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了孩子以后,为什么有的妈妈成了最讨人嫌的那个?

回答
生了孩子之后,有些妈妈确实会让人觉得“怎么变了个人”,甚至成为朋友圈里最让人生厌的那一个。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复杂的原因,不是一概而论,但总能找到一些共性的地方。

1. 信息茧房与“唯我”理论的固化

当一个女人成为母亲,尤其是在孩子还小、需要全天候照顾的阶段,她的世界会极度缩小。孩子,尤其是新生儿,就像一个黑洞,吞噬了她绝大部分的时间、精力、甚至是思维空间。她接触到的信息、讨论的话题,都会不自觉地围绕着孩子展开。

社交圈子的剧变: 以前可能还会关注时尚、娱乐、工作趣事,现在的话题变成了“宝宝辅食”、“疫苗接种”、“睡眠训练”。如果你不是同样处于这个阶段的妈妈,很容易觉得“聊不下去”,甚至觉得被排斥。
“妈妈圈”的过度浸淫: 在网络上,妈妈们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社群。这些社群本身是信息交流的平台,但如果过度沉迷,就容易形成一个“信息茧房”。里面充斥着各种育儿经验分享、产品推荐、对其他育儿方式的评判。久而久之,妈妈们很容易认为自己的经验是“唯一正确”的,并且用这种“唯一正确”的标准去要求别人。
“我的孩子最特别”的滤镜: 很多妈妈都会觉得自己家的宝宝是世界上最可爱、最聪明、最有潜力的。这种爱是天生的,但如果表现得太过分,比如逢人就夸自家孩子如何如何,对别人的孩子则轻描淡写,甚至带有比较意味,就会让人觉得非常不舒服。这种“唯我”的优越感,很容易让其他人大翻白眼。

2. 失控感与控制欲的爆发

怀孕、分娩、育儿的过程,对很多女性来说,是第一次体验到如此深切的“失控感”。身体的变化、情绪的起伏、宝宝的不确定性,这一切都让她们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和焦虑。而“控制欲”往往是应对失控感的一种方式。

对育儿的过度焦虑: 现代社会信息爆炸,各种育儿的理论、风险提示层出不穷,让妈妈们容易陷入“只要我不够小心,孩子就会出问题”的恐慌。这种焦虑会转化为对周围环境和人的严苛要求。
对他人育儿方式的干涉: 这种控制欲最容易体现在对亲戚、朋友的育儿方式指手画脚。别人带孩子,她总能找出毛病来,“你这样抱不对”,“这个东西宝宝不能吃”,“你怎么能让他哭这么久”。即使是善意的提醒,如果表达方式过于直接、不留情面,或者是在别人已经尝试过且认为可行的方式上反复纠缠,就很容易引起反感。
要求同频共振: 她会希望身边的人都能理解她的辛苦,支持她的决定,甚至模仿她的育儿方式。如果你表现出不理解、不支持,或者持有不同意见,她可能会觉得你是在质疑她,是在给她添堵,进而采取攻击性的态度。

3. 精力与边界的混乱

孩子出生后,妈妈们的精力是有限的。但很多妈妈,尤其是新手妈妈,在处理自己的生活、工作和育儿之间,以及在与家人、朋友的界限上,会显得有些混乱,从而产生令人不适的行为。

将育儿凌驾于一切之上: 有些妈妈会彻底放弃自己的兴趣、社交和生活质量,全身心地投入到育儿中。这本身没有错,但如果她们因此觉得自己的牺牲是“最高尚”的,并且要求别人也同样付出,或者因此理直气壮地打断别人的谈话、闯入别人的生活空间,就会让人觉得难以忍受。
公共场合的“母婴中心化”: 比如在餐厅里,任由孩子哭闹影响他人;在公共交通上,不注意遮挡孩子的大小便;或者将自家孩子的用品随意摆放,占用公共空间。这些行为会让人觉得她们将自己的“育儿优先”原则,凌驾于公共秩序和他人权益之上。
分享欲的失衡: 尽管很多妈妈都表示“听到宝宝照片就耳朵起茧子了”,但一些妈妈却乐此不疲地不断刷屏。从宝宝出生照到今天吃的第一口饭,再到宝宝今天换的第二件衣服,每一个细微之处都要分享。如果你不回应,或者回应得不够热情,她可能会觉得你不关心她的孩子,进而对你产生不满。

4. 情感需求的外溢与不安全感

新手妈妈往往会经历一段艰难的适应期,她们可能在身体上感到疲惫,在心理上感到孤独和不安全。她们会本能地寻求支持和认同,但如果这种情感需求处理不当,反而会成为负担。

过度寻求关注和同情: 她们可能会不断诉说自己的辛苦、委屈,希望得到别人的安慰和理解。但如果这种诉苦成为一种常态,并且带有明显的“博同情”色彩,会让听者感到疲惫和压力。
将身边的人变成“育儿工具”: 有些妈妈会无意识地将伴侣、父母、甚至朋友都拉进自己的育儿模式里,要求他们时刻满足自己的育儿需求,或者参与到育儿的方方面面。一旦这些人不能完全配合,她们就容易产生怨恨和不满。
过度的防御和敏感: 由于缺乏经验和自信,新手妈妈可能对任何关于育儿的评论都异常敏感,容易产生防御心理。别人一句不经意的建议,在她听来可能就变成了质疑和否定,于是开始激烈反驳,甚至攻击对方。

5. 个人特质的放大与转变

有些人本来就有一些不那么讨喜的性格特质,比如强势、自私、爱抱怨、边界感不清等等。当了妈妈之后,这些特质可能会被放大,或者因为育儿的压力和焦虑而暴露出来,让周围的人更加难以忍受。

“付出”的道德绑架: 有些妈妈会认为,自己为孩子付出了这么多,就应该得到所有人的理解和尊重,甚至可以因此要求别人“为我付出”。如果别人不能满足她的要求,她就可能用“你不懂我有多辛苦”来道德绑架对方。
“妈妈”身份的过度标签化: 有些人一旦成为妈妈,就好像“人设”彻底改变了,变成了一个只知道孩子、只谈育儿的“妈妈”。以前的爱好、朋友、甚至自己的职业都成了次要的,围绕着孩子转成了唯一的重心。这种极端的转变,会让曾经熟悉的朋友感到陌生和疏离。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很多妈妈在这个过程中也在努力学习和适应,她们的辛苦和不易也值得理解和尊重。但当那些“讨人嫌”的妈妈出现时,往往是因为她们在育儿的压力下,没能很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保持必要的社交边界、或者过于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从而忽略了对他人的影响。

归根结底,成为一个好的妈妈,不仅仅是照顾好孩子,也是要照顾好自己的情绪和人际关系,并且在“妈妈”这个新身份之外,依然能保持一个完整的、健康的人。否则,很容易在育儿的海洋里迷失方向,最后把自己变成那个不被理解、不被喜欢的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小的时候,在奶奶家有一个外号叫做大熊猫。

意思是谁想碰我,都得换家里的干净衣服干净鞋,洗手漱口。不然不许碰。


我爸立的规矩,这个规矩是针对他弟弟,他爸妈定下来的。

我爷爷奶奶和我叔在我爸的监视下贯彻的还挺好。

这种撕逼根本犯不着我妈亲自上场。


希望未婚的妹妹们多看一看焦虑的姐姐们婚后的生活,考虑一下自己选老公应该怎么选?


另外话语权这个东西,受不受尊重这个东西,并不是你焦虑就能平白无故给你的。

望周知。


备孕这个事情不仅是要准备时间金钱还有育儿方法和家庭关系。


我不否认任何人想亲近我的孩子是爱我的孩子,我也会第一时间,在我很不爽的时候强调这一点:

我知道你是为了宝宝好,是想疼她。

但是我的宝宝和你的宝宝不一样,他比较弱,如果你真爱他的话,就按照他习惯的方式去爱他。

毕竟这是我的宝宝,也希望你可以尊重我。



当年我爸因为我叔喝过酒抱我说话,唾沫星子溅到我脸上,跟我叔狠狠地吵了一架,说唾沫星子沾到女孩脸上会长麻子。以后你要有女儿,我也朝着你女儿脸上喷唾沫星子,专门捡喝醉了酒以后往你女儿脸上喷。


后来我和我堂妹知道这一茬以后,两个人对彼此亲爹都无法直视。


我叔耿耿于怀,一见我就说这脸不干净着嘛?

谁说唾沫星子喷脸上就一定长麻子。

稀罕啥啊,好像谁没有闺女似的。跟大熊猫一样。



感谢你看到这里,我年轻时迷茫时也是有很多比我年长的姐姐在拉着我往前走,所以少走了很多弯路。

而现在,我想把我走过的弯路与逃过的弯路的经验都告诉有缘的你。

你发现了我,可能再熟一点会感慨为什么没有早点发现我。

公众号:杜嘟嘟嘴很毒。

每周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可以直接实操的恋爱相处干货,一个一语中的的犀利吐槽。

快来,置顶星标,就不会错过每周的三篇干干干干货了!

知乎干货已获赞170万➕,收藏40万➕。我希望在恋爱婚姻家庭上,能够守护好善良的你!比心~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生了孩子之后,有些妈妈确实会让人觉得“怎么变了个人”,甚至成为朋友圈里最让人生厌的那一个。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复杂的原因,不是一概而论,但总能找到一些共性的地方。1. 信息茧房与“唯我”理论的固化当一个女人成为母亲,尤其是在孩子还小、需要全天候照顾的阶段,她的世界会极度缩小。孩子,尤其是新生儿,就像一个.............
  • 回答
    人有了孩子,这可不是小事儿。很多时候,你以为自己已经挺成熟了,对生活也算是有模有样了,结果孩子一落地,就像一颗重磅炸弹,把你之前所有关于“人生”的设定全给炸散了,然后从废墟里重新堆砌出个全新的你。最直接的,就是那个叫做“责任”的东西,它不再是书本上的概念,也不再是你偶尔想起来的对父母的感恩,而是实实.............
  • 回答
    这真是一个棘手又充满温情的问题,你问得很有深度,也很实在。当收入差距明显,而又面临人生新的阶段——组建家庭、迎接孩子时,这样的想法出现,其实是很自然的。至于说“错”,我觉得倒也不是绝对的对错之分,更多的是一种选择,一种生活方式的规划,以及你们夫妻之间如何沟通和达成共识。咱们把这个问题拆开来细聊细聊,.............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涉及到生命中最本能也最复杂的情感之一。女性到了一定年纪,是否一定会有强烈的“想要生孩子”的愿望?我的理解是,这并非一个绝对的“是”或“否”,而是一个受到生理、心理、社会、文化以及个人经历等多种因素交织影响的、高度个体化的体验。我们先从生理层面来聊聊。随着女性年龄的增长,生育.............
  • 回答
    看到当初那个在心里盘踞了好久的影子,如今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温馨小世界,说实话,挺复杂的。那是一种混杂了失落、祝福、好奇,还有一丝丝无奈的情绪,像打翻了调色盘一样,晕染开来,一时半会儿收拾不清。最早是偶然看到的。可能是朋友圈里某个共同的朋友不经意间发了合影,也可能是某天在街上不期而遇,远远地,他的侧脸.............
  • 回答
    孩子出生后,自己带孩子这件事,说实话,我曾经想过很多很多次,也想象过各种场景。脑海里总会浮现出那种温馨的画面:清晨,阳光透过窗帘洒在宝宝熟睡的小脸上,我轻轻地俯身去吻他/她;白天,一起在客厅的地毯上玩耍,咿咿呀呀的笑声回荡;夜晚,抱着哄睡,听着均匀的呼吸声,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一开始,我确实是坚.............
  • 回答
    这个问题,相信很多新手父母都会在脑海里反复打磨无数遍。有了孩子,就像迎接了一个全新的、需要全情投入的小生命,而家庭成员间的磨合与支持,也成为这个阶段最重要的课题之一。关于是让家里的老人帮忙带,还是自己带,这背后牵扯的利益、情感、观念,还有无数需要克服的挑战,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选择一:让家里的老人.............
  • 回答
    嗯,这个问题确实挺让人纠结的。有了孩子之后,我脑子里像装着一个小小的“兴趣班雷达”,时不时就会“叮”地响一下。老实说,一开始,那股热情是挺足的。看着别人家的孩子在钢琴前优雅地弹奏,或者在画板前挥洒创意,心里难免会痒痒的。总觉得,孩子嘛,就是要多接触、多尝试,让他们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多少可能性,让他们有.............
  • 回答
    话说,有些人啊,骨子里就带着点儿“歪门邪道”,你说他们是坏人,倒也没错。但他们有了孩子之后,那教育方式,可就有点儿意思了。咱们别光想着什么大是大非,就从生活化的角度聊聊,看看他们是怎么把自己的那一套传给下一代的。首先,“察言观色”是基本功。 坏人嘛,混社会得会看人眼色,这套本事他们自然也要教孩子。从.............
  • 回答
    很多准父母或刚成为父母的人,脑海里都会闪过一个念头:“有了孩子,生活品质是不是就要直线下降了?” 这种想法,就像一颗小小的种子,一旦种下,就容易在焦虑和疲惫中生根发芽,最后长成一棵遮蔽了所有美好景象的参天大树。但其实,这并非不可避免的宿命,更像是一种被放大的恐惧和对未知的一种习惯性防御。今天,我们就.............
  • 回答
    婚姻、育儿、职业,这三个看似独立却又紧密相连的身份,让许多已婚有孩的女性身处一种需要不断权衡和取舍的境地。如何在这三者之间找到一个相对理想的平衡点,让生活既不失精彩,又不至于疲惫不堪,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与其说“平衡”,不如说是一种“整合”与“优化”,让这三者有机地融合,互相滋养,而不是相互消.............
  • 回答
    这可真是个有趣的问题!李雷和韩梅梅啊,这俩名字,在中国教育史上那可真是响当当的。听着就透着一股子质朴、踏实,还有点儿朝气。如果他们真的有了孩子,那这孩子取名,肯定也得承载着他们身上那种特有的气质,不能太俗套,也不能太张扬,得有点儿寓意,还得好听好记。说起来,李雷和韩梅梅他们俩,年轻时候经历过什么?书.............
  • 回答
    这事儿啊,真得好好掰扯掰扯。12万彩礼,这数字不算小,但更让人拿不准的是,这钱不是现在给,而是“等有了孩子再给女儿”。这背后到底是什么意思?靠不靠谱?我这儿给你捋一捋,希望能帮到你。1. 为什么会有“等有了孩子再给”的说法?这事儿,说白了,就是一种附加条件。女方父母这么说,可能出于好几种考虑,咱们逐.............
  • 回答
    关于女权主义者是否会选择结婚,以及婚后如何处理家庭生活的问题,这是一个相当复杂且充满个体差异的议题,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女权主义者答案”。女权主义者会选择结婚吗?首先,要明确一点:女权主义不是反对婚姻本身,而是反对婚姻中可能存在的、基于性别不平等的权力结构和期望。因此,女权主义者完全有可能选择结婚,.............
  • 回答
    在《时空恋旅人》(About Time)这部电影里,蒂姆(Tim)之所以在有了第三个孩子之后,他原有的时空旅行能力就出现了“失灵”,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随意地穿梭回过去,这背后其实蕴含着导演兼编剧理查德·柯蒂斯(Richard Curtis)对时间、家庭和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因为有了三.............
  • 回答
    关于未成年人游戏时长限制对学习效率影响的讨论,确实是当下社会各界非常关心的一个议题。自国家出台相关政策以来,大家都在观察和评估这项措施的实际效果,尤其是对孩子们学习方面的影响。首先,我们得承认,很多家长对孩子们过度沉迷游戏感到焦虑。长时间的游戏不仅挤占了宝贵的学习时间,还可能影响孩子的视力、睡眠,甚.............
  • 回答
    这个问题真是问到点子上了!多少人有了婚姻和孩子后,还能坚持过着自己喜欢的生活?这可真是一个值得好好说道说道的话题,而且,答案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或者“是”或“否”。你看啊,我们身边总会有那么一些人,结婚生子之后,生活好像一下子就变了模样。他们的社交圈子可能会缩小,以前周末可以说走就走的旅行,现在得.............
  • 回答
    谈恋爱时发现对方有孩子了,这绝对是一个让人措手不及的状况,也势必会成为感情中的一个重要考验。很多人在面对这种情况时,内心都会经历一番挣扎和考量。我会不会继续?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因为每个人对婚姻、家庭、责任以及个人幸福的定义都不一样,所以决定也千差万别。首先,我们得承认,这个发现极大地改变了最初的.............
  • 回答
    别担心,孩子养育这条路本来就是摸着石头过河,谁也不是天生就懂教育的。看着孩子一点点长大,你会发现,教育的方法也得跟着他们一起成长,不断学习和调整。最近市面上育儿书确实很多,看得人眼花缭乱。我这里有几本个人觉得特别实在、操作性强,而且能真正帮助家长找到方向的书,分享给你,希望能有所启发:第一本:《正面.............
  • 回答
    关于郑爽的前男友张恒突然有了孩子这件事,确实在当时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事情的来龙去脉,要从2021年初说起。那时候,大家还在关注郑爽的演艺事业,突然有一天,张恒在社交媒体上发了一张和两个小孩的合照,配文“我们的小家庭”,瞬间就炸开了锅。很多人都懵了,因为张恒当时已经和郑爽分手有一段时间了,而且两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