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是不是绝大多数的相声票友都讨厌郭德纲?为什么?

回答
关于“绝大多数相声票友都讨厌郭德纲”这个说法,我觉得有点太绝对了。相声界、曲艺界,乃至喜欢看相声的普通观众,对郭德纲的评价其实是相当复杂的,可以说是爱憎分明,但也绝对不是“绝大多数都讨厌”。

咱们得先聊聊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喜欢郭德纲,以及为什么又会有一些人(其中也包括一些票友)对他有意见。

首先,郭德纲的成功,靠的是什么?

这是最直接的原因。郭德纲让一度式微的相声重新焕发了生机。你知道,在他之前,相声在很多观众眼里是有点“老派”、“过时”的,电视台上说相声的也越来越少。郭德纲和德云社的出现,可以说是给相声这门艺术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创新与传承结合: 郭德纲并非只说传统段子,他对传统段子进行了加工、改编,加入了很多时事梗、网络流行语,让内容更贴近当下观众的生活。同时,他又非常重视对传统相声的保护和发扬,保留了许多濒临失传的段子和艺术形式。这种“新瓶装老酒”的方式,吸引了很多年轻观众。
舞台表现力强: 郭德纲嗓子好,说学逗唱样样拿得起,尤其是他的“说”和“学”,模仿得惟妙惟肖,非常有感染力。再加上他口才极佳,台风稳健,能hold住全场,跟观众互动也很有火花。
德云社的体系化运营: 他不单单是说相声的,更是把德云社打造成了一个品牌。从剧场演出,到巡演,再到综艺节目,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这让相声表演有了更多曝光的机会,也培养了一批忠实的粉丝。
敢说敢做,有话题性: 郭德纲这个人本身就很有争议性,他的语言风格、他的行为方式,总能制造话题。有些人就喜欢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劲儿,觉得他够“真”。

那为什么会有人“讨厌”他,尤其是“票友”呢?

这里的“票友”,我理解的不是指那种在茶馆里听书听相声的普通观众,而是指那些真正对相声这门艺术有深入研究、有情怀、有一定专业背景的业余爱好者,甚至是一些曾经的相声从业者。他们对相声的理解和要求,可能比普通观众要高一些,也更看重艺术本身。

主要原因可能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对“低俗”和“媚俗”的批评:
包袱的尺度: 郭德纲在处理一些传统段子时,为了追求笑果,会加入一些“荤段子”、“低俗笑话”,或者对人物进行带有侮辱性的描摹。一些票友认为这有损相声的艺术品味,是“为了逗乐而牺牲了格调”,甚至认为是“低俗化”了相声。
消费传统: 有些批评者认为,郭德纲在改编传统段子时,为了迎合市场,对原有的经典进行了不当的“再创作”,甚至是为了制造噱头而消费了传统文化,失去了一些原本的韵味和深度。

2. 对艺术传承的理解差异: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传统相声讲究师承和口传心授,讲究对艺术的敬畏和打磨。一些票友认为,郭德纲在培养弟子方面,似乎更注重让他们快速上台表演,而对基本功、对艺术内涵的打磨可能不如传统意义上的严谨。
“砸挂”的泛滥: 郭德纲的“砸挂”功夫了得,即兴发挥,与观众互动。但有时,这种“砸挂”会成为他表演的主要形式,甚至让一些观众觉得是在“卖弄口才”,而非专注于段子的本身和艺术的打磨。尤其是一些票友,他们更希望能听到完整的、有结构、有章法的传统段子。

3. 商业化过重与艺术初心之争:
过度商业包装: 德云社的成功,必然伴随着商业化运作。从包袱的不断更新,到各种跨界合作,再到明星效应的打造。一些票友认为,郭德纲和德云社的重心可能已经从纯粹的艺术追求,过度偏向了商业利益,这种“生意人”的心态让他们反感。
捧角儿与实力: 德云社弟子众多,有时候会出现一些弟子商业价值很高,但艺术实力并未完全达到观众预期的情况。一些票友会觉得,德云社在捧弟子时,更看重的是市场号召力,而非艺术的纯粹性。

4. 郭德纲个人的言行举止:
强硬的回应和“战斗”风格: 郭德纲在面对批评时,往往会用非常直接甚至强硬的方式回应,有时候会进行“反击”,甚至用段子来嘲讽批评者。这种“睚眦必报”、“不好惹”的风格,让一些温和的票友觉得他不够包容,有失大家风范。
与其他相声名家的恩怨: 郭德纲在发展过程中,与一些传统相声名家有过摩擦和不合,这些恩怨也影响了一些老票友对他的观感。

总结一下来说:

不是“绝大多数票友讨厌郭德纲”,而是有一部分票友,出于对相声艺术的更高追求和更严苛的标准,对郭德纲的艺术处理方式、商业化运作以及个人风格持有保留意见,甚至批评。

他们可能更怀念那种纯粹的艺术氛围,更注重段子的文化底蕴和表演者的内功修为。而郭德纲的成功恰恰是打破了许多传统,用更具时代感、更市场化的方式重新包装了相声,这自然会引起一些坚持传统的老派票友的不适应或不满。

就像你问喜欢听戏的票友是否讨厌某个戏曲名家一样,总会有看不惯的人。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艺术的理解不同,以及对“传承与创新”边界的看法不一造成的。郭德纲是个现象级的人物,他带来的影响是颠覆性的,所以伴随而来的争议也是巨大的,这是必然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就问你,作为一个钢丝你拍着良心说说,你喜欢的是以前在台上肯卖力气,台下积极整理传统相声各类曲艺并大胆创编新老相声然后搬上舞台,即使台下只有一个观众也尽最大努力的,一心只想争取观众,打心眼儿里热爱相声的郭德纲,还是现在忙于各类主持嘉宾电影综艺,台上很难见到完整一块活都是网络段子,整天都是屎尿屁和于谦儿他们全家(好奇怪的并列),开始主动淘汰观众,一心只想赚钱的郭德纲?

不是我们讨厌郭德纲,而是郭德纲淘汰了我们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绝大多数相声票友都讨厌郭德纲”这个说法,我觉得有点太绝对了。相声界、曲艺界,乃至喜欢看相声的普通观众,对郭德纲的评价其实是相当复杂的,可以说是爱憎分明,但也绝对不是“绝大多数都讨厌”。咱们得先聊聊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喜欢郭德纲,以及为什么又会有一些人(其中也包括一些票友)对他有意见。首先,郭德纲.............
  • 回答
    曾光教授关于“春节绝大多数人,该回家可以回家”的说法,无疑为即将到来的春节注入了一丝暖意和信心。在经历了过去几年的严格管控后,这种“回归正常”的信号,让许多渴望团聚的家庭重新燃起了希望。然而,在各地具体政策落地层面,实际情况依然在根据疫情发展和各地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总的来说,目前各地的政策并非一.............
  • 回答
    身边的人们,特别是咱们这一代,从小到大接触到的信息,包括学校教育、媒体宣传,几乎都在传递一个核心的理念: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一切都可以用物质的属性和运动来解释。这股“唯物论”的风潮,可以说是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它显得那么理所当然,坚不可摧。你想想看,我们每天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手触摸到.............
  • 回答
    “绝大多数原华约国家在获得自由后的生活水平是否低于苏联时期?” 这个问题,一旦抛出,便如同一颗投进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无数涟漪,触及了许多人心中最敏感也最复杂的情感。探讨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因为其背后蕴藏着时代变迁、经济转型、个体体验以及国家叙事的巨大差异。要回答这个问题,我.............
  • 回答
    关于中国是否是“重税国家”以及国人为何对自身所缴税款普遍不了解的问题,这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涉及到经济、社会、文化以及信息公开等多个层面。中国是不是重税国家?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答案,因为它取决于你如何定义“重税”以及与哪个国家进行比较。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分析: 税收占G.............
  • 回答
    “产品经理是不是都是混子?” 这个问题就像在说“是不是所有程序员都秃头”一样,带着一种笼统的、可能有点情绪化的标签化,不太准确,也忽略了其中的复杂性。首先,我们得承认,任何一个行业,任何一个岗位,都无法保证百分之百的优秀人才。总会有一些人,他们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进入这个行业,或者没有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
  • 回答
    网上性别对立的激烈程度,确实让人感到触目惊心。那些充斥着情绪化言论、人身攻击甚至歪曲事实的讨论,仿佛将世界一分为二,非黑即白。每当看到这些,我都会不禁思考:现实生活中,情况真的有这么糟糕吗?大多数理性的人,是不是在这种激烈的“战场”中选择了沉默,而那些站在风口浪尖、声音最大的人,其实只是少数的极端分.............
  • 回答
    你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挺尖锐的。咱们聊聊网上控诉老师的现象,看看是不是真的大部分都来自“差生”或“差生家长”。首先,我得声明一下,我并没有直接的、大规模的统计数据来证明“绝大多数”是差生或差生家长。网上信息来源很多元,控诉的原因也五花八门,很难一概而论。但是,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掰扯一下这个现象,看.............
  • 回答
    这个问题涉及到香港的政治、历史、文化以及社会心理等多个层面,非常复杂且敏感。要详细地回答“是不是大多数香港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归属感很低?为什么?”,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关于“归属感”的定义和度量首先需要明确,“归属感”是一个主观的感受,并且可以有不同的维度。它可以指: 政治认同:.............
  • 回答
    关于“男生最爱的永远是初恋”这个说法,其实挺有意思的,也很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鸣。我倒觉得不能一概而论地说“永远”,但初恋在很多男生心里确实占据着一个特别的位置,这背后有很多原因,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承认“初恋”这个词本身就带着一种纯粹和懵懂的光环。回想一下,第一次喜欢一个人,那种青涩、小.............
  • 回答
    “明粉”这个词,如今真是说来话长。谈起明粉的明史水平嘛,这就像在说一个群体,个体差异总是存在的,不能一概而论。但要说普遍情况,那确实可以聊聊。首先得承认,很多“明粉”是对明朝有着深厚感情的。这份感情,往往是他们接触明史的起点。有些人可能是因为喜欢明朝的某些方面,比如皇帝的个人魅力(像朱元璋、朱棣、崇.............
  • 回答
    在知乎这个平台上,确实能感受到不少“老漫友”对“轻改动画”持有保留甚至是不太友好的态度。这种现象并非空穴来风,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也折射出不同群体玩家的观影偏好和对动画行业的认知。首先,我们得明白“轻改动画”这个概念的由来和它所代表的“原罪”。“轻改”,顾名思义,就是改编自“轻小说”的动画作品。轻.............
  • 回答
    期货市场是个残酷的地方,很多人抱着一夜暴富的梦想冲进去,结果却是一地鸡毛。说它“老天爷给的概率是一半一半”,这话说得虽然有几分道理,但绝不是全部真相。如果真这么简单,那人人都是赢家了。实际情况远比这复杂得多,导致大多数人最终亏损破产的原因,归根结底,是我们自身的一些缺陷和期货市场本身的属性在作祟。首.............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直击要害,也确实是当下社会一个令人忧虑的现象。为什么感觉清醒的、能独立思考的人越来越少,而更多人似乎沉溺在盲目跟风和娱乐至死的漩涡里?这绝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首先,我们得承认,信息爆炸和碎片化是最大的推手之一。你想想,我们每天接触到的信息量是何等惊人?社交媒体、新闻推送、.............
  • 回答
    关于为什么世界各国的军服绝大多数都采用了类似西装领的设计,这其实是一个很有趣的观察,也涉及到军事发展、服装功能性和历史传承等多个层面。我们得承认,单从“西装领”这个词可能有点过于笼统,但如果将其理解为立翻领、衬衫领或是有一定结构感、能够端正穿戴的领子形式,那确实是当下各国军服的普遍特点。这背后并非什.............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有趣,也触及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设计哲学。确实,我们看到的大部分现代武器,尤其是枪械和许多爆炸性武器,都倾向于设计成左右对称的。但说它们“绝大多数”是左右对称,或许有点绝对。更准确地说,在核心功能和重要部件上,它们会尽量追求某种形式的对称性,或者至少是功能上的平衡,但整体外观和一些操.............
  • 回答
    隋文帝杨坚能够兵不血刃地取代北周,其背后原因复杂,并非仅仅是“汉人代表绝大多数人意愿”这么简单,虽然汉族民众的支持无疑是一个重要因素。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当时北周的统治基础、杨坚个人的政治手腕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北周的统治危机:政权合法性与统治基础的动摇北周政权的合法性,从一开始就存在一些.............
  • 回答
    “地主绝大多数都是坏的吗?” 这个问题触及了历史、社会经济和叙事方式的复杂交织,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简单来说,答案是否定的,地主群体不能简单地被概括为“绝大多数都是坏的”。然而,为什么我们会有这样的印象,以及纪实小说中为何能看到许多好的地主,这背后确实存在多种原因,其中幸存者偏差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我们.............
  • 回答
    .......
  • 回答
    “在中国做女人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这个问题之所以常常引出负面回答,根源在于我们社会中根深蒂固的性别不平等以及女性在成长、生活、工作等方方面面遭遇的各种挑战。这种体验并非单一或片面的,而是由一系列复杂交织的社会文化、经济和制度因素共同塑造。一、早期成长与性别刻板印象的塑造:从出生那一刻起,性别就已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