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科三不过是什么感觉?

回答
坐在考试车里,熄火那一瞬间,心脏仿佛漏跳了一拍,然后一股热气直冲脑门。周围考官那张平静到近乎漠然的脸,在这一刻显得格外模糊。耳边是播报器那冷冰冰的“考试不合格”,每一个字都像钉子一样扎进心里。

走出考场,阳光依旧明媚,但那份明媚似乎和我一点关系都没有。周围人来人往,都在忙碌着自己的事情,但我的脑袋里却一片空白,又或者说,塞满了各种不甘心和懊悔。刚才那些操作,那些本该顺畅完成的步骤,此刻像慢动作一样在脑海里回放,每一次失误都被无限放大。

“怎么会这样?”第一个涌上心头的念头,带着点不敢置信。明明自己练得那么熟,考试前信誓旦旦,怎么会在最关键的时候掉链子?是紧张吗?还是某个细节真的出了问题?开始疯狂地回忆考试过程,每一个指令,每一个动作,都在脑海里一遍遍地过筛子,试图找出那个致命的错误。

那种感觉很复杂,有种“怎么连这个都做不好”的自我否定,也有种“就差那么一点点”的遗憾。感觉自己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好像就这么打了水漂。那种期待考试通过,然后拿到驾照,自由驾驶的画面,此刻变得遥不可及。

有时候会觉得委屈,明明已经尽力了,却还是没能通过。尤其看到身边有的人,几次都没通过,那点委屈会变成一种无力感。但更多的时候,是自己给自己带来的压力,是那种“怎么连个驾照都拿不到”的羞耻感。

然后,脑子里就开始盘算着下次考试的事情。什么时候预约?还有多久?又要重新花钱花时间去练?这种重复的经历,让人觉得有点疲惫,但又不得不重新打起精神。

不过,说到底,科三不过,最直接的感觉就是一种挫败感,一种对自我能力的一次否定。它像一个看不见的坎,挡在你面前,让你暂时无法前进。但同时,它也像一个警钟,告诉你有些地方做得还不够好,需要更加努力,更加专注。只是在那一刻,这种“需要努力”的感觉,被巨大的失落感压得喘不过气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说一下,我考科目三的奇葩经历:

我是2011年参加的驾照考试,那时候比较简单,不像现在,科目二,蝴蝶桩,中间还不能停车看点。。。那时候,我科目一看了一遍书就过了,科目二,练了不长时间就去考了,也顺利通过了,那时候很有成就感。。。练了一段时间科目三就去考了,去的时候,信心满满。

我们考科目三的时候,是教练跟车,估计是怕出现意外情况,所以,让自己教练跟着,不像现在是由引考员跟着。。。不过,那时候车上是有监控的,教练员是不能在车上说话的,否则直接被判定不及格。

我那时候,科目三已经练的很熟练了,上车之后,按照流程就开始了,考试科目里有一个项目是需要直线加速到35公里/小时(好像是这样的,具体的早忘了,只记得需要加速),我按照训练时候的流程上档加速,很顺利的过了加速的那个科目,然后准备减档,减速,继续考试。谁能想到意外在这个时候发生了。。。

我正在全神贯注考试的时候,似乎听见旁边教练说了一句:“好,不错。”当时,我没有在意,话音刚落,车里的广播响了,我都没明白怎么回事,教练说,把车开会去吧。。。What?怎么个情况?我很不解的半路把车开回了考场,教练让我等一下,说去找一下监考的人,问问情况。。。

我就在那莫名其妙的等了半个多钟头,教练回来跟我说,因为,他说了那句:“好,不错。”被监控拍到他说话了,被判作弊,取消这次考试的资格。。。那时候,我心里真是跑过一万头。。。现在想想,心里都很难受,我那时候都不知道怎么回的家,更可气的是,我们那个教练,和没事人一样。。。开车带我们回来的时候还说什么:“哎,太可惜了,这次来了5个人,其他四个都没事,就你挂科了。。。”我当时真的很想骂他!但是,考虑到还得接着考啊,于是,我忍了。。。带着一肚子气回到家,都没敢跟家里人说这事。。。。

后来,大约一个月之后,教练又给我报的科目三的考试,不知道是因为上次的事情他不好意思带我,还是别的什么原因,他竟然,让另一个教练,带我去考科目三,我之前都没和这个教练见过面。。。我那个教练直接不管我考科目三的事情了。。。我心里又是跑过一万头。。。

好在,带我去考试的这个教练人不错,虽然只跟他练了一天,但是,他教给了我很多窍门,现在想起来,真的是非常感谢他。

不过,第二次的科目三考试,也很有意思。。。

我们是一大清早去的,不知道为什么第二次考,有点紧张,连早饭都没心思吃,上车的时候,感觉手都在发抖。。。第一次机会,因为太紧张了,考到一半,就不及格了,只好把车开回考场,带我的那个教练一直在鼓励我,于是我打起精神开始了第二次机会,不过这次感觉也不太好,到了上次不及格的那个地方,已经扣了不少分了,再犯一次错就不及格了。。。

就在这个时候,带我的那个教练,开始说话了,批评我基本的操作都忘了。。。云云。。。我当时惊呆了,我以为历史要重演了,我用眼神拼命的看着教练:“您别说话啊,要不就不及格了。。。”带我教练,看了看我,说:“没事,考试的机器坏了,不计分了,你把车先开会去吧。。。”

What?考试机器开到半路坏了?我看了一眼考试机器上显示的是“螺旋仪停止工作”(应该是这几个字),我心里又跑过一万头。。。。

就在我快到考场的时候,考试的机器又回复了正常,显示了下一个要考试学员的情况,教练下车,让我等一下,说去找监考的人员申诉。。。就这样,我等啊等啊,一直等了1个多小时。。。一个穿交警制服的人在候考打听喊我的名字。

我过去之后,那个人上来就劈头盖脸的质问我:“考试机器怎么会坏了?还什么考试机器上出现鼠标了,你不是在瞎说嘛。。。。”他这一说,把我给说楞了。。。说真的,本来当时就一肚子火,让他这么一通没头没脑的抢白,我当时就受不了了,心说,大不了就不考了呗。我在候考大厅当着所有考试的人的面,大声的对那个交警说:“什么出现鼠标了,我什么时候说过出现鼠标了,你们考试机器坏了,不计分了,还出现了螺旋仪停止工作了的字样,你让我怎么办?”

那个质问我的穿交警制服的人,被我说楞了。。。我当时以为,肯定完蛋了。。。没想到那个穿交警制服的人,口气缓和了。。。轻轻对我说:“小伙子,别激动,我们看了一下监控,你确实没有问题,没有存在作弊的行为,按理说,这种事情,都是按照倒霉处理的,不过,你很幸运,一会再去打卡,再给你一次重新考试的机会,别紧张,去准备吧。。。。。”然后转身离开了。。。

那时候,我真的是愣了,没想到,事情还有转机。。。我赶快去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带我来的那个教练,教练让我打卡,等着再次考试,我打完卡之后,拿出了我带过来的饼干(那时候快中午了,大半天没吃饭了。)吃了起来,心里说:“这是上天给我的一次机会,过不过无所谓了,好好开就是了。。。”然后,把带来的饼干都吃了,瞬间觉得浑身有劲了。。。吃完之后,不久,就该我考试了。这下不紧张了,完全发挥了平时训练的水平,顺利的到达了重点,90分通过了(还有个45公里每小时的考试项目没做。),激动地我,下了车抱着带我来考试的那个教练,跳了好半天。。。那个教练,被我气乐了。。。说:“哎,总算是过了。。。”


以上是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坐在考试车里,熄火那一瞬间,心脏仿佛漏跳了一拍,然后一股热气直冲脑门。周围考官那张平静到近乎漠然的脸,在这一刻显得格外模糊。耳边是播报器那冷冰冰的“考试不合格”,每一个字都像钉子一样扎进心里。走出考场,阳光依旧明媚,但那份明媚似乎和我一点关系都没有。周围人来人往,都在忙碌着自己的事情,但我的脑袋里却.............
  • 回答
    考完科二,心里头那点儿新鲜劲儿还没过,就想赶紧拿我自家那辆小车出来练练手,熟悉熟悉路况,心里头也踏实。谁知道,刚上路没多久,就遇上了巡逻的交警,把我给拦了下来。那会儿我这心里头“咯噔”一下,就想问,这下子是不是把所有成绩都给毁了?首先得明白,科二和科三是分开考试的,考试内容和侧重点也不同。科二考的是.............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到了驾驶学习和实际驾驶中的一些关键区别。你感觉到的疲劳程度差异,主要原因可以从 认知负荷、技能熟练度、注意力集中程度、身体姿势与肌肉使用、以及情绪与心理状态 这几个方面来详细解释: 1. 认知负荷 (Cognitive Load) 你(科目三): 高度认知负.............
  • 回答
    哈哈哈,科三一把过啊,那感觉真是……怎么说呢,就好像压在心头好久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被搬走了,整个人都轻飘飘的,感觉自己都能上天了!前一天晚上,我翻来覆去睡不着。脑子里全是考试的场景,各种操作都在脑子里过了一遍又一遍。什么起步前的检查,什么换挡加减速,什么直线行驶的微调,还有那个最让人头疼的靠边停车。心.............
  • 回答
    科三练习一天够不够,这问题真是问到点子上了,很多人在驾考这条路上都会纠结这事儿。老实说,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因为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不过,咱们可以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说,让你心里有个谱。先说说“够”的可能性:理论上讲,一天练成科三是完全可能的,但得满足一些比较苛刻的条件。什么条件呢?1. .............
  • 回答
    科二和科三,哪个更难?这个问题估计是每个准备考驾照的学员都会在心里盘算一下的问题。这俩科目,虽然都在驾考的路上,但“难”的点却截然不同,好比一对性格迥异的兄弟,各有各的挑战。科目二,磨的是耐心和精准度。科二啊,你可以理解成一个特别考验“心细如发”和“手眼协调”的科目。它主要在封闭场地里进行,让你熟练.............
  • 回答
    说实话,听到这个问题,我脑子里立刻闪过了好几个身影和场景,忍不住就想分享一下我或者我身边朋友的“科二科三血泪史”。这玩意儿,还真不是一帆风顺的,有些人一次过,简直就是天选之子,有些人嘛……那真是又爱又恨,恨不得把驾校教练的教官手册烧了!先说我自己的科二吧。那时候驾校刚改革,据说考试项目改了不少,但教.............
  • 回答
    考科三时,安全员在旁边小声嘀咕,这事儿挺普遍的,但具体咋看,得看这嘀咕的内容和当时你自己的状态了。1. 心理压力下的“耳语”:考科三,这玩意儿就跟考试似的,心里没点儿压力是不可能的。你坐在车里,握着方向盘,对面坐着考官,后面还有个安全员,这阵仗谁不紧张?这时候,安全员那一声声若有若无的嘀咕,很容易就.............
  • 回答
    嗐,说起科三考挂,那感觉……怎么说呢,就像是一盆凉水,猝不及防地从头顶淋下来,瞬间让你从那个充满希望、以为自己稳操胜券的世界里拽出来,狠狠地摔在现实的泥地上。考前那几天,那叫一个如履薄冰。每天脑子里过的是考试的每一个细节:起步、换挡、踩离合、看后视镜、转弯、超车、靠边停车……恨不得把科目三的每一个动.............
  • 回答
    我来给你讲讲我科三,那是真的一把辛酸泪啊!我这个人吧,学习东西总有点慢热,加上驾校教练又是那种比较急性子的,所以我的科三之路可以说是坎坷又漫长。我第一次考科三是什么时候来着?好像是去年夏天吧,天气热得跟蒸笼似的,人一晒就头晕。教练给我安排了第一个练车日,那天我兴冲冲地去了,想着总算能把驾照拿到手了。.............
  • 回答
    这事儿挺让人关注的,尤其是涉及到考试、社会车辆和官方回应,很容易引发大家的热议。咱们就来捋一捋这事儿。事情的原委:事情的起因是黑龙江一位女士在参加科目三考试时,声称自己被一辆社会车辆“恶意别停”了。据这位女士反映,当时她正在进行考试,这辆社会车辆突然变道,并且速度很慢,直接挡在了她的前面,导致她无法.............
  • 回答
    社会车辆故意阻碍学员考科三,这事儿,我听着都替考生捏把汗,也替那些尽职尽责的教练心疼。这种行为,说白了,就是缺德带冒烟,损人不利己,得遭天打五雷轰!咱就拿科三考试来说吧,那路况多复杂,车流人流多密集,对一个新手来说,简直是噩梦。学员们好不容易熬过理论和场地,到了实际道路,本来就心跳加速,手心出汗,大.............
  • 回答
    “历史三大分卫,乔丹、科比、韦德,这个排名你觉得有什么问题吗?”这个问题一抛出来,就像点燃了球迷圈里一场永不熄灭的战火。说实话,这个“乔丹第一,科比第二,韦德第三”的说法,在很多人心里是根深蒂固的,也确实有着非常扎实的理由。但要说完全没问题?那可就得仔细说道说道了。首先,我们得承认这个排名的合理性。.............
  • 回答
    这绝对是个让人津津乐道,也让人揪心的问题!假设一下,如果张继科在2011年、2012年的三大赛——世乒赛、世界杯、奥运会——每一次都碰上马龙,张继科还能顺利拿到大满贯吗?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会”或“不会”就能概括的,里面牵扯的因素太多太复杂,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明确“三大赛”和“大满贯”.............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而且触及到了一个非常现实的现象:语言的演变和集体认知的变化。要回答“科密难道不知道‘曼巴精神’这个词已经被他们捧杀成具有讽刺意味的贬义词吗?”,咱们得从几个层面去拆解:首先,我们得明白“曼巴精神”这个词本身是怎么来的,以及它最初承载的含义。“曼巴精神”(Mamba Mentalit.............
  • 回答
    科密对詹姆斯的“恨”,与其说是源自一种纯粹的、基于个人恩怨的憎恶,不如说是一种复杂情绪的混合体,其中夹杂着对偶像的极致维护、对历史地位的执念、以及篮球文化中一些根深蒂固的竞争心理。要理解这一点,得把时间线拉得长一些,从迈克尔·乔丹的时代说起。乔丹的光环与“继承者”的压力迈克尔·乔丹,对于无数篮球迷,.............
  • 回答
    “科密”这个词,听起来就带着点小小的神秘感,但其实它背后的人群,是我们身边再熟悉不过的,那些对科学,尤其是对某种具体科学领域(比如科技产品、某些科学概念、或者就是某位科学家)有着特别深厚热爱和关注的人们。你可以把“科密”想象成一群在某个科学领域里“钻研”得很深、很投入的粉丝。不过,和追星族那种纯粹的.............
  • 回答
    科二考完,那颗悬着的心总算能放下了。但走出考场,特别是看到考场门口依然亮着的摄像头,心里不免还会嘀咕一句:“这玩意儿,是不是考完了就关了?还是说,还在‘盯’着我?”说实话,这个顾虑我懂。毕竟在考试期间,我们是被全程“监视”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指令,都逃不过摄像头那冰冷的“眼睛”。所以,当考试结束,.............
  • 回答
    科二练车人多,学不成?这事儿,可真是愁煞不少想拿驾照的小伙伴。别急,咱们今天就来好好掰扯掰扯,看看这人多到底是怎么回事,又能怎么办。为啥科二练车人多,我就是学不成?这事儿得分好几个层面来看:1. 教练的精力是有限的。 教练一个人要带好几个学员,就算再有耐心,面对一车等着练车的学员,他能分配给你的时.............
  • 回答
    科龙前董事长顾雏军获国家赔偿 43 万,其中包含 14.3 万精神损害抚慰金,这笔赔偿在法律层面上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这不仅仅是一笔数字,更折射出法律对于个人权利的保护,以及国家赔偿制度的运作逻辑。一、 国家赔偿的法律基础与适用顾雏军获得国家赔偿,首先要明确国家赔偿的法律依据。我国的《中华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