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游客在广西偷香蕉被村民围打?

回答
游客在广西偷香蕉被村民围打的事件,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看待,才能更全面地理解其背后复杂的原因和引发的社会反响。

事件梗概(假设性描述,因为没有具体事件链接,我们将基于此类事件的普遍情况进行推演):

事件可能发生在广西某地的香蕉种植区,一位或几位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出于好奇、贪小便宜或是对私人财产权认识不足,擅自采摘了路边的香蕉。这一行为被当地村民发现,由于香蕉属于村民的劳动成果和财产,他们对此行为非常愤怒。随后,一些村民聚集起来,对游客进行围堵、呵斥,甚至出现了推搡、殴打等肢体冲突。最终,可能会有报警处理,或者游客因恐惧而道歉并离开,事件告一段落。

多角度解读:

1. 游客的角度:
动机不明或认知偏差: 游客可能并没有意识到采摘路边香蕉是违法或不道德的行为。他们可能认为香蕉长在路边,没有明确的围栏或标识,就等于“公共”的,或者只是“尝一尝”的小事,并没有恶意盗窃的意图。
侥幸心理: 即使知道这是不对的,也可能抱有侥幸心理,认为不会被发现,或者即使被发现了,对方也不会过于较真。
文化差异或无知: 在一些地方,农作物可能会有相对开放的管理方式,游客可能将其误读为可以随意采摘。但更多情况下,是缺乏对私人财产权的尊重。
受教育程度和素养问题: 游客的素质也可能是一个影响因素,一些游客可能缺乏基本的公民素养和法律意识。

2. 村民的角度:
财产权受到侵犯: 香蕉是村民辛勤劳动的结晶,是他们重要的收入来源。未经允许采摘,无疑是对他们财产的直接侵犯,让他们感到自己的劳动成果被窃取。
朴素的维权意识: 在许多农村地区,法律意识可能不如城市居民普及,但村民们对自己的财产有朴素的保护欲望。当自己的利益受到侵害时,他们会本能地站出来维护。
对“外来者”的警惕: 有时候,村民可能对“外来人”的行为持更加警惕的态度,尤其是在涉及到财产时。他们可能担心游客的偷窃行为会影响到其他村民,或者成为一种不良示范。
情绪失控与群体效应: 一旦发现偷窃行为,在场村民的情绪可能会被迅速点燃。在群体情绪的带动下,一些人可能会失去理性,采取过激的行动,比如围打。这是一种典型的群体性情绪爆发和维权方式,虽然方式不当,但其背后是受到伤害的利益和情感。

3. 法律和秩序的角度:
盗窃行为是违法行为: 无论数量多少,未经允许采摘他人财物都属于盗窃行为,是触犯法律的。游客的行为首先是错误的。
村民的“围打”行为可能构成违法: 尽管村民有保护自己财产的权利,但“围打”行为,特别是超出合理制止范围的肢体冲突,可能会构成殴打、非法拘禁等违法行为。私自采取过激的暴力手段,即便对方有错在先,也可能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法律应是解决纠纷的最终途径: 遇到此类情况,最理想的处理方式是报警,由公安机关介入,依法依规处理。村民的自发“执法”往往难以把握尺度,容易走向极端。

4. 社会和文化融合的角度:
旅游业发展与村民利益: 在很多乡村旅游区,村民是旅游服务的重要提供者,也是旅游业发展的受益者。游客的行为直接影响到村民的生计和意愿。
尊重与理解是双向的: 游客需要尊重当地的民俗、文化和村民的劳动成果,遵守当地的规定。同时,村民在维护自身权益时,也需要注意方式方法,尽量做到文明和理性,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升级。
加强旅游安全和法制宣传: 对于游客而言,在出游前应了解目的地的基本情况和相关规定,提高法律意识和文明素养。对于村民而言,也需要不断提升法律意识,知道如何通过合法途径解决问题。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对旅游区游客和当地居民的法制宣传教育,引导双方理性沟通,和谐共处。

如何看待?

游客的行为是错误的,缺乏对他人劳动成果和财产权的基本尊重。 无论动机如何,擅自采摘他人财物都是不道德且违法的。
村民的“围打”虽然有保护自身财产的初衷,但其手段可能过于激烈,不符合法治社会的要求。 任何公民在维护自身权益时,都应在法律框架内进行。
这反映了旅游业发展中,游客素质教育与村民法律意识提升之间的矛盾和挑战。 需要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来化解,例如加强游客文明旅游宣传,提升村民的法律维权意识和能力,以及完善旅游管理和纠纷处理机制。
事件的发生提醒我们,在享受旅游乐趣的同时,也要成为一个负责任的旅行者,尊重当地的风俗人情和法律规定。 同时,也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农村地区的财产保护问题,以及如何引导村民以更文明的方式解决矛盾。

总结来说,看待此类事件,应秉持客观、理性的态度:

1. 谴责游客的不当行为。
2. 理解村民维权的动机,但不认同其过激的手段。
3. 强调法治的重要性,鼓励通过合法途径解决纠纷。
4. 反思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教育和管理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这样的事件是社会进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种摩擦,通过不断地教育、引导和完善制度,期望未来能减少此类冲突的发生,促进游客与当地居民之间的和谐共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作为一名曾经多次处理此类警情的警察,当我第一次看到这视频时觉得这对夫妻实在是太幸运了,他们要做的应该是感恩戴德、烧香还愿而不是事后发贴求安慰求主持公道,真当两广地区的人是吃素的吗?

你要说两广人民宗族意识强也好,穷山恶水出刁民也罢,反正在这里做贼被抓住的一般没啥好下场。我本人是广东的,以下要举的两个例子发生在粤西的山村,这里和广西接壤,所说的语言和视频里的几乎一样。至于民风嘛,我觉得这次广西老表的战斗力好像有点失水准,不过也可以理解,毕竟都是老人和妇女嘛。

13年4月,两个四十岁左右的惯偷驾驶摩托车来到某山村偷狗,不幸的是撤退的时候被村民发现了,更不幸的是那时刚好是清明节假期,回乡祭祖的年轻人特别多,附近几个村子的人奔走相告,于是这两个偷狗贼被迅速淹没于人民群众擒贼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得到消息的村民,无论男女老少,皆手提锄头、扁担、柴刀等工具自觉在主要道路上设卡拦截,两贼见无路可逃后很干脆地弃车往山上逃窜,数以百计的村民穷追不舍,经过十多分钟的围追堵截后终于将两人抓获。

辖区派出所的同事去到现场根本没办法将嫌疑人带离现场,只好求助市局增派人手支援。我们几十人赶到现场的时候两个偷狗贼已面目全非,身上伤痕累累,双腿几乎粉碎性骨折,躺在地上不断哀嚎,他们身旁是五条被弓弩射死的土狗。在强行将嫌疑人带离的过程中,附近还有源源不断的村民正在赶来的路上,如果我们再迟一点把他们带走,估计这两个惯偷性命堪忧。

第二个例子同样也是偷香蕉的:同样是13年,两个还未满16岁的辍学少年在路边蕉田偷了两大把香蕉,当其把香蕉绑到摩托车尾部正准备离开时被村民发现了,于是被拦了下来。闻讯前来的村民见他们还是小孩子也没为难他们,只是通知他们的父母带钱过来赎人。由于当地前几天刚被人扫荡式偷盗了大片香蕉,村民要求此二人父母连前几天被盗的香蕉一起赔,否则不放人,严格来说,这近乎勒索了。

我们赶到的时候当事人双方刚好全部散去,经询问派出所同事得知,两把香蕉共赔了14000元,平均7000元一把,估计这是他们家一辈子吃过最贵的水果了。

其实接过此类前去“救贼”的警情没十宗也有八宗了,为何单独把以上两宗拿出来说事?因为此两宗的嫌疑人也只有村民才能治得了他们。比如第二宗,未满16岁的俩人被送到派出所一般只能教育放行,连拘留都做不到——一来年龄在那摆着,二来所盗窃的财物价值不大。第一宗那两个惯偷也算我们的熟人了,由于其身患肺结核,本地监所条件不足,只能抓了放、放了抓,对他们实在无可奈何,其二人也根本不怕警察,毕竟烂命一条。自从那次被村民打断双腿被各自家人接回家后,从此我们再也没有在城区见过他们。

当然,我强烈反对村民执行私刑,也觉得他们这种行为已涉嫌犯罪,但无可否认的是,往往私刑比法律更能令某些“滚刀肉”敬畏,没办法,欺软怕硬习惯了。

回到题主的问题,此男子不但偷了香蕉,还拿出武器威胁蕉农,脱掉上衣露出纹身显示其“社会人”的身份,这种行为无异于找死。也亏得当时的村民都是老人妇女,否刚我不认为他能完整走得出村子,请参考第一个例子, 人家偷东西被抓住后马上认孙子了还被打成那样,你觉得你露出那纹身就好使啦?告诉你,那样你只会被打得更惨,刀棒送给社会人。

所以,正如本文开头所说,此对夫妻逃离村子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并不应该是报警和上网发贴求安慰求主持公道,而是应该马上买个大猪头去拜祭祖宗。毕竟,你们根本没受到什么委屈和伤害啊。

还不知足?


——————————————————————


取匿了,原来匿名拉黑不了某些杠精,反正这回答也算沉了

user avatar

大兄弟,你该庆幸村里没有壮年男丁在……


图片来源于北海当地的论坛,不过根据知友反馈,应该是江西上饶为了龙舟赛纠纷的村与村械斗

user avatar

【针对洗地】:不知道发生了啥突然冒出一群人,声称油管有完整版视频可以证明花臂大哥其实是良好公民而自卫的村民其实才是坏人……(港真啊,油管都快成都市传说的发源地了)

大致情况如下:

被(她自己)删除的那个回复是这样的:

他发的这个地址打开后是这样的

@草稿不再保存 自己看看这标题,脸疼么?到底是谁打不开油管?

PS: 来,看看知乎删不删 “ youtu.be/OYMAmDnu5nc ”

————————————————————————————————————

【最后一更 The End】:微博上所有有关这件事情的【原版视频】基本都已经被删除了

没有被删除的视频全部来自澎湃新闻的采访版和后续版本

就是那个【正当防卫】的版本。上截图


这是神马情况?

哈?!

这是公关成功了么?!

牛。

逼。


诈骗案受害者的爆料没有引起关注。

也没有人深究。

我什么都不想和谐说了。


有人在评论里说微博上还有花臂大哥的结婚证。我不敢保证是就是本人,姑且放上来让大家辨别一下真假。


在评论里质问便宜车的朋友,看看这个图吧。

微博链接如下。


至此,这件事情就像过去无数的热点一样,已经被平息了。

所以,这就是结局了。

受害者的微博最后停留在了:转发量436,评论7,点赞10。

而原视频的转发非常讽刺得停留在了2 0 1 8

哈……

最后让我们高声呼喊:

brɑvo


如果不认识这个词,搜一下,它有好几个意思。


【完】

————————————————————————————————

事情的转折来了

有受害者爆料『偷香蕉的,是黑龙江省,黑河市西岗子镇的张浩,此人在黑河市,诈骗当地老百姓的粮款一千多万,至今不还钱,一家出去吃喝玩乐,还偷香蕉,他嘴里没有实话。威胁恐吓更是常事。希望广西能把他揭露出去,他们一家于黑社会也有关系。 本人是张浩诈骗粮款中的一员。』

出自微博用户 莪的幸福是迩

评论区还有人翻出了当时的裁决书

微博传送门。


如果属实,真可谓 多行不义必自毙 了。


希望警方一定查明真相


——————————————————————————————————————


来自评论区

user avatar

https://www.zhihu.com/video/974627068923785216

视频来自微博,出处无法考证,侵删

根据里面出现的“大陆”,视频应该大部分是发生在海南

user avatar

今天在朋友圈看到的视频,这才是广西人应有的战斗力

https://www.zhihu.com/video/977977104713871360


https://www.zhihu.com/video/977977228453249024


https://www.zhihu.com/video/977977316664619008



话说,广西很多地方本地人最喜欢偷蕉视频中这种外地花臂男了,因为这是送钱来了

在广西很多地方,被碾死的鸡都是斗鸡,被碾死的 都是斗狗,被撞伤的牛都是斗牛……

价格嘛,看态度有和围观人数(得钱搓一顿必须的),数百数千数万不等……


user avatar

驻村扶贫的第一书记一名,今年四月底,正是我们这樱桃收获的季节。五一放假前夕,跟村里的镇派驻村干部在镇上开完会,准备回家,因为大路正在封路维修。于是走了一段小路绕行,小路边就是一片樱桃果园,不下车就能摘到樱桃。我摘了一颗尝了下,挺甜,就想买点带回去。

下车走果园,看见有颗果树上架的有梯子,下面有篮子,但是没看到人,应该是临时回家了。我和同伴,点了根烟等了约十多分钟,主人来了,说明来意,我说我要买樱桃。这主人还有点意外,说,你们还行,还知道等着给钱。别的那些过路的王八犊子,偷了我不少。

我说我不占那小便宜,这点钱又不是花不起,不问自取是为贼,为这点钱被人说成贼肯定不划算嘛。

当时也没秤,我就在车里找了个两个塑料袋,装了两袋。挺不少的两大袋。我问多少钱,果园主人说你们看着给吧,我当时掏了五十块钱,估摸着差不多够了。果园主人说,算了,你给二十就行了,要不了那么多。我就又翻零钱,这会果园主人又问,你们是干啥的啊?今天咋跑这来了?

我说我俩是扶贫驻村干部,放假回家,大路封了,从这绕路回去。

果园主人这时也大手一挥,行了,扶贫的就不要钱了,你们拿去吃就行了,我这前面这条路还是县里修的扶贫产业路,没这路我这樱桃也卖不出去。今天我请客了。这也是我驻村两三年,遇到的比较暖心的事了。


驻村扶贫好几年,跟各种各样的农民兄弟天天相处,打了不少交道,发现个现象,农民兄弟都是吃软不吃硬,有的事越强硬越不行,人家真的才不怕你。好多事和颜悦色的把他哄开心了,工作也就作通了。镇里修条联村路,路要从我们村一户人家田里过,这家死活不让地。谁说都没用,派出所长都来了,吓唬要把他拘了人家都不怵。给钱都不行。因为他说从这过影响他家风水。后来我跟村支书带了两瓶好酒跑他家里请他喝了一顿酒,喝开了,酒桌上话也说开了,工作自然作通了。

这点果子不值多少钱,即使是农民也不太会计较那点东西。那点东西他不给你他也富不了,给你了他也穷不了。人家主要还是要的那个态度。只要他高兴,他拿你当客人,哪怕他家里就一只下蛋的鸡,他也会杀了用来招待你。他要是认为你不是好人,他门前的路他都不让你走。

香蕉不值多少钱,要是不清楚是不是野生的,就算摘了,人家找来,给人态度好点道歉,花钱买了就是。你跟人犯浑,人家让你走的了算有鬼了。


服了服了,本来分享一个经历的暖心故事,在谈了一下对基层农村的工作经验和个人看法,居然引起地图炮大战了!始料未及!

本以为知乎用户姿势水平要比某吧要高一点,没想到不也过如此…

user avatar

zhihu.com/question/2759

zhihu.com/question/2759

zhihu.com/question/2760

zhihu.com/question/2759

zhihu.com/question/2759

(开头说明一下,大家可以看看这几个问题,感觉这件新闻关注度非常少啊,我觉得比偷香蕉还要严重,令人反感。但是很奇怪,这件事在知乎关注度非常低。建议大家可以看一看!)

开始有洗地的了,这找的洗地理由让我目瞪口呆。搭讪事件!明明是公共场所耍流氓啊!!!

这个洗地的逻辑就是:流氓把闯红灯的女性强奸了,但强奸案不受关注,因为女性的闯红灯行为也不怎么合法。


正文:

作为一个底层工人家庭出身的东北人表示:这种东北人都是TM从哪里冒出来的?

土生土长的东北人,出生成长在东北工业城市,家里祖父辈,父辈都是工厂的工人(车,钳,桙,电,焊)。

国营工厂的工人群体总体都是比较老实,朴素的,同时总体上比较守规矩,观念保守。

他们的孩子辈也是按部就班的上学,毕业工作。上了大学的,除了留在东北,出了东北也基本集中在比较好就业的大城市,总体素质也比较高(东北城市化率高,城市人口很早就多于农村人口,所以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很少)

城市里的产业工人群体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和群体文化,基本不看二人转(我父辈们都是普通工人,但都接受不了这个东西)。小时候整个城市里根本就没有这个东西。大多数的单位都有自己的文化宫俱乐部。定期的放电影和录像。

我在我的城市,不管是公务员,还是工人,抑或是出省工作的年轻人,都有一种苏式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的痕迹与文化。

不知道为什么,这两年怎么到处都是这种东北人?

1、说着平时在东北已经不说的,那种特别土,特别土的东北土话,来标榜自己是东北人多牛逼(在我小时候九十年代以后,随着中央电视台的影响,字正腔圆的普通话越来越普及,土话土词越来越少,但这几年在网上越来越多的所谓东北人故意说着许久不用的东北土话)

2、在快手上各种直播上。秀各种低俗伦理梗。

3、故意吧唧嘴,吃蘸酱菜,对外宣传东北人平时家里吃饭都这么吃(有蘸酱菜,但只是偶尔吃一吃)。

4、光着膀子开着车。在南方菜地里偷菜、偷水果的。纹个身、带个金链子,装社会人的(哪个正经传统工人家庭子女会这种打扮?父母都接受不了)


这些人确实都是东北人。但是都是从哪里冒出来的?我也纳闷。

怎么一下子冒出这么多这种玩意?

到底是哪里出来的?

(身边的、父辈的东北人都是这个气质的)

(现在网上新闻里的东北人都是这个气质的)

你们都是从哪冒出来的?


曾经有一群人,为了创造一个新的世界而付出了一切,他们最终失败了!

——《铁西区》

注:图片均为网络引用。已打马赛克。如有侵权,请告知。谢谢!

zhihu.com/question/2753

另一篇回答。

user avatar

看到男子一把打开车门,老大爷落荒而逃时,我以为这是一个恃强凌弱的故事。

结果....

老大爷特么不是逃跑,拿斧子去了...

正义从来不缺席,只是斧子落在了电瓶车里。



两句评价:

偷香蕉这王八蛋,真他妈给东北人丢脸。

拿斧子的老大爷,帅我一脸。


一个请求:

希望大家不要对东北人产生很不好的印象。

人的素质从来与家庭学识和所处环境有关,从来与地域无关。

user avatar

我在杭州,和东北人只接触过不多,也没那么高的思想觉悟,所以不怕人家说我地域黑。

只一件事:2003年,在一个杭州城郊结合部的破饭馆吃饭,当天有点咳嗽,低咳了一声。

忽然后脑勺一痛,眼前一黑,只见一个东北口音的大汉英姿飒爽地站在我面前,大骂:"草泥马,瞧不起老子咋的?"莫名其妙。

旁边有个青年,也是东北口音:"大哥,我觉得他可能只是咳嗽......"

大汉一巴掌扇过去:"草泥马,叫你多嘴....."

突然听到菜刀声响,饭馆老板手持菜刀,闪亮亮地站了出来,河南口音:"滚!"

那大汉立即缩了,掉头就走,刚走到门口,老板大吼一声:付钱!

那大汉乖乖上前,付了钱。

走的时候,老板不肯收钱。才知道,那大汉刚接来几个老乡,到小饭馆吃饭,吹牛吹到"跟着大哥,以后吃香的喝辣的"时,忽然我咳嗽了一声。

我叫老板小心,防止报复,老板说:没事。这伙人还没上路......以前我带兄弟的时候......

我落荒而逃。

后来一想,感觉老板应该是那种混过混伤心的人,最后决定靠自己的手脚,好好过日子。

有了这经验,对这个纹身男,大致有个判断:他十有八九也是不上路的烂仔。

user avatar

纠正一下,这不叫做偷香蕉,这叫做抢香蕉。

刑法第269条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按照抢劫罪定罪处罚。

user avatar

在外定居的东北人,我小时候见到的东北小伙都是穿的干净利索的留着郭富城那种分头的帅小伙,尤其城市里普遍内心清高,香蕉他们是不会偷的,这辈子都不会偷,但从2000年初开始,东北公有制经济逐步没落,经济上整体工退农进,原来被主流社会看不起的二人转成了东北标签化的文化标识,被宣传部门当做文化热点整天宣扬,人们在现实没落及无奈中靠审丑来麻痹,以此为节点,可以说整个地区的道德水平被带低了。

2012年几个同事带我去一个烧烤店吃饭,台上有人表演节目,当看到一个东北口音的二人转演员跪在台上管下面人叫爸爸时,我的自尊心被扎到了,悲愤离场,东北人对于我们这些远在异乡的人来说是个标签,我们见到每一个老乡都亲切,也希望在外都过得好,你侮辱自己来谋生可以,但可不可以讲普通话。

东北的钱越来越难挣,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为了挣钱劣币们不择手段,良币们多数选择逃,分头帅小伙换成了光头金链大哥,彰显着硬件实力,至于什么文化修养,这对眼下一点用没有,工业化代表的秩序社会没落,农耕文明的弱肉强食法则大行其道,人越来越重视眼前短期利益。

我大学时被我父母的同事看不起,因为他们子女初中毕业买文凭都在机关上班好几年了,打车被出租车司机看不起,因为大学毕业挣得没他们多,遇到纹身社会人被看不起,因为他们在ktv“女大学生”随便点因为他们有门路挣“快钱”,知识被视作无用,学历被看作可以买卖,上学被认为傻,这种背景下整个社会发展是倒退的。

我眼里东北的“社会人”没几个好人,讲句垃圾也不是太过分,我现在离开故乡快十年了,想不想?想,我连做梦都怀念东北的深秋,天空是那么蓝,人与人之间都很热心,饭菜也都是那么香,不过这一切还回得去吗?答案不明确。


在这里自己除了严于律己做个文明的人,能为家乡做到的不多,我更希望下一代东北的孩子能有一个好的成长环境,有一个好的价值观 ,远离这些“社会人”,有个好的未来,

讲的有点散,就这些吧。

user avatar

改了好几次了,还是说有侮辱歧视,没辙了,原答案每个字之间用标点符号隔开都没用。那就……用图片吧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