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B站上面很少有thinkpad的测评?

回答
关于B站上ThinkPad测评相对较少,这背后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分析:

一、 产品定位与目标用户群体与B站主流用户存在一定错位:

ThinkPad的定位: ThinkPad一直以来主打的是商务、专业、耐用,其核心用户是商务人士、IT专业人士、开发者、对输入体验和稳定性有极高要求的用户。这些用户更注重的是产品的实际生产力、稳定性和可靠性,而非表面的花哨功能或娱乐体验。
B站的主流用户: B站作为中国最大的二次元文化社区,其用户群体非常广泛,但核心用户群体仍然是年轻一代,特别是学生群体和年轻的职场新人。他们对科技产品的兴趣往往与游戏、影音娱乐、内容创作(vlog、直播)、社交互动、新潮数码产品、性价比等紧密相关。
错位分析:
游戏性能: 虽然一些高端ThinkPad(如P系列工作站或部分T/X1系列的高配)也能胜任一些轻度游戏,但与专门的游戏本相比,ThinkPad在图形处理能力、散热设计、RGB灯效等方面都显得相对保守,这不符合许多B站用户对“游戏本”的期待。
影音娱乐: ThinkPad屏幕的色域、亮度、扬声器效果等方面,通常是为了满足专业人士的色彩准确性需求,而非追求极致的影音娱乐沉浸感。许多B站用户更喜欢屏幕素质高、音效好的笔记本。
“酷炫”程度: ThinkPad标志性的“小红点”、黑色方正的外观设计,虽然深受老用户喜爱,但对于追求个性化和时尚感的新一代用户来说,可能显得不够“酷炫”或“二次元”。B站用户更倾向于讨论带有RGB灯效、轻薄时尚或外观设计独特的产品。
价格敏感度: ThinkPad系列,尤其是中高端型号,价格普遍较高。而B站用户群体中,学生和刚步入职场的新人可能对价格更为敏感,更倾向于选择性价比高的产品。

二、 测评内容风格和B站用户的偏好:

传统ThinkPad测评的特点: 传统的ThinkPad测评往往会深入探讨:
键盘手感和输入体验: 这是ThinkPad的灵魂,但对于不常打字的观众来说,反复描述键盘手感可能显得枯燥。
散热和稳定性: 商务本的优势,对于非重度使用场景,其表现可能与日常使用感知相差较大。
接口丰富度: 对于已经习惯使用USBC扩展坞的用户来说,接口数量的多少可能不是首要考量。
做工和耐用性: 这些特性需要长时间使用才能体现,短期测评难以完全展现。
商务功能: 如TPM模块、指纹识别、红外人脸识别等,这些功能对普通B站用户来说,可能不如游戏帧数、屏幕刷新率等直观。
B站用户偏爱的测评风格: B站用户更喜欢:
直观、生动、有趣的内容: 测评视频需要有吸引力的开头,生动有趣的讲解方式,多维度的展示(如上手体验、拆机、跑分、游戏测试、创意应用等)。
“痛点”和“爽点”的挖掘: 用户希望看到产品解决了什么实际问题,或者带来了哪些令人惊喜的体验。
对比和竞品分析: 用户喜欢将不同产品进行对比,了解同价位或同类型产品的优劣。
使用场景的多样化: 不仅仅是办公,也包括娱乐、影音、轻度创作等。

三、 内容创作者的选择和商业合作的倾向:

选择更容易吸引流量的内容: 内容创作者通常会选择那些更容易获得关注和流量的主题。与游戏本、轻薄本、影音娱乐本相比,一本正经的商务本测评可能不够“吸睛”。
品牌合作的考量: 品牌方在选择合作UP主时,也会考虑UP主的粉丝画像是否与产品目标用户匹配。对于ThinkPad这样更侧重商务市场的品牌,可能会更倾向于与在科技圈有影响力的专业媒体、商务类UP主合作,而非B站上专注于游戏、数码娱乐的UP主。
UP主自身兴趣和资源: 一些科技类UP主可能更倾向于测评一些“新奇特”或在性能上有突破的产品,或者与他们自身常用的设备有较强的关联性。如果UP主本身不是ThinkPad的重度用户,或者没有足够的资源深入体验和对比,他们可能不会选择制作这类测评。

四、 ThinkPad的用户群体的行为特点:

忠诚度和口碑传播: ThinkPad拥有非常忠诚的用户群体,他们往往通过自身的使用体验来评价产品,并且在社区(如贴吧、论坛、知乎等)进行更深入的交流和传播。这部分用户可能不那么依赖B站这样的视频平台获取信息。
圈层效应: ThinkPad的用户群体形成了一定的圈层文化,他们有自己的信息获取渠道和交流方式,B站并非他们获取信息的唯一或主要平台。

五、 针对“测评少”的现象,可以进一步细化分析:

并非完全没有: 实际上,B站上还是有一些忠实的ThinkPad粉丝UP主会制作测评视频,只不过相对于其他热门品类(如游戏本、iPhone、华为MateBook等)来说,数量确实较少。这些UP主通常会更深入地挖掘ThinkPad的细节,分享自己的使用感受,吸引那些真正对ThinkPad感兴趣的用户。
内容深度和广度: 即使有测评,很多视频可能更侧重于某个特定型号的开箱、简单的性能展示,或者与同类商务本的简略对比。真正从商务需求出发,深度分析其设计理念、生产力工具属性的测评相对较少。

总结来说,B站上ThinkPad测评相对较少,是其产品定位与B站主流用户群体、B站用户偏好的内容风格、内容创作者的选择策略以及ThinkPad用户群体的行为特点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ThinkPad的用户更看重其内在的商务属性和生产力,而B站用户群体更广泛,对产品的期待也更加多元化和娱乐化。

当然,随着B站用户群体和内容生态的不断发展,未来可能会有更多UP主关注并制作高质量的ThinkPad测评,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我也想过,不过后来在看某UP的评测时基本找到了答案。

那个UP主要做笔记本评测,在轻薄本方面一共评测过三款,分别是X1 Carbon、X1 Nano以及XPS13(均是去年发布的产品),但是在弹幕以及评论下,大量的内容都是“这种笔记本就是骗傻子的”之类,言下之意是这类产品毫无性价比,根本不值得买。

而从评测的内容来说,ThinkPad的笔记本也容易做的非常干瘪。一般来说,现在的数码博主评测笔记本已经有固定的套路,通常都是先点评硬件,然后硬件跑分,然后视频、游戏、工业软件三件套测试,最后再测一下续航。完成上述内容之后,有动手能力的还会拆机看一下硬件和内部做工。

但放到ThinkPad的产品上,这些东西毫无意义。比如硬件跑分,同价位下ThinkPad的跑分肯定远不如所谓的全能本和商务本。要是说打游戏,ThinkPad就更是拉胯。非得要说视频生产力,ThinkPad中低端产品几乎没有独显或高性能独显,高端产品很多的定位都是工作站,搭载的也不是常规的GTX、RTX显卡,对稳定性的要求更胜过性能。跑很多工业软件倒的确是ThinkPad 工作站的强项,但那个受众太窄,评测里也没多大意义。

总的来说,跟同价位的笔记本比起来,ThinkPad唯二的优势也就是稳定性和键盘手感。X系列曾经引以为傲的重量优势,现在也随着一大堆1.2kg左右的主流轻薄本的入市,而被大大削弱。目前来说,能买ThinkPad笔记本的(单位配发的不算,这里只说自主选购ThinkPad的人),基本上都是对键盘、工艺和散热、稳定性有特别需求的人,而这类人恰恰对性能以及性价比的需求没有那么高,也不需要看评测来选购笔记本。

像是在今年年初,我的一位女性朋友入职了一家新公司,需要换一台新的笔记本。她便找我陪她去大悦城看一看。她本来是想要苹果电脑,但因为公司有一些特殊软件,就只能考虑Windows本。在商场里,我们把戴尔、华硕、三星、联想、华为、ThinkPad等主要品牌的专柜都看了一下,最后她看中的就是ThinkPad的X1 Nano。至于原因,一是轻薄便携续航长,出差不累,二是整个的做工比较精致,并且风格上偏商务,出去开会、洽谈也会显得稳重些。至于打游戏、剪视频、作图之类的东西,她平时根本用不到。在她最后下单之前,我差不多跟她讲了三四次,明确跟她说,这个性能的笔记本放到戴尔、惠普那里也就是四五千,你如果就觉得这个好那你就买,但想要性价比就别买这个。

最后,她还是买了X1 Nano。毕竟,对月薪三四万的她来说,为这三四千块钱所带来的“性价比”而纠结,实在是没有必要。

另外,说一个我自己的观察,那就是B站数码区有相当多的人都还是学生以及初入职场的年轻人,所以在评论区经常能看到有一多半的内容都是类似于“XX笔记本跑XX游戏都跑不了多少帧”、“有这价格我买XX游戏本不香吗”之类的内容。但对于职场人士来说,很多人可能就是这个感受了:

user avatar

不说100%,90%的thinkpad目标用户

不需要靠测评买电脑

user avatar

讲道理,你上b站找thinkpad的测评,说明你其实不是这个类型笔记本的细分客户。

user avatar

个人买Thinkpad的都是看重稳定性的主,UP主咋测试?买台机器开合几千次还是模拟点击键盘几万次?

联想本身对Thinkpad也不怎么重视,属于男扮女装放养阶段。测不测的估计也没人管。

user avatar

有啥好测的?

重量尺寸接口都是明摆着的,官网直接拿照片就行;

性能都是弱鸡,烤鸡测试压根没意义;

屏幕是唯一可以提一下的,但也是打开测试软件就一目了然,大概可以用时30秒给大家说一下这个屏幕的水平;

键盘手感肯定是同规格下最好 这也没什么好说的;

稳定性这种玄学问题怎么测?难道指望测评者做一套跌落测试老化测试?那也不现实啊。

剩下还有啥,续航?这种本子的续航都是固定的,直接用电池容量套公式算就行了,不会有什么大差异。噪音?THINKPAD的性能都烂成那样了噪音要是再得不到控制未免也太说不过去了。喇叭音质?商务本都是垃圾。

所以 测评少 也是理所应当的了。

user avatar

B站数码区绝大多数都是小孩子,最大的特点有如下几点:

  1. 没有显卡或性能释放不好的电脑都是垃圾
  2. 万元以上没有高刷的电脑都是垃圾
  3. 上两条对MacBook无效,苹果永远的神,乔布斯永远的神
  4. 微软药丸,日薄西山,不思进取,没有品味,被苹果吊打,无脑刷砍刀部烂梗
  5. 美帝良心想,联想卖国贼狗都不买,我爱国为什么不买华为?

这种环境下,哪个up站出来说ThinkPad比他们梦寐以求的ROG WA 雷蛇 MacBook好还不如杀了他们的亲___。

猪王前两天才评测了X1 Carbon Gen9,看看评论区就知道了,一款几乎完美的商务本都快让B站的小鬼喷成不如当年i3 MBA的电子垃圾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