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美国居住的人能否分享下当前日常生活中通胀与涨价水平?

回答
美国的生活成本变化确实挺让人关心的,尤其是在日常购物和生活开销方面。我住在美国东海岸的某个城市,周围邻居们也经常会聊到这个话题。下面就我个人和身边人的感受,分享一下当前通胀和物价上涨的情况,尽量讲得细致一些,希望能让你有个直观的了解。

超市里的直接感受:

首先最直观的就是去超市采购日用品和食物了。以前觉得买一袋牛奶、一盒鸡蛋、一些蔬菜水果,加上一些肉类,大概花个几十块钱,能准备几天的伙食。现在呢?你真的得更精打细算。

肉类: 鸡胸肉的价格涨幅相对明显,以前可能三四块钱一磅,现在不少超市能看到五六块钱甚至更高。牛肉和猪肉也是类似,尤其是那些品质好一点的,价格都往上蹦。所以,现在大家在肉类选择上会更灵活一些,比如可能会买更经济的部位,或者增加一些豆类、豆腐等植物蛋白的摄入。
奶制品和蛋类: 牛奶和鸡蛋也是日常必需品,价格确实也比前两年高了不少。一打鸡蛋有时候都快到了五六块钱,这对于经常烘焙或者需要大量鸡蛋的家庭来说是个不小的负担。牛奶也是,虽然不像其他商品那样涨得离谱,但也是一个稳定的、缓慢的上涨。
蔬菜水果: 这个波动性会大一些,取决于季节和产地。但总体来说,新鲜的、当季的蔬菜水果价格也在上涨。比如,之前觉得便宜的浆果类,现在一盒价格也不低了。一些进口的或者非当季的水果,价格更是让人望而却步。很多家庭现在会更关注本地当季的农产品,也会考虑在自己家尝试种一些简单的蔬菜。
加工食品和零食: 饼干、薯片、麦片这些,虽然单价看起来不高,但每次结账,你会发现它们加起来的总额也比以前多了。感觉像是“通胀税”一样,不经意间就花出去了。
外出就餐: 如果你经常在外面吃饭,那感受会更强烈。餐厅的食材成本上升,人工成本也在增加,这些都会直接反映在菜单价格上。以前可能十几二十块就能吃顿不错的快餐,现在可能得二三十块起步,而稍微像样一点的餐厅,人均消费更是水涨船高。很多朋友现在也更倾向于自己做饭,或者选择一些性价比更高的快餐店。

除了食物,其他生活开销的变化:

汽油: 这个应该是大家最有体会的了。虽然现在油价比起最高点有所回落,但整体还是比几年前要高不少。每次加油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尤其是在大城市,通勤距离长的人,油费的压力确实很大。这也直接导致很多人开始考虑更省油的车型,或者增加公共交通的使用。
能源账单: 冬天暖气,夏天空调,家里的能源消耗是固定的。过去几年,天然气和电力的价格都有所上涨,这意味着每个月的电费、燃气费账单也变厚了。尤其是在经历严寒或者酷暑的季节,这笔开销是很难忽略的。
房租和房贷: 这个区域差异很大。但在很多热门城市,房租的价格一直在往上爬。以前可能还能找到价格相对实惠的出租屋,现在好的房源都很难抢,价格也普遍比以前高。如果是贷款买房,虽然房贷利率现在相对稳定,但房价本身就一直在一个高位。
交通和出行: 除了汽油费,现在打车软件的价格也比以前高了。公共交通虽然比开车便宜,但也在经历票价的微调。
日用品和杂货: 除了食物,像是卫生纸、洗洁精、洗衣液这些日常用品,价格也是在缓慢但稳定地上涨。

整体的感受和应对:

总的来说,现在生活确实比前几年感觉“贵”了。尤其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每一笔开销都得过过脑子。以前觉得是“可选项”的东西,现在可能需要衡量一下是否真的“必要”。

大家也都总结了一些自己的应对方式:

精打细算: 购物前列清单,对比不同超市的价格,关注打折促销信息,使用优惠券和会员卡。
减少不必要开支: 减少外出就餐的次数,减少购买非必需品,比如冲动购物,或者一些奢侈品。
寻找替代品: 比如用豆类代替部分肉类,选择更经济的品牌,或者自己动手做一些以前可能在外面买的东西。
考虑长期投资: 比如投资节能家电,或者研究如何优化能源使用,来降低长期的能源开销。
调整生活方式: 对于居住在郊区需要开车通勤的人来说,可能会考虑更靠近工作地点的地方,或者更高效的交通方式。

当然,美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不同收入水平的人感受到的通胀压力大小也会有差异。但总体而言,日常生活成本的提高,是大多数人都能明显感知到的一个现实。大家都在努力适应这种变化,并寻求更聪明的生活方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坐标芝加哥downtown,应该是物价非常高的地方了。

刚刚来两周,来之前,看某些自媒体说美国物价疯涨,尤其是消费品涨价最多,就差说民不聊生了。

拿我常吃的牛肉举个例子。

冰鲜的黑毛安格斯牛排,一块纽约客1.01磅7.06刀;一块战斧1.4磅12.59刀。


国内买到同等品质的冰鲜牛排不容易,这块纽约客至少80rmb,战斧至少120rmb。

牛排旁边还有处理好的大龙虾,7.99刀一只,国内同样的要小100一只,价差非常大。最近没时间搞,等闲了做点龙虾意面。

战斧太大了,一顿吃不完,这两块牛排我吃了三顿。



配菜的话,芦笋是2.99刀一磅,甜椒1.99刀一磅,红薯0.99刀一磅,超大黄瓜0.99刀一根,品质等同于国内盒马这种精品超市,比大多数菜市场都好得多。

冰鲜三文鱼排7.99刀一磅,国内同样价格根本买不到。

水果价格大概是这样,比国内贵,但是品质也高些。



切好的水果溢价比较高。

熟食大概这样,炸鸡10美元两大盒,或许是 @立党 的最爱?

还有一种我常买的熟虾,上面的图里有出现。剥壳去头的,有蒜香胡椒柠檬口味可选,十刀一大盒,大概有一斤多吧。

我刚来两周,之前物价如何我不知道,反正这就是所谓“暴涨”之后的结果。

user avatar

刚才楼下超市随便拿的,鸡蛋24只4.97。那盒肉倒是便宜,6刀。橙子4.7。

感觉这里面最便宜的倒是肉,然后是水果和鸡蛋。

为什么你们觉得便宜?也就是肉还可以,其它我倒没觉得便宜。只不过是刚才楼下买东西顺手答了。

user avatar

美国中间层开销大头是各类保险,车维护费,房屋维修维护费,养老金存款,延伸一下是社交和娱乐开支。

结果这个回答下都在扯食品价格,都是典型的中国人。

美国那食品支出占比,涨三倍中间层该怎么活还怎么活,底层该去死去死该零元购就零元购。

拿食品价格上涨说美国通胀的,绝对是低级黑。

傻乎乎去证明食品价格没涨多少的,美国是白去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