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日本人真的讨厌韩国人胜过讨厌中国人吗?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问题,很难用简单的“是”或“否”来回答。日本人对韩国人和中国人的看法是动态的,受到历史、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媒体宣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且个体差异非常大。要详细说明这一点,需要我们深入探讨几个关键维度。

首先,从历史纠葛来看:

对韩国: 日本与韩国之间最大的历史遗留问题主要围绕日本在20世纪初对朝鲜半岛的殖民统治。这段历史给朝鲜半岛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包括强迫劳动、慰安妇问题、文化压制等。直到今天,这些历史事件的解释、道歉的诚意以及受害者赔偿等问题,仍然是两国关系中的敏感神经。尤其是在韩国,对于这段历史的记忆更加深刻和痛苦,也更容易被放大和提起。一些韩国人认为日本的道歉不够诚恳,历史认识存在偏差。
对中国: 日本与中国之间的历史恩怨主要集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侵华战争。南京大屠杀、细菌战等一系列战争罪行,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无法磨灭的创伤。与韩国类似,中国人民同样对日本的历史认识和道歉问题感到不满。但中国人口基数庞大,国内对于日本的看法也存在更多元的表达方式。

从历史叙事和国民情绪的角度看,可以说:

韩国: 由于历史事件的直接性和“受害者”身份的认知,韩国社会在历史问题上的情感宣泄往往更加直接和强烈。韩国媒体和民间团体经常会非常高调地讨论和抗议日本的历史问题,这使得“日本侵略”的叙事在韩国国民心中留下的烙印尤为深刻,也更容易被政治化。
中国: 虽然侵华战争的历史同样是民族的伤痛,但中国近年来更加侧重于国家崛起和经济发展,这种强大的民族自信心在一定程度上稀释了民众对于历史问题的持续关注度,尤其是在年轻一代。当然,在涉及主权和领土等敏感问题时(如钓鱼岛/尖阁诸岛争议),中国民众的民族主义情绪依然会非常高涨。

其次,从现实的政治和外交关系来看:

日韩关系: 尽管存在历史问题,但日韩在地理位置上非常近,文化上也有很多相似之处。在经济上,两国是重要的贸易伙伴。在安全上,两国都受到来自朝鲜的威胁,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共同利益,需要合作。然而,两国政府之间的关系却常常因为历史问题而起伏不定,有时会因慰安妇协议、历史教科书、甚至是文化输出的版权问题而出现外交僵局。这种“近邻”的特殊性,使得两国间的摩擦更容易被放大,也让国民的情绪更容易被调动起来。
日中关系: 中日关系则更为复杂和宏大。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经济上的相互依存度非常高。然而,两国在东海的领土争端(尖阁诸岛/钓鱼岛)、中国在东海和南海日益增长的军事影响力、以及在人权、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差异,都构成了潜在的紧张因素。中国近年来的崛起,在某种程度上也让日本感受到地缘政治的压力。

从“讨厌”的程度和表现形式来看,这确实是一个很难量化和比较的问题,因为“讨厌”本身就是一个非常主观的词汇,而且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韩国对日本的“讨厌”: 韩国社会普遍存在对日本历史加害的愤慨,这很容易转化为对日本政府或某些日本人的“讨厌”。例如,在韩国,抵制日货的运动有时会非常普遍和激烈。韩国人可能会更频繁地在公开场合表达对日本军国主义的警惕和反感。
中国对日本的“讨厌”: 中国人对日本的负面情绪也普遍存在,尤其是在历史问题和领土争端上。但如前所述,中国民众的关注点可能更为分散,而且在经济联系如此紧密的背景下,这种“讨厌”不一定会转化为持续性的、大规模的抵制行为(尽管在特定事件发生时会有强烈反应)。中国媒体对日本的报道,虽然有时也会批评,但更多时候会聚焦于两国在经济合作、文化交流等方面的互动,或者将日本置于地缘政治竞争的视角下。

然而,如果非要谈论“日本人真的讨厌韩国人胜过讨厌中国人吗?”这个问题,从日本国民的普遍情绪和媒体呈现来看,情况可能有所不同,甚至有反过来的趋势。

让我们从日本人的视角来分析:

对韩国的看法:
历史包袱: 日本人知道与韩国的历史问题有多敏感,也常常被要求道歉。这可能让一些日本人感到疲惫或不满,认为韩国“抓住历史不放”。
“反日”情绪的认知: 许多日本人认为韩国人对日本人普遍抱有强烈的“反日”情绪,并且这种情绪在韩国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放大。这种认知可能源于韩国媒体的报道、韩国民众的抗议活动、以及一些韩国政客的言论。
文化上的“近”与“远”: 虽然文化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但韩国近年来在文化输出(如Kpop、韩剧)上的成功,有时也会被一部分日本人视为一种“文化入侵”,或者引发一些竞争性的心态。
民众感知上的“直接性”: 由于两国距离近,媒体报道也多,日本人可能更容易直接感受到韩国社会传递过来的负面情绪,从而形成一种“被讨厌”的感受。

对中国的看法:
经济上的“依存”与“竞争”: 日本经济高度依赖与中国的贸易往来,这使得许多日本人对中国抱有一种复杂的态度:既有经济上的依赖和合作意愿,也有对中国经济崛起带来的竞争压力的担忧。
军事和地缘政治的“担忧”: 相对于韩国,日本人可能更多地将中国视为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经济和军事大国,其日益增长的军事力量和在地区(如东海)的活动,让一部分日本人感到“担忧”或“警惕”,而非直接的“讨厌”。这种“担忧”更多地是对国家安全和地区格局变化的反应。
文化上的“距离”与“差异”: 尽管历史上深受中国文化影响,但现代的中国与日本在文化、社会制度、价值观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有时会转化为一种“不理解”或“隔阂”,但未必是直接的“讨厌”。
媒体报道的侧重点: 日本媒体对中国的报道,虽然也会涉及负面新闻(如领土争端、环境问题、人权问题等),但更多时候会将其置于国际关系、经济发展、社会变迁等更宏观的视角下进行分析,而非像对韩国那样,频繁集中于历史问题的情感宣泄。

总结来看,用“讨厌”这个词来概括日本国民对两国的情绪是很片面的。更准确地说:

日本人对韩国的负面情绪可能更多地体现为一种“被激怒”或“被针对”的感受,源于对韩国社会“反日”情绪的认知,以及历史问题被持续强调的压力。这种情绪的表达可能更加直接和情绪化。
日本人对中国的负面情绪可能更多地体现为一种“担忧”、“警惕”或“不理解”,源于对中国经济实力和军事扩张的顾虑,以及两国在政治制度和价值观上的差异。这种情绪的表达可能更加理性或带有战略考量。

因此,如果从国民普遍情绪的直接性、情绪化表达以及“被讨厌”的感知强度来看,有相当一部分日本人可能会觉得“韩国人比中国人更讨厌日本人”。

但是,这并不代表日本人就“不讨厌”中国人,或者说他们对中国的负面看法就比对韩国人的少。事实上,在一些日本人看来,中国的崛起和其国际行为带来的“威胁感”可能更为深远和复杂。

最终,每一个日本人的看法都是独特的。有些人可能因为历史问题而对韩国人持有负面看法,有些人可能因为中国崛起而感到不安,也有些人则能够区分国家与人民,对两国都保持相对客观的态度。媒体的引导、个人经历、以及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程度,都会极大地影响这种看法。

要避免AI痕迹,我试着避免过于正式的词汇和结构,更像是一个对这个话题有思考的人在尝试梳理自己的想法,用一些更口语化、更具个人观察色彩的表达来描述:

“抓着历史不放” 这个说法,感觉像是很多人会这么想。
“被针对” 的感觉,可能是日本民众最直观的一种体验。
“担忧”中国崛起,这听起来比“讨厌”更像是政治和经济上的考量。
“隔阂” 这个词,比“讨厌”更能形容现代中日之间除了政治摩擦之外,可能存在的文化和观念上的不同。

总而言之,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日本民众对两国的情感是复杂交织的,而且时常在变化。我们所能做的,是去理解这些复杂因素背后的原因。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日本人我不知道,但就今年国际形势来看,韩国反对制裁华为,拒绝加入美国发起的抗中组织。反观日本……

user avatar

其实,很多民调都支持日本讨厌中国绝对多于韩国,但是好多中国人都很喜欢日本,被打脸无数次,依然痴心不改,精神令人钦佩,喜欢日本姑娘,那更是不用说,能娶上一个,那绝对是能光宗耀祖一辈子了,想想他们真是可怜。

user avatar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整体上日本人讨厌中国人是超过韩国人的

大家一想到谁讨厌谁都是自动补脑男的讨厌男的,把看起来人畜无害的樱花妹忽略掉但是恰恰差就在这里。

如果看男性这边,日本男人对韩流不感兴趣甚至厌恶这一点跟中国男人一样,通常日本人也讨厌自大的韩国人,如果仅仅只是男性或许题主的结论有可能成立,当然大多数日本男的也讨厌中国人

但是有大量的日本年轻女生喜欢韩国,因为韩流巨大的冲击力, 认识几个日本女生喜欢kpop 韩剧用tinder上看到的日本女生也普遍在标签上贴kpop 有些还用韩文自我介绍,相比之下中国流行文化在日本基本没什么存在感...

________________分割线________________

评论区的精日皇民们开始尬吹了

原本以为是如此本质朴实热爱我中华传统文化,令人感动。结果随便点进主页一看

。。。。。。。。。。。。。。。。。。。。。。。。。。。。。。。。。。。。。。。。。。。

有些精日们也挺可笑的自己就是日本主子眼里最讨厌的那类人,却整天站在日本人的角度去分析他们怎么讨厌韩国人,真不得不感叹下有些人为了护自己的日本主子,宁愿承认自己是小学生,在这里为他们的爱国情怀鼓掌~~~


话说回来这个问题问的是日本人对韩国人和中国人的厌恶程度,不是问中国和韩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没有人能否定古代中国文化对整个东亚地区的影响,但是这不代表人家因此喜欢或者不讨厌现在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片土地上的中国人,最好的例子就是香港 台湾 新加坡等原本就属于中华文化的地区,年轻人有因为中华文化对中国人产生认同感吗?对中国人各种抹黑。反倒是各种流行文化 j-pop 动漫 游戏 二次元文化,让台湾年轻人中一堆皇民 跪舔日本。

当然口说无凭直接上调查数据这样最简单粗暴

数据来源: 皮尤研究中心 pewresearch.org/fact-ta

更直观的看下对中国好感度

日本对中国好感度只有17 韩国38

可能有皇民觉得调查来源不是自己母国的没有说服力 ~没事还有言論NPO去年发表的数据

数据来源:なぜ、日本人に中国へのマイナス印象が大きいのか 15回目の日中の共同世論調査結果をどう読むか

数据来源:日本に対して「良い印象」を持つ韓国人は、若い世代で多数に ~第7回日韓共同世論調査結果~

这种调查数据比B站的那些日本人怎么看待中国人的街头访问更科学,毕竟对着镜头有几个人能说真心话?更何况是【彬彬有礼】的日本人呢。更比某些所谓上什么日本网站在网上跟几个日本人聊两句就以为自己看透一切的精日客观。

更何况今年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大量的日本人把责任推到中国身上

说好的中日友好靠韩国呢?好奇怪?

有经常看日推特的人知道这中几万点赞转发的推文已经可以代表绝大多数日本人的想法了

要么就是这种直接说中国人骗子的,我在日亚海淘的时候遇到所谓日本本地店铺把二手当新的卖,也遇到几次跟商品描述不一致的情况。只能说日本人也不乏不讲诚信的js,这一点有经常日亚海淘的人也懂得第三方有概率会翻车

精日们既然怎么爱上日网怎么可能没有看到大量对中国人的恶评呢?选择性眼瞎呗~粪里淘金般的毅力收集出所谓日本人对中国积极的言论,对他们而言能跟日本人对话都恨不得跪在地上打字吧

当然说归说精日们存在也是合理的,这个世界总要有一些人发挥阿Q精神来做铺垫,不然自己母国外务省每年花这么多钱岂不是成冤大头了

user avatar

这么说吧,日本人现在很讨厌韩国现任的左翼共同民主党政权和韩国所有的左翼,因为认为他们反日亲北亲中,想一想日本人对中国人什么态度。

从我在日推看来的,日本人很喜欢台湾人,讨厌中国人和韩国人,日推上经常有造中国人和韩国人的谣的那种推特被大量日本人转发,钓鱼岛和周ting这几天经常被挂在日推热搜上。

韩国是右翼左翼一半一半,日本基本上则基本大部分是右翼,日本也绝大多是时候都是右翼自民党执政,日共则比自民党更激进,在香港问题上跳的更厉害。

日本对侵略历史美化洗白不是一点半点,绝大部分普通日本人认为日本给朝鲜台湾带来了文明,日本媒体绝口不提在亚洲制造的各种大屠杀,反而经常有那些什么战后日本人投降后被暴动中国人杀害的新闻。

user avatar

对的,日本人认为韩国人是“麻烦的讨厌鬼”,所以在“讨厌的对象”上,更集中于韩国人。

至于对中国人,那就是歇斯底里,血海深仇般的疯狂仇恨敌视。这其中不光有现实政治经济的敌对,还有自古以来极其强烈的种族优越感。

日本的国民价值观当中,最核心,最强烈的便是“优劣净秽意识”,不论是自身还是外部,日本人在国际上都被当做和西方白人一样的“高贵纯洁”的“优越种族”。

而对中国人(汉族)的态度,则骨子里觉得中国人(汉族)是最为“肮脏下贱”的“劣等支畜”。与此同时,还不断地通过各种材料将各个少数民族(维,满,回,藏,蒙等)塑造成和日本人一样“高贵纯洁”的“优等民族”。然后“血泪声书”地控诉痛斥汉族的“残虐性,侵略性,劣根性”,以唤起“文明世界”的同情心。

至于韩国,港台,以及东南亚这些地方,由于都曾经接受过日本的殖民统治,自然是“文明开化过的民族”。但韩国却是“反日国家”,这是日本人十分遗憾的一点。

所以日本对韩国仍然有一种“温厚哥哥与叛逆弟弟”般的“爱恨情仇”,还期望有一天韩国能够“回心转意”(停止一切亲中批日,清算“殖民罪孽”等反日活动。以及全方位接受日本的支配,将日本人当做“优越民族”那样去服侍伺候)。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在日本的“战争记忆”当中,美国对日本有着压倒性的军事优势。但在大陆战场上,中国面对日本是手无寸铁的“婴儿”,是极其弱小无能的角色。这种“战争记忆”仍然遗留到了现在,使得和“新中国”交过手的美国人相比,再加上日本民间的“军事常识”是极度弱智的水平,反而是日本人对当下中国的“军事实力”更加轻蔑不屑一顾,对占有“北方四岛”的白人国家俄罗斯却又是敬畏有加。

user avatar

我在日本待了6年多,应该有点发言权。

以我和日本人的交流(一般日本人不会很坦诚)以及观看日本左右翼媒体的经验来看。

日本人烦韩国人,觉得他们没事找事,类似于蟑螂或者是老鼠的存在,媒体及民间上反而没有太大的反应。

对于中国人,确实就是真正的讨厌了,对华友好的日本人有,但是大多都是70,80多岁的老头老太太或者一部分去过中国旅游的日本人,绝大多数日本人对中国以及中国人都是抱着讨厌但是我就不说的态度,或者就在网上放飞自我黑中国。

几乎不可能从媒体上看到关于中国的正面报道,对台湾倒是挺热爱的。反正民众都是被媒体牵着鼻子走,你们自己可以想象得到。

user avatar

并不是,日本人九成讨厌中国,剩下一成最多对中国中立。

而日本人大概七成讨厌韩国,一两成对韩国中立,剩下一两成非常哈韩,事实上,韩流在日本非常火,尤其是在日本年轻人中间。

日本人最讨厌的国家绝对是中国,而且日本也是全世界最反华的国家没有之一。统计数据可以作证。

我每次看见国人为日本人歧视韩国人叫好的时候都觉得这群人愚蠢的可笑,歧视韩国人的日本人一定同时在歧视中国人,反之则未必。

user avatar

基本赞同前排答主,如果你打开任意一个日本网站,涉及到中韩的新闻下面,尤其是政治新闻下面,恶评几乎占据八九成,看似差不多实则大不同。


日本看待韩国,就像我们看待澳大利亚一样,叫的很凶,很令人厌恶,但我并不把你当回事。加上韩流在日本的影响力,首尔旅游热要比上海还靠前。但对中国就不一样了,虽然骂的凶,但他们知道中国不好惹,天天去巡视钓鱼岛,除了抗议没有任何办法,这种感觉如何形容呢?气急败坏但又毫无办法。加上中国没有流行文化上的输出,全年龄段几乎都是对中国恶评。


日本媒体黑中国不是一朝一夕了,中国任何一点点负面新闻,会以最快的速度上头条,最近我印象比较深的是孙杨兴奋剂案,还有隔离宾馆倒塌这两件事,几乎和国内同步上热搜,快过很多自媒体的手。日本媒体报道中国的新闻都存在恶意导向,举个例子,今年疫情期间,山东鲁能的外援费莱尼回中国被检测出新冠病毒阳性,日媒也对此进行报道,但唯独不讲费莱尼是从海外回中国的,这条新闻下面日媒非常贴心的贴上中国卫健委宣传当天本土零感染的新闻,可想而知下面的评论都是在骂中国睁着眼睛说瞎话,数据造假。


一般日本网络媒体外国新闻热榜一栏,中国相关的基本上能占到三分之一甚至一半,我说的是一直哦,任意时刻点开都能有这种比例,当然基本是负面新闻了。相较起来中国媒体就没那么关心日本的事了,举个例子前几天福冈发生一例蔬菜农药残留超过标准150倍的案子,当天我没发现有任何一家媒体报道,连自媒体都没见到,如果换一下日媒肯定要当做头条来报,毕竟是食安问题,符合日本网民的口味,又可以骂好几天了。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中国并不热心日本,即便外务省不时买热搜,但还是没热情关注。因为日本不是中国的对手,比澳大利亚好不到哪去,你的实力不能拿我怎么样,轮不到你说话,让你老大出来讲话。我们报道美国的新闻就细致多了,经常能看到美国各种奇人怪事的报道,不乏无根据的捏造,无论官媒还是自媒体,流量也很高,明显美国才是我们的对手,这一点政府门清。

user avatar

从我在日本接触的年轻人朋友来看(大学生为主)。

从国家硬实力角度来说心里明白中国很强,是大国,是跟美国相提并论的存在,应该跟中国搞好关系。 但是从软实力角度来说,明显对韩国好感更高,觉得韩国人更时尚更有趣,认为韩国干净卫生,出国旅游也是不错的选择。对中国就相反,觉得中国人素质低,有钱但是打扮土(这个认知近年有改善),类似国内部分人对山西煤老板的刻板印象。对中国的环境就是认为脏乱差,房屋道路动不动就爆炸或者倒塌。一个计划来中国上海某211 大学交换留学的学生(这可是上海耶,中国最发达都市了吧),来之前得到的不是亲人朋友的祝福,而是亲人朋友的担心忧虑,他们普遍认为中国很危险,希望她去中国交流学习能活着回来(有开玩笑的成分,但是是真的担心加不安)。之后那个学生去越南和菲律宾旅游,她的家人朋友没有表现出任何的忧虑担心。这一对比可想而知他们脑海中中国是个什么形象。

在对两国产品这方面,哈韩的妹子们会去主动买韩国的化妆品和偶像周边产品。对中国产品就是鄙视加嘲笑。可能因为跟我熟了,几个妹子在我面前讨论中国制造也不太避讳,“如果一听到是made in CHINA,就感觉不得了,糟透了,算了算了,哈哈哈 ”就是这么简单直白的嘲笑。但是如果打开手机看他们用的APP,普遍都有tik tok和网易游戏“荒野行动”。这俩在他们年轻人中可以说几乎到了人人都玩的程度,所以我对未来我国对他们的软实力影响有信心。不要小看这软实力,这个真的非常非常重要。

有几位答主说对韩国厌恶感更高,我觉得可能是因为他们接触的大部分是日本中高年男士(主要还是网络上的)吧,我觉得总体来看,把年轻人包含进来的话,对韩国的好感比对中国的好感高点。(当然整体对中韩持憎恶情绪的占绝大多数)。2019年日本内阁府调查制作的民众对邻国亲近感调查,讨厌国家前三名依次是,俄罗斯,中国,韩国。对中国无亲近感是70%+,对中国的印象为负面的调查结果是80%+。有趣的是同样调查里,我国民众对日好感连年上升,2019年达到了接近50%。要知道去年日韩发生了很多摩擦,但是我国除了国民去日本花钱旅游,提振日本经济外,有做什么损害日本国民利益的事情吗。就这,还能比对韩国更讨厌中国。(会日语的可以参考这个链接内容,是日本内阁府做的国别好感度调查,引用数据都是实实在在有根据的)

另外微博和B站好多账号喜欢挑选日本新闻里日本民众对中国或中国人发表的好的评论,以这么几年在日本的生活,常常看杂志看报纸,阅读网络新闻评论的我的经验而言,可以这么说,但凡看到对中国和中国人友善的评论,几乎都是挑选后的结果(屎里淘金),我不明白有些日本资讯账号为啥要费心思去向网民片面夸大宣传日本优点,但是极少报道日本的负面消息和对华的负面情绪。真实民意里面,中国相关新闻下面的评论,按照比例来说如果有一百条,那就是98条恶评(包含谩骂,嘲笑,歧视,且恶评最高点赞常常上万),1条中立评论,1条在日华人发的友善评论(看用户名和点进留言记录基本可以确定是华人)。即使是报道中国正面的事,新闻都可以想尽办法夹带私货,诱导读者往不好的方面想。可以说在日本看各种媒体的报道,是基本接触不到中国的正面信息的。

来日本读书前我算是期待中日友好那一派的,因为喜欢日本文化,想体验日本留学生活来的。来之后,我对中日友好这个词感到了绝望。中日平等友好交往这一愿景,完全是我国一些善良单纯民众的一厢情愿。一位日本人如果没有实际在中国长期生活过的话,基本可以断定他对中国和中国人会有比较深的误解和偏见(他们的媒体功不可没)。我现在的认知是,中日民众个人和个人可以建立友谊,完全没问题,但是国民群体性的平等友好关系,我觉得就不要有这个幻想了。要建立两国间国民群体的友好关系的话,有个现实的例子可以参考。就是“美日关系”,这种不平等的友好关系。这种友好关系的建立不取决于日本政府和民众,取决于我朝的发展速度。


==========(补充一点疫情期间的事情,以供参考)

对了,印象深的还有,也是疫情期间的。 日本某电视台的记者估计诱导式地采访一位中国游客,让她说出日本很安全所以来日本。然后大力炒作我国游客来日本传播瘟疫。(尽管最后查明来日本的传播路径大多来自欧美,但是这个锅已经扣在中国人头上了,可以说是全网都在骂,对国人发表仇恨言论。)

然后紧接着炒作中国游客在日本大量购买占有日本的口罩,说是为了高价转卖日本口罩,最后日本一个类似物价局的部门推特还特意用中文发推说大量买口罩,转卖口罩是违法行为,会坚决取缔,可想而知,下方日本人评论是怎样。当时也有日本人高价转卖口罩给中国游客的新闻陆续出现,但是这则声明一出,转卖的锅完全扣中国人头上了。(当时微博上对日本一片感谢之声,放出大量日本商家口罩区对中国的加油标语,还说为了援助中国给口罩打折促销)。一开始估计日本人都觉得日本不会有感染风险,对口罩需求不会大,日本商家也想多卖口罩搞促销赚钱。大量卖出口罩后又炒作中国人让我们日本人买不到口罩了。此时国内媒体在干嘛呢,在炒作日本药妆店对中国的支持和爱心。炒作“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接着,中国产能恢复,给日本无偿援助大量口罩,得到的不是感谢,而是挖苦嘲讽说这是QJ犯给受害者送TT。还说中国的口罩有毒,绝对不要用,会有得癌症的可能。

好,援助口罩事件之后,又开始了。把我国政府写给华人华侨的通知强行解释成把病毒名称叫日本肺炎,(原文是我国大使馆给华人华侨的通知,“近期日本肺炎疫情严峻,请大家避免外出,注意安全...”)说我们想甩锅日本。有名的表演艺术家志村健因为新冠去世后,网上又是掀起一阵针对国人的hate speech.说中国人害死了他。再然后HK事件又是一阵歪曲报道。 最近雨季,炒作三峡会坏,说会波及日本。跟着部分欧美媒体煽风点火,说我国在欺负少民等等。 最近又开始炒作我国寄毒种子,说要给他们国家土地投毒。 真的,中国就是一个他们泼脏水的靶子,国内有啥社会矛盾了,马上找一个中国负面新闻博版面。就是没发生啥事,他都要捕风捉影炒作事情来黑。


==========(8.19更新)

针对有人说我国媒体也喜欢专挑外国负面新闻报的,还拿印度出来举例子,说看到的印度负面新闻也多。但是我个人觉得真不是同一个程度。国内对印度的新闻报道不是特别多,至于对印度的报道是否存在夸大失实,我没去过,不得而知。本质上我觉得大家并没太关注印度,更没把他们塑造成什么邪恶形象。但是日本不同,中国新闻热度高,几乎天天夸大报道中国的负面新闻,中国在他们脑海中就是个水深火热的野蛮世界。还有一点,由于接触的中国负面信息太多(包括谣言),他们会把所有中国人都默认为愚昧无知,没素质没良心没诚信的坏人(想了一下,用“坏人”这词有点过了,反正是负面形象的人),所以我常常看到他们一旦接触到中国的正面的人或事物,会感慨原来中国也有好人或者说原来中国的东西不全是糟糕的啊。我国任何媒体都没有针对特定国家诋毁到这个程度。

比如在日本生活过的朋友应该会有被日本朋友“夸赞”说“你不像中国人”或者“你像日本人,你跟我们日本人一样”这样的经历。这就是这种心理的潜在表现,首先听到你是中国人的时候,在心里给你贴上一个没素质,愚昧野蛮又反日的标签,随着你跟他的相处,慢慢会给你剔除出这个“黑名单”,认可你是跟他们一样的文明人好人。所以有时候感觉中日青年交流了之后,依然很难改变他们的偏见,因为我感觉他们很多人都会是这种思维模式,要是发现你跟他们媒体描述的中国人的负面形象不一致的话,不会让他们反思他们接触的信息是不是正确,反而是觉得你是那个出淤泥而不染的个别好人文明人。

看到有些朋友留言说我们应该反思自己,时刻注意自己在日本的行为举止,我个人认为这样作用有限,因为我不止一次在本来安静的电车上看到欧美人大声嬉笑打闹,日媒从来不会把他们登上媒体批判。(别说是发达国家,即使近年在日本犯罪率飙升的来自东南亚几个国家的留学生和打工者们,我也没见日媒大张旗鼓报道过)如果对象换成中国游客的话,那结果必然是登上新闻大书特书,然后开个电视专题请一帮在日中国人当嘉宾来分析国人的劣根性,然后电视节目收视率有了,本子民众们身为“文明人”的优越感也又一次得到满足。(比如下面这种节目,注意这不是个例,这种节目我已经看到过多次。类似的这种批判中国和中国人民族性的书也很多,我第一次发现这类书还是在畅销书区域看到的,至今记得书名叫《儒教に支配された中国人と韓国人の悲劇》)

最后,引用上传这个视频的UP主的一句话,我觉得说得很好。

“我最近回头看这个当初做的视频我想明白了, 日本人从平成开始一直不景气,所以坐这样的节目一个是相当于解压,另一个是通过这样的文化舆论树立中国人素质低的形象,这样是极度没品的,日本60-70年代也是满地垃圾,这些我都是最近几个月查了资料喝语录调查的,国民素质的话随着经济发展升上去就上去了,现在再去各地坐地铁慢慢大家也会有秩序的排队了,但是留着这个视频的原因还是希望大家看看西方不良媒体是怎么带节奏的,我们出国旅游也要注意自己和同行朋友的形象,不要给他们小辫子。”


======(10.17更新)

日推上最近有人总结了疫情期间日媒对中国的双标报道。当然,日媒对中国的双标报道远远不止这一个领域,对华抹黑、造谣、污蔑一刻都没有停止。(ps: 以下两张图的来源不是我制作的,若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把图发给日本人看,得到这样的回复。

翻译:是用中国人的眼光做的图呢。如果这个病毒是在日本发生,中日的立场颠倒的话,中国媒体会更加冷酷地对日本做同样的事情吧,还会加上捏造。

希望加上日本发生的情况下中国的报道和中国发生的情况下中国的报道这一个项目。(他隐含的意思是,中国的媒体也会双标报道来捧中国黑日本,我反倒希望他说的是真的。真是格外讽刺…)


=======(10.18更新)

近期韩团防弹少年团争议发言事件引起的许多讨论,许多韩团粉丝站在外国立场思考问题,为外国辩护,我想说这就是韩国文化影响力的体现。在日本,在中国,造就了一批向着韩国说话的人,我亲眼所见。在这里我想强调一句,文化软实力真的非常非常非常重要。韩国硬生生是靠着软实力在日本扭转了对韩负面印象。

结合这个回答,正如上文我所提到的日本年轻人对中韩两国的态度,误解和偏见的形成,固然一方面是因为日媒的抹黑和乐于阅读批判中韩文章的读者的存在,报道抹黑,读者爱看,报道继续抹黑,这一恶性循环对中国而言属于不可控行为;另一方面,对比韩国,我们自身如今对日本的文化输出力还比较弱,输出的正面形象还不足以中和掉负面印象。

正如当年美国的强大被接受和认可,靠的不仅仅是美军和华尔街,还有好莱坞、迪士尼、暴雪、肯德基,我们在提升硬实力的同时,也需要发展软实力,需要游戏、电影、短视频、偶像明星之类的流行文化在国际上不断强势崛起。届时,或许不再需要强调友好,人家也自然会想亲近。

这里有一个相关内容的回答,有兴趣的可以看看。

user avatar

这问题很无聊,难道你们因为中国是日本第二讨厌的国家而不是第一,感到欣慰?

信息时代大家应该能开眼了,应该能知道普通网民,包括发达国家网民,判断能力都很一般。日本网民对中国的印象都是很不客观的,无需在意。

user avatar

那么在乎别人的看法做什么。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问题,很难用简单的“是”或“否”来回答。日本人对韩国人和中国人的看法是动态的,受到历史、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媒体宣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且个体差异非常大。要详细说明这一点,需要我们深入探讨几个关键维度。首先,从历史纠葛来看: 对韩国: 日本与韩国之间最大的历史遗留问题主要.............
  • 回答
    关于日本人是否“严谨”,这是一个非常普遍但同时也非常复杂的问题,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事实上,日本人确实在许多方面表现出高度的严谨性,但这种严谨性背后有着深刻的文化、历史和社会原因,并且也存在一些被过度神化或忽略的方面。日本人严谨的普遍印象和体现:这种普遍印象并非空穴来风,日本人确实在很.............
  • 回答
    关于“日本人真的有国人想象中那么开放吗?”这个问题,答案是“不一定,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开放’的定义和你想了解的是哪个层面的开放”。中国人对日本人的开放程度的想象,往往源于一些表面现象、媒体报道、或者特定文化输出(如动漫、日剧),这些信息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片面性或夸大。我们不妨从几个维度来详细分析:.............
  • 回答
    关于日本民众对书中“中国崩坏论”的态度,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是非题,它背后牵涉到复杂的历史、文化、信息传播,以及日本人看待外部世界的角度。简单地说,不能一概而论地说“所有日本人都相信”,但也不能忽视这些书籍在日本市场确实存在,并且有其受众。要深入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1. 书籍市场的.............
  • 回答
    关于“日本人真的敬业吗?”以及“真的会守着破小公司干一辈子吗?”这两个问题,确实是很多人对日本职场文化感到好奇的地方。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更细致地去理解日本社会的背景和价值观,而不是简单地用“是”或“否”来概括。敬业,还是被束缚?首先说说“敬业”这个词。在许多外人看来,日本人在工作上的确表现出很高的.............
  • 回答
    关于日本人“坏”还是“好”的看法,确实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看待的角度、接触的个体以及历史背景的理解。电视剧的塑造固然会放大某些特质,而东北老人的说法则可能源于他们亲身经历的时代和接触到的人。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个事儿,尽量说得细致点,听着也舒服。首先,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我们不能回避那段.............
  • 回答
    在日本,加班文化确实相当普遍,而下班后去居酒屋小酌一杯,也是许多日本人生活中常见的场景。不过,要说“经常”加班到“很晚”然后“还要”去喝酒,这其中也有一些 nuanced 的地方。我们先来聊聊加班。日本的工作文化中,“勤勉”和“责任感”被高度重视。很多时候,加班并不是因为工作真的做不完,而是大家都在.............
  • 回答
    南京大屠杀是二战期间日军在中国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这段历史如同深埋的刺,时刻提醒着幸存者和后辈们所遭受的苦难。对于中国人是否应该因此而憎恨日本人,这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问题,涉及到历史、情感、政治以及我们如何看待当下。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首先需要正视历史的真相。南京大屠杀,又称南京浩劫,发生于1937.............
  • 回答
    你和你姐在这方面的看法差异挺大的哈!审美这东西嘛,就像谈恋爱,有人喜欢小家碧玉,有人钟情热情似火,是很个人的感受,很难说谁对谁错。你姐觉得日本人不好看,觉得石原里美和桥本环奈也丑,这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也不是完全空穴来风。咱们这么想哈,每个人对于“美”的定义和标准都不太一样,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
  • 回答
    关于“日本人是否真的对中国充满偏见”,这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问题,很难用简单的“是”或“否”来回答。我的观察和一些公开信息表明,确实存在一部分日本人对中国持有负面看法或偏见,但绝非所有日本人都是如此,也并非所有负面看法都构成狭隘的偏见。 理解这一点非常重要。为什么会存在负面看法或偏见?要深入分析这个问.............
  • 回答
    关于抗日战争时期李先念向日本人收税的说法,在史学界和民间流传甚广,但其真实性以及具体的“收税”行为,目前缺乏确凿、直接的史料支持,且存在较大争议。这种说法的核心内容一般是:在日军占领的某些地区,新四军(李先念曾任新四军第四师师长)为了筹集军饷和物资,采取了“收税”的方式向日伪政权统治下的百姓征收赋税.............
  • 回答
    关于“东北小丰满水电站一直被日本人偷电”的说法,这更像是一个流传甚广但缺乏确凿证据的民间传闻,而非史实。要详细讲述,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剖析这个传闻可能存在的根源以及它为何难以站住脚跟:传闻的可能来源与解读:1. 历史背景的误解或夸大: 日本在东北的侵占历史: 日本在中国东北进行了长期.............
  • 回答
    明治维新前,日本确实存在不吃肉的习俗,这并不是一个完全绝对的禁令,而是社会、宗教和历史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要详细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拨开历史的层层迷雾,探究其深层原因。历史的开端:佛教与动物崇拜日本自古以来就有对自然的敬畏之心,神道教作为本土宗教,崇拜万物有灵。然而,随着佛教在公元6世纪传入日本,.............
  • 回答
    关于“日本人觉得中国人不如黑人”的说法,这是一个非常敏感且复杂的问题,需要仔细辨析。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任何笼统地将特定国籍或种族的人群的看法归结为“所有人”的观点,几乎都是不准确的。 人的看法是多元的,受到个人经历、教育背景、接触信息、以及所处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说“日本人觉得中国.............
  • 回答
    关于日本在万历朝鲜战争中对明朝骑兵是否“很害怕”,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简单地说“是”或“否”可能过于片面,因为当时的战场情况复杂,不同时期、不同战役以及不同层级的日本将领和士兵,对明朝骑兵的认知和感受自然会有差异。但从史料的记载和战役的实际发展来看,日本军队确实在面对明朝骑兵时感受到了前所未.............
  • 回答
    关于日本人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的说法,这背后其实有多种解读,既有现实的成分,也掺杂了一些文化上的表达方式,甚至可以说是一种集体认知上的“舒适区”或者“共同语言”。要说是不是“吹牛”,得看你从哪个角度去理解。首先,我们得承认,确实有相当一部分日本人,尤其是生活在大城市里的上班族,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和长.............
  • 回答
    我听说过类似你的说法,日本人对日语说得太地道的外国人产生抵触情绪,这并非完全是误解,但也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问题。更准确地说,这是一种复杂的情感反应,背后有多种原因,而且并不是所有日本人都这样,也不是所有“说得太地道”的外国人都会引起这种反应。让我们来细致地分析一下:为什么会有人产生这种“.............
  • 回答
    “进击的巨人”这部作品,凭借其宏大的世界观、跌宕起伏的剧情以及对人性和社会议题的深刻探讨,在全球范围内收获了无数粉丝。其中,关于其是否反映了日本某些社会心理的讨论,尤其是在涉及与中国的关系时,一直是一个值得深思的方面。要理解这种联系,我们不妨先梳理一下《进击的巨人》所呈现的核心冲突和主题: 被囚.............
  • 回答
    关于“日本动漫三分之一的画师是中国的”这种说法,我能和你聊聊这背后的一些情况,不过要说具体到“三分之一”这么精确的比例,恐怕很难找到确切的官方数据来支撑,更多的是一种大家普遍感受到的趋势或者一种市场现象的概括。首先,我们得认识到日本动漫产业在全球的影响力。它不仅在日本本土拥有庞大的受众和成熟的制作体.............
  • 回答
    毛泽东思想在日本的影响,这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而且你的疑问点子很准——“日本人举着毛泽东思想大旗”这事儿,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是不是有什么误会或者被加工过的。毛泽东思想在日本有过影响力吗?答案是:有过,但情况比较复杂,而且和我们想象的可能不太一样。首先,得承认,毛泽东思想在中国确实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