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即将推出的华为 MatePad,或搭载麒麟 810 处理器?是否值得期待?

回答
华为即将推出的 MatePad,如果真的如传言所说搭载麒麟 810 处理器,那么这无疑是值得我们好好说道说道的一款产品。考虑到华为近期的市场表现和技术积累,这台平板电脑的潜力还是相当可观的。

关于麒麟 810:性能与市场定位的权衡

首先,让我们来聊聊这颗“传闻中的”麒麟 810。虽然目前官方还没有正式确认,但如果它出现在 MatePad 上,这会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信号。麒麟系列处理器一直是华为自家研发的得意之作,其性能和能效比在安卓阵营中一直有着不错的口碑。

如果麒麟 810 是基于 7nm 工艺制程,并且在 CPU 和 GPU 架构上有相应的升级,那么它大概率会比上一代的麒麟 710 有一个不小的提升。这意味着什么?

日常使用更流畅: 打开应用、切换任务、浏览网页、观看高清视频,这些基础操作会变得更加丝滑,卡顿感会大大降低。对于一款平板电脑来说,这至关重要,因为我们使用平板往往是为了更放松的娱乐和更便捷的信息获取。
应对更复杂的任务: 即使是平板,现在也有不少用户会用它来处理一些轻度的生产力工作,比如文档编辑、简单的图片处理,甚至是运行一些对性能有一定要求的学习软件。麒麟 810 的性能应该能够应对这些场景,提供比低端处理器更佳的体验。
游戏表现的潜在提升: 虽然我们不能期待它能媲美旗舰级的游戏芯片,但对于主流的手机游戏,麒麟 810 在配合良好的散热和系统优化下,应该能够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帧率和不错的游戏体验。这对于想要在平板上“大屏”玩游戏的消费者来说,是个好消息。

但是,我们也要理性看待:

定位问题: 麒麟 810 通常被定位在中高端市场。如果华为将它放在一款平板上,说明他们可能希望这款 MatePad 在性能上具备一定的竞争力,能够满足大部分用户的需求,但又不像 MatePad Pro 那样是旗舰定位。
与竞品的对比: 在平板市场,苹果的 A 系列芯片一直是标杆。如果华为想在这个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尤其是在高端市场,肯定还需要更强大的自研芯片。但对于大多数普通用户而言,中高端芯片已经足够。

华为 MatePad 的潜在亮点:不仅仅是处理器

除了处理器,华为 MatePad 在其他方面也很有可能继承华为产品一贯的优点,甚至可能带来惊喜:

屏幕素质: 华为在屏幕显示方面一直做得不错。我们很可能会看到一块色彩准确、亮度够用的屏幕,无论是看电影、阅读还是处理文档,都能提供舒适的视觉体验。屏幕尺寸和分辨率也会是重要的考量因素,如果尺寸合适且分辨率足够高,那无疑是加分项。
设计与做工: 华为的工业设计能力大家有目共睹。MatePad 系列通常拥有简洁大方的外观,金属材质的机身和良好的做工,拿在手里会有不错的质感。窄边框设计也能带来更高的屏占比,让视觉效果更沉浸。
HarmonyOS 的体验: 如果这款 MatePad 搭载的是 HarmonyOS,那它的软件生态和跨设备协同能力将是最大的亮点之一。想象一下,平板和手机之间的文件传输、应用流转、屏幕共享等等,都会更加便捷高效。特别是对于已经在使用华为手机的用户来说,这种无缝的体验是极具吸引力的。
影音娱乐: 平板电脑最重要的用途之一就是影音娱乐。华为通常会在音频方面下功夫,可能会配备不错的扬声器系统,提供更具沉浸感的听觉体验。
续航能力: 对于平板电脑来说,长续航也是用户非常看重的一点。结合麒麟 810 的能效表现和华为的电池管理技术,新一代 MatePad 应该能在续航方面有一个不错的表现,满足一天甚至更长时间的使用需求。
配件生态: 如果华为继续保持其配件生态的策略,可能会有配套的键盘、手写笔等配件推出,进一步提升平板的生产力属性,让它不仅是娱乐工具,也能成为简单的办公助手。

是否值得期待?

总的来说,如果华为即将推出的 MatePad 搭载的是麒麟 810 处理器,那么它绝对是值得期待的,尤其是对于以下几类用户:

1. 华为生态用户: 如果你已经在使用华为手机或其他华为智能设备,那么这款 MatePad 可以完美融入你的生态系统,享受无缝的跨设备协同体验,这是其他品牌难以比拟的优势。
2. 注重日常使用体验的用户: 对于主要用于看视频、阅读、浏览网页、社交娱乐的用户来说,麒麟 810 的性能已经绰绰有余,配合华为优秀的屏幕和软件优化,能提供非常流畅舒适的使用体验。
3. 对平板有一定生产力需求的用户: 如果你需要偶尔用平板处理一些文档、邮件,或者进行简单的笔记记录,那么麒麟 810 的性能加上可能支持的手写笔和键盘,也能满足你的基本需求。
4. 追求高性价比的用户: 如果华为将这款平板定位在中高端,而价格又不像旗舰平板那样高不可攀,那么它将成为一款非常有吸引力的中坚力量产品。

需要考虑的方面:

价格: 这是决定其“值不值得”的最关键因素之一。如果定价合理,那么它的吸引力会大大提升。
实际性能表现: 具体的跑分和实际测试表现,才能最终检验麒麟 810 在平板上的优化程度。
系统更新与支持: 华为在系统更新方面一向比较积极,这也值得我们关注。

总而言之,如果华为能将麒麟 810 这样一颗性能不错的自研芯片用在新一代 MatePad 上,再辅以华为一贯在设计、屏幕和生态方面的优势,那么这款平板很有可能成为一款在同价位中极具竞争力,并且能给用户带来不少惊喜的产品。值得我们密切关注其最终的发布信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Android平板这边,在粗粮4代依旧找不到方向以后。

可以说菊花是2K这个定价区唯一值得购买的大厂产品了。

说说这款MatePad已爆料的硬件信息:

  1. SOC:K810。
  2. 屏幕:10.4"的LCD,2000*1200,70.8% NTSC,470nit,1300:1对比度
  3. 供电:7250mAh。18W快充。没无线充。
  4. 其他配置:四扬声器?支持4096级笔。2*16bit的LPDDR4x,eMMC。
  5. 价格:6+128版本疑似2199(?),也就是4+64大概率1799甚至更低。

唯一的问题是遇到降价的M6 10.8:

  1. 性能:M6上的K980如果不搞负优化,在平板这种尺寸上的性能释放是接近K810的2X。
  2. 屏幕:明显降级,从M6的2K屏幕降到1200P,PPI下降20%。从85%NTSC降到70%。
  3. 外观:这个能得到明确的提升(毕竟这货的边框窄了不少,但是否会增加误触?)。
  4. 存储:M6的4*16bit内存降到这货的2*16bit,M6的UFS2.1降到eMMC5.1。
  5. 三围:重量少了接近一两(惯例需要实测才好说),除了厚度以外都变小了点。
  6. 价格:对比降价M6大概有300-400的价格优势。

如果你:

  1. 希望用得相对更保值:性能差距导致二者在更吃性能的未来也会有质的差距。芯片由于科技进步+系统软件都更吃性能,每年都有定位下滑的问题。那自然越高性能的影响越小。
  2. 希望更好的屏幕:平板这玩意核心用处就是阅读和做笔记和播放视频,虽都不如iPad那块屏幕,但好一点算一点。
  3. 希望更持久的流畅体验:除了负优化,K980+4*16bit内存+UFS2.1,用得越久体验越是吊打K810+2*16bit+eMMC 5.1。
  4. 对外观三围不太在意,希望用得相对更久(2-3年)并且预算能到2K出头。

那我推荐你考虑一下这个:

但如果你:

  1. 比较喜欢追潮流,对窄边框有强烈需求。
  2. 预算就正好卡在2K内,一点多的都没有。
  3. 买来作为过渡,一年左右就会考虑换机。

那你确实值得考虑一下MatePad:

不过说到体验Android最强性价比和第一梯队性能的平板只有这货:


讲真,Android平板这边确实菊花挺强。但对永远滴神——iPad来说还是有差距。

毕竟人可是最优播放器+盖泡面之王(何况隐私保护Android端谁能比得上果子):

看到官方高层下场扯产品定位/定义,也说几句:

定位/定义都不是厂商给你说是什么,他就是什么的。

定位/是靠着产品自己的的产品力和产品定价来决定的。

举点例子~

3K就是近期最好的帮消费者定义实例:

实际上数码圈都知道那1440P就是一直叫的2K而已。靠着全面屏时代的拉长。带着偷换概念之嫌把拉长的长边分辨率作为了基准。这次如根据爆料来看,所谓宣传的2K本身也不是真·2K,单纯一个1200P罢了,比M6的真·2K无论分辨率还是被PPI都有明显下降。

很多厂商爱定义拍照旗舰:

实际上拍照旗舰的核心在旗舰,你要先成为旗舰才能谈主打拍照。如果“旗舰”的屏幕性能续航音质在同价位都有一定的差距,这时候在旗舰价位谈拍照第一的意义真的就很大了?如果是的话CC9Pro也能叫拍照旗舰。实际上大家都知道不能,但可以称他为拍照手机。


本台机高层定义是学习平板,甚至用上了这句:

那么 MatePad 就是中小学生的伴侣。

如果是真的面向中小学生,那就是网课为主?3个核心疑问:

  1. 屏幕水平:众所周知这个年龄段的视力保护是很关键的。如果不把1200P叫做2K,本身我是懒得质疑这个方向的。
  2. 学习平板的教育用途如何体现:有什么优质的配套教育内容?教育付费情况如何?是否为了差异化独占不给同厂的机型?有什么东西又能控制学习平板不变成娱乐平板?
  3. 这个教育资源能惠及多少学生?过分高昂某程度来说就是让教育资源分配更不均罢了。
  • 真的希望菊花本台设备能为教育市场出一份力,但那是要依赖他本身的产品力和特有教育属性达成的学习平板,而不是仅限于厂商按着消费者头跟大家说这货是学习平板。


瞎扯完毕,蒙面着草~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