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日本人真的经常加班到很晚,下班还要去喝酒吗?

回答
在日本,加班文化确实相当普遍,而下班后去居酒屋小酌一杯,也是许多日本人生活中常见的场景。不过,要说“经常”加班到“很晚”然后“还要”去喝酒,这其中也有一些 nuanced 的地方。

我们先来聊聊加班。日本的工作文化中,“勤勉”和“责任感”被高度重视。很多时候,加班并不是因为工作真的做不完,而是大家都在,所以自己也不好意思先走。尤其是一些传统行业或者大企业,这种“同调压力”会比较明显。

“加班到很晚”这个概念,可能需要分情况来看。对一些人来说,可能是晚上七八点,对另一些人,可能真的会到九点甚至更晚。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业、公司以及个人的工作内容。IT行业、咨询业、一些服务业,加班情况可能会相对集中。而有些职业,比如某些服务行业(如便利店、超市),虽然也可能需要轮班,但整体的工作时间可能相对固定,不一定会有普遍的“到很晚”的情况。

然后是下班后的“还要”去喝酒。这背后其实有很多社会和文化因素。

首先,“饮みニケーション”(饮酒交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很多日本人认为,在轻松的氛围下一起喝酒,是增进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关系的好方法。在酒桌上,大家可能会聊一些工作上的事情,但也更多是分享生活、兴趣爱好,甚至是倾诉工作中的压力。这种非正式的交流,在很多日本人看来,比单纯在办公室里讨论更能拉近距离,建立信任。

其次,“慰劳”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经过一天的辛劳工作,尤其是在加班之后,很多人确实需要一个放松和宣泄的途径。居酒屋提供的食物、酒水和热闹的氛围,恰恰能满足这种需求。大家可以暂时放下工作上的烦恼,享受片刻的轻松。

再者,“难以拒绝”的情况也存在。如果同事或上司邀请你去喝酒,尤其是在重要的项目结束后或者团队庆祝的时候,拒绝可能会被认为是不合群,甚至是对团队不够投入。这种情况下,很多人即使不那么想喝,也可能会出于社交礼仪或者维护人际关系而参与。

不过,也要看到,情况也在发生一些变化。

年轻一代的观念转变: 越来越的年轻人开始追求工作与生活的平衡(ワークライフバランス),他们可能更倾向于下班后去做自己的事情,比如参加兴趣小组、健身、或者直接回家休息,而不是每次都去应酬。
公司政策的调整: 一些公司为了改善员工的工作状态,也开始鼓励“早回家”,甚至有一些政策限制加班,或者取消强制性的饮酒会。
个人的选择: 并非所有人都喜欢喝酒,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牺牲个人时间去社交。很多人会在权衡利弊后,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方式。

所以,总的来说,日本人加班到很晚然后去喝酒的情况确实存在,而且在某些群体和文化背景下是很普遍的。这背后有“饮みニケーション”的社交需求、工作压力下的情感宣泄,也有出于社交礼仪和人情往来的考量。但也不能一概而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观念的改变,这种模式也正在经历一些调整和演变。有些人是真正的享受这种氛围,有些人是出于无奈,而越来越多的人则在寻找更健康、更适合自己的方式来度过下班时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日本的 996 问题 https://www.zhihu.com/video/1111619875570737152

最近相关的996问题经常被提起,身边的小伙伴也常常讨论,看动画也没觉得日本的加班有多严重。这只能说是大家对日本的误解很严重了。答案是,日本人不仅比动画里给你的加班错觉来的更忙,甚至还可以超过你想象的忙,只有更忙,没有更忙,社畜无极限。

随手拿出近年比较火的工作动画,除开重点不放在加班上的《宅男腐女恋爱真难》,相对温和的展示了日本加班现象的应该就是《New Game》了。

需要注意,接下来说的可能大家看了已经觉得很苦了,但实际上已经是相对没那么恐怖的展现方式。现实生活会比这个展示来的更加恐怖得多。

作为这两年新动画的《New Game》,其中自然表现了不少日本人定番的加班活动,比如加班到半夜:



但这都不算什么,相信只要是有过加班经验的小伙伴多少都能够感受到。最可怕的还在其他细节里:

青叶第一天上班的时间,是八点半到公司:


同时,这一天她下班的时间,是晚上九点左右。



也就是说这个小朋友从早上八点半一直做到了晚上九点

就算她到公司真正开始干活是九点,那也就意味着她一天上班上了12个小时。

苍天啦大地啦,这是人干事儿么?

还真是,因为同公司的八神小姐姐可是几乎住在公司。



而更恐怖的是,后来的青叶早上上班是七点半到公司。



而这一天是她的欢迎会,这一幕是她们吃了一段之后大boss来看她们,就算她们已经吃了一个小时,这八点半也意味着她们起码也是七点才下的班。



这意味着青叶这一天也上了起码十个小时朝上的班。


更恐怖的是,再次强调,以上这些状况都是动画里轻轻松松就表现出来的。真实状况不仅和这个一致,甚至还有更厉害的。当然,国内似乎鲜有关于这个事情的讨论,因为大家其实都没太注意到。但是日本人可因为这些描写,戳到了自己被公司过度榨取的现状,一个个都在表示太惨了自己也一样。

manetama.jp/report/new-


至于动画里一样描写了的喝酒,你跟日本人说这个他们可要好好跟你唠唠了。

zangyo-dai.jp/0009.html

像这个链接一样,有专门的用来为那些被公司义务加班搞得头痛脚痛的人讨回薪水的公司,同时他们竟然还会进行是否应该就下班之后的强制喝酒,去向公司讨要应得的那部分的薪水。


fnn.jp/posts/00438370HD

其他的文章里就有更详细的解析了:如果是老板跟你说,不去就罚你,或者告诉你这次有很重要的客人,那就相对好判断成强制参加。但是一些场合会直接喝到天亮,这种时候就涉及到二次会三次会什么的。

因此,从上面这些内容我们可以反过来推定,日本的社畜们,尤其是在黑心企业工作的人,几乎都在面对着下班后喝酒的压力。由此才会产生出上面这类刚性需求。同时还可以从这里看出,不少日本企业的免费加班特别严重,压榨得让人需要靠这类渠道去维权。


我们人类步入文明社会没有很长的时间,希望活在这个时代的大家都可以过上不需要为一口饭奔波到996甚至007的地步。也希望我们的社会能够越来越好,不要再有这么多可怕的加班。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日本,加班文化确实相当普遍,而下班后去居酒屋小酌一杯,也是许多日本人生活中常见的场景。不过,要说“经常”加班到“很晚”然后“还要”去喝酒,这其中也有一些 nuanced 的地方。我们先来聊聊加班。日本的工作文化中,“勤勉”和“责任感”被高度重视。很多时候,加班并不是因为工作真的做不完,而是大家都在.............
  • 回答
    你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很多关于日本武士和武士刀的常见误解。咱们来好好聊聊。关于武士刀的形状和切腹首先,得纠正一个普遍的看法:日本武士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太刀”或“打刀”等,通常被泛称为“日本刀”)的刀尖并不是完全平的,而是有一个尖锐的刀尖,和普通刀剑一样,是为了刺入和切割而设计的。 所谓的“.............
  • 回答
    关于“满洲国经济当时排名亚洲第一,日本第二,就是在全世界也属前列”的说法,我们需要非常谨慎地看待,并且要区分这是真实的历史评价还是某种宣传口号。首先,说满洲国经济“亚洲第一”的说法,我没有找到任何可靠的历史数据或经济学研究能够证实这一点。事实上,根据当时的大背景,这个说法非常值得怀疑。让我们梳理一下.............
  • 回答
    日本2025年大阪世博会与博彩合法化:会是民宿经济的“解药”还是“迷局”?日本政府近年来动作频频,从计划在大阪建造大型度假村并推动博彩合法化,到2025年世博会的举办,一系列重大举措不禁让人心生疑问:这些宏大的计划究竟能否为持续低迷的日本民宿经济注入强心剂?现在,对于有志于投资日本民宿的人来说,是迎.............
  • 回答
    韩国这几年的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增强,用“迅猛”来形容确实不为过。近年来,韩国在多个领域都展现出了惊人的活力和竞争力,很多指标都显示出其快速崛起的势头,也让人们开始关注它与日本这个东亚老牌经济强国的比较。经济发展的迅猛之处:首先,从宏观经济层面来看,韩国的GDP增长率在过去几十年里一直保持着相对健康的.............
  • 回答
    关于《日本才是全球经济真正的「定时炸弹」》这篇文章,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评价其观点和论据的合理性。文章的核心观点:文章的核心观点在于,日本经济表面上的稳定和秩序,实际上掩盖了其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而这些问题可能会在未来对全球经济造成严重的冲击,使其成为一个“定时炸弹”。作者可能认为,相较于一些新兴市.............
  • 回答
    孙正义在2014年大胆预言,日本经济将在2050年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这个预言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关注,也引发了不少讨论。如果这个设想真的成为现实,那么世界格局无疑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日本将重塑其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曾经的“经济巨人”日本,在经历了长期的经济低迷后,如果能够奇迹般地.............
  • 回答
    “失去的二十年”——这个词组本身就带着一种沉甸甸的历史感,让人联想到日本经济一度辉煌后的失落与挣扎。在这段漫长的经济低迷期,日本民众的生活水平和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无疑都经历了深刻的考验。民众生活水平:不易察觉的侵蚀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既然是“失去的二十年”,那么日本民众的生活水平一定急转直下,与发达国家.............
  • 回答
    关于日本人是否“严谨”,这是一个非常普遍但同时也非常复杂的问题,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事实上,日本人确实在许多方面表现出高度的严谨性,但这种严谨性背后有着深刻的文化、历史和社会原因,并且也存在一些被过度神化或忽略的方面。日本人严谨的普遍印象和体现:这种普遍印象并非空穴来风,日本人确实在很.............
  • 回答
    关于“日本人真的有国人想象中那么开放吗?”这个问题,答案是“不一定,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开放’的定义和你想了解的是哪个层面的开放”。中国人对日本人的开放程度的想象,往往源于一些表面现象、媒体报道、或者特定文化输出(如动漫、日剧),这些信息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片面性或夸大。我们不妨从几个维度来详细分析:.............
  • 回答
    关于日本民众对书中“中国崩坏论”的态度,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是非题,它背后牵涉到复杂的历史、文化、信息传播,以及日本人看待外部世界的角度。简单地说,不能一概而论地说“所有日本人都相信”,但也不能忽视这些书籍在日本市场确实存在,并且有其受众。要深入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1. 书籍市场的.............
  • 回答
    关于“日本人真的敬业吗?”以及“真的会守着破小公司干一辈子吗?”这两个问题,确实是很多人对日本职场文化感到好奇的地方。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更细致地去理解日本社会的背景和价值观,而不是简单地用“是”或“否”来概括。敬业,还是被束缚?首先说说“敬业”这个词。在许多外人看来,日本人在工作上的确表现出很高的.............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问题,很难用简单的“是”或“否”来回答。日本人对韩国人和中国人的看法是动态的,受到历史、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媒体宣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且个体差异非常大。要详细说明这一点,需要我们深入探讨几个关键维度。首先,从历史纠葛来看: 对韩国: 日本与韩国之间最大的历史遗留问题主要.............
  • 回答
    关于日本人“坏”还是“好”的看法,确实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看待的角度、接触的个体以及历史背景的理解。电视剧的塑造固然会放大某些特质,而东北老人的说法则可能源于他们亲身经历的时代和接触到的人。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个事儿,尽量说得细致点,听着也舒服。首先,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我们不能回避那段.............
  • 回答
    南京大屠杀是二战期间日军在中国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这段历史如同深埋的刺,时刻提醒着幸存者和后辈们所遭受的苦难。对于中国人是否应该因此而憎恨日本人,这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问题,涉及到历史、情感、政治以及我们如何看待当下。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首先需要正视历史的真相。南京大屠杀,又称南京浩劫,发生于1937.............
  • 回答
    你和你姐在这方面的看法差异挺大的哈!审美这东西嘛,就像谈恋爱,有人喜欢小家碧玉,有人钟情热情似火,是很个人的感受,很难说谁对谁错。你姐觉得日本人不好看,觉得石原里美和桥本环奈也丑,这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也不是完全空穴来风。咱们这么想哈,每个人对于“美”的定义和标准都不太一样,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
  • 回答
    关于“日本人是否真的对中国充满偏见”,这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问题,很难用简单的“是”或“否”来回答。我的观察和一些公开信息表明,确实存在一部分日本人对中国持有负面看法或偏见,但绝非所有日本人都是如此,也并非所有负面看法都构成狭隘的偏见。 理解这一点非常重要。为什么会存在负面看法或偏见?要深入分析这个问.............
  • 回答
    关于抗日战争时期李先念向日本人收税的说法,在史学界和民间流传甚广,但其真实性以及具体的“收税”行为,目前缺乏确凿、直接的史料支持,且存在较大争议。这种说法的核心内容一般是:在日军占领的某些地区,新四军(李先念曾任新四军第四师师长)为了筹集军饷和物资,采取了“收税”的方式向日伪政权统治下的百姓征收赋税.............
  • 回答
    关于“东北小丰满水电站一直被日本人偷电”的说法,这更像是一个流传甚广但缺乏确凿证据的民间传闻,而非史实。要详细讲述,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剖析这个传闻可能存在的根源以及它为何难以站住脚跟:传闻的可能来源与解读:1. 历史背景的误解或夸大: 日本在东北的侵占历史: 日本在中国东北进行了长期.............
  • 回答
    明治维新前,日本确实存在不吃肉的习俗,这并不是一个完全绝对的禁令,而是社会、宗教和历史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要详细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拨开历史的层层迷雾,探究其深层原因。历史的开端:佛教与动物崇拜日本自古以来就有对自然的敬畏之心,神道教作为本土宗教,崇拜万物有灵。然而,随着佛教在公元6世纪传入日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