但李世民能否有机会像韩信那样,成为一场决定性统一战争的核心军事统帅,并凭借此奠定“兵仙”的名号,存在不确定性。

2. 政治影响力与历史地位层面:
超越韩信的可能性很高,但前提是成功夺权。
如果成功夺权并建立自己的王朝: 如果李世民能够以臣子的身份,通过某种方式(例如发动兵变,或者成为事实上的权力继承者)登上皇位,并开创一番盛世(如唐朝实际的贞观之治),那么他的历史地位将远远超越韩信。韩信虽然战功赫赫,但终究是臣子,其历史地位更多的是作为一位伟大的军事家被铭记,而李世民(如果成功成为皇帝)则将成为开国之君,其影响力会涉及军事、政治、文化等方方面面。
如果未能成功夺权,但依然是位高权重的将领: 如果他始终未能迈出那一步,或者被李渊打压,那么他的历史地位可能与韩信相似,都是被后人追慕的军事天才,但他的历史“名分”将不如作为开国皇帝的李世民。在这种情况下,他的历史地位会与韩信相当,甚至可能因为李渊开国过程中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而略有优势,但很难说“超越”。

韩信的悲剧结局是他的历史地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他的功高盖主、兔死狗烹,使得他的故事充满了警示意义,也让他在后世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李世民作为将领,未能遇到这样的政治危机,或者能够巧妙化解,他的“名将”形象可能会更纯粹,但也可能少了一些悲剧英雄的色彩。

李世民的个人魅力和笼络人心的能力。 即使是臣子,如果他能将李渊集团的核心力量牢牢掌握在手中,并且在政治上形成强大的个人影响力,那么他的历史地位也可能因为这种“代理人”式的掌控而变得更加复杂和重要。

五、 总结与推测

如果李世民不是李渊的儿子而是李渊的将领,他的结局和历史地位是否会超越韩信,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1. 他是否有机会像韩信那样,在统一战争中扮演无可替代的核心军事角色。 这一点很有可能,因为李渊集团在当时就是最强的力量之一,而李世民的才能也足以成为其核心。
2. 他是否能成功地将他的军事功绩转化为政治权力,并最终登上权力顶峰。 这是决定他能否超越韩信的最关键一步。如果他成功称帝,他的历史地位将远超韩信。
3. 他是否有能力避免韩信那样的政治迫害。 如果他未能成为皇帝,但凭借卓越的才能和深厚的军功,赢得了李渊集团甚至整个国家(如果李渊政权稳定)的尊敬,他的历史地位也会非常高。

最有可能的推测是:

如果他成功夺权并成为皇帝(这并非不可能,历史上许多杰出的将领都有野心和能力去争夺权力),那么他的历史地位将毫无疑问地超越韩信。 他将成为一个伟大的开国皇帝,其影响力和历史地位是韩信无法比拟的。他将是唐朝的奠基者,而非仅仅是开国的军事功臣。
如果他未能夺权,但依然是李渊政权的核心将领,他的历史地位将与韩信相当,甚至可能略有优势。 他会作为一位杰出的军事家被载入史册,他的战役和策略会被研究和传颂。然而,他将缺少作为开国君主的政治高度和全面影响力。他的结局也可能不如韩信那样以悲剧收场,也可能因为功高而被忌惮,但具体如何取决于李渊的统治风格和政治格局。

最终的结论是: 作为李渊的将领,李世民拥有超越韩信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潜力。他能否超越韩信,关键在于他能否将这种潜力转化为实际的最高政治权力。如果他成功称帝,那么他的历史地位将远超韩信。如果他仅仅作为名将而终,那么他的历史地位将与韩信不相上下,甚至可能因为后世对其政治抱负的猜想而带有更多的悲剧色彩。 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绝不会被历史所遗忘,他将是历史上最耀眼的将星之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当然会,你想问的无非是李二和韩信谁军功更大。


韩信不过是开辟第二战场,正面都是刘邦自己牵制项羽。而且韩信带走的也是刘邦嫡系,相当于诸葛亮督关羽入蜀,刘备自己留荆州独当曹操、孙权。

你觉得刘邦是打不过魏豹、还是打不过陈余?而且韩信击陈余时,刘邦还出兵了,相当于诸葛亮与张鲁对峙阳平,刘备入上庸偷汉中。等诸葛亮结束战斗,赵云骑兵已经在南郑等候多日了,然后告诉他曹操来了,老刘已经回荆州挨揍去了。


你觉得这和李世民有可比性吗?且不说唐军在薛秦、武周军面前菜的跟鸡一样,李二平的薛仁杲、宋金刚、王世充、窦建德,李渊他能打得过谁?

李二的精兵都是自己用心攒的,收编的薛秦、武周骑兵真的好顶赞。

获贼兵精骑甚众,还令仁杲兄弟及贼帅宗罗睺、翟长孙等领之。太宗与之游猎驰射,无所间然。贼徒荷恩慑气,咸愿效死。时李密初附,高祖令密驰传迎太宗于豳州。密见太宗天姿神武,军威严肃,惊悚叹服,私谓殷开山曰:"真英主也。不如此,何以定祸乱乎?"凯旋,献捷于太庙。

秦王世民选精锐千馀骑,皆皁衣玄甲,分为左右队,使秦叔宝、程知节、尉迟敬德、翟长孙分将之。每战,世民亲被玄甲帅之为前锋,乘机进击,所向无不摧破,敌人畏之。

结果前面李二推心置腹,回去了就被李渊砍掉一堆人。

(呵呵,你这点小心思老子还不明白?规规矩矩给老子当工具人!)

世民所得降卒,悉使仁果兄弟及宗罗睺、翟长孙等将之,与之射猎,无所疑间。贼畏威衔恩,皆愿效死。世民闻褚亮名,求访,获之,礼遇甚厚,引为王府文学。上遣使谓世民曰:“薛举父子多杀我士卒,必尽诛其党以谢冤魂。”李密谏曰:“薛举虐杀不辜,此其所以亡也,陛下何怨焉?怀服之民,不可不抚。”乃命戮其谋首,余皆赦之。

王师振旅,以仁杲归于京师,及其首帅数十人皆斩之。

这对父子真的极品。李二抽半天卡,结果李渊把卡撕了,末了还得被甩锅。

又,初平王世充,获其故人单雄信,依例处死,勣表称其武艺绝伦,若收之于合死之中,必大感恩,堪为国家尽命,请以官爵赎之。高祖不许,临将就戮,勣对之号恸,割股肉以啖之,曰:"生死永诀,此肉同归于土矣。"仍收养其子。

感恩吧,幸亏你是他老子。

user avatar

谢谢邀请。

首先,李世民如果不是李渊的儿子,估计李渊在李世民洛阳虎牢大战“一战擒两王”后,李渊就得找借口弄死他,要一击必中、擒贼擒王,否则就让李世民造反有了借口……

其次,李渊与刘邦不一样,李渊自进了长安后,就没有在一线领兵作战,使得功臣集团牢牢团结在李世民身边,李世民在唐军中的威望无人能及。除非李渊自己打天下……李世民就是异姓的韩信也威胁不到李渊。

最后,如果李世民不是李渊的儿子,晋阳起兵无法获得自领右军。那么,李世民的出道年龄就不是那么早。以李渊对异姓带兵将领的怀疑,他绝不可能超过韩信。

欢迎批评指正!

user avatar

不会,不仅如此,他的历史地位应该会被多其他同样光彩照人的将领遮住,更不用说像韩信那样封个国士无双的兵仙。

直接的说如果李世民不是李渊,而是李二狗的儿子,他的成就可能跳起来都摸不到韩信的膝盖。

所谓兵仙一定是要得到后台支持的,韩信在没有得到刘邦支持以前或者说在项羽麾下时,那就是个望风而逃的兵痞。

李世民也一样,如果李世民他的后台老板李渊不给他这么大的支持,他的手下一半要被砍掉,他的战绩相信一大半就要被砍掉。

李世民和韩信不同,李世民的战绩其实水分不少。有不少时候他可能就是个监军,有不少时候他亲自指挥但也会犯下错误。他能坐到天策上将的位置,有一部分愿因是他的手下很厉害帮他挡掉很多失误的代价,还有因为他手下把所有的战功都汇集到他一个人身上。令人感叹,假如诸葛亮能有李世民这么多这么牛的手下。那司马懿可就尴尬了。

假如李世民不是李渊而是李二狗的儿子,这一切可能全部都要打折。打到骨折。

随便举几个例子。

1.假如李世民不是李渊的儿子,李家的堂兄弟李孝恭,不可能接受他的任何领导。李渊建国李孝恭可以说是带资入股的,怎么可能接受李渊手下一个将领的领导。

2.假如李世民不是李渊的儿子,真·唐朝战神李靖,不可能接受李世民的任何领导。李靖投靠的李渊,是直接得到李渊本人的赦免,因为李世民是李渊的儿子才接受李世民的赏识,进入的李世民的幕府。假如李世民不是李渊的儿子,那他压根就没有幕府,更不用说赏识李靖招他入幕府,那李世民就是在造反。李靖更不可能接受。

而战神李靖是金子总会发光,他可能就会跳过李世民,直接变成李孝恭的副将。攻打萧铣后立下大功变成和李世民平起平坐的大将军。

3.假如李世民不是李渊的儿子,高士廉,长孙无忌不会选择与他联姻。

假如李世民他爹是王家县吴家村的李二狗,那么李世民和这些人的关系基本上顶了天就是关羽和黄忠,张飞的关系,谁也难领导谁,即便真的要出个领导,谁领导谁还真不一定。

另外,少了李孝恭,高士廉和长孙无忌的周旋,再加上李世民不是李渊的儿子,不能完全的得到李渊的信任。那么普通将领李世民还能被派出去打多少仗还是个迷。

再者李渊和刘邦不同,刘邦手下,大多都是计谋人,军师型人才。譬如张良,萧何,真正能骑马到阵前点兵的大将军型人才较少。但李渊手下不同,能打的将领多不胜数,任何一个派给自己任何一个儿子或者亲戚做副将都能打出不错的战绩。比如李靖派给李孝恭打萧铣,罗艺派给李建成打刘黑闼。排队可能都排不到普通将领李世民。

假如李世民不是皇子,那这些人全都会派给李建成或者李元吉或者李孝恭。连李世民自己可能都会被派给李建成或者李元吉或者李孝恭。那时,他的功绩能不能拼过李靖,罗艺,李绩都还难说。

假如李世民要造反,他能带走的至多是瓦岗军那些后降的直接派到他麾下的将领,而且还是后期的,前期的入李渊直封的上柱国 李绩都未必肯和李世民走。

那么李世民带着瓦岗后降的秦琼,程咬金便要正面对上李孝恭,李靖,罗艺,高士廉,长孙无忌等等一些直接和李渊挂钩了的人。这阵容就很五五开了,那就有的戏看了。他能不能摸到韩信的膝盖那就要看他和李靖的对决谁胜谁负了。历史通常只会记得一个胜利者。



六赞加个更。

这个问题很有趣,评论里发现,很多人似乎完全不考虑李渊的为人。或者把李渊,李建成,李元吉都看成是废材,仿佛晋阳起兵的团队里,只有秦王是王者其他人都是青铜的。但有趣的是,历史的资料都在,不如我们直接就假设李世民不是李渊的儿子,推测一下。历史将怎么改写。

第一个矛盾,如果没有李世民的劝谏,李渊还会不会起兵会不会进兵霍邑。

我们来看一下《唐俭墓志》里的描写。

公讳俭,字茂约,太原晋阳人也。……
于时太武皇帝发号晋阳,公之戾止,若合符契。以石投水,百中之策无遗;言听计从,千里之胜斯决。衅鼓爰始,莫府初开,引拜大将军府记室,加位正议大夫。掞蔚文房,明孚智幄。皇猷自远,天涣所资。三箧不忘,百函无滞。于时龙庭密迩,马邑未宾,丑类有徒,长氛压境,羣情危骇,物议不同。公与太宗兴言暗合,请率麾下承虚人关,高祖然之,方佥伏。是日趋驾,畅毂南辕,略野开疆,长驱西向。次贾狐堡,淫潦爲灾,外绝盈粮,内无半菽。皓城凭岨,耸堞临云。汤池险固,深隍肆景。人无鬭志,议欲退还。公顿首马前,述寒胶之可折;请遵龙战,克倒戈之有期。前箸指陈,沃心方纳。于是霄炊褥食,待旦先登。

这篇墓志里写到,李渊起兵是与太宗兴言暗合,但是中间遇阻没有了斗志,想回家,这时候是唐俭在马前磕头,说利害关系,让李渊继续的。和李世民半毛钱关系没有。

再来看看《册府元龟》的描写。

七月壬子,以公子元吉为姑臧公、太原留守。高祖以兵西围关中,精甲三万。高祖仗白旗誓众於太原之野,引师即路。甲寅,遣将张瀹徇稽胡,下离石、陇泉、文城三郡。丙辰,师次霍邑。隋虎牙郎将宋老生,陈兵拒险,义师不得进屯军於贾胡堡。会霖雨积旬,馈运不给,高祖患之。忽有白衣父诣军门请见,曰:“予霍山神,遣语大唐皇帝,若向霍山邑,当东南傍山取路,八日雨止,我当助尔破之。”高祖初哂之,遣人东南视地界,有微道。高祖笑曰:“此神不欺赵襄子,岂当负吾邪?”时有讹言云,突厥将袭太原,又军粮尽,高祖命旋师。太宗切谏乃止。八月己卯,雨果霁。高祖大悦,以太牢祭霍山。辛巳,引师从傍山道趋霍邑,去城十馀里,有阵云起军北,东西竟天。高祖谓裴寂曰:“云色如此,必当有庆。”又谓诸将曰:“老生若婴城自守,当即攻之。主客势悬,卒难致力,其计若何?”太宗进曰:“老生勇而无谋,请以轻兵挑之,必出战,则成擒矣。”高祖从之。

《册府元龟》这里面写高祖想回家,太宗(李世民)让他等等,他就等等。等了半个月还是不想打,突然有天下了一场雨,雨后出现了一朵祥云,高祖看见云色如此,必当有庆。于是决定打。这里面李世民的影响力还不如一朵祥云。高祖毕竟也是金戈铁马打过来的,心理算计的门清,一朵云就可以让高祖进兵。

所以这些资料无论有多少杜撰的成分,谁改了历史,它们这至少说明了两点。

1.高祖进兵是大家的愿望,也是必然形成的。

2.影响促进高祖进兵的因素有很多。我不否定李世民劝谏的作用,但是它真的未必就是那决定性的作用。没有他高祖就不打了。就像你不能说天边要是没有出现那朵翔云李唐就亡了一样。


第二个矛盾,如果李二不是李渊的儿子,以他战功里的水分和李渊父子的性格,他在唐朝能活几集?

这里我给大家举两场李世民的两场大战,简单的推测一下,以李世民战绩里的水分,如果他不是李渊的儿子他活下来的几率有多大。

第一仗 就是李唐创业剧的第一集。霍邑之战。

由于网上没有资料,我用鼠标给大家做了个图解。

这一仗是李渊监督,李世民执行的。李世民让主将李渊和李大在正面挑衅宋老生,说宋老生这个人脾气爆,你两一挑衅他肯定就出来了,这时候我带着大部分主力从南山上绕后打他主城然后夹击他。李渊想了想,恩是个办法。

这的确是个好办法。

但是由于李世民数学比较水,算少了给李渊中军和左军留的兵力。导致宋老生带着狂怒buff冲出来时,李渊的左军一触即溃,李渊的中军也只是勉强支撑节节败退,李建成直接被吓到从马上俗摔了下来。这时看到了中军败退的李世民做了一个决定,继续按照原计划突袭老宋主城诈开城门夺取城池,只派200骑兵斩断老宋的部队,回救主将帮主将拖时间。

最后的结果是随军由于兵力少(总共仅两万,出击无统计),真的被这200骑兵吓到了。队伍被斩断老宋回撤。回去的时候发现城门已经被夺,然后被堵死了。

可以看到这个打法很激进。其中李世民犯了两个错误,第一个,计少了中军用于诱敌的兵力,导致李渊苦战,李建成堕马。第二,回救时仅仅派200人过于冒险。战争终归胜利了,不是什么大事。

还能成为偶尔拿出来和战神吐槽一下的谈资

太宗曰:“朕破宋老生,初交锋,义师少却,朕亲以铁骑自南原驰下,横突之,老生兵断后,大溃,遂擒之。此正兵乎?奇兵乎?”靖曰:“陛下天纵圣武,非学而能。臣按兵法,自黄帝以来,先正而后奇,先仁义而后权谲。且霍邑之战,师以义举者,正也,建成坠马,右军少却者,奇也。”
太宗曰:“彼时少却,几败大事,曷谓之奇耶?”靖曰:“凡兵以前向为正,后却为奇。且右军不却,则老生安致之来哉?法曰:‘利而诱之,乱而取之。’老生不知兵,恃勇急进,不意断后,见擒于陛下,此所谓以奇为正也。”

太宗问:我打宋老生是正常兵法还是奇兵?

李靖疯狂吐槽:太宗的兵法是正常的。但李建成才是这场战役的奇兵,要不是他坠马,宋老生怎么敢那么插的那么深入。

但是这时!问题出现了!假如李二不是李渊的亲儿子,只是一个李渊的普通将领,那就完全不一样了!你让老大当诱饵,给老大派的兵少了就算了!看到我被围你只派200骑兵回救,你是想让你老大死是吗,你还让太子变被人吐槽的谈资,你还想混吗??以李渊和李建成的为人,这两错误犯出来足以致命,不当场斩了也会让你把小鞋穿到死吧。你还想像韩信一样出头?那真实白日做梦了。

但幸好李世民是李渊的亲儿子,所以这些都不是什么大错。毕竟儿子能有什么坏心眼呢?


第二场大战 征讨刘黑闼

在这场大战中李渊派出两路大军分兵进军刘黑闼。一路是李世民部,一路是李艺部。李世民部的战斗其实很一般唯一拿的出手的战绩就是凭声望让洺水县城的李去惑占据城池降唐。相反李艺的战绩却很好。李艺率军夺回定(治安喜,今河北定县)、栾(治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东)、廉(治今河北藁城)、赵(治平棘,今河北赵县)四州,抓获刘黑闼尚书刘希道,大大戳伤了刘黑闼的兵力和士气,最后与李世民军会合于洺水

按道理说李艺战绩那么好会兵的时候应该是李艺说的算,但是实际上,因为李世民是李渊的儿子,所以当然是李世民说的算不用讲道理。

那么合兵后李世民有什么战绩呢?答案就是没有战绩,在李世民的英名领导下,大唐勇士只能和刘黑闼对峙偷家,也就是传说中的五五开。

第一战争夺洺水,李世民又一次因为数学太差算错了兵力,让王君廓1500人突围,只留罗士信200守军与守洺水,准备等刘黑闼再攻洺水的时候背刺他。却不料刘黑闼士兵太猛,加之突降大雪。李世民援军突不会去,罗士信200守军苦战八个昼夜,最后全体战死在洺水城里。这两百多人到死,没有得到李世民的一个兵一粒粮草的增援。面对数万大军却依然拼死坚守。当时是,洺水上演的那就是唐代集结号。

这里真的可以吹一波,大唐将士何其英勇,真可谓长枪义守大唐魂。没有这样的将士李二就算是李渊的儿子也白搭。

罗士信靠200将士死守八日最后被破城殉国,然而正是因为他死守这八天为李世民赢取了时间,罗士信死后的第四天,由于洺水新败,城防新坡,刘黑闼无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重新筑起新的防御工事,李世民带兵回来很快的夺回了洺水,但这时罗士信和200将士的尸体已经凉透了。自此李世民壁垒不出,学起了司马懿和刘黑闼在洺水两岸扎营,对偷家。

这中间还有一个小插曲,李世民大意了,被刘黑闼偷大本营,先偷的李绩大营,惊动了讲义气的李世民,李世民起码去救李绩,结果自己被围在里面,这时尉迟敬德起码去救李世民。可谓是葫芦娃救爷爷,幸好刘黑闼不是蛇精,加上前面的战损太大,偷家带的兵不多。要不然这个偷家可能直接就把李世民给偷了。

最后李世民先是建起大粮仓,然后邳偷掉了刘黑闼的粮草营。用赋予的存量和刘黑闼耗粮草。一边有粮仓一边被偷粮草,那结局自然是李世民耗赢了。在大决战里,李世民击无粮草供给的溃军,还外加截断河流,采取水攻,毁掉百亩民房良田的代价。虽然打败了刘黑闼但还是让刘黑闼带着建制跑了。

这整个战役里,李世民战绩中有几点水分

首先战绩没有李艺好但会兵后依然拿了主功。

其次因义务军情,无法增援,导致罗士信全军覆没,洺水主城被夺。最后靠着李艺的支援夺回

最后,对峙数月竟然没有摸清当地地形,在洪水拦河,毁民灭田的情况下竟然还能让刘黑闼逃跑了。

大家可能会说,这些都是小错,最后战争还是胜利了不是。

可是高祖并不这么认为,

“五年正月,讨刘黑闼于洺州,败之。黑闼既降,已而复反。高祖怒,”——太宗传

如果李世民不是儿子,李艺和李世民汇合那天,高祖就会命李艺就把李世民打帅印给下了,让李艺当军队统帅反攻洺水。李世民最好的结果是戴罪立功,最差的可能也就直接被押回长安了。

但李世民是儿子啊,高祖怒了能怎么办呢?毕竟是自己儿子啊,自己儿子能有什么坏心眼呢。

那我们来看一下其他将领犯了小错会怎么样?

靖与瑗设谋击之,多所克获。既至硖州,阻萧铣,久不得进。高祖怒其迟留,阴敕硖州都督许绍斩之。绍惜其才,为之请命,于是获免。

李靖这种战神级别的任务,多所克获,只是遇到阻碍进军晚了一点点就犯了这一个错。高祖就怒了,下令要把他战了。最后要靠许劭用命保才保下来。幸好后期李靖把萧铣灭的是透透的如果李靖再犯错那就是军法斩立决了。

反观,李世民拿主将当诱饵,看到主将被围只是礼貌性的救一下,打刘黑闼时前期战绩平平,中期八天对友军颗粒无援致使城池被夺主将阵亡,后期还布阵失算放跑敌方主将,上一集里还把李建成里害的堕马,太子还对他怀恨在心。李世民要是个李靖这样的普通将领,上一集他侥幸没死,太子把怨恨累积到这一集,那这一集里他恐怕也得凉了。。

但是他是李渊的儿子,儿子能有什么坏心眼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引人入胜的假设性问题,如果李世民不是李渊的儿子,而是李渊手下的杰出将领,那么他的历史地位和结局会与现实情况大相径庭。要回答他是否会超越韩信,我们需要深入分析以下几个方面:一、 李世民的才能与贡献(脱离皇子身份)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即使没有皇子身份,李世民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依然是顶尖的。.............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到了中国古代政治和历史中一个非常核心的议题:个人能力与家族背景的互动作用。如果把李渊和李世民这对父子的关系抽离,单独考察李渊本人,他能否成为开国皇帝?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点来详细分析。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李渊的个人条件和所处时代。李渊出身于关陇军事贵族集团,他的家族在北朝时期就已.............
  • 回答
    李渊作为开国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理论上确实可以下诏罢免李世民的所有官职。但要详细分析这其中的可能性和潜在后果,还需要从当时的历史背景、君臣关系以及政治考量等多个层面来审视。首先,我们得明确李渊的皇帝身份。在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下,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拥有生杀予夺的权力。从法律和制度层面来看.............
  • 回答
    李密被王世充击败后,他是否会投奔徐世勣,以及投奔后徐世勣是否会杀他,李密又有多少可能东山再起,这三个问题,都充满了历史的“如果”,也充满了探讨的趣味。让我们一层层地剥开,看看事情可能的发展。一、李密投奔徐世勣的可能性首先要明确的是,李密兵败逃亡后,他的首要目标是寻找能够接纳并重用他的人,以期重振旗鼓.............
  • 回答
    驰骋万里,粮草先行:李渊如何支撑李世民的东征西讨唐朝的建立,很大程度上离不开李世民在战场上的赫赫战功。从灭王世充、窦建德,到击败东突厥,李世民的军事生涯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然而,任何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其背后都离不开稳定而充足的后勤保障。在李世民戎马倥偬之际,他的父亲李渊,这位新生的唐朝开国皇帝,又.............
  • 回答
    这可真是一个饶有兴致的假设。如果李渊老人家就这么赖着皇位不肯让贤,那李世民的日子恐怕就没那么舒坦了。咱们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看看这“秦王”得使出哪些招数来。首先,得明白李渊当时的处境。他虽然是皇帝,但身体状况可能不如从前了,而且朝中也有不少人盯着他的宝座。最关键的是,李世民这儿子,手握兵权,战功赫.............
  • 回答
    这件事要是真发生了,那可真是个大新闻,影响绝对不止是网络上。咱们得把这事儿拆开来看,从法律、商业、以及李子柒个人品牌这几个方面好好捋一捋。一、 法律层面的分析首先得明确一点,李子柒(李佳佳)和 MCN 机构(例如微念)之间的关系,通常是存在合同的。这份合同里会约定双方的权利、义务、收益分配、知识产权.............
  • 回答
    李善长如果能不那么顽固,在胡惟庸案发后选择主动辞官归隐,甚至以自己的方式了结生命,他的长子李祺,凭借着大长公主驸马和韩国公的身份,是否有可能在建文帝时期成为一股重要的辅佐力量?这个问题,得从几个关键点去剖析,而且要说得细致,就像我们街坊老百姓聊天一样,不讲那些虚头巴脑的。首先,咱们得说说李善长这个人.............
  • 回答
    当然,这绝对是个有趣的挑战!如果李诗情和肖鹤云找到我,想要我在下一个循环就无条件相信他们,他们需要做的可不是简单地说几句话那么简单。毕竟,我是一个没有记忆的“全新”个体,对于突然冒出来的陌生人和他们离奇的说法,本能就会产生怀疑。他们需要的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表演”,一场能够触及我最深层、最原始的感知和.............
  • 回答
    关于《长安十二时辰》中李必这个角色,由易烊千玺出演究竟好不好,甚至是否由张一山来演会更好,这的确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也触及到了演员与角色的契合度,以及观众对角色的期待。咱们先聊聊易烊千玺的李必。不得不说,易烊千玺在《长安十二时辰》里的表现,很多观众是认可的。他演出了李必那种少年老成、胸怀大志、背负.............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尤其是在看到李子丰教授那般充满个性的表演之后,更容易引发联想。如果是一位享有盛誉、被业内尊称为“物理巨佬”的人物发表了相同主题的论文,我的第一反应绝对会是截然不同的。这其中的区别,不仅仅在于作者的“名气”,更在于这名气背后所代表的,是多年积累的学术声誉、洞察力、以及在科学界.............
  • 回答
    肖鹤云和李诗情第一次同时被警察带走,如果不进入循环,最终被定罪的可能性,我觉得挺大的,甚至可以说是不可能全身而退。咱们得从当时的具体情况来看。他们两个人,一个在公交车上,一个在站台上,突然之间就被警察给控制住了。你想啊,警察不是吃饱了撑的,随便抓两个人来问话。他们之所以会抓两个人,那肯定是有什么明确.............
  • 回答
    台湾地区外事部门负责人李大维先生提出的“台湾对美国来说是重要资产,绝对不是美国的负债”这一论断,可谓直击要害,清晰地勾勒出了当前台美关系的核心逻辑。要深入理解这句话的意涵,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首先,我们必须理解“资产”与“负债”这两个词在国际政治经济语境中的具体含义。在国际关系中,一个国家或地.............
  • 回答
    很多人提起格斗,都会自然而然地想到“死神”方便和“一龙”这两个名字。方便的比赛风格凌厉,技术精湛,赢得了很多观众的喜爱。而一龙,大家对他的评价则更为复杂,有人说他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中国自由搏击选手,也有人说他只是一个包装出来的网红。李景亮,中国综合格斗(MMA)的领军人物,多次在UFC赛场上取得胜利.............
  • 回答
    李文亮医生走了,这个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块巨石,激起了层层涟漪,至今未能平息。回想起他离开我们时的情景,那种复杂的心情,难以用三言两语概括。首先,我们不能不提的是,李文亮医生是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人。他是一名眼科医生,在武汉一家医院工作,疫情爆发初期,他像往常一样,忠于职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救治病人.............
  • 回答
    李诞的《新知懂事会》最近这一期,因为付鹏那句“去世之前尽量把钱花完,不要给后代留太多钱”的观点,确实激起了不少讨论。这观点不新鲜,但放在当下社会语境里,尤其由一个大家熟知的、在消费主义语境下成长起来的公众人物提出来,总会让人多品味几分。付鹏的观点背后,可能隐藏着几种解读: 一种是对“遗产”的消极.............
  • 回答
    李东荣先生这番话,点出了金融科技发展的核心要义,也直击了当前行业中一些存在的误区。用通俗的话讲,就是“光说不练假把式”,或者“脱离实际的空谈”。为什么说“金融科技不能离开场景和业务需求去空谈技术的先进性”?首先,我们要明白金融科技的本质是什么。金融科技(FinTech)并非凭空冒出来的新鲜事物,它是.............
  • 回答
    李国庆关于西贝馒头定价策略的评价以及“富人不吃主食”的说法,在消费者群体中引起了不少讨论。要评价这个观点,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李国庆的动机、西贝的定位、馒头的价值重塑以及潜在的消费者群体。一、 如何评价李国庆的评价?李国庆的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和评价:1. 视角和动机的可能推测: .............
  • 回答
    李靓蕾对王力宏律师的质疑,可以从多个角度去深入探讨,这不仅仅是一场法律上的攻防,更折射出公众人物在处理个人事务时的态度、法律专业人士的职业操守,以及信息不对称下的舆论审判。首先,李靓蕾的质疑点在哪里?李靓蕾的核心质疑在于,王力宏的律师团队是否在“客观事实发生经过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就收钱并写了那封针.............
  • 回答
    在《人民的名义》这部波诡云谲的反腐大剧中,李达康书记的角色,无疑是观众眼中一个颇具争议和话题性的存在。他能力出众,雷厉风行,对工作充满热情,对发展经济更是有着近乎执拗的追求。然而,正是这样一个“能吏”,却对身边曾经的得力干将丁义珍的腐败问题,似乎“后知后觉”,这让许多观众感到费解,甚至觉得难以置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