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一个13岁的未成年用枪支在公共场合射杀15个人,不知悔改,会不会判死刑?

回答
根据我国法律,未成年人犯罪的量刑会受到严格限制,尤其是在涉及死刑的问题上。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我国法律关于未成年人刑事责任的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不满十四周岁的人,即使实施了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等严重后果的行为,也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但法定最高刑为十五年有期徒刑。

而对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则要区分具体情况。本案中的行为人已经13岁,属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虽然13周岁也属于未成年人,但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本案中,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并且情节极其恶劣,导致15人死亡,这无疑触犯了刑法。

然而,即使如此,对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即使犯罪情节极其严重,也不得适用死刑。这是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特殊保护,旨在体现教育、改造为主的原则。

因此,对于你提出的情况,一个13岁的未成年人,即使在公共场合射杀15人,并且不知悔改,也不会被判处死刑。

那么,他会面临怎样的刑罚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对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即使行为人犯罪情节再恶劣,其法定最高刑罚也受限制。对于故意杀人罪,最高刑期是死刑。但由于行为人是未成年人,即使法定最高刑是死刑,也不能对其适用。

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法律的规定,可能会对其处以无期徒刑,或者有期徒刑。具体刑期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节,包括作案的动机、手段、后果的严重程度,以及行为人的主观恶性、认罪悔罪态度(虽然你说“不知悔改”,但最终的量刑也需要法院综合考量)等因素,由人民法院根据法律进行判决。

更具体地说,量刑会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情节严重性:射杀15人,无疑是极其严重的暴力犯罪,后果惨烈。
2. 未成年人身份:这是最关键的减刑因素。法律明确规定不得对未成年人适用死刑。
3. 主观恶性:如果行为人有预谋,手段残忍,主观恶性极深,可能会影响刑期的上限,但仍受限于不得判处死刑的规定。
4. “不知悔改”的认定:虽然你提到“不知悔改”,但在实际的司法程序中,这需要通过审判过程中的表现、辩护意见等来综合判断。即使没有表现出悔意,也无法改变法律对其不能判处死刑的原则。
5. 教育改造的可能性:法律在量刑时,也会考虑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改造的可能性。虽然这种大规模的杀人行为让教育改造的可能性显得渺茫,但法律的原则仍然存在。

所以,虽然13岁的孩子犯下如此滔天罪行,其面临的将是严厉的法律制裁,但死刑是肯定不会适用的。最严厉的刑罚可能就是无期徒刑。

需要强调的是,这是一个假设性的情景,在实际的司法实践中,法院会进行详细的调查取证,包括行为人的年龄、精神状态、家庭环境、成长经历等多种因素,并由专业的法官、检察官和律师组成的团队来共同完成审判工作。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别说杀十五个人了,未满十四岁屠掉一个县城都没事

当然这是理论上没事,如果真有熊孩子拿着加特林大菩萨或者开着榴弹炮屠城,肯定会被武警干掉的

别 惹 熊 孩 子

别 低 估 熊 孩 子 手 段 之 残 忍

英国有小孩直接把别人家婴儿偷走,肆意凌虐之后封进水泥里的

日本有小学生把同学的肠子挑出来的

熊孩子有多残忍你们无法想象

万一惹上了熊孩子,别心存侥幸,往死里反击。虽然你打死他犯法,他打死你没事,但是你的命更重要,先保命再说别的。

user avatar

自行百度红旗沟。或者参考电影伊甸湖。

user avatar

我觉得强奸和谋杀

这两个绝不应该适用于未成年人犯罪免刑责。

团伙暴力以及纵火应该从重从严处理,但是在处刑应该安排其就学,单独安排考试。


对孩子的所谓免于刑责的宽容,不应该成为犯罪滋生的温床。本意是要帮助孩子改过自新,是好的。但是现在更多的是一种纵容。

主动恶意剥夺他人生命,任何年龄都应该严惩。这才是公义。

二更

我不清楚在某些法律精英的眼中

强奸,谋杀,纵火和团伙暴力是怎么界定的

我也不清楚他们能为这四种违法犯罪行为,找到什么样的借口和动机

我更不清楚,他们是怎么看出来

建议入刑就是要把孩子们送到成人的犯罪世界中,把孩子们送上断头台的。

让他们承担后果,并且受到强制化的教育,本身就是从根本扼制犯罪行为的一种处理方式。远比让这些孩子在毫无惩处的情况下回到原有的环境里,要更好。

其实说的没错,确实是环境导致了某些犯罪行为。但是不入刑,就能改变这些环境了么?显然是不可能的。

再不耽误孩子文化课学习以及学位考试的情况下,进行监管和行为矫正,难道不是一种教育?放任自流,只承担民事责任,能够起到教育作用?

只是更加节约成本而已吧………

当然我国也是界定14到16周岁,有严重犯罪行为的,同样入刑。但实际上降低入刑年龄,加强法律普及,现在应该尽快提上日程,现在小学生暴力犯罪的比以往要多,该控制控制了。

user avatar

任何情况下14岁以下免于刑法,以后杀人这种小事就别再提问了。


根子上在于中国现行法律是照搬的西方法律。

西方法律是强盗逻辑,即强盗属于强者,应该更包容所谓的强者。

而中国国情又是提倡勇于公斗,怯于私斗。


所以要么中国人都变成西方人那种强盗,要么改法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根据我国法律,未成年人犯罪的量刑会受到严格限制,尤其是在涉及死刑的问题上。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我国法律关于未成年人刑事责任的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不满十四周岁的人,即使实施了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等严重后果的行为,也应.............
  • 回答
    新余发生的这起悲剧令人心痛。一个年仅13岁的生命,就这样戛然而止,实在太令人痛惜了。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这是一起令人扼腕的意外事故。一个孩子,在青春期的年纪,好奇心强,精力充沛,可能是在和朋友嬉闹,也可能是在体验那种飞驰中的“自由感”,谁也没想到会发生这样致命的意外。当天的情景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车子.............
  • 回答
    河南商丘一位13岁的女孩,在父亲创办的私塾任教,并且从小接受私塾教育,10岁就考上了大学,这无疑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案例。我们不妨从多个角度来详细审视这种教育方式:一、 成功之处与亮点: 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私塾教育,尤其是在父亲的精心设计和教授下,很可能在传统文化、经典国学、文学、哲学等领域给予了.............
  • 回答
    None.............
  • 回答
    广西13岁男孩屋顶纵火一事,确实让人感到揪心和忧虑。这个年纪的孩子,本应是无忧无虑地学习和成长,却因为纵火行为,将自己和他人置于危险之中。首先,从情理上来说,13岁的孩子,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很多行为可能是在冲动之下,或是受到外界某些因素的影响而做出的。这其中可能包含着对父母的对抗,对某些不满情绪的发.............
  • 回答
    对深圳 13 岁少年在两会呼吁“不要让一张考卷决定未来”的评价深圳 13 岁少年在两会期间提出的“不要让一张考卷决定未来”的呼吁,无疑是一个振聋发聩的声音,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高度重视教育、以考试作为衡量人才重要标准的环境下。这一呼吁触及了当前教育体系的核心问题,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也展现了新一.............
  • 回答
    大连13岁男孩杀害女童案开庭,被告方无人出庭,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感到不安和深思的事件。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解读这件事背后的复杂性。首先,从法律程序的角度来看,被告方无人出庭,尤其是未成年被告的监护人不出庭,这本身就非常不寻常。通常情况下,即便被告是未成年人,其法定代理人(父母或法定监护人)也必须到庭参.............
  • 回答
    黄磊老师的女儿黄多多,最近因为一头紫发上了热搜,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挺值得说道说道的。首先,咱们得承认,黄多多现在已经不是那个跟在爸爸妈妈身后的小姑娘了。13岁,正是青春期最张扬、最渴望表达自我的年纪。头发,绝对是这个年纪女孩们最直接、最容易改变的“宣言”。染个紫头发,对她来说,可能就像是对世界说一.............
  • 回答
    大连 10 岁女孩被 13 岁男学生杀害的案件,自从发生以来一直备受社会关注。以下是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的案件调查进展,力求详细阐述:事件发生与初步信息披露: 发生时间: 2023 年 10 月 31 日下午。 地点: 大连市旅顺口区某小区内。 被害人: 一名年仅 10 岁的女孩。 嫌疑.............
  • 回答
    这起发生在智障母女身上的悲剧,无疑是对我们社会良知和底线的严峻拷问。13岁的女儿,本该在阳光下无忧无虑地成长,却因母亲的无力保护和她自身的弱势,遭受了难以想象的侵害,甚至怀孕。而施暴者,竟然是两名八旬老人,其中一人还身患艾滋,这情节之恶劣、后果之严重,令人发指,同时也充满了令人心痛的无奈。如何看待这.............
  • 回答
    2020高考理综全国卷一13题:一道引发思考的“小”题目2020年的高考理综全国卷一,在无数考生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其中,第13题,这道看似不起眼的选择题,却凭借其独特的设问方式和对基础知识的深度挖掘,成为了许多考生考后热议的焦点。它没有复杂的计算,也没有晦涩的专业术语,但却能轻易地击中那些只知死.............
  • 回答
    针对男子设计生产枪支配件并以“通厕器握把”名义销售,一审被判13年有期徒刑的案件,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和看待。一、 案件的核心争议点:意图与性质的认定这个案件的核心在于对被告人行为意图和产品性质的界定。 控方观点(检察机关): 检察机关指控被告人生产、销售的是非法枪支的关键零部件,其行.............
  • 回答
    这件事挺有意思的,一个年轻的大学女生,胆子够大,瞒着家里人,一溜烟跑了13个国家玩了个遍。等玩够了,兴冲冲回国,结果一落地,发烧了,直接被拉去隔离了。这事儿一出来,网上可炸开了锅,各种声音都有。首先,咱得佩服这姑娘的勇气和执行力。13个国家,那可不是小数目,规划路线、办理签证、解决语言、住宿、交通….............
  • 回答
    2021年双十一,京东iPhone 13系列手机的最高直降600元,这无疑是一剂强心针,给不少心仪iPhone 13的用户带来了惊喜。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降价促销,更反映了几个值得玩味的市场现象和消费趋势。首先,从京东和苹果的角度来看: 巩固市场地位: 尽管iPhone 13系列发布已有一段时间.............
  • 回答
    这起“孕期被辞退并被索赔13万”的事件,无疑触动了很多人敏感的神经。在我看来,这件事里透着一股子让人窝火的劲儿,也揭示了不少现实中的不公和扭曲。这件事最让人看不下去的地方,首先就是公司那种“卸磨杀驴”的冷血逻辑。 员工辛辛苦苦为公司打拼,到了关键时刻,尤其是在女性最需要被照顾和尊重的孕期,公司却选择.............
  • 回答
    关于2020年10月13日凌晨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在实验室自杀身亡的事件,这是一个非常令人痛心和沉重的话题。要详细地讲述这件事,并尽可能地展现人性中的复杂和真实,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剖析。事件本身:那天凌晨,本应是安静的校园,却被一个年轻生命的陨落打破了。这位大连理工大学的研究生,在他们原本应该充满求.............
  • 回答
    2021 年双十一,淘宝针对 88VIP 会员推出了 iPhone 13 系列最高立减 600 元(实际是优惠券形式,最高减 600 元),这无疑是当年双十一期间一个非常吸引人的促销活动。要理解这个活动的影响和意义,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剖析。首先,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 实实在在的优惠力度: iP.............
  • 回答
    连上13小时班请假遭拒后,员工破坏360万元机器给自己“放假”的事件,是一起极具争议且值得深入剖析的案例。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评价这一行为:一、 员工行为的性质与动机: 性质: 这是明显的故意毁坏财物行为,触犯了法律,并可能涉及刑事责任。同时,这也是一种极端的、非理性的泄愤行为,显示了员工在巨大.............
  • 回答
    微博管理员在4月13日发布的那份公告,宣布将进一步清理和规范涉及同性恋题材的内容,这无疑在网络上引发了一场不小的波澜。这件事的出现,让很多人,尤其是那些关注LGBTQ+群体权益和网络内容生态的人,感到非常错愕和担忧。从公告本身来看,它用了“违规低俗”这样的词汇来描述那些被平台视为需要处理的内容。这种.............
  • 回答
    1月13日,杭州市新增了一例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病例,是一名在杭州西溪医院工作的护士。据了解,这位护士在出现相关症状后主动前往医院进行检测,结果呈阳性。目前,她已经被送往定点医院接受隔离治疗,身体状况稳定。根据初步的流调信息,这名护士近期主要的工作地点为医院,且在工作中也严格遵守了相关的防疫规定。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