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我最感到奇怪的是知乎明明是号称热爱中华饮食文化的,为啥一遇到具体的事情,就变成快餐党了?从讲究时令和产地摇身一变变成追求食品质量和味道一致性的工业制成品拥趸了?
先说产地。
海南的海胆,和东海、黄海、日本海的海胆,能一样吗?别说海胆,就人人都吃的起的带鱼来说,黄海和东海的国产带鱼都和远洋捕捞的西非带鱼区别巨大。
产地都不一样,大连的海胆什么价格,日本的海胆什么价格,海南的什么价格?一个成品菜比人家原材料都便宜,又想要人高价原材料的品质,可能吗?
不同产地的相同品种水产质量差异可以非常大,在海南可能能吃到大连或者日本的海胆,但是价格绝对比大连或者日本的贵。比大连海胆上岸价还便宜的海胆成品菜,可能是大连那个品质的海胆吗?
再说时令,阳历四月,也就农历三月,巧了,到今天农历三月还没到。农历是个协调阴阳历,用来指导中国大陆地区的农业生产,反映的是中国大陆地区气候变化的一般规律。还没到低级海洋生物发春的时候你就要求人家性腺饱满,装满了生殖细胞,是不是有点太强“海胆”所难了?
就像吃螃蟹要到秋高之时,蟹黄才饱满,滋味才浓郁。现在,农历二月底,吃鲜蟹,就要蟹膏浓厚,可能吗?
我寻思舌尖上的中国也好,老广的味道也罢,哪个也不会说疆域辽阔的中国,在不同的省份,同品种的农产品味道都差不多吧?初中地理肯定讲啊,哪个地方有什么样的动物、植物好吃,所以是名产。怎么搁这事儿上,直接把义务教育阶段的知识就全抛脑后了呢?
这就是一部分我不太爱在国内旅游的原因,我去旅游是想放松,不是想探险。
差不多得了,这种就别尬洗了。
去年这个时候我就在三亚,也点过海胆蒸蛋,而且是点的外卖先付钱的。然后接到老板电话,说这个季节海胆不行,商量换菜,换了一个什么螺。这就是明白人嘛。
我是食客,不是水产专家,我没有义务了解什么季节什么海鲜应时。你开的饭店,你要为你的菜谱负责。不应时的就别卖,至少要尽提醒义务,告知顾客4月份如果点海胆就没黄。中国消费者是特么最卑微的,动不动叫你擦亮眼睛,这个要懂,那个要会。卧槽,凭什么啊?老子花钱,你赚钱,不应该你擦亮眼睛想想清楚压根空壳的海胆好不好卖?
我简单调查了一下,这家店是所谓“网红店”。邮局港剧,店的位置确实很好,搞了一些其实很俗套但能吸引土妹的摆设。
这家店算是流量很大的了,但是某平台一千多个评价里有一百多个差评,而且明显分化。
打好评的绝大多数是来“打卡”的,吃个披萨点个下午茶。假装来吃饭,其实是为了自拍发朋友圈。她们就是想花两三百COS一把名媛生活,吃得好不好无所谓的,只要拍出美美的照片就值了。
而一百多个差评,是正经来吃饭的。
这里就要提醒下各位,去旅游景点吃饭一定要先想好是去吃饭还是去拍照。
很多“网红”饭店都是这种,被自拍党捧红的,卖点就是发朋友圈。你要不弄清楚,看着评分还可以,真的以吃饭的目的过去,踩雷概率是相当的高。国内玩做功课真的是麻烦,防不胜防,所以我作为精神热带人不大爱去三亚,心累。
顺便提一句,我在印尼吃的龙虾至少是这张图里1.5倍大,花了三百多。疫情赶紧过去吧,海南不适合我们穷人。
好的谢谢官方,我们在这个季节不会去三亚,也不会点海鲜。
法律搞不过官方,我们把钱往哪花还是有自由的。
谢谢官方亲自下场避雷。
青岛38元大虾事件后,青岛对涉事烧烤店下达了罚款9万元,责令停业整顿并吊销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告知。青岛市北区市场监管局主要负责人被停职检查,市政府有关部门对该区物价旅游等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即日起,青岛市旅游局、工商局、物价局、公安局等联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拉网式市场秩序大检查,大整顿。对旅游市场中存在的无照经营,不正当竞争,旅游业不公平格式合同条款等。
对比之下,海南官方的态度真的是...
说实话,宰客这种事情是人的劣根性,杜绝不了。
更重要的是面对这样的事件,后续如何执法,如何处理。
噗,有时人也真是好笑,同样的事情换个“高级”点的玩意就能把人整懵咯?
你把海胆换成西瓜试试看呗?
有人在四月份卖西瓜,客人买6个回去一切开,所有西瓜生的不要不要的,去退西瓜遭到威胁然后这事闹大了。
有关部门调查后说,西瓜四月份本来就不熟,瓜贩子没有掉包。
你觉得这解释怎么样?
吃西瓜要吃熟的,这是约定俗成的事情,你知道西瓜不熟可以不卖,明知道自己地里的都是生瓜蛋子,还拿到市场上卖,那就是觉得有人可能不知道这个季节瓜不熟,靠着别人误以为瓜是熟的来骗钱咯?
反过来看海南的事,海胆吃的就是黄,都什么年代了还以为人民群众是没吃过海胆好糊弄呢?没有这调查结果,你说店家没控制好海胆质量,道个歉就算了。现在你说这个季节海胆汁多肉少,那就是说店家早就知道海胆质量不行,就是想靠顾客不知道来骗钱咯?
海胆没肉,把你这道海胆蒸蛋撤下去,这季节不卖,时令菜又不是什么新概念,很难做到吗?
多说一句,真想把旅游做好,当地部门应该做的是通过各种渠道告诉游客什么东西好吃,哪个季节好吃。而不是出了事,说游客不懂行,我们这个东西就不是这个季节吃的。
现在海南的逻辑,摆明了就是知道很多人一辈子只去一次海南,宰一个是一个咯?
这辈子不去海南,我看也不是什么难事。你觉得这是气话吗?讲道理,看海景吃海鲜的地方多了去了,如果东南亚那边都没黑料,就你海南天天出问题,你说游客会怎么选呢?这些问题餐馆老板可以不想,没人来无非关门走人。但是海南有关部门作为治理者,不能不想。
至于威胁这事,就不多说了,路人甲是吃饱了撑的,没事给你这个餐厅出头咯?
评论区有人说没黄的海胆还能入味,我也真是笑了。生瓜蛋子切开了还能有清香味呢,照这说法卖什么瓜都没毛病咯?
另外,你海胆黄+鸡蛋也卖这个价钱,现在只有“味道”和蒸蛋了还卖这个价钱,算不算以次充好?还不是一样是骗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