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家人总是有种相似的特质。
李广:私受诸侯王将印、带兵没有军纪、不按要求写送军队文书、喜欢脱离大军带小部队擅自突击曾一整天与大军失联、得势就擅杀朝廷官吏霸陵尉、带头违反宵禁法令夜行霸陵、违例杀降。
李敢:下克上,殴打并打伤全国最高军事首长卫青。
李陵:不同意中央战略布局,拒绝了给贰师将军李广利押送辎重的差事,并自称给他五千步兵他也能以少胜多。李陵都这么说了,武帝就同意了。说以少胜多的李家人可不止他一个,他们的老祖李信当初也是这么和秦始皇说的。最后儿郎战死,李陵喊着愧对皇帝而降匈奴。
都说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显然老李家从来都不按规矩办事。这就是教训啊,做父亲的一定要做好表率作用,不然自己的一些陋习毛病终将会贻害子孙。
李陵粉洗地太疯狂?不敢说李陵负了刘彻。但是李陵一定是负了韩延年,这点怎么都洗不白
@罗有锣 我就说你那错误百出的文字怎么没人纠正你,原来是只知道删除别人的回复,张口就是别人不读史记汉书,我回复你的话哪句不是史记汉书的原文?太史令在汉朝主业是掌天文历法,而不是修史,否则司马迁自叙平生的时候,也不会对自己的工作感到羞耻,“仆之先人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所畜,流俗之所轻也。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异?”张口就来司马迁的史官地位重到汉武帝威胁他,真想笑。
霍光的使者劝李陵回汉有句最重要的话是“汉已大赦”,看清楚了,李陵可以回汉不是因为霍光觉得他冤死了,而是新皇登基天下大赦,李陵才能回去,但不代表他就是无罪,李家名声也不可能恢复,司马迁自己说的李陵投降后李家门下皆以为耻,所以他说不可二次受辱,拒绝回去,你自己看不懂这些字脑补霍光觉得李陵冤死了所以劝李陵回去,还说别人不读史记汉书,删了别人的反驳还拉黑自己精神胜利,你这书读了跟白读有什么区别。
至于有人争论李陵投降娶公主在族灭之前还是之后,这个问题司马迁的史记回答很明确了,史记原文:单于既得陵,素闻其家声,及战又壮,乃以其女妻陵而贵之。汉闻,族陵母妻子。自是之後,李氏名败,而陇西之士居门下者皆用为耻焉。司马迁可没有提到李陵给匈奴练兵的事,如果他知道李绪练兵导致李陵被误杀全家,还不得在史记里大书特书,只能是因为司马迁根本不知道李陵练兵这件事,只以为李家被族是因为李陵娶了匈奴公主,断绝了诈降的可能。所以公孙敖带回汉朝的共有两个消息,一个是李陵娶了匈奴公主,一个是李陵练兵,司马迁不记第二个,可能是他不知道李陵练兵的消息,也可能是他知道这件事属于洗都洗不白的类型,一旦记下,他为李陵付出的一切不但是空话还成了笑话。司马迁可是在写史记的时候就有了这本书会流传千古的心理预备。
这件事汉武帝绝对有错,没有援军是最大的败笔,但给李陵的任务是“徘徊观虏”,李陵自己要任务的时候也说清了没有多余的骑兵给他,李陵怎么说的?“臣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海口都夸出去了,一个敢说一个敢信,俩赌徒狂人,都以为对方/自己是第二个冠军侯,也不掂量掂量几斤几两,贪功之欲罢了,还涂脂抹粉成了悲情英雄,笑,有个好笔头就是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