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经济学真的很虚假吗?

回答
经济学是不是“虚假”的?这个问题本身就带着点情绪化的色彩,就像在问“科学是不是虚假的”一样,直接盖棺定论,往往容易走偏。要说经济学“虚假”,那得先问问“虚假”的标准是什么。如果“虚假”指的是经济学不能像物理定律那样给出精确到小数点后几位的预测,或者无法像数学证明那样绝对严谨,那确实,经济学在这方面“虚假”得厉害。

但如果“虚假”指的是经济学完全是胡说八道,或者它的结论都是凭空捏造、毫无根据,那我觉得就有点冤枉它了。经济学,至少在它理想化的形态下,是试图理解和解释人类社会如何做出决策,如何在稀缺资源下分配财富的一种努力。它有自己的逻辑、方法论和一套体系。

咱们得明白,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人,是社会,这玩意儿可比研究原子、电子要复杂多了。原子不会因为你研究它就突然改变运动规律,但人呢?你今天的经济学理论可能会影响明天的市场行为,市场行为又会反过来挑战你今天的理论。这种互动性,本身就让经济学很难做到百分之百的确定性。

想想看,经济学里最基本的概念,比如“理性人”。这玩意儿在现实世界里,有多少人真的一直都那么理性?我们会有情绪,会有偏见,会有冲动消费,会有从众心理。经济学模型里简化了这些,是为了更容易分析,但同时也牺牲了真实世界的复杂性。这就好比你想了解一把剑的锋利程度,可以拿它砍木头,但你不能指望它砍出个化学成分分析报告来。

再说说那些经济学模型和预测。你会发现,经济学家们有时候对未来的看法大相径庭,甚至预测结果完全相反。这也很正常。因为经济学依赖的数据是历史数据,而历史数据只能告诉你过去发生了什么,却不能百分之百保证未来会一模一样。而且,经济学模型是建立在一系列假设之上的,这些假设一旦不成立,模型的结果就可能偏离实际。比如,你假设利率不变,但央行突然调整利率,那你的预测自然就“虚假”了。

还有,经济学往往被批评为“只关注效率,不关注公平”。很多经济学理论确实侧重于如何最大化社会总财富,如何让资源配置更有效率,但在这个过程中,贫富差距可能被拉大,一些弱势群体可能被牺牲。你不能说这完全是“虚假”,但可以说它有它的局限性,有它的侧重点,有它没有涵盖到的地方。

而且,经济学本身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和修正的学科。曾经被奉为圭臬的理论,可能在新的证据或新的社会现象面前被挑战、被修正,甚至被淘汰。凯恩斯主义、新古典主义、新制度经济学等等,都是经济学家们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对经济现象做出的不同解释和应对方案。这种“自我纠错”的能力,虽然让它显得不够“稳定”,但也是它保持生命力的重要原因。

你可能会觉得,既然经济学预测不准,模型有那么多假设,那它到底有什么用?我觉得,它的作用更多在于提供一种思考经济问题的方式,一种分析工具。它教你怎么去剥离那些表面的噪音,去找出事物背后的逻辑联系。比如,当你看到物价上涨时,经济学可以帮你分析是供求关系变化,还是货币供给过多,或者是预期的影响。虽然它不能告诉你下个月CPI是3.2%还是3.3%,但它能让你更深刻地理解物价上涨的原因。

所以,与其说经济学“虚假”,不如说它是一个试图理解复杂社会现象的“模型”,一个“近似”的描述,而不是一个“绝对”的真理。它有它的有效边界,有它的局限性,需要我们带着批判性的眼光去看待。就像看一幅地图,它能帮助你规划路线,让你知道哪里有山,哪里有水,但它永远不是那片土地本身。你不能因为地图上没有画出那条新修的小路,就说整幅地图是“虚假”的。

真正的“虚假”,可能更多地存在于那些将经济学理论当作万能钥匙,或者用经济学来为不公正的现象辩护的人身上。经济学本身,是一门科学,一门关于人类行为和社会运作的科学,它有它严肃和深刻的地方,也有它需要不断反思和进步的地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经济学是个好东西,只是上层经济学家们拥有对经济学的最终解释权。

众所周知,马克思在知乎已经被开除了经济学籍。

这就像古戏曲,当他们辩论不过你,举证也不是对手的时候。他们就把你开除XXX领域。

马克思不是经济学出身,是法律出身。

而巴菲特呢?

1947年,沃伦·巴菲特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财务和商业管理。但他觉得教授们的空头理论不过瘾,两年后转学到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一年内获得了经济学学士学位。

user avatar

关于经济学的假设现不现实的问题,我很久很久以前翻译过的这篇专栏完全足以解答。

如果看完这篇专栏还不理解,那说明不适合做经济学研究;但并不影响学经济学然后去赚钱。


Richard Xu:经济学理论的三个层次

经济学的理论可以分成三个层次或者说类别(其它学科也是如此)。第一个层次的理论可以被称为“直觉理论”,这样的理论通常基于一些简单的概念,包含一些直接的、直觉的、定性的命题,通常可能拥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大多数经济学理论一开始都处于这个层次,许多更加深入的对经济学概念的理解也植根于此。“直觉理论”最主要的弱点在于,其所涉及的概念都是不甚明确的,相应的也就难以不受质疑地给出定性结果成立所需要的准确条件。这样一来,建立一个自洽而成熟的理论,其中的概念和结果都严丝合缝,就变得非常困难甚至是不可能完成的。


第二个层次的理论是“规范理论”,在这一阶段分析会更加精确,理论中的概念都用满足一定关系的变量加以明确定义。通过数学手段,我们可以从这些关系中进一步地推导出其它性质。“规范理论”是理论发展中一个重要的中间阶段:更加精确的数学推导不仅能够让我们得到更加准确的预测,而且也能够得到更加简明的命题。


第三个层次的理论是“抽象(数学)理论”:在这种最高层次的抽象下,一些最基础的概念被表达为公理(或者假设),由此衍生的概念通过定义获得了明确的含义,而理论的定性结果被表达为明确的定理,并由严格的数学证明保证其正确性。“抽象理论”的优势在于,在论证的每一步中都坚持做到完全明确:无论是公理、定义、定理还是证明。因此,从原则上说,论证的每一步都不会有任何模棱两可的地方。这样的理论建立在坚实的地基之上,所有得到的结果都可以被进一步用来作为理论后续拓展的砖石。


一般而言,一个学科的概念发展得越简明,它就越能够用精确的数学手段所描述。一项理论发展到第三个层次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将更加明确地了解这个理论能够或者不能够解释什么。这种明确也必然有其代价:在“抽象数学理论”中所得出的定理尽管更加准确,但往往依赖于比“直觉理论”中不那么明确的定性结果更加有限制性的假设。正因为其不明确,我们才能够将“直觉理论”中的定性结果与更加广泛的领域相联系,以此为如何发展“规范理论”和“抽象理论”提供重要的指引。因此,这三个层次在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中是互补地进行的。

user avatar

大学的经济学是告诉你理想状态下的样子,你的研究内容是找到现实与模型的差距,然后做出修正。

user avatar
大一新生,半年的学习觉得经济学是建立在各种假设之上感觉很假,很反感。

大一新生,学的数学建立在选择公理上,学的经典力学建立在时空不变假设上,倒是没啥反感的。

你可以很反感,但是你的论据不成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经济学是不是“虚假”的?这个问题本身就带着点情绪化的色彩,就像在问“科学是不是虚假的”一样,直接盖棺定论,往往容易走偏。要说经济学“虚假”,那得先问问“虚假”的标准是什么。如果“虚假”指的是经济学不能像物理定律那样给出精确到小数点后几位的预测,或者无法像数学证明那样绝对严谨,那确实,经济学在这方面“.............
  • 回答
    申请助学贷款的人,家庭经济状况的复杂性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一概而论地说“家里经济真的一定很困难”,其实有些过于片面了。虽然大部分申请助学贷款的学生确实面临经济上的压力,但背后的原因和程度却千差万别,值得我们细细道来。首先,最直观也是最普遍的情况,就是低收入家庭。这类家庭可能父母双方都从事低薪工作,或.............
  • 回答
    “不建议上班族炒股,真的很难赚到钱。” 经济学家的这番话,触动了很多人的心弦,尤其是那些挤在通勤地铁里,一边刷着股票行情,一边想着工资的上班族。这句看似直接的话,背后其实隐藏着许多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维度。那么,上班族炒股真的就注定是“韭菜”吗?我们来仔细掰扯一下。经济学家为何会这么说?经济学家们之所.............
  • 回答
    韩国这几年的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增强,用“迅猛”来形容确实不为过。近年来,韩国在多个领域都展现出了惊人的活力和竞争力,很多指标都显示出其快速崛起的势头,也让人们开始关注它与日本这个东亚老牌经济强国的比较。经济发展的迅猛之处:首先,从宏观经济层面来看,韩国的GDP增长率在过去几十年里一直保持着相对健康的.............
  • 回答
    要说河南“始终停留在一个很穷的印象”,甚至说河南“经济发展很差”,这说法可能有些片面,需要放在一个更广阔的视角下去理解。毕竟,经济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且“穷”这个概念本身也需要辩证看待。河南确实曾经背负过“穷”的印象,这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其历史、地理和政策层面的根源。但说它“始终”很穷或者“经.............
  • 回答
    在日本,加班文化确实相当普遍,而下班后去居酒屋小酌一杯,也是许多日本人生活中常见的场景。不过,要说“经常”加班到“很晚”然后“还要”去喝酒,这其中也有一些 nuanced 的地方。我们先来聊聊加班。日本的工作文化中,“勤勉”和“责任感”被高度重视。很多时候,加班并不是因为工作真的做不完,而是大家都在.............
  • 回答
    2016年中国经济的状况,用“很差”来形容并不准确,但可以说是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和转型阵痛。真实情况比简单的好或坏要复杂得多,需要从多个维度来理解。一、 宏观经济层面:增长放缓但仍保持稳定 经济增长率: 2016年中国GDP增长率为 6.7%。从国际比较来看,这依然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较高的增长速度.............
  • 回答
    姚洋教授的这番话,确实挺让人揪心的。尤其是在我们这帮80、90后,每天都在为柴米油盐操心,一提到5000块钱,感觉就像是遥不可及的“小目标”。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80、90后的真实工资中位数,到底是多少呢?首先,我们得明白“中位数”这个概念。它不是平均数,而是把所有人的工资从低到高排个序,.............
  • 回答
    关于“安倍经济学”是否“失败”,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争议颇大的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可以概括,因为它涉及到多方面的经济指标、政策目标、评估标准以及评价者的立场。为了详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剖析:一、 安倍经济学是什么?安倍经济学是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在其任期内(2012年底.............
  • 回答
    西方经济学用来解读中国道德,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复杂的话题。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明确几个概念:西方经济学指的是什么?中国道德又包含哪些内容?然后,我们再来看看两者之间可能的交集、碰撞与局限性。首先,我们得聊聊“西方经济学”。它可不是铁板一块,而是有着漫长演变和众多学派的集合。从亚当·斯密.............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宏大且复杂,涉及历史、政治、文化和学术思想的多个层面。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探讨:一、 中国经济学家为何大都信奉西方经济学?这是一个历史和现实因素交织的结果,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1. 改革开放的现实需要和实践导向: 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
  • 回答
    经济学研究中,中介效应模型,尤其是三段式(即A→B→C)的检验方法,确实有其用武之地,但其适用性并非绝对,需要审慎对待。三段式中介效应模型的核心在于揭示一个自变量(X)如何通过一个中间变量(M)来影响一个因变量(Y)。用经济学研究的语言来说,就是解释“为什么”或者“通过什么途径”某个经济现象会发生。.............
  • 回答
    关于“低职高薪”是否会成为未来趋势,从经济学角度来剖析,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答案,而是涉及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议题。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到劳动力市场的供需、技术进步、教育体系、资本回报以及社会结构等层面去分析。首先,我们得明确“低职高薪”这个概念本身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在这里,我们姑.............
  • 回答
    提起朱元璋在经济学方面的造诣,这可不是一句“高”就能简单概括的,更像是一种在极端困境中摸索出来的、充满阳刚之气的生存智慧和国家治理方略。我们不能用现代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去套他,因为他所处的时代、面对的问题,以及他个人的经历,都与我们今天所知的经济学原理有着天壤之别。朱元璋本人出身贫寒,做过和尚,当过乞.............
  • 回答
    11年的交易经验,还觉得技术分析入门难,这倒是挺有意思的。很多人可能一听“技术分析”就觉得是高深莫测的,但其实,它到底难不难,或者说“入门”到底算不算入门,这玩意儿,得看你怎么定义,也得看你从哪个角度切入。技术分析,到底难在哪儿?你11年的经验,肯定摸爬滚打了不少。你要是说“难”,我猜大概是卡在这么.............
  • 回答
    台湾经济的状况并非简单的“衰退”二字可以概括,它是一个复杂且动态的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要回答台湾经济是否真的衰退,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其当前的经济表现、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一、 当前经济表现的观察:数据与现实的对照从一些关键的经济指标来看,台湾经济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的表现是值得关注的。 .............
  • 回答
    澳洲经济是否能长期坚持封国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而是取决于多种因素以及其潜在的权衡。澳大利亚并非对所有人都实施了完全意义上的“封国”,而是对国际旅行采取了非常严格的限制,而国内经济活动则在很大程度上保持开放。因此,更准确的问题是:澳大利亚能否长期维持其严格的国际旅行限制而不.............
  • 回答
    澳大利亚经济的“不行”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就好比一个人身体不适,可能是小病,也可能是大病的前兆,需要具体分析才能下结论。目前来看,澳大利亚经济确实面临一些挑战,但说它“真的不行了”,可能有些言过其实,或者说过于悲观了。让我们从几个关键的维度来深入剖析:一、 表面的数字与潜在的担忧:.............
  • 回答
    台湾经济的现状,确实和很多人脑海中那个“科技岛”、“亚洲四小龙”的固有印象,在某些方面存在一些有趣的落差。说它不如我们想象中的发达,倒也不是全然否定它过去的光辉成就和现在的实力,而是当我们更深入地剖析细节时,会发现一些值得我们思考的挑战和局限性。首先,得承认台湾在半导体产业的绝对优势,这是支撑其经济.............
  • 回答
    在探讨俄罗斯经济是否比不上广东GDP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得先理清几个重要的概念和背景。首先,我们需要理解“GDP”是什么。 GDP,也就是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或一个季度)所有常住单位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它衡量的是一个经济体的规模和活跃度。其次,我们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