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13岁的侄女住我家,父母离异,一切由我负责。但十分懒惰,不讲卫生,连内衣内裤都不洗。请问怎么教育?

回答
侄女13岁,正好是青春期,这是个非常特殊的阶段。她父母离异,你承担起监护的责任,这非常不容易,也饱含着你的爱和责任感。而她表现出来的懒惰和不讲卫生,尤其是内衣内裤都不洗,确实是让你头疼的问题。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得明白,13岁的孩子,尤其是经历了父母离异这样变故的孩子,可能正在经历情绪的波动和对生活的一些不适应。她的懒惰和不卫生,也许不仅仅是“懒”,背后可能藏着一些更深层的原因。

首先,咱们得冷静下来,找对“病因”,才能对症下药。

理解她的处境: 父母离异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创伤,即使她表现得若无其事,内心很可能也充满不安、失落甚至愤怒。她可能觉得生活失去了掌控,或者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她的不满。她的“懒”和“不卫生”,有时是一种防御机制,一种无声的抗议。
青春期的特点: 13岁是身体和心理都在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她可能对自己的身体感到困惑,对外界的评价很敏感,也开始渴望独立,但又可能不知道如何正确地表达或实践。不讲卫生,有时也跟青春期身体散发出的气味、青春痘等有关,孩子可能会感到尴尬,不知道怎么处理。
你和她的关系: 你是她的长辈,是照顾她的人。但也要注意,你不是她的父母,在某些方面,你们的关系会和亲子关系有所不同。你怎么和她沟通,她对你的信任程度,都会影响她接受你建议的效果。

接下来,我们来聊聊怎么“治”,具体怎么做,会更有效:

第一步:建立信任,打开沟通的“闸门”。

找个合适的时间和地点: 不要在她刚起床或者忙碌的时候,也不要在一大堆的指责和命令中开始。选择一个你们俩都比较放松,有独处时间的时候。比如晚餐后,一起散散步,或者坐在沙发上,气氛要轻松。
以“我”开头,表达你的关心,而不是指责: 避免说“你为什么这么懒!”“你怎么这么不讲卫生!”之类的话。可以这样开始:“我注意到你最近好像不太爱整理自己的东西,有时候衣服会放很久。我有点担心你,是不是有什么事情让你觉得累或者不开心?” 或者 “宝贝,妈妈(或者称呼你的方式)看到你衣服堆在那里,觉得你可能需要一些帮助,或者你有什么想跟我说的吗?” 强调你的关心,让她觉得你是在乎她的。
倾听比说教更重要: 当她开始说话时,认真听,不要打断。即使她说的不合你意,也要耐着性子听完。试着理解她的感受。她可能会说“我就是不想洗”,或者“洗了也没用”。你要做的不是立刻反驳,而是问“为什么会这么想呢?”“是什么让你觉得不想洗呢?”
分享你自己的经历(如果合适): 可以适当地分享一下自己青春期遇到的一些困惑,或者你小时候也曾经有过类似的情况,但后来是怎么调整的。让她觉得你理解她,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长辈。

第二步:循序渐进,从“小事”入手,培养“责任感”。

目标要具体、可操作: 别想着一下子把她变成一个热爱劳动、一丝不苟的人。先把目标定在“每天把自己穿过的内衣内裤放到洗衣篮里”。
分解任务,降低难度:
洗衣篮: 如果她连内衣内裤都不洗,那说明她可能连“洗”这个动作本身都觉得麻烦。可以先从“把脏衣服放进洗衣篮”开始。把洗衣篮放在一个她容易看到、容易拿到的地方,比如她的房间门口,或者她常换衣服的地方。
“一起”洗: 第一次洗,可以提议“我们今天一起来洗衣服吧?”或者“你先把脏衣服放进洗衣机,我来帮你设置好程序。” 让她参与到整个过程中,而不是把她一个人丢在那里。
分区域: 可以先把她的内衣内裤和外衣分开。先从洗内衣内裤开始,因为这相对容易,而且她自己能看到效果。
建立“固定习惯”: 比如,规定“周五晚上是我们的‘衣物整理之夜’”,一起把脏衣服洗好,第二天晾晒。或者“每天睡前,把第二天要穿的衣服准备好,脏衣服放进篮子”。
给予正向反馈和鼓励: 当她做到了,哪怕是很小的一步,都要及时地给予表扬。“哇,你今天把衣服都放进篮子了,真棒!”“我看到你把内衣内裤洗干净了,真能干!” 鼓励比批评更能激发孩子的动力。

第三步:强调“个人卫生”的重要性,但方式要讲究。

科学的解释,而非恐吓: 可以告诉她,不注意个人卫生可能会引起皮肤问题,比如长痘痘、异味,甚至会影响健康。用比较科学、轻松的方式讲,比如“你知道吗,我们的身体每天都会产生一些分泌物,如果及时清洗,皮肤会更健康,也不会有奇怪的味道,这样别人和你接触的时候会更舒服,你也会觉得自己更清爽。”
从“舒适感”出发: 强调干净整洁给自己带来的舒适感。“洗干净的内衣穿起来不是感觉很舒服吗?像换了新的一样。”“把房间收拾干净,住着也很舒服,空气都好闻多了。”
树立榜样: 你自己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并在她面前展示出来。比如,你每天都会整理房间,按时洗澡,洗衣服。
提供便利: 确保家里有干净的毛巾、洗浴用品,以及方便她洗衣服的设备。如果她觉得洗衣服太麻烦,那可以想想有没有什么方法能让她觉得“不那么麻烦”。比如,可以买一些小巧的洗衣袋,方便她分类。

第四步:设定规则和界限,但要兼顾灵活性。

共同制定规则: 可以和她一起商量一些基本的卫生和家务规则。“我们家要有基本的卫生标准,比如,脏衣服要放进洗衣篮,房间要保持基本整洁。你觉得怎么样?”
明确后果: 如果她违反了规则,要有相应的后果。但这个后果最好是她能接受的,而不是惩罚性的。比如,“如果你不洗自己的内衣内裤,那我们就没有干净的内衣内裤穿,到时候影响了你出门,你觉得怎么办?” 或者“如果你自己不收拾房间,那我们可能就没有一个舒服的环境来学习和休息。”
灵活性: 孩子是会变化的,规则也需要根据她的情况进行调整。如果她某段时间做得好,可以适当放松一些;如果又退步了,可以再拉回来。

第五步:关注她的情绪和心理健康,这是根本。

耐心和爱是基础: 记住,你是在帮助一个在特殊时期成长的孩子。你的耐心和无条件的爱是她最需要的。
给她安全感: 父母离异可能会让她觉得不安全,你作为她的监护人,要让她知道你是在稳定地爱她,支持她。
发现她的优点,并放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试着去发现侄女身上的优点,比如她可能在某个学科上很聪明,或者有某种特长。多鼓励和肯定她的优点,这能让她建立自信,也更容易接受你的建议。
适当的“奖励”: 当她做得好,可以适当给予一些奖励,比如一起看场电影,买她喜欢的东西,或者带她出去玩。让她知道,努力和改变是可以带来快乐的。
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你尝试了以上方法,情况还是没有改善,甚至有恶化的迹象,或者你觉得她有一些更深层次的心理问题,不要犹豫,可以考虑咨询儿童心理专家。他们能提供更专业的指导和帮助。

举个具体的例子,我们来模拟一下沟通场景:

你: (傍晚,侄女在房间玩手机)“宝贝,你过来一下,妈(你)跟你说个事。”
侄女: (头也不抬)“干嘛?”
你: (走到她身边,语气放缓)“我注意到你这几天好像没怎么洗衣服,特别是内衣内裤,我都看到有脏的放着。我有点担心你,是不是身体不舒服,还是有什么事情让你觉得累?”
侄女: (嘟囔)“没啥,就是不想洗。”
你: (坐下来,看着她)“不想洗,那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觉得麻烦,还是有别的想法?”
侄女: “就麻烦呗,洗了又得晾,好烦。”
你: “嗯,我懂,有时候确实会觉得麻烦。但是呢,不及时洗衣服,我们身体就不舒服,也容易有味道,对不对?我记得我小时候,有时候也觉得洗衣服好麻烦,但是我妈会教我,她说,只要把脏衣服每天放进洗衣篮,等周末的时候,我们一起把它们洗干净,这样就不会堆太多,也不会觉得那么麻烦了。你想不想试试,我们以后也这样做?”
侄女: “那我明天还是放篮子里。”
你: “太好了!你这么说我好开心。那明天早上,你先把脏衣服放进篮子里,我来帮你看看怎么把洗衣机设置好,一起洗好不好?你洗完澡,也可以把你今天的衣服也放进去。”
侄女: (可能还会有些抵触,但至少有了回应)
你: (过几天,如果她做到)“宝贝,你看,你今天把脏衣服都放进篮子了,真棒!我告诉你,当你把衣服洗干净,穿上干净的衣服,你会感觉自己很清爽,很有精神的。下次,我们再一起把内衣内裤也洗干净,好不好?我来教你一个更简单的方法。”

最重要的一点: 你的目标不是改造她,而是帮助她建立起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责任感,让她知道如何照顾好自己。这个过程需要时间、耐心和爱。不要因为一时的挫折而灰心。你是她现在最重要的依靠,你的坚持和引导,对她来说意义重大。

慢慢来,一步一步,你会看到她的改变的。加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在谈怎么教育小女孩之前,我想说一个更重要的点。这一点关乎你做出选择的根本方向。

那就是:凭啥你13岁的侄女,她明明有爹有妈,却要扔到你家里来,还得让你对她的一切全权负责?要知道,你对她可没有任何抚养责任。离婚可算不上什么理由。

那么,可以猜测,基本上就是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你和她父母感情深厚。毕竟有一方是你的兄弟姐妹对吧?(包括堂亲,表亲)。你基于这份深厚的感情,可能是看她家这段时间不方便,拿她当自己孩子来看待,接到家里来抚养。

第二种情况,就是你本身并不愿意揽下这份差事,你和她父母之间的关系并不算好。只是碍于亲戚的情面等原因实在没法拒绝,勉为其难让她在你家住一段时间。当然,也许还有更罕见的情况,比如她父母和你是交易关系。每个月给你钱,让你代为抚养。这大概也可以算在第二类里面。

--------------------------------------------------

那么,分析清楚后,事情就好处理了。

如果是第一种情况,你和她的父母,亲如一家。她就像你的女儿一样。那就对她严格一点,拿教育自己女儿的心态来教她,孩子做错了事,该说就说。说了不改,该罚就罚。改正好了,及时奖励。要能拉的下脸,不宠着不惯着。赏罚分明。让她从你家走的时候比来的时候更成熟懂事,养成更好的习惯和性格。

其实这么做也是有一些前提的:她父母和你的关系得是真的非常好才行;把孩子托付给你的同时也同意让你来教导;你管教小姑娘的时候,要注意方式,不能体罚,不能不讲理。等等。

比如就像你说的,小姑娘自己懒惰,不讲卫生,不洗内衣。你就可以循序渐进的进行教导。首先先讲清楚道理,让她明白人要为自己负责,必须学会自理。然后给她定出行为准则,比如大件衣服由家庭统一负责用洗衣机清洗,个人的小件衣服要自己定期清洗;每天要定时洗澡;每天要参与一定程度的家务劳动(比如洗碗),不能懒惰。如果她听了不改,依旧我行我素。那你就可以适当的惩罚。如面壁思过,或者要她必须先把该做的事情做完才允许去玩游戏。她不按你说的来,那你就可以同样不满足她的一些需求。以此来制衡她。

也就是说,在不体罚,不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的情况下。秉持公正的原则,用相对柔和的合理方式把小姑娘教好。你付出这份心力,明事理的父母,都会感激你、回报你的。在此过程中,定期给她的父母汇报情况。让他们安心。

而如果是第二种情况呢?也就是你是被迫抚养她一段时间,本身和她父母关系就不怎么样,她爹妈也不是什么负责任的人。

那么,这种情况你就能少管就少管。说白了就是给口饭吃,养活了就得了。只管教那些最触及你底线的事情就好。她不洗衣服,你就攒一堆,拿起来扔到洗衣机里面卷一卷;她不做家务,你就做了。反正也不指望她能干什么;她不讲卫生,你也不必天天非要逼她洗澡。原则上,只要她不给你找什么大麻烦,你就装看不到就是了。因为早晚她有离开你家的那一天。她自家的问题,未来的麻烦,让她的爹妈自己操心去。这本就是他们该负责的事。根本轮不到你来承担。

要知道!认真的教导一个孩子,可比当猫狗一样去放养,要费心的多的多!而第二种关系下,你就这么做就足够了。没什么亏心的。你管他家孩子一口饭吃,又不打不骂的,还干嘛?足够了。

----------------------------------------------------

最怕的一点就是,人自己脑子不清楚。把事情从根本方向上弄拧了。那就扯了淡了。明明出了力,还不讨好。明明热心肠,却贴了个冷屁股。完全得不偿失!

想清楚自己的位置,想清楚自己该做什么,该做到什么程度。这很重要。

随缘写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

7月16日:

好吧,之前是匿名发表的。出于我个人习惯,当我回答一些可能有争议的问题,或者我的观点有可能引起负面争议时,我一般是匿名的。因为我实在不喜欢无意义的争吵。但是看来知乎的网友们都很好,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多的圣母和道德卫士之类。很高兴,解除了匿名,赠与更多的有缘人。

多说几句闲话。

现在的大众学校教育和传统的家庭教育,赋予了人一种称职的“工具”属性。就是面对事情时,脑子很快就沉了下去。这无形却可怕。你手中的螺丝刀和铁锤这些家伙也从来不会问你为什么和凭什么。

就像语文考试时,问你一段话中划线的文字是什么意思时,你首先会考虑的是我怎么回答才能得分。才符合我长久以来接受的训练(训练如何得分)。而不会真的去考虑这个问题本身的意义,更不会去怀疑这道题的存在是否有问题。哪怕你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你的老师也会告诉你,别胡思乱想,你应该努力练习按照标准答案的方向去思考,这样你才能得到分数。你自身的想法不值一提。那都是错的。

在传统家庭教育中也是如此,中国父母非常爱说“听话”这俩字。听话的就是好孩子。年纪大了以后会把这种听话换个称呼,叫做“孝顺”,顺者为孝。而“犟嘴”的孩子都是要挨打的。孩子们学会了习惯性听话,成为了众人交口称赞的好孩子。同时也丧失了自我。

时光是可怕的东西,十几、二十年,足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这使我们的灵魂不再闪烁光芒,使我们在成年之后独自面对人生时,会有太多次因为这些惯性而被绊倒在地,遍体鳞伤。让我们在一大把年纪之后,才会明白自己曾经的愚蠢让自己错过了什么。

那个时候,却再也没有人会对我们负责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