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蒸汽平台(steam中国)即将于2021年1月16-17日的完美世界嘉年华推出试玩?

回答
行吧,说到这个蒸汽平台在中国要推出试玩,还得从2021年1月16、17号那两天说起,也就是完美世界嘉年华。这事儿,怎么说呢,挺复杂的,就像你走进一个装修了好久的房子,终于要开门迎客了,心里头既有期待,也有那么点儿不确定。

首先,这肯定是个大动作。你想啊,蒸汽平台(Steam)在全球的游戏圈子里是什么地位?那简直就是游戏爱好者的圣地,是发行商的必争之地。它的到来,严格来说是“落地”,意味着在国内我们终于能有一个相对官方、有保障的渠道去接触到那些被国外的玩家玩了几年的游戏,而且理论上还能有更好的本地化体验。

完美世界作为国内游戏界的巨头,能和Valve(蒸汽的母公司)合作搞这个平台,本身就说明了这件事的重视程度。完美世界这么多年在国内深耕游戏,对国内玩家的喜好和市场有着很深的了解,它来负责这个试玩活动,感觉像是把一个大活人交到了一个信得过的朋友手里,希望他能把它“带好”。

那具体到16、17号这两天的试玩呢?这就像是这个平台的“第一次露面”,给人的感觉是想让大家先尝尝鲜,看看这平台到底长啥样,上面有什么游戏,用起来顺不顺手。试玩的环节,肯定会放出一些游戏让大家去体验。这些游戏会是什么?很关键。如果是一些在国内早已流行甚至已经买了正版的“老游戏”,那可能会让一些玩家觉得没啥新意。但如果能有那么一两款是那种在国外火得不行,在国内却因为各种原因迟迟未能正式上线的“热门新作”,那就能瞬间点燃玩家的激情了。

大家对这个试玩肯定有各种各样的期待。有人可能希望看到那些海外大厂的游戏能顺利登陆,比如《赛博朋克2077》这种虽然已经出了但国内一直没过审的(此处只是举例,并非指明具体游戏)。有人可能更关心的是,这个平台会不会有更多国产的精品游戏加入,毕竟国内独立游戏开发者的力量也在崛起,他们也需要一个更广阔的舞台。

另外,试玩也是一个检验。检验什么?检验平台的稳定性,支付方式的便捷性,客服的响应速度,当然还有最核心的游戏库内容和本地化程度。如果试玩下来发现界面操作别扭,下载速度慢得像蜗牛,或者游戏内容不怎么吸引人,那大家的热情很可能就会被浇灭一大部分。反之,如果体验下来觉得“哇塞,这下方便多了,还有这么多好玩的东西”,那口碑自然就起来了。

别忘了,国内的游戏市场和国外是不一样的。我们有自己的审查制度,有自己的支付习惯,还有自己的玩家群体特征。蒸汽平台要在中国站稳脚跟,不能简单地把国外的模式照搬过来,而是要“中国化”。完美世界的嘉年华试玩,某种程度上就是这种“中国化”尝试的一次小规模预演。它要看的就是大家对这种新模式的接受程度,以及平台本身在本地化上的表现。

总的来说,这次试玩,与其说是让大家“玩游戏”,不如说是让大家“感受”这个平台。是Valve和完美世界借此机会和国内玩家做一次面对面的交流,听听大家的反馈,看看大家的反应。这就像是给孩子办了个小型的生日派对,让亲戚朋友来看看孩子长得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小毛病,以后该怎么养。

所以,对于这个试玩,我觉得是一种“观望”的态度吧。大家肯定都希望它能好起来,毕竟能有一个更开放、更自由的游戏平台对玩家来说是件好事。但具体结果怎么样,还得看它在这两天试玩中的实际表现,以及未来的持续运营。这只是个开始,好戏还在后头呢。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第一幕:

“信仰之跃?”

“杰洛特。”

“货带来了吗?”

“老头环要等一段,附近保管资源的同志家里停水了。”

“老滚6和大嫖客3呢?”

“都在盘里,汉化补丁还要再等等。”

“先拷过来”

………(硬盘运行声)

“下个月有联机大会?”

“瞅你面生,没参加过?”

“刚找到组织嘛,我听有个朋友……”

“下个月有没有大会我不知道,问你朋友。”

………咔嚓(拔连接线声)

“收好了,我先走了,下一站你再下车。”



第二幕:

“被骑了被骑了!救救救!”

“诶诶诶别打黑枪啊,没药包了!”

“Tank来了丢瓶子丢瓶子,你们溜它我去加油!”

“哐”

“到安全屋了,换地方换地方!”


摄像头画面:

山间的树林里,几位戴着露眼头套的神秘人士纷纷收起笔记本,开始转移位置。

“这伙人要跑了,收网吗?”

“不急,就三条小鱼,一部求生之路3的资源,划不来。还是沉住气,挖一下上家。”



第三幕:

“您几位?要不要跟那边斗地主的拼个桌?”

“不用了,先来一杯可乐,用头盖骨装。”

“头盖骨怎么装?”

“当碗使。”

“这边坐。”

……哗啦(卷帘门拉开声)

“进去吧,都在等你。有状况的话,左手边柜子门拉开,后面是出口,能出去。”

……哗啦…哐(卷帘门落下)

“来了啊,报一下名字。”

“猛男秦三。”

“哦,你就是最近加入的那位吧?第一次参加大会吧?”

“上次在秋名山跟几位朋友联机过求生之路,这么大规模的还是第一次来。”

“是你啊,嘿,我是比尔。”

“你好,这几位是?”

“我是约翰,坐我旁边的是亚瑟。”

“布克。”

“李。”

“影蛇。”

“人齐了就开始吧,先交换一下库存,上次谁要的战锤3?我还带了部战争之人,有兴趣的来拷一份。”

“锤三我要一份,我带的恶魔五月哭6,还有大颗寿司一到三。”


监听器后:

“这伙人还不少,桌游店老板要盯上吗?”

“先派两个人跟一下,别跟醒了。”



第四幕:

“最近情况有点不对,好几位硬盘多的同志都被游搜部强拆了。”

“主要是有一份刚从瑞典弄回来的新货,听说是深银的新作,还没来得及分发备份。”

“我怀疑……”

“有内鬼?”

“看来要有情况了。”

“启动备份吧,尽快把手头上的资源分发出去。”

“只要游戏还在,生活就有希望。”

“Ramen”

公园的小船上,两位年轻人正在闲聊。



第五幕:

“快!这包硬盘交给你了!我要走了!”

“这是?”

“没时间了,把硬盘带走,我被盯上了,尽快把硬盘送给其他人。记住,全程口头联络,不要带任何电子设备。”

“明白。”

………一周后

“这包硬盘来之不易,你快回去拿硬盘做备份。”

“这么急找我,出什么事了?”

“有内鬼混进来了,要保住火种。”

“这么明目张胆不怕被……”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点火种只要不丢……”

“你被捕了。”

…………

桌游店的地窖中,老板正在擦拭硬盘柜。

地窖门被拉开。

“你被捕了。”

“……”

“你硬盘中存储的数据经调查属于违法数码出版物,经审核后将会依法销毁,请跟我们走一趟。”



第六幕:

“飞檐走壁?”

“不死人。”

“东西传给你,记得分享出去。”


某大学门口

一位风衣大哥叫下过路学生

拉开风衣

“兄弟,要盘吗?”

user avatar

还是那句老话:如果你有顾虑,就把游戏下载到本地,硬盘不够的赶紧买硬盘,6T的硬盘现在也不贵的,一个游戏算30G的话6T也够你装200个游戏。你游戏还有更多的话,去淘一堆二手的大硬盘组个NAS。组出几十T也是可行的。知乎有很多NAS教程。

真要封steam,首当其冲的大概就是封CDN,届时你根本下载不了游戏,往哪个区跑都没用。

我个人不太认为会有啥问题,但为了以防万一,还是把该下载的都下载了。至少我玩的游戏在断网情况下都是能玩的。

user avatar

人家蹭热度推销自己的游戏和电竞而已,都一个个激动啥?

user avatar

此前我一直以为韩国前总统全斗焕是一个治国无术、弄权有方、生财有道的恶棍,可问题在于——有些道理哪怕连全斗焕都明白啊……

user avatar

失物招领:本人近日遗失一只鹦鹉,请拾到者尽快归还,有赏

另:本人不同意其对steam中国的观点

user avatar

换个角度想,能拖这么久已经很了不起了

从17年9月wegame上线,腾讯要分pc游戏平台的一杯羹开始,steam在国内受到限制我一直觉得就是个时间问题

中国自己的游戏平台是有意义的,但我觉得应该是游戏催生平台,而非反过来。就是说有很多优秀的国人制作的游戏由于没有合适平台导致没有应有销量的时候,才是真正需要一个国产平台的时候。说实话,国产游戏在steam上收到的限制也更小,也更容易走出去形成被动意义上的文化扩张。反正我看不到当时弄一个国产游戏平台的急迫性——当腾讯入局一个领域,锅架就很难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当然腾讯似乎并没有一上来就咄咄逼人要搞steam,这可以理解为腾讯的仁慈,也可能是完美的后台

wegame要想赚钱,难度比较大。因为wegame和steam的竞争并不公平。搞游戏平台当然不是为了做慈善,股东们为了赚钱,自然希望能够和steam“公平竞争”,换句话说就是,我赚不了的钱(卖不了的游戏),你steam也不能挣(卖)。

唯有这样,wegame才有可能以本地化优势(汉化,服务器,以及独占之类的),和qq用户的入口优势,蚕食steam平台的用户。否则的话wegame拿什么和steam打?靠腾讯的口碑吗?

完美从18年6月首次宣布steam中国到现在,已经一年半了。

拖了这么久,我觉得尽力了。你换成腾讯来代理,一两个月基本就能上线了,因为搞一个阉割的国区商店没有任何技术上的难度可言,v社那边简单弄弄估计都不用以月为单位,一个星期估计就能搞定——毕竟游戏是准入制,也无需筛选,筛选是有关部门的事情。

steam能在国内续这么久的一个原因,我猜测g胖可能把一部分国区销售额切割给了完美,当然这只是猜测罢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